首页 / 正文

礼四四

赙赠天头原批:「凶礼」。

国朝凡近臣及带职事官薨卒,非诏葬者,如有丧讣及迁葬,皆赐赙赠,鸿胪寺与入内内侍省以旧例取旨。其尝践两府或任近侍者,多增其数。熙宁七年,命官参酌旧例,着为新式,付之有司。旧例所载不备,今并其数俱存之新式。所谓三年服:父母。为人后者为所后父并继母、慈母及所生母三年服同。期年服:第一等,父卒母嫁继母嫁后者同。及出妻之子为母及祖父母,嫡孙为祖、庶孙为祖后,谓承重者。为曾祖、高祖后亦如之。及为祖后者,祖卒则为祖母,为曾高祖后者为曾高祖母亦如之。三年服同。为人后者为其父母为所生母服心丧同。妻;第二等,伯叔父母及兄弟及子、长子三年服及女在室同。继父同居;第三等,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继父不同居者,及兄弟之子、女在室同。父为其子之为人后者,及姑姊妹在室。大功服:从父兄弟、姊妹在室亦同。为人后者为其兄弟,及姑姊妹女子、兄弟之女子适人者,无祭主者期年服同。嫡孙、嫡曾孙、嫡玄孙长殇、中殇,嫡孙、嫡曾孙、嫡玄孙期年服同。庶孙、女在室同。子之妇、嫡妇期年服同。兄弟子之妇,及为人后者为其姑姊妹在室者,及从父兄弟、姑姊妹子、女子,兄弟之子、女子之长殇、中殇。

宰相薨各五十硕,羊五十口。枢密使带使相同。其后龙脑并烛、香、茶、酒之类,皆仿此。 钱五百贯,绢五百疋,法酒五十瓶,秉烛、小烛各五十条,湿香三斤。新式:绢八百疋,布三百疋,生白龙脑一斤,秉烛、常料烛各五十条,湿香、蜡、面、茶各五十斤,法酒、法糯酒各五十瓶,米母、妻之丧绢五百疋,米面各三十硕或二十硕,酒三十瓶或二十瓶,羊三十口或二十口。兄弟子孙之丧及姑姊妹女之〔在〕室者绢三百疋,酒三十瓶或二十瓶,羊三十口或二十口,米二十石并面二十石,或无之。殇子诸侄之

丧绢百五十疋,酒二十瓶,羊十口。新式:三年服,绢五百疋,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石,羊三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一百疋,酒、羊各减三之一;第二等,绢减一百疋,余同第一等;第三等,绢减五十疋,余减半。大功服,减五十疋,余同期服第三等。枢密使带使相亲并同。

参知政事薨钱五百贯,绢五百疋,米面八十石,酒三十瓶,羊三十口。新式:绢六百疋,布一百五十疋,龙脑一斤,蜡烛各三十条,香、茶各三十斤,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石,羊三十口。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并同。母、妻之丧绢三百疋,酒二十瓶,羊一十口。男女、诸妇及伯叔姨舅之丧各二十石,羊二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各减半;第二 绢二百疋,酒二十瓶,羊十口。新式:三年服绢三百疋,酒各二十瓶,米、(第)[等],绢减五十疋,余同第一等;第三等,绢减五十疋,余减半。大功服,绢减五十疋,余同期服第三等。知枢密院事亲同。

枢密使薨钱五百贯,绢五百疋,酒五十瓶,秉烛、小烛各五十条,湿香三斤。新式:绢七百疋,布二百疋,龙脑一斤,烛各十条,香、茶各五十斤,酒各五十瓶,米、面各五十硕,羊五十口。使相亦同。诸女、诸妇之丧钱一百贯,绢二百疋,酒二十五瓶,羊十口。新式:三年服,绢四百疋,酒各二十瓶,米面各二十硕,羊二十口。期年服第一(第)[等],绢减一百疋,酒、羊同。三年服;第二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各减;第三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绢减五十疋,酒、羊各减半。使相亲同。

宣徽使薨钱五百贯,绢五百疋,米、面八十硕,酒三十瓶,羊三十口。新式:绢五百疋,布一百五十疋,龙脑一斤,秉烛、小烛各三十条,香、茶各三十斤,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硕,羊三十口。签书枢密院事同。男子、姑姊妹、侄、外甥之丧绢二百疋,酒二十瓶,羊一十口。堂侄之丧绢百五十疋或百疋,别加钱百贯,酒二十瓶或十瓶,羊十口或五口。侄妇之丧绢百疋,酒十瓶,羊十口。新式:三年服,绢二百五十疋,酒各一十瓶,米、面各一十石、羊一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同三年服;第二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各减半;第三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半。签书枢密院事同。

迁葬旧自宰相至宣徽使,绢三百疋,酒三十瓶,羊十口。新式:待制以上、三司副使、御史知杂、直舍人院、侍讲、侍读、崇政殿说书、知谏院、修起居注、三司开封府推判官、中书检正公事、枢密院检详文字、三院御史、京朝官以上带馆职、殿前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并都虞候、四厢都指挥使及观察使以上,并正任防御、团练、刺史、驸马都尉、中书堂后官、

枢密院逐房副承旨以上,迁葬父母,并依父母亡例支赐。

三公仆射薨绢三百疋,米、面八十石,酒三十瓶,羊三十口。新式: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司徒、司空,绢六百疋,布一百五十疋,香、茶各三十斤,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硕,羊三十口。仆射、观文殿大学士,绢减一百疋外,余并同。男女之丧钱百贯,绢百疋,酒十瓶,羊五口。新式:仆射、观文殿大学士三年服,绢二百疋,酒各十瓶,米、面各十硕,羊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减半;第二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同;第三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二。大功服大功服:此前原衍二十四字,其中「大功」至「第三等」与此下重,「绢减二十匹酒羊各减二」与此上重。今据文意删。,绢减二十疋,酒、羊同期服第三等。太师、太尉、太保、司空、司徒亲,新式不载。

东宫三少薨钱五十贯,绢百疋,米、面二十硕,酒五瓶,羊五口。新式:太子、太师、太傅、太保,绢五百疋,布一百五十疋,香、茶各三十斤,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石,羊三十口。太子少师、少傅、少保,绢减半,酒、米、面、羊各减二十。

三司使、盐铁、度支、户部使卒钱二百贯,绢二百疋,酒二十瓶,羊五口。新式:三司使,绢二百疋,酒各一十瓶,米、面各一十石,羊一十口。尚书、观文殿大学士,资政殿大学士曾任宰臣依观文殿大学士例,翰林学士承旨,翰林、资政殿、端明殿侍读、侍讲,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学士,枢密、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同。祖父及母、妻、男女之丧钱百贯,绢百疋或五十疋,酒十五瓶或十瓶,羊五口。伯叔兄弟之丧钱五十贯,绢五十疋,酒十瓶,羊五口。新式:三年服,绢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同;第二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二;第三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绢减二十疋,酒、羊同期服第三等。尚书、观文殿大学士,资政大学士曾任宰臣依观文殿大学士例,翰林学士承旨,翰林、资政殿、端明殿侍读、侍讲,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学士,枢密、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亲,同。

三司副使卒钱百贯,绢百疋,酒十五瓶,羊十口。新式:绢一百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硕,羊五口。太子宾客、给事中、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知制诰、直学士院、(侍)[待]制同。兄弟及子妇之丧钱百贯,酒五瓶,羊五口。新式:三年服,绢八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同三年服;第二等,绢减一十疋,酒、羊同第一等;第三等,绢减一十疋,酒、羊各减一。大功服,三司副使不赐,余官绢减一十疋,酒、羊同期服第三等。给事中、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知制诰、直学士院、(侍)[待]制亲,同。

判官及判诸司者卒钱百贯,酒五瓶或三瓶,羊五口。

新式:绢六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三司判官、主判官、开封府推判官、中书检正逐房公事、枢密院检详逐房文字、知谏院、修起居注、京朝官以上带馆职、崇政殿说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里行,同。祖母、母、妻之丧或迁葬钱百贯,亦有特加绢五十疋。兄弟、兄弟之妻、姑姊妹、侄之丧钱五十贯。新式:三年服,绢五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一十疋,酒、羊各减一;第二等,绢减一十疋,酒、羊同第一等;第三等,绢减一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开封府推判官、中书检正逐房公事、枢密院检详逐房文字、知谏院、修起居注、京朝官以上带馆职、崇政殿说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里行亲,同。

知开封府卒旧(关)[阙]。新式同三司使。

判官、推官卒钱百贯,酒五瓶,羊五口。新式同三司判官。母、妻之丧或迁葬钱百贯。兄弟、姑姊妹之丧钱五十贯。新式同三司判官亲。

翰林学士、侍读、侍讲、枢密直学士卒钱二百贯,绢百疋,酒二十瓶,羊十口。新式同三司使。母、妻之丧或迁葬钱百贯,绢百疋或五十疋,酒十瓶,羊一十口或五口。男女、兄弟之妻、姑姊妹、孙、伯叔、伯叔母之丧钱五十贯,绢五十疋,酒十瓶或五瓶,羊五口。出嫁女、侄女之丧钱百贯或五十贯,酒五瓶,羊五口。新式同三司使亲。

尚书丞郎、给谏、舍人、知制诰、待制以上、宗正卿卒绢二百疋,或一百疋加钱百贯,亦有止绢百疋者;米、面二十硕或十五硕,或无之;酒二十瓶或十瓶、五瓶,羊十口或五口。新式:给谏、舍人、知制诰、(侍)[待]制同三司副使。父、母、妻、男之丧或迁葬钱百贯或五十贯,绢百疋或五十疋,酒十五瓶或十瓶、五瓶,羊一十口或五口。诸妇之丧钱百贯,绢五十疋或无绢,酒十瓶或五瓶,羊一十口。伯叔、伯叔母、兄弟、侄及姑姊妹之在室者钱百贯或五十贯加绢五十疋,亦有止绢百疋者,酒十瓶或五瓶,羊五口或三口。出嫁者钱五十贯,酒五瓶,羊五口。新式:给谏、舍人、知制诰、待制亲,同三司副使亲。

御史中丞卒钱百贯,绢二百疋,酒十瓶,羊十口。新式:绢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硕,羊五口。左右丞、诸行侍郎同。妻、子、兄弟、侄之丧钱五十贯,绢五十疋,酒五瓶,羊五口。新式:三年服,绢一百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二;第二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同第一等;第

三等,绢减一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绢减一十疋,酒、羊各减一。左右丞、诸行侍郎亲同。

知杂御史卒旧(关)[阙]。新式:绢八十疋,酒三瓶,羊三口。龙图阁侍讲、天章阁侍讲、直舍人院、朝官以上兼侍读、中书检正五房公事亲,同。兄弟之丧钱五十贯,酒五瓶。新式:三年服,绢六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一十疋,酒、羊同三年服;第二等,绢减一十疋,酒、羊各减一;第三等,绢减一十疋,酒、羊同第二等。龙图阁侍讲、天章阁侍讲、直舍人院、朝官以上兼侍读、中书检正五房公事亲,同。

卿监、少卿监卒钱百贯或五十贯,绢百疋或五十疋,米、面各五石,酒五瓶,羊五口。新式:大卿监、少(监)[卿]监绢计五十疋计:此字疑当作「减」。,酒各三瓶,羊三口。

朝官直馆阁、集贤或校理、检讨者卒钱百贯,绢百疋,亦有止钱百贯,或别加酒二十瓶,羊十腔。新式同三司判官、主判官。父、母、妻之丧或迁葬钱百贯,酒五瓶,羊三口,或不给羊、酒者,亦有给羊、酒而钱止五十贯者。兄弟、侄、诸妇之丧钱五十贯,酒二瓶,羊三口。新式同。三司判官、主判官亲同。

任翰林侍书或御书卒钱百贯,或绢五十疋、钱五十贯,酒五瓶,羊十口或五口。新式不赐。

任诸王记室、侍讲、翊善、教授者卒钱百贯,酒五瓶,羊五口或三口。新式不载。母、妻、男、女、伯叔母、兄弟之妻、姊妹、侄诸妇之丧钱百贯或五十贯。迁葬钱百贯或五十贯。新式不载。

京官任三馆校理者卒钱五十贯,酒三瓶,羊三口。新式同。三司判官、主判官同。

任伴读者卒钱五十贯,酒二瓶,羊二口。新式不载。

节度使卒旧阙。新式:绢五百疋,布一百五十疋,香、茶各三十斤,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石,羊三十口。母、妻、男之丧钱二百贯,绢二百疋,酒三十瓶或二十瓶,羊二十口,亦有止绢二百疋而加米、面五十石。女及诸妇之丧钱二百贯或百贯,绢百疋,酒二十瓶,羊二十口。兄弟、姑侄及妻父母之丧钱百贯,绢百疋或五十疋,酒十瓶,羊二十口或十口。新式:三年服,绢二百五十疋,酒各一十瓶,米、面各一十石,羊一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同三年;第二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减半;第三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绢减二十疋,酒、羊同期服第三等。

两使留后卒旧阙。新式:绢二百五十疋,酒各十瓶,米、面各一十石,羊一十口。观察使同。妻之丧钱百贯,绢五十疋,酒二十瓶,羊十口。新式:三年服,绢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米、

面各五石,羊五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同三年服;第二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二;第三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绢减二十疋,酒、羊同观察使亲。

观察使卒钱三百贯,绢、布各二百疋,酒五十瓶,羊五十口。新式同留后。祖母、妻、男之丧钱百贯,绢百疋或五十疋,面一十五石或无之,酒三十瓶或五瓶,羊二十口或五口。新式同留后亲。

防御使卒旧阙。新式:绢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客省使以上及正任团练使同。父、母、妻之丧或迁葬钱百贯,绢百疋,酒二十瓶或十五瓶,十瓶,羊十五口或十口,面十五石或十石。新式:三年服,绢一百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二;等二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同第(二)[一]等;第三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一。客省使以上及正任团练使亲同。

团练使卒钱三百贯或百五十贯、百贯,绢二百疋或百五十疋、百疋,酒三十瓶或二十瓶、十瓶,羊三十口或二十口、十口,米、面共二十石或无之。新式同防御使。父母之丧或迁葬钱百五十贯或百贯,绢百五十疋或百疋,酒二十瓶,面十石,羊二十口或十口。妻之丧钱百贯,绢百疋或五十疋,酒二十瓶或十瓶,羊十五口。新式同防御使亲。

刺史卒钱百贯,绢百疋或五十疋,酒十瓶,羊十口。新式:绢一百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合门昭宣使以上及诸司使、带御器械同。父母之丧或迁葬钱百贯,绢百疋,酒十瓶,羊十口。妻、男之丧钱五十贯,绢五十疋,酒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或五口。新式:三年服,绢八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同三年服;第二等,绢减一十疋,酒、羊同第一等;第三等,减绢二十疋,酒、羊各减一。合门昭宣使以上亲同。

侍卫殿前都指挥使卒旧阙。新式:绢六百疋,布一百五十疋,香、茶各三十斤,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石,羊三十口。副都指挥使亲同。父母之丧或迁葬钱二百贯,绢三百疋,米面共玉十石,酒三十瓶,羊三十口。子孙及兄弟之丧钱二百贯,绢百疋,或止绢三百疋或二百疋,或钱绢百疋,酒三十瓶或二十瓶、十瓶,羊三十口或二十口、十口。新式:三年服,绢三百疋,酒各减二十瓶,米、面各二十石,羊二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各减半;第二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同第一等;第三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大功服」至「期年服第二等」,此前原衍此节文字,且无「期年服」三字,今删前存后。,绢减五十疋,羊、酒同期年服第二等。副都指挥使亲同。

副都指挥使卒旧阙。新式同都指挥使。父、母、妻

之丧或迁葬钱三百贯,绢二百疋,米、面共五十石,酒二十瓶,羊二十口。

都虞候卒旧阙旧阙:按前惯例,「旧阙」

下皆注新式,疑此处有脱文。。父母丧父母丧:此三字原作注文小字,今据前后通例改作正文。钱三百贯,绢三百疋,面二十石,酒五十瓶,羊二十口。或止钱百贯,绢百疋,酒十瓶,羊十口。迁葬钱百贯,绢百疋,酒二十瓶,羊二十口。妻、子、孙之丧钱百贯,绢百疋,或止二百贯,酒二十瓶或一十瓶、五瓶,羊二十口或十口、五口。新式同都指挥使亲。

殿前左右班都虞候、诸班直都虞候卒新式:殿前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绢二百五十疋,酒各一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或五口。父、母、妻之丧钱二百贯或百贯,绢百疋或五十疋,或无之,酒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或五口。迁葬钱百贯,或五十贯而加绢百疋,酒五瓶,羊十口。新式:殿前侍卫亲军马军步军都虞候亲,三年服,绢二百疋,酒各一十瓶,米、面各一十石,羊一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各减半;第二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同第一等;第三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半。大功服,绢减二十疋,酒、羊同期年服第三等。任防御使以下不赐。

指挥使卒钱五十贯,酒五瓶,羊五口。新式:(俸)[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绢二百疋,酒各一十瓶,米、面各一十石,羊一十口。父母之丧及迁葬钱五十贯,或三十贯而加绢二十疋,酒六瓶或五瓶,羊计五口或无之。祖父母之丧钱五十贯或三十贯,绢二十疋。妻丧钱三十贯,绢二十疋或无之,酒五瓶或三瓶。新式:(俸)[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亲,三年服,绢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同三年服;第二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二;第三等,绢二十疋,酒、羊同第二等。

诸军厢都指挥使卒钱二百贯,绢百疋,酒二十瓶,羊十口。新式:厢都指挥使绢二百疋,酒各一十瓶,羊一十口。父、母、妻之丧及迁葬钱百贯,绢百疋,亦有止百贯者,酒三十瓶或十瓶,羊十口。新式:厢都指挥使父母,绢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羊五口;妻,绢减五十疋,酒、羊同父母丧。

军都指挥使卒钱百贯或五十贯,绢百疋或五十疋,酒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或五口。新式:绢七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父、母、妻之丧及迁葬钱百贯,酒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或无之。新式:父母,绢五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妻,绢减一十疋,酒、羊同父母丧。

都虞候卒及父母丧钱五十贯,酒五瓶,羊五口。新式:殿前指挥都虞候,绢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羊五口;诸班直都虞候,绢减九十疋,酒、羊各减二;诸军都虞候、诸班直指挥使,绢减半,酒、羊同;钧容直指挥使,绢减五疋;殿前指挥使

都知,绢减十匹,酒、羊同。迁葬钱五十贯或三十贯。妻丧钱五十贯或二十贯,酒三瓶或无之。新式:殿前指挥使都虞候父母,绢六十疋,酒各三瓶,羊二口;妻,绢减一十疋,酒、羊同。军都指挥使父母,绢五十疋,酒、羊同;妻,绢减一十疋,酒、羊同。诸班直都虞候父母,绢减一十五疋,酒、羊同;妻,绢减一十五疋,酒、羊同。诸军都虞候、诸班直指挥使父母,减绢五疋,酒、羊同;妻、减绢一十疋,酒、羊同。钧容直指挥使父母,绢、酒、羊同诸班直指挥使;妻,绢减五疋。

御前忠佐马步都军头卒钱百贯,绢百疋,酒十瓶,羊十口或五口。在见任者钱或百五十贯,绢或百五十疋,亦有止五十贯、五十疋者。新式:绢八十疋,酒各三瓶,羊各三口。父、母、妻之丧及迁葬钱五十贯,绢五十疋,酒十瓶或六瓶,羊十口或五口,或无之。新式:父母,绢七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妻,绢六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

副都军头卒钱百贯,酒五瓶,羊五口,亦有钱五十贯、绢五十疋、酒八瓶、羊七口者。新式:绢三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马军步军都军头、副都军头同。母母:此上似脱「父」字。、妻之丧及迁葬钱五十贯,酒五瓶,羊五口。新式:父母,绢二十五疋,酒各二瓶,羊二口;妻,绢减一十疋,酒、羊同。马军步军都军头、副都军(副)[头]亲同。

马军或步军都军头、副都军头卒新式同副都军头。父丧或母丧或迁葬钱五十贯,绢五十疋,亦有止钱百贯,或止钱五十贯,或绢五十疋,酒十瓶或五瓶,羊五口。副都军头亦有止钱三十贯。妻丧钱三十贯,酒五瓶或三瓶,羊三口。新式同副都军头亲。

诸卫上将军卒钱百贯,绢百疋,或止绢二百疋,米、面二十石或无之,酒十瓶,羊十口。新式不载。

大将军卒钱百贯,或五十贯,绢百疋或五十疋,酒五瓶,羊五口,亦有加米、面共二十石者。新式:诸卫大将军、客省、引进、合门副使、诸司副使、带御器械,绢八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妻丧钱百贯,酒六瓶,羊五口。新式不载。

将军卒钱五十贯,绢五十疋,或止钱一百贯,酒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新式:诸卫将军带遥郡,绢五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

横班诸使卒钱百贯,绢百疋或五十疋,米、面共二十石或无之,酒二十瓶,羊十口。母、妻卒及迁葬钱百贯或五十贯,绢五十疋,酒十瓶,羊五口。

副使卒钱百贯,绢五十疋,酒五瓶,羊五口。母、妻、女之丧钱百贯或五十贯,亦有加绢五十疋者,酒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或三口。

东西班诸司副使、通事舍人卒钱百贯或五十贯,绢百疋或五十疋,亦有止钱三百贯或百贯者,酒十瓶,羊十口或五口,

亦有止绢百疋而米、面共二十石。妇之丧钱百贯或五十贯,绢五十疋,或止钱百贯或五十贯,酒五瓶,羊五口。迁葬钱五十贯,绢五十疋,或止钱百贯,亦有止五十贯者,酒十瓶或五瓶,羊十口或五口。

内殿承制、崇班及合门祗候卒钱五十贯,绢五十疋,或止钱百贯,酒四瓶,羊五口。父母丧及迁葬钱五十贯,酒五瓶,羊三口。妻丧钱三十贯,酒五瓶,羊三口。新式:五路沿边及广南、川峡亲民以上在任者,诸司副使以上知府州,依旧例;知州军、路分总管、钤辖、都监、安抚副使、诸司使副,绢八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内殿承制、崇班,绢减三十疋,酒、羊同;逐州军总管、钤辖、知城寨主、都监、军使、同管勾安抚司公事、都同巡检使、都巡检、巡检,内该说未尽差遣系亲民者,同诸司使副,绢加一十疋,酒、羊同;内殿承制、崇班,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一。其诸司使副、客省、引进、合门副使、五路沿边及广南、川峡亲民以上在任者,诸司副使以上知府州,依旧例。父母,绢减十疋,酒、羊同。

入内都知、副都知、押班卒新式:入内内侍省、内侍省都都知,入内内侍省都都知、都知、副都知,绢六百疋,布一百五十疋,香、茶各三十斤,酒各三十瓶,米、面各三十石,羊三十口。押班,绢减三百疋,布减五十疋,羊、茶、酒、米、面各减一十。供奉官、殿头,绢四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高品、高班,绢减一十疋,酒、羊同。黄门,绢二十五疋。祗候殿头、祗候高品、祗候高班、内品、祗候内品,绢七疋。祗候小院品、贴祗候内品、云韶部内品、入内内品、把门内品、后苑散内品、北班内品,绢三疋。内侍省内侍左右班都知、左班都知、右班都知、左班副都知、右班副都知,绢三百疋,布一百疋,香、茶各二十斤,酒各二十瓶,米、面各二十石,羊二十口。押班,绢减半,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供奉官、殿头,绢四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高品、高班,绢一十疋,酒、羊同。黄门,绢减五疋。高品、祗候高班、内品、祗候内品,绢三疋。贴祗候内品、内品、后苑内品、勾当事内品、北班内品、散内品、后苑散内品,绢二疋。祖父母丧钱百五十贯或百贯,绢百五十疋或百疋,或五十疋,酒二十瓶,羊十口。迁(丧)[葬]钱百贯,绢百疋,酒二十瓶。妻丧钱百贯,绢五十疋,酒十瓶,羊五口。新式:入内内侍省、内侍省都都知,入内内侍省都都知、副都知亲属,三年服,绢加二百疋,酒各一十瓶,米、面各一十硕,羊一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五十疋,酒、羊各减半;第二等,绢五十疋,酒、羊同;第三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二。押班三年服,绢加二十疋,酒各二瓶,米、面各五石,羊加二口。期年第一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二;第二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同;第三等,绢减一十疋,酒、羊同。内侍省内侍左(右)

班都知、右班都知、左班副都知、右班副都知,三年服,绢加五十疋,酒各加二瓶,米、面各加五硕,羊加二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一;第二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同;第三等,绢减一十疋,酒、羊同。押班,三年服,绢加三十疋,酒、羊同。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同;第二等,绢减一十疋,酒、羊同;第三等,绢减一十疋,酒、羊各减一。

枢密院都承旨卒旧阙。新式:绢一百五十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弟、侄丧钱五十贯,绢五十疋,酒十瓶,羊五口,或止钱百贯。新式:三年服,绢一百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二;第二等,绢减二十疋,余同;第三等,绢减一十疋外,余同。

副承旨卒钱五十贯,绢五十疋,酒五瓶,羊五口。新式:承旨、副都承旨,绢一百疋,酒各五瓶,米、面各五石,羊五口。副承旨、诸房副承旨,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二。逐房副承旨,绢减一十疋,余同。主事令史并守阙,绢一十五疋。书令史,绢五疋。又中书提点五房公事、堂后官(廉)[兼]提点五房公事,绢六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堂后官减半,酒、羊各减一。(至)[主]事,绢一十五疋。妻丧及迁葬钱五十贯,酒五瓶,羊三口。新式:承旨、副都承旨亲属,三年服,绢八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第二等据前后文例,「第二等」前必脱「期年服第一等」及相关内容。,绢四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第三等,绢三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副承旨、诸房副承旨,三年服,绢六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期年服第一等,绢四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第二等,绢三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第三等,绢二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逐房副承旨父母,绢二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又中书提点五房公事、堂后官兼提点五房公事父母,绢五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堂后官父母,绢二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

司天监判监卒钱百贯,绢五十疋或无之,酒八瓶或五瓶,羊五口。新式:判监绢六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管勾本监公事,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一。妻丧或迁葬钱三十贯,绢三十疋,酒五瓶,羊三口。新式:判监父母,绢四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妻,绢减二十疋。管勾本监公事父母,绢二十疋,酒、羊同判监父母;妻,绢一十疋。

五官正卒钱五十贯,酒五瓶,羊三口,或止钱五十贯。新式:绢一十五疋。殿中丞、太子洗马同。父母妻丧钱一十贯。新式:父母绢一十疋,妻绢七疋。殿中丞、太子洗马亲同。

翰林医官使、副使卒钱五十贯,绢五十疋,或止钱百贯,酒十瓶,羊五口。新式:医官使绢五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医官副使绢减一十疋,酒、羊各减一。医官使父母,绢减十疋,酒、羊同。迁葬钱百贯。

尚药奉御及医官卒钱五十贯,酒五瓶,羊五口或无之。新式不

载。

天文官卒钱五十贯,酒三瓶,羊三口或无之。新式:天文官绢二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节级、监生、学生,绢三疋。测验浑仪所管勾测验浑仪,绢二十疋,酒各二瓶,羊二口。天文官父母,绢一十疋;妻,绢七疋。节级、监生、学生父母,绢二疋。

书琴棋待诏卒钱三十贯,绢二十疋,或止钱五十贯。新式:图画院待诏,绢一十五疋。艺学,绢五疋。祗候学生、守阙学生,绢三疋。御书院、学士院书待诏,绢二十疋,酒各二瓶,羊三口。诸色待诏、书艺,绢一十疋。诸色艺学、御书祗候,绢七疋。诸色祗候,绢五疋。玉册官、系笔祗候、诸色祗应、镌字祗应,绢三疋。父母、妻、兄弟之丧钱二十贯或十五贯。新式:图画院待诏父母,绢五疋。艺学父母,缉三疋。御书院、学士院书待诏父母,绢一十五疋。诸色待诏、书艺父母,绢七疋。诸色艺学、御书祗候父母,绢五疋。诸色祗候父母,绢三疋。玉册官、系笔祗候、诸色祗应、( )[镌]字祗应父母,绢二疋。

教坊使、副使卒钱五十贯,绢五十疋,酒五瓶,羊五口。新式:使,绢八十疋,酒各三瓶,羊三口。副使,绢减三十疋,酒、羊同。

色长卒钱三十贯。新式不载。

公主男女之丧钱二百贯,绢百疋,酒二十瓶或十瓶,羊十口。妇丧钱百贯,绢百疋,酒十瓶,羊十口。

郡主县主男女之丧钱百贯,绢五十疋,酒十瓶,羊五口。新式: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出降亲三年服,舅、姑、夫,绢三百五十疋,烛各二十条,香、茶各二十斤,酒各二十瓶,羊二十口。期年服第一等,子长子三年服并女在室同,绢减一百疋,酒、羊各减半;第二等,夫之兄弟之女子同,绢减五十疋,酒、羊同第一等。大功服,夫之祖父母,夫之伯叔父母,夫兄弟子之妇,夫兄弟女适人者,庶孙、嫡孙、曾孙、玄孙,并期年服及嫡孙、曾孙、玄孙长殇、中殇同,孙女在室者,夫兄弟之子长殇、中殇、女子同,子长殇、中殇、女子同,子之妇嫡妇期年服同,女适人者,绢减三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小功服,外祖父母、舅、从母、姊妹之子女子同,庶母慈己者,庶母之乳养己者,子之下殇女(之)[子]同,嫡孙之下殇、庶孙之长殇男女同,夫兄弟之子下殇女子同,夫之叔父长殇,夫兄弟之孙,夫从父兄弟之子孙、女适人者,夫之姑姊、娣姒、妯娌,夫之兄弟、嫡孙之妇,绢减二十疋,酒、羊各减半。

驸马都尉伯叔、伯叔母、姑姊妹、兄弟之妻、侄女之丧钱百贯,绢百疋,酒十瓶,羊五口。

乳母丧钱百贯,绢二百疋,酒三十瓶,羊十口。新式:三年服,绢三百五十疋,烛各二十条,香、茶各二十斤,酒各二十瓶,羊二十口。期年服第一等,绢、酒各减半,羊五口;第二等,绢减三十疋,酒、羊同第一等;第三等,绢减二十疋,酒、羊同第二等。大功服,绢减二十疋,酒、羊各

减二。任防御使以下不赐。

宗室期年使相以上银二千五百两,绢二千五百疋。节度使以上各减一千。观察使以上,绢二千疋。正任刺史以上减五百,妇减一千,所生母减二百,出适女减五十,室女减一百,女夫减五十,乳母减二十。大功使相以上银一千五百两,绢一千五百疋,节度使以上各减五百,观察使以上绢一千五百疋,正任刺史以上减三百,率府副率以上减五百,妇减三百,所生母减一百五十,出适女减五十,室女减一百,女夫减四十,乳母减一十。曾孙缌麻使相(卒)[以]上银一千两,绢一千疋,节度使以上各减二百五十疋,观察使以上绢一千二百疋,正任刺史以上减二百疋,率府副率以上减四百疋,所生母减一百三十疋,出适女、室女、女夫、乳母递减一十疋。玄孙缌麻观察使以上绢八百疋,正任刺史以上减一百疋,率府副率以上减四百五十,妇减一百七十疋,所生母减四十疋,乳母减二十疋。袒免男绢六十疋,出适女减二十疋,室女减二十,男、所生母、妇增一十疋。非袒免男绢三十疋,出适女减一十,室女、男、所生母、妇,绢一十疋。应赙赠年十一以上即支,知、判大宗正事者加三百。系银绢者中支,未赴朝者减半。其正任刺史以上,浇奠、不浇奠并依赙赠支。内卑属三分支二分,宗妇浇奠加一倍,女出家入道依出适例。

特恩加赐者:内客省使王赞建隆二年七月赴扬州,溺死,赐绢三百疋,米、面各二百石。太子太傅范质干德二年九月,赐绢五百疋,粟、麦各一百石。伪山南节度使韩保正三年六月,赐帛二百疋,米、面各三百石。中书令、秦国公孟昶三年六月,赐罗、绫各百疋,绢五百疋,布三百疋,钱五百贯文。武平军节度使昝居润四年五月,赐绢百疋,米、面各五十石,羊五十口,酒五十瓶。太子太师致仕王晏四年十一月,赐绢五百疋,羊五十口,面五十石,酒五十瓶。彭州刺史王继涛、耀州刺史高彦晖晖:原作「辉」,据《宋史》卷二五五《高彦晖传》改。下同。五年七月,各赐其家粟、帛。全师雄作乱于绵州全:原作「金」,据《宋史》卷二五五《高彦晖传》改。,继涛率兵拒之,身被八创而卒,彦晖与战于导江而

殁导:原作「道」,据《宋史》卷二五五《高彦晖传》改。,故并恤之。建武军节度使何继筠开宝四年七月,赐绢五百疋。左谏议大夫边珝太平兴国六年六月,以知开封府卒,赐其家绢百疋、钱二十万以营葬事。

孝明皇后母秦国夫人太平兴国中,赐其家钱百贯,绢百疋,面十石,酒二十瓶,羊十口。云州观察使杨业雍熙三年八月,北征阵殁,赐绢、布各百疋,粟一十石。岳州刺史贺怀浦与业同阵殁,赐钱百贯,绢百疋,酒二十瓶,羊十五口。如京使高处恭三年十一月,以弟亡赐钱二百贯,酒二十瓶,羊十口。日骑军都指挥使安朗安朗:天头原批云:「寄案,《大典》一万九千一百三十二作『安节』。」三年十二月,赐钱三百贯,绢百疋,酒十瓶,羊二十口。饶州观察使杜彦圭四年正月,赐钱三百贯,绢百疋,布百疋,酒二十瓶,羊十口。右神武将军、勾当水陆发运王继升端拱元〔年〕三月,赐钱百贯,绢百疋,酒十瓶,羊十口。六日,继升母亡,又赐钱百贯。越王府记室毕士安元年十一月母亡,常赐外,出殡日别赐钱二百贯。左谏议大夫刘蟠二年六月,赐其家钱十万,给其葬事。孝惠皇后叔僧归爽端拱中卒,赐钱五十贯,蜡茶二十斤。供奉官、合门祗候田承让淳化元年四月卒,赐钱百贯,缉百疋,酒二十瓶,羊五口。供奉官杜彦升元年四月,赐钱百贯,绢五十疋,酒一十瓶。皇城使王延德二年十月,以父丧赐钱一百贯,绢二百疋,酒二十瓶,羊一十口。左千牛卫上将军曹翰三年五月,赐绢二百疋,米、面共二十石,酒五瓶,羊五口。太师魏国公赵普三年七月,赐其家绢、布各五百疋,米、面各五百石。静难军节度使行军司马徐铉铉:原作「鈜」,据《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改。三年九月,赐其家钱二十万以给葬事。容州观察使刘文裕四年正月,以祖母丧赐钱二百贯,绢百疋,面十五石,酒三十瓶,羊三十口。昭宣使王继恩四年六月,以母丧赐钱二百贯文,绢百疋,酒一十瓶,羊二十口。东染院副使刘彦威四年九月迁葬,赐钱百五十贯,酒五瓶,羊五口。左屯卫大将军孙守彬至道元年三月,赐钱三百贯,酒十瓶,羊一十口。供奉官杜俊元年七月,赐钱百贯,酒五瓶,羊五口。礼部侍郎兼秘书监贾黄中二年二月,以素贫,别赐其家钱三十万。既葬,其母求入谢,又赐白金三百两。故饶州防御使杜彦圭妻至道中卒,赐钱

百贯,绢百疋,酒二十瓶,面十五石,羊十口。故西京作坊使高处俊男至道中卒,赐钱五十贯,绢五十疋,酒五瓶,羊五口。故右谏议大夫刘保勋妻咸平元年二月卒,赐钱一十万。皇侄惟能妻母故汝州防御使武守琪妻咸平中卒,赐钱百贯,绢五十疋,酒十瓶,羊五口。李煜出家女明智大师觉修咸平中卒,赐钱百贯,绢五十疋,茶五十斤,烛五十条。陇州刺史李守恩三年十月知灵州,陷殁,赐其家钱百五十贯,绢百五十疋,米五石,面十石,酒十瓶,羊十口。又赐其弟守忠及男象之各钱五十贯,绢十疋,米三石,面五石,酒二瓶,羊二口。合门祗候曹继白十月,灵州陷殁,赐钱五十贯,绢五十疋,米、面共十石,酒五瓶,羊五口。内客省使裴济五年三月知灵州,陷殁,赐其家钱三百贯,绢二百疋,布二百疋,米、面共四十石,酒三十瓶,羊二十口。合门祗候王从煦、内供奉官冯文志三月,同济陷殁,各赐钱百贯,绢五十疋,布五十疋,米、面共一十石,酒五瓶,羊五口。通判大理寺丞李德昌三月,同济陷殁,赐钱五十贯,绢、布各三十疋,米、面共十石,酒五瓶,羊五口。邓州观察使钱若水六年十月,赐其母白金三百两。赠镇南军节度使裴济妻六年十二月卒,赐钱百贯,绢五十疋,酒二十瓶,羊二十口。故西京作坊使杜彦超女六年卒,赐钱五十贯,酒十瓶,羊五口。翰林侍读学士夏侯峤景德元年五月,赐其弟白金三百两,给其葬事。光禄寺丞、直集贤院孙暨三年七月,赐其家钱十万。三年八月一日,开封府俊仪县尉房初举贤良方正科,中书考试,辞理为优,未及殿试而卒,帝悯之,特赐钱五十贯以恤其家。齐州团练使何承矩三年十二月,赐其家钱五十万,绢五百疋。四年七月十六日,江陵府言工部侍郎致仕朱昂卒。致仕官无赙赠之例,帝以昂旧德,深轸念之,特令有司就赐赙赠。故天雄军节度使刘延翰妻景德中卒,赐钱三百贯,绢二百疋,酒十瓶,羊十口。昭宪皇后父母景德中迁葬,赐西京左藏库使杜彦遵银千两,钱五百贯,缉五百疋,酒八十瓶,羊五十口,烛二百条,茶五十斤,湿香五斤。故保静军节度使王昭远妻景德中卒,赐钱百贯,绢五十疋,酒十瓶,羊十口。主客员外郎王拯天禧元年十一月,赐钱十万,拯父幼英尝事藩府故也。

秘书丞致仕李惟简四年十一月,赐钱十万。惟简,故参知政事穆之子,其妻魏表言家贫不能具葬故也。比部员外郎知制诰陈知微微:原作「徽」,据《宋史》卷三○七《陈知微传》改。明道二年十月,赐其母绢五十疋并米五十斛。天章阁待制刘随景佑二年九月,赐其家钱六百贯。秘书监致仕丁谓四年闰四月,赐其家钱百贯,绢百疋。将作监丞张唐卿四年闰四月,赐其家钱五万,帛五十疋,米、面千五十石。武胜军节度使任福庆历元年十月,诏月给钱三万,粟、麦共四十石。将作监丞杨寘四年二月,赐其家钱五万,帛五十疋,米、面各五十斛。翰林侍读学士张锡皇佑元年六月,赐其家白金三百两。翰林学士彭乘元年九月,赐其家白金二百两。如京使张忠四年八月,以忠广南战殁,赐其家白金四百两,绢四百疋,布二百疋,钱二百贯。如京使、知府州折继祖嘉佑元年十月,以改葬父赐钱五十万。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龙图阁学士李淑四年四月,赐其(次)[家]黄金二百两。天章阁待制李昭遘四年五月,赐其母绢百疋。太常博士致仕胡瑗四年七月,以瑗尝(待)[侍]经筵,赐其家绢百疋。太子少傅致仕王举正五年二月,赐其家黄金百两。枢密副使王畴治平二年二月,赐其家白金三千两。卫州通判、虞部员外郎聂仪仲熙宁四年十二月,判大名府韩琦言:「王供埽危急供埽:原作「拱扫」,据《长编》卷二二八改。,仪仲抱疾驰赴仪:原无,据《长编》卷二二八改。,总徒修筑,因以病亡。」特赐绢一百疋。天章阁待制齐恢天头原批:「以下《续宋会要》。」五年六月,特赐其家绢一千疋。九年,赐孙思恭、王猎家皆如例。大理寺丞、检详枢密院吏房文字杜纯,权同判刑部杜纮五年六月,以父丧各赐绢一百疋。太子中允、馆阁校勘、检详枢密院兵房文字黎侁七年五月,赐其家绢百疋。中书吏房习学公事孙谔、张元方九年,以父丧各赐绢五十疋。工部郎中、集英殿修撰吴申十年六月,式外特给绢二百疋。太子太师致仕张 :原作「升」,据《宋史》卷三一八《张 传》改。下同。十二月, 特依见任官例支给孝赠。崇文院校书张载元丰元年五月,赐赙赠视馆职给半。陕西都转运使、尚书屯田郎中、直昭文馆皮公弼二年四月,赐其家绢三百疋。

尚书祠部郎中、同提点在京仓场刘昭远八月,赐其家银、绢各百,以提点沈希言其家贫故也。知琼州俞瑊三年正月,赐其家银五百两,以(木)[本]路言瑊在海外六年,不得代而死,故优恤之。梓夔路都监王宣、戎泸等州同都巡检使王谨言、泸州江安县(注)[驻]泊都监郭晏、前泸州管界同巡检孙中立、都监司指挥杨永寿、差使王琥、散直盛赟、刘用、押马殿侍张德、李询、孙宗旦、孙文秀四月,诏令转运司致祭,赐其家钱、绢有差,护送家属至愿归处,无亲戚者,遣吏赍骸骨及财物、赠官宣 送其家。宣等与蛮贼乞弟战于罗牟村,全军败殁故也。尚书都官员外郎、通判绵州费琦四年七月,部泸州夫粮出界瘴死,赐其家银二百两。翰林侍读学士、朝奉大夫、知审官东院钱藻五年正月卒,上遣使视其家属贫,赐钱五十万。西京左藏库使、果州刺史、内侍押班张允诚六年四月,赐钱千缗,绢百五十疋,皇太后赐钱共二百缗,推恩六人。澄海十将马雅,归,已推恩迁三官,未受而死,故优恤之。 八月,诏支绢百疋,以广南西路经略司言,雅为交人所获,脱身走,与追兵祁州 城县巡检下指使彭太七年,太因大水收救器甲溺死,诏赐其家银二百两。天章阁待制李大临元佑元年四月,赐其家钱三十万。龙图阁直学士、知庆州高遵惠四月,赐白金五百两。元符三年二月,又赙白金五百两。《宋史 朱长文传》:长文未冠举进士乙科,以病足不肯试吏足:原作「是」,据《宋史》卷四四四《朱长文传》改。。后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元符初卒卒:原作「年」,据《宋史》卷四四四《朱长文传》改。,哲宗知其清,赙绢百疋。都水使者王令图二年三月,赐其家见钱五十万。太中大夫致仕程:原作「瑀」。天头原批:「寄按:《大典》一万九千一百三十二作程。」按《长编》卷四三九亦作「」,据改。五年正月,赐其家绢二百疋。龙图阁直学士孙觉五年三月,赐其家钱五百缗。天章阁待制、国子祭酒颜复四年,赐其家钱五(千)[十]万贯。实录院检讨官黄庭坚六年六月丁母忧,赐绢二百疋。太子太保致仕李端愿八月,赙典加等。宣徽南院使、检校司空、太子太保致仕冯京绍圣元年四月,赙赠加等。中书舍人朱服二年正月,复使辽未还,其母亡殁,家贫无殓具,

赐绢三百疋。保安军节度观察留后、安定郡王世准九月,赐帛千疋,钱一百万。资(正)[政]殿学士、知太原府王安礼三年九月,赐钱五十万。武昌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开府仪同三(同)[司]、嗣濮王宗楚四年六月,赙赠有加。奉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安定郡王世开元符元年四月,赙赠加等。凤翔府户曹参军王之彦六月,之彦赴没烟峡宣劳,致病死,赐其家绢二百疋。皇城使、昌州刺史种朴二年十月,赐赙赠有加。太仆少卿赵屼三月,赐赙绢一百疋。步军都虞候贾岩四月,赐其家常赙外,赐绢七百疋,以殁于陵所,故(忧)〔优〕恤之。殿中侍御史龚夬十一月丁忧,赐绢三百疋。观文殿大学士范纯仁建中靖国元年正月,赙赠有加。龙图阁待制傅楫楫:原作「揖」,据《宋史》卷三四八《傅楫传》改。崇宁元年三月,赐其家绢三百疋,以楫尝事上潜藩故也。归顺蕃官怀远军节度使瞎征五月,特赐赙赠绢二百五十疋,布五十疋,酒二十瓶,羊十口,米二(二)十石,小麦十石,其子与转一官。保平军节度观察留后王师约闰六月,赐赙赠银、绢各千两疋。资政殿学士章楶八月,赙赐优厚。赠龙图阁直学士锺传锺传:原作「锺傅」,据《宋史》卷三四八本传改。大观元年八月,赐银、绢各五百疋两,仍令所属应副葬事。知淮阳军米芾二年三月,赙以百缣。端明殿学士王祖道十月,以祖道开拓封疆,力疾自 ,特赐绢五百疋。显谟阁待制李闶四年,赐其家绢三百疋。显谟阁直学士致仕胡宗回政和二年五月,赠之加等。显谟阁直学士致仕贾伟节五年六月,赙赠外赐银、绢三百疋两。吏部侍郎致仕霍端友七月,赙赠外赐银、绢三百疋两。龙图阁待制卢航十二月,赙赠外特赐钱三百贯。翰林学士冯熙载六月丁母忧,赐绢四百疋。检校少保、镇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蔡卞七年三月,赙赠外赐银绢各一千疋两。前礼部尚书姚佑四月,吏部尚书张克公奏:「佑丁母忧,家贫无以营办,乞依冯熙载、王黼例,下两浙运司应副葬事。仍添差男芹两浙运司,往来照顾。」诏依冯熙载例,特赐绢四百疋,并应副白直人兵。潭州观察使仲葩六月,赙赠外加

赐银、绢三百疋两。草土范致虚宣和七年八月,以母丧特赐银绢各一千疋两。尚书户部侍郎虞奕二年七月丁母忧,特支绢三百疋。徽猷阁待制致仕范坦三年六月,诏赐赙赠。观文殿大学士张商英四年正月,以先帝简擢,尝位宰府,赙赠外特赐银、绢五百疋两。宁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梁子美五年五月,赠恤加等。礼部员外郎程俱六月,礼部言:「俱到任以来,管勾职事委是究心,今以家难去,无以归葬。」诏赙赠外特赐绢、银各一千疋两。显谟阁待制潘兑六年四月,赙赠外特赐银、绢各三百疋两。徽猷阁直学士韩纯彦四月,赙赠外特赐银、绢各三百疋两。龙图阁学士致仕钱昂四月,赙赠外特赐银、绢各三百疋两。延康殿学士马防四月,特赐银、绢三百疋两。右文殿修撰致仕孙宗鉴四月,赐银绢各一百五十疋两。显谟阁待制李伯宗伯:原作「百」,天头原批:「寄案:《大典》卷一万九千一百三十三作伯宗。」按《宋史》卷三五四《李伯宗传》亦作「伯」,据改。六月,赙赠外特赐银、绢三百疋两。徽猷阁待制毕桓八月,赙赠外特赐银、绢各三百疋两。资政殿学士徐绩十一月,赙赠加等。皇叔崇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安化郡王仲营七年七月,赙礼有加。知汾州张克戬靖康元年十月,赐赠绢五百疋,银三百两。《宋史》列传:孙洙为翰林学士纔余一月,得疾。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入朝期日,洙小愈,在家习肄拜跪肄:原作「肆」,据《宋史》卷三二一《孙洙传》改。,偾不能兴,竟卒。帝临朝嗟惜,常赙外赐钱五十万。又萧振两为成都守,威行惠孚,后卒于成都,年七十二。死之日,民无老稚相与聚哭于道。遗表至,帝悼惜之,赙银五百两,绢五百疋,赠四官。

凡文武臣僚及宗室、公主、(附)[驸]马都尉与其亲属薨卒天头原批:「以下《中兴会要》。」,皆赙赠,旧书格目载之已详。建炎有诏,应孝赠并权住支,今所载者特恩焉。详见《杂录》。

吏部侍郎李若水建炎元年五月,诏:「若水忘身为国,知死不惧,忠义之节,无与比伦。」赐其家银、绢五百疋两。武功大夫、淄州团练使、广南西路兵马都监、知融州李拱七月,赐其家银、绢、钱各一百,以拱领兵京城应援战殁故也。左正言卢臣中十月,赐其家银、绢一百疋两,以臣中知无不言,为溃兵所害也。龙图阁待制刘晏

四年五月,特依格支赙赠,以晏于宣州讨贼,身先士卒,力战而死,忠义可嘉故也。中侍大夫、奉国军承宣使、带御器械、权同主管殿前司公事李质绍兴元年正月,赐其家钱五百贯,绢三百疋。知济州张存张存:天头原批:「寄案《大典》一万九千一百三十三作张存。」今按作「存」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济州守臣张存率官吏士民劝进」,即此人。。四月,赐其家钱三百贯,以存在任日应办大元帅一行事务无阙误故也。删定官孔仲京七月,赐其家钱三百贯,以仲京删定条令有劳故也。资政殿大学士、太中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吕好问十月,赐其家绢五百疋,以好问尝任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尚书右丞,除罢恩例、支赐皆辞免,至是家贫不能办棺殓故也。既而臣僚论(例)[列],有旨减作三百疋。通议大夫、试兵部尚书、兼侍读胡直孺十一月,赐其家绢二百疋。翊卫大夫、泉州观察使、神武军统制陈思恭十二月,赐其家绢三百疋,以思恭讨贼立功而死。故赠承事郎陈东十二月,赐其家钱五百贯。中奉大夫、直秘阁、知宣州李彦卿二年三月,赐其家钱一千贯,以招抚使李光言,彦卿洁己公勤,久任沿江差遣,累经寇盗,守御城池,卒免残破故也。承议郎、显谟阁直学士、提举建隆观、兼侍读郑亿年三月,以亿年昨被虏未回,其妻韩氏流寓台州身故,赐钱一千贯给其家。左奉议郎、守尚书屯田员外郎汪廷直闰四月,赐其家银一百两,以廷直家贫,乡里遥远,无力津送故也。淮南东路宣抚使刘光世五月,以闻父延庆丧,诏赐银、绢一千疋两。给事中廖刚五月,以刚母亡赐银一百两。武当军承宣使王殖七月,赐其家银、绢一百疋两,以殖系秦魏国惠和大长公主之子也。庆远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邢焕三年正月,赐其家银、绢各一千两疋。端明殿学士、左朝议大夫权邦彦二月,赐其家银、绢各一千疋两,以邦彦签书密院事致仕薨故也。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朱胜非四月,母鲁国太夫人杨氏特依格支赙赠。先是,入内内侍省言:依格,在京臣僚亲属薨卒,宰臣三年服父母绢五百疋,酒六十瓶,米三十石,麦十五石,钱三十贯。缘有建炎二年二月十九日诏权住支,故特有是命。大理卿马咸五月,赐其家钱三百贯。福建路转运判官吕庭问八月,赐其家银一百两。庭问系故相

夷简之后,前任金部郎中,因患乞外补,未朝辞间卒,坟墓田园皆在江北,家贫狼狈,故有是命也。左中大夫、充徽猷阁待制、提举台州崇道观洪炎十一月,特赐银、绢各一百疋两,给付本家。先是,有诏令州郡量事应副葬事,至是官僚论之,上曰:「炎以文学称,其死有恤典,盖用旧制。今既致言者,当罢之。炎,黄庭坚甥也。然其家甚贫,可如胡直孺等例支与银绢。」资政殿学士、左中大夫、知衢州谢克家四年十月,赙赠外更赐其家绢五百疋,以克家尝任参知政事也。安定郡王令畤畤:原作「时」,据《宋史》卷二四四《宗室传》一改。九月,特赐其家银、绢各一百疋两。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李大有十月,赐其家银、绢各一百疋两。以左司员外郎晏敦复等言,大有点检明堂大礼事务究心,感疾而死,乞褒赠故也。显谟阁直学士辛炳五年二月,特赐其家银、绢各二百疋两,令福州于上供内支给。以炳曾任中执法,操行清修,贫无以葬故也。赠承信郎、荆州(宣)白身董宣等三名二月,各赐其家绢三十疋,以金人侵犯淮西,血战殁也。吏部员外郎王纯、李元瀹李元瀹:原作「李沦」,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七改。,金部员外郎吴并吴并:天头原批:「寄按,《大典》一万九千一百三十二作『吴升』。」三月,诏依屯田员外郎汪廷直例,各赐其家银一百两。以纯等三人同时身故,户部尚书章谊言其家贫,无以营办丧事,援例陈乞故也。龙图阁直学士、左朝请大夫致仕杨时六月,赐其家银、绢各二百疋两。大理少卿元衮七月,赐其家银一百两。殿中侍御史张绚八月,以祖母安人王氏亡,赐钱三百贯。少保、武成感德军节度使、淮南东路宣抚使韩世忠八月,以妻秦国夫人梁氏亡,赐银、绢五百疋两。中书舍人潘良贵六年正月,以良贵丁父忧,贫无以葬,赐钱五百贯。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检校少保、湖北京西路安抚副使岳飞四月,以母亡赠银、绢一千疋两。左朝散大夫、充徽猷阁待制、枢密都(丞)[承]旨郭执中八月,赐其家银、绢各二百疋两,以执中在都督行府供职,往来淮甸措置军期事务,冲冒暑湿身亡故也。龙图阁直学士、左朝散大夫耿延 八月,赐其家银、绢二百疋两,以延 任元帅府属官也。左承议郎、行(大)[太]常博士李弼直八月,赐其家银一百两。以太常少卿柯悫

言,弼直宣和间任太常博士,缘主张元佑学术坐废非辜,近自泸南被旨远来赐对除受,万里一身,遽致殒没故也。端明殿学士、降授左太中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董耘七年二月,赐其家银、绢各二百疋两,以耘旧系元帅府属官也。奉议郎、建康府通判杨邦乂乂:原作「义」,据《宋史》卷四四七《杨邦乂传》改。四月,赐其家银、绢一百疋两。建炎三年(度)[渡]江,邦乂以死守城,不屈于贼,竟遇害也。知枢密院事沈与求六月,依例支赙赠。兵部尚书吕祉八月,赐其家银、绢五百疋两,祉以叛将迫虏渡淮,死于忠义也。嗣濮王仲湜九月,赐其家银、绢五百疋两。左朝散郎、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胡安国八年五月,赐其家银、绢各二百疋两。知台州邹炳五月,赐其家绢一百疋。中书言炳忠贤之裔,贫无以归葬故也。翰林学士朱震六月,赐其家银、绢各二百疋两。左通议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章谊九月,赐其家银、绢各三百疋两。起居舍人薛徽言九年正月,赐其家绢一百疋。吏部员外郎黄珪四月,赐其家银一百两。保平静难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吴玠七月,诏支赙赠绢一千疋。十一日又诏:「吴玠保守四川,忠 显著,除已褒赠外,可特赐(银)[钱]三万贯,令四川都转运司给付其家。」检校少傅、保信军节度使、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汪伯彦十一年六月,赐其家银、绢各一千疋两,伯彦尝任尚书右仆射故也。长行兵士白安等一百九十七人七月,各赐其家绢二十疋,以金人侵犯淮西,安等随逐张俊收复和州等处,立功阵亡故也。资政殿学士、左中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颜岐十二年八月,特依格支给赙赠。以岐尝任元帅府参议官,历尚书左丞、门下侍郎故也。中书舍人王鉌三月,赐其家银、绢各一百五十疋两。徽猷阁待制致仕尹焞十一月,诏令绍兴府支赙赠钱三百贯。左朝请郎、荆湖北路提刑刘冠八月,诏与比附通判以上因干办公事致死例,特赐其家银五百两。以冠奉旨差往鄂州推勘公事毕,巡历本路州县,在路身亡故也。左朝奉郎、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李易十三年正月,赐其家钱三百贯。

右司员外郎游损六月,赐其家钱三百贯。右通直郎、试尚书兵部侍郎司马朴九月,赐其家绢、银三百疋两,以朴忠迹显著故也。少保、感德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高世则十四年十一月,赐其家银、绢各一千疋两。德庆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提举皇城司钱愐十六年正月,赐其家银、绢各五百疋两。宝文阁学士、右通奉大夫、提举万寿观使王 十七年十月,赐其家银、绢五百疋两。敷文阁直学士、右中大夫、知广州王鈇十九年六月,特赐其家银、绢各五百疋两,以鈇帅司宣力,染瘴身亡故也。右武大夫、果州观察使、添差两浙东路马步军副总管马秦七月,赐其家银、绢各五十疋两。初以伪知宿州归(王)[正]补官,至是卒。端明殿学士、左朝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何若二十年八月,支赙赠外,更与绢五百疋,以若尝任签书枢密院事故也。宝文阁学士、右宣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杨兴祖二十一年八月,赐其家银、绢各三百疋两。平海军承宣使、知南外宗正事士珸二十二年闰十二月,诏赙赠特与依节度使例。太尉、武当军节度使、御前诸军都统制、充利州东路安抚使、知兴元府杨政二十七年四月,赐赙赠银、绢一千疋两。大理少卿陈章九月三日,赐其家银、绢一百疋两。左武大夫、武康军承宣使、知扬州刘纲三十年十月,赐其家银、绢一百疋两。皇伯故吴王佖女仁寿郡主赵氏八月,赐其家银、绢一百疋两。左朝请郎、太常少卿都民望九月,诏民望任谏官,家贫无以归葬,特赐银、绢一百疋两。太尉、威武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刘锜三十二年闰二月,特赐其家赙赠银、绢各三百疋两。《宋史 薛徽言传》:高宗朝,徽言为起居舍人。时秦桧与金人议和金:原作「舍」,据《宋史》卷三七六《薛徽言传》改。,徽言上疏争之。一日,桧于上前论和,徽言直前引义固争,反复数刻,中寒疾卒。高宗念之,赙绢百匹,特与遗表恩。

文武臣及其亲属亡天头原批:「以下《干道会要》。」,合赙赠品秩、数目,见干道重修格。

今所书给赐者,皆出特恩。

谏议大夫任古绍兴三十二年,以古家无余赀,赐银、绢三百疋两,从宰执请也。检校少保、安德军节度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张子盖隆兴元年正月,赐其家银、绢三百疋两,仍给本色。时方军兴,例罢臣下支赐,上以子盖战功,特有是命。武节大夫、建康府前军统领官王珙六月,赐其家银三百两,以珙战殁故也。检校少保、威塞军节度使萧琦母十二月,赐银、绢五百疋两。初,琦归朝,母在北界,至是闻讣,乃有是命,仍赐设斋钱二千贯。从都督江淮军马张浚之请也。龙图阁学士、赠端明殿学士张阐二年九月,赐其家银、绢二百疋两。果州团练使、赠宁国军节度使魏胜十一月,赐其家银、绢一千疋两,以胜战殁故也。少师、观文殿大学士、鲁国公陈康伯干道元年三月,赐其家银、绢各二千疋两,钱五千贯。右仆射蒋芾母四年七月,诏司农寺取小麦十五石,六年九月,又以白粳米三十石,并充赙赠。

检校少保、威塞节度使萧琦闰十一月,以琦卒(格)[给]赐其家,仍给本色。太傅、奉国军节度使、利州东路安抚使、新安郡王吴璘干道三年六月,赐其家银、绢一千疋两,钱五千贯。谏议大夫单时五年十一月,赐其家银、绢三百疋两。武泰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建康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庐州郭振十一月,赐其家银、绢三百疋两,仍给本色。右正言许克昌七年八月,赐其家银、绢各三百疋两。国子祭酒芮烨五月,赐其家钱五百贯。太子詹事王十朋七月,赐其家银、绢三百疋两。兵部侍郎翟绂八年六月,赐其家银、绢二百疋两。起居郎刘季裴九年正月,赐其家银、绢三百疋两。

赙赠杂录

【宋会要】

太祖建隆元年十月十四日,诏:「应扬州城下役夫内,有死于矢石者,人给绢三疋,仍复其家三年,长吏倍加安抚。尸骼暴露者,仍令使臣收瘗。」《大典》一万四千九百九。又一万九千二百三十三此小注据天头批注移入。后彷此。。

干德三年五月六日,诏:「诸军校疾殁者,比各赐物,有绝嗣及孤幼不能申请者,自今命内臣就家赐之。」同上。

真宗咸平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宰臣吕蒙正言:「近臣期功之丧,所给赙赠乞令寝罢。」不许。同上。

景德四年九月十一日景德四年:原无,据本卷第三○页补。,翰林学士晁迥等言:「奉 与龙图阁待制戚纶议定鸿胪寺赙赠条件。今请应职官丧亡赐赙赠,五品以上,内侍省于学士院请诏书,差官押赐;

六品已下,差官传宣押赐。臣僚薨亡,如无恩旨 葬及五服内亲丧及迁葬合有赙赠者,下鸿胪寺检会体例,牒报内侍省取旨。」从之。《大典》一万四千九百九。

十一月三日,诏:「自今将帅偏裨当得赙赠者,令枢密院即日下入内内侍省给赐。」先是, 臣赙物皆鸿胪寺定例以闻,至有已襄事而未赐者,其军校赙物亦有所差降,故令促之而复其往例。

二十二日,诏:「应管军及内职军员,如戍边亡殁,合赐赙赠者,并委入内内侍省取旨支赐,更不下鸿胪寺。」同上。

二十九日,入内内侍省言:「今后支赐赙赠,未委依近诏内侍省差官押赐,为复依旧当省差使宣赐。」诏晁迥等覆加详定。迥等上言:「近翰林学士李宗谔妹亡,入内内侍省虽引景德元年翰林学士宋白弟亡例为言,终以无正例不行。今请应五服内亲丧亡而无正例者,委鸿胪寺移牒礼院,比类服纪远近奏取旨;其无例及在外亡殁者,更申中书门下。昨定五品以上诏书押赐,六品以下传宣押赐,今请除五品以上官正身丧亡即降诏书,自余亲丧亦止传宣。仍并委入内内侍省施行。」从之。仍诏会同鸿胪寺、太常礼院,俱不得过二百。

大中祥符九年十二月五日,入内内侍省言:「得鸿胪寺牒,取索景德四年十一月以后赙赠则例。伏缘当省每有赐赉,即旋取旨,今如尽以为例,授之有司,窃虑非便。望下本寺,如合有给赐者,止具官位报当省取裁。」从之。《大典》一万四千九百九。又一万九千二百三十三。

仁宗庆历二年七月九日,诏:「自今阵亡军校无子孙者,赐其家

钱:指挥使七万,副指挥使六万,军使、都头、副兵马使、副都头五万。」同上。

治平四年神宗即位未改元。四月二十七日天头原批:「寄案,《大典》一万九千一百三十三作『二十六日』。」,枢密院言:「诸司使副至内殿崇班外任,与在路身亡及诸司使副父母亡,合该孝赠,自来札下入内内侍省差使臣取索宣赐。缘逐官未到京,或外处居住者,支赐未得。今后请依孝赠则例,在京亡者入内内侍省宣赐,余下本任见在处支赐。」从之。同上。

熙宁元年五月二日,诏致仕大将军已上身亡支赐孝赠,将军更不支赐。

四年二月十七日,中书门下言:「臣僚有亲戚之丧,除二府外合给式假者,听依条在假,申御史台,令御史台奏知。仍勘会合支孝赠施行。」从之。

七年十二月十八日,诏颁新式:诸一丧两人以上各该支赐孝赠,只就数多者给;官与职各该赙赠者,从多给;差遣权并同权发遣,并与正同。时暂权者不赐。诸两府、使相、宣徽使并前任宰臣,问疾或浇奠已赐,不愿 葬者,并宗室不经浇奠支赐,虽不系 葬,并支赙赠。余但经问疾或浇奠支赐或 葬者,更不支赙赠。前两府如浇奠只支赙赠,仍加绢一百,布一百,羊、酒、米、面各一十。诸支赐孝赠,在京羊每口支钱一贯,以折第二等绢充,每疋折钱一贯三百文,余支本色。茶、酒、香、烛依式内色额,银版锭、杂白绢折第二等布,川路白熟堪好米、上色白 ,每石折支次色小麦五,龙脑以次色第一等充。在外米支白 米,面每石支小麦五,如无本色,以本处合支色额充。酒支细色。余依价钱。绢每疋一贯三百文,布每疋九百文,羊每口一贯三百文,

龙脑每斤七十六贯,香每斤四百,秉烛每条四百文,常料烛每条一百五十文,茶每斤五百文。诸文臣卿监以上,武臣原系诸司使以上,分司、致仕身亡者,其赙赠并依见任官三分中给二,限百日内经所在官司投状,召命官保关申,限外不给。待制、观察使以上更不召保。

元丰二年四月七日,诏:「昨安南从军士卒因病寄留后不知存亡者,除籍给赙。」从广西经略司请也。《大典》一万四千九百九。又一万九千二百三十三。

五年十一月十一日,诏:「鄜延路没于王事、有家属见今在本路欲归乡者,给赙外,其大使臣以上更支行李钱百千,小使臣五十千,差使、殿侍三十千。其余比类支给。」同上。

哲宗元佑四年七月十二日,诏:「内外文武官及宗室、内侍官应支赐赙赠,绢、布、米、麦、钱、羊并四分减一。应官员丁忧亡殁、令式无赙赠者,不得引旧例陈乞,所属亦不得奏请。」从户部之请也。

亡殁,仰监司、守臣疾速审实,依条支给孝赠。」 徽宗宣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诏〕:「两浙、江东遇贼及防托守御去处,所差人兵、弓手等,如因战

十月二十日十月:天头原批:「寄案,《大典》一万九千一百三十三作十二月。」,诏:「王羲仲已赠徽猷阁待制,所有致仕及遗表恩泽、赙赠、应副葬事、借官屋居住等,依昨朝奉郎、将作监陈奇体例施行。」

七年五月九日,(制)德音:「京东、河北路州县,应战没军人、保甲等未经支赐孝赠者,仰安抚司疾速勘会支给。」

钦宗靖康元年五月九日,制:「应殁于王事使臣、将校、命官等,各特赐与赠恤,其子孙等并与推恩。未给孝赠者,仰所属疾速支给。」

六月十

八日,诏:「应支赐赙赠并减半,候边事宁息日依旧。」

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十六日,德音:「应随从官员沿路遭杀戮及身亡者,仰所在官司保明诣寔闻奏,当议优加赠恤」。自此以下《中兴会要》。

十九日,诏:「除行在一行官吏、军兵等日支食料等许行支给(付)[外],其余应干公使、花果、房卧、生(白)[日]、身亡孝赠钱物,并权住支。」从户部尚书叶梦得之请也。

四年二月二十三日,德音:「应出战收捕盗贼战殁,未经赠恤之人,缘本家无长立儿男,或父母老弱,未曾陈乞,(计)[许]所在州县具名申乞,统制官司保奏,当议依格赙赠,以为死事之劝。」

三月十六日,诏:「福州将官郝振,依战殁赙赠例减半,余路州军有似此去处,依此施行。」以振领本州岛将兵戍荆南,(面)[而]在路遇贼被害故也。

绍兴六年正月一日,臣僚言:「乞将应身亡孝赠权行住支,候边事〔宁〕息、财赋丰羡日依旧。」从之。

十一年九月九日,诏:「诸宗室环卫官身亡,缌麻亲支钱三百贯三百贯:天头原批:「寄案,《大典》一万九千一百三十三作二百贯。」,袒免亲支钱二百贯,其余不系环卫宗室即不许援例。」先是判(太)[大]宗正事、齐安郡王士言:「环卫宗室亡殁,例有赙赠,昨已住支。今来右监门卫大将军、和州刺史仲壬久疾不起,既殁之后,棺椁衣衾不具,望检举祖宗典故,特赐放行赙赠。」有诏支钱三百贯,给付仲壬本家,其典故令户部检举。既而本部看详:「宗室环卫官身亡赙赠,别无格法,兼官员差借支赐、朝辞分物、身亡孝赠,得旨并各权行住支,候边事宁息、财赋丰羡日依旧。其宗室服属环卫官,仲字缌麻亲,士字系袒免亲。今仲壬系缌麻亲,已支三百贯。欲今后环卫宗室身亡之人,若许行特支钱,比拟仲壬则例支给。」故有是命。

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九日,诏:「今后命官实因干办公事邂逅非理致死者,并遵依旧法,所

有李光申请于绍兴条内添注日限指挥更不施行。」命官因干办公事身亡,旧法邂逅非理致死,谓焚溺坠压之(之)类,通判以上赐银五百两,余三百两,职司已上取旨。绍兴二年五月,吏部侍郎李光申明,立定折趺骨五十余日,三十日内身亡之人,并支前项银数。至是,户部侍郎宋贶言:「自立定日限后来,多是因他病身故之人子弟规图赏给,计会所属,旋作差出名目,陈乞保奏,诚为欺罔。」故有是命。

孝宗隆兴二年三月十一日,宰执进呈监察御史袁综奏,以病笃,母老子幼,身后失所。上曰:「此不合得恩泽耶 」宰臣汤思退等奏:「袁综系奉议郎,不得,故有是请。」思退等因奏言其家贫甚,前此右正言都民望死,尝赐银、绢。上曰:「恐自此为例。」思退等奏:「前此任朝官有死者,堂中亦例送钱物,欲以三百千与之。」上曰:「甚好。」思退等退,相与言曰:「上虽微末支赐亦不肯为例,可谓节俭之至也。」《大典》一万四千九百九。

干道五年十二月十九日,诏:「修筑庐州城,因病亡官兵,就庐州公厅设水陆道场祭供。其家各给钱五千,令逐将队交领,就其家给散。」同上。

近臣期功之丧所给赙赠,乞令寝罢。不许此条仍真宗咸平六年残文,已见本卷第二四页。按自此以下二片残文,据原稿中缝及屠寄眉批,乃录自《大典》卷一万九千一百三十三。其中大部份与本卷第二四、二五页、又第二七页重复,仅景德三年八月、四年七月、熙宁十年六月、十二月四条为前文所无。其重出之条缺误特甚,今不再一一细校,读者自可对勘。。

景德三年八月一日,开封府浚仪县尉房初举贤良方正科,中书考试,辞理为优,未及殿试而卒,帝悯之,特赐钱五十贯以恤其家。

四年七月十六日,江陵府言,工部侍郎致仕朱昂卒。致仕官无赙赠之例,帝以昂旧德,深轸念之,特令有司就赐赙赠。

九月十一日,翰林学士晁迥等言:「奉 与龙图阁待制戚纶议定鸿胪寺赙赠条件,今请应职官丧亡赐赙赠,五品以上内侍省于学士院请诏书,差官押赐,六品以下差官传宣押赐。臣僚薨亡,如无恩旨 葬及五服内亲丧及迁葬合有赙赠者,下鸿胪寺检会体例,牒报内侍取旨。」从之。

十一月三日,诏:「自今将帅、偏(禅)[裨]当得赙赠者,令枢密院即日下入内内侍省给赐。」先是, 臣赙物皆鸿胪寺定例以闻,□襄事而未赐者,其军校赙物□□□□□□□□□□□□□□□□令是之西复其往例。

二十二日,诏:「应管军及内职军员,如□□□□□赐赙赠者,并委入□□□□取旨及□□□□鸿胪寺。」

二十九日,入内内侍省言:「今后特赐赙赠□□□□近诏内侍省差官押赠□□□赐。」诏晁迥等覆加详定,迥等言:「近翰□□李宗谔妹亡,入(曰)[内]内侍省虽□□□□□学士宋白弟亡例为言,终以无正例不□。□应五服内亲丧亡而无正例者,委鸿胪寺□□□礼院,比类服纪远近奏取旨;其无例及□□殁者,更申中书门下。昨定五品以上诏书押赐,六品以下传宣押赐,今请除五品以上□□□丧亡即降诏书,自余亲丧亦止传宣押赐,牒报〔入〕内内侍省施行。」从之。仍诏会问鸿胪寺、□□□院,俱〔不〕得过二百。

大中祥符九年十二月五日,入内内侍省。右条原粘在本卷第二十五后半页,接「不得过二百」之下。

状召命官保关申,限外不给。待制、观察(司)[使]以上更不召保此乃熙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条残文,见本卷第二六至二七页。。

〔熙宁〕十年六月十七日,诏工部(部)郎中、集贤殿修撰吴申式外特赐绢二百疋。

十二月五日,诏故太子太师致仕张(升)[ ]特依见任官例支给孝赠。

元丰二年四月。右条原粘在本卷第二十七前半页,接「元丰二年」上。

礼 宋会要辑稿 礼四五 宴享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九·李延寿
  第六十回 失洛阳沈劲死义 阻石门桓温退师·蔡东藩
  平番始末上·许进
  尚史卷三十·李锴
  前言·缪荃孙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六·阿桂
  第八章 两次秋操·冯玉祥
  晋荡公宇文护传·令狐德棻
  庾季才传·魏徵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佚名
  附录(三) 读江永《乡党图考》·钱穆
  卷九十八·佚名
  卷三十·长孙无忌
  卷二十五·郭良翰
  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严抑·唐圭璋

      抑字德隅,长兴(今浙江境内)人。建炎二年(1128)进士。见清光绪长兴县志卷二十。尝官权工部侍郎,见影清乾隆刊浙江通志卷一百二十五。   洞仙歌   云车鹤盖,三岛朝元后。绿意红情在梅柳。想仙风从碧落次,吹得春来甘泉,喜

  • 分春馆词·朱庸斋

    曲玉管岸雨啼花,溪烟禁柳,徘徊尽日收残粉。却被东邻蜂燕,瘗此余春。黯销魂。渺渺天涯,茫茫沧海,红笺后约愁难凖。待卸银钩,隔去帘外芳尘。过黄昏。 一夜东风,又轻换、年时花讯。那知玉树歌阑,依然梦断钗分。忍殷勤。算如今憔

  • 卷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十八预宴九十六人诗一百七首【骁骑校】李清泰【年六十七】金石竞奏觞豆旅前木公挹袖洪厓拍肩水玉益夀房芝延年火珠明堂盛典春筵土鼓蒉桴【臣】颂洪延【五行体】【骁骑校】罗

  • 提要·张镃

    【臣】等谨案南湖集十巻宋张镃撰镃字功甫号约斋循王俊诸孙家本成纪徙居临安官至奉议郎直秘阁宋史不为立传而其事迹之散着他书者犹可考见梗槩叶绍翁四朝闻见録称宁宗诛韩侂胄镃预其谋史弥逺以韩大臣近戚未有以处镃曰杀

  • 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六·宋濂

        宋子贞   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也。性敏悟好学,工词赋。弱冠,领荐书试礼部,与族兄知柔同补太学生,俱有名于时,人以大小宋称之。金末,潞州乱,子贞走赵、魏间。宋将彭义斌守大名,辟为安抚司计议官。义斌殁,子

  • 卷九十四·毕沅

      ◎宋纪九十四 ∷起重光赤奋若正月,尽昭阳单阏三月,凡二年有奇。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宣和三年辽保大元年,金天辅五年   春,正月,丁酉朔,日中有眚,旁有青黑气如水波旋转。   辽以改

  • 卷之三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殿阁词林记卷四·廖道南

    (明)廖道南 撰○院学翰林院学士封姑孰郡公陶安陶安字主敬太平当涂人幼颕敏有大志通判马昂夫令赋喜雨诗立就竒之自是肆力问学博极羣书得程氏读书日程及吕舍人学规益究心濓洛沉潜道艺元至正甲申举浙江乡荐为明道书院山长

  • 卷五十五·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十五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五十二 吴臣 周瑜【子胤】 鲁肃【子淑】 谨案周瑜传阙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肃魁梧有壮节喜奇计知天下将乱乃学

  • 一二五四 论文渊文源两阁书籍仍着派皇六子皇八子督同分办·佚名

    一二五四 论文渊文源两阁书籍仍着派皇六子皇八子督同分办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十日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十日奉旨:知道了。【真按:此应系节录,上应尚有文本.知道了前无所承,岂成其文?】其文渊、文源两阁书籍,仍着派皇六子、皇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五 在封锁中·溥仪

    在淡路丸上,郑孝胥讲了一整天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十三日早晨,我们到达了辽宁省营口市的“满铁”码头。 为什么去沈一陽一要从营口登陆,这个问题我根本不曾考虑过,我想到的只是东北民众将如何在营口码头上来接我。在我的

  • 先进第十一·朱熹

     此篇多评弟子贤否。凡二十五①章。胡氏曰:“此篇记闵子骞言行者四,而其一直称闵子,疑闵氏门人所记也。”  ①“五”原“七”,据清仿宋大字本及正文改。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先进后进,犹言前辈

  • 子路篇·王夫之

    一胡氏立郢之论,双峰辨其非是,甚当。孟子所言易位者,唯贵戚之卿可耳。据冯厚斋所考,子路此问,在辄立十二年之后,虽贵戚之卿,为之已晚矣。春秋书齐“弑其君商人” 。商人弑君之贼,齐人君之而又杀之,则书“弑&rdq

  • 卷二十二·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二钱塘程川撰易二十二下经一康侯似説宁侯相似用锡马之用只是个虚字説他得这个物事【防渊録晋彖辞】昼日是那上卦离也昼日为之是此意【防渊録晋彖辞】问初六晋如摧如象也贞吉占辞曰防孚

  • 卷三·蔡卞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名物解卷三宋 蔡 卞 集解释百谷黍  稷  稻  粱  禾  麻菽  麦  牟  稗  稙  穉穜  秬  秠  穈  芑  苴黍黍丹谷也仲夏乃登故谓之黍而声与暑同气浮而味甘馨香而滑齐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中·佚名

        天亲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经曰。佛言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佛言。须菩提。我今实

  • 花的日记·川端康成

    《花的日记》以东京为主要背景,并选择以千叶县的北条海岸为避暑地、神奈川县的辻堂为英子的疗养场所,将英子的日记穿插交织其间。借由日记的形式,将青春期少女的烦恼、爱情及生活细腻地呈现在作品中。不过,由于内容太过繁

  •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王志谨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金末元初全真道士王志谨(号栖云子)撰述,约成书于丁未年(1247)。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乃王志谨门人「刘公」记录,论志焕编次,收入王志谨语录九十余条。书言全真道炼心修性之真功真行。其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