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明谥纪彚编卷二十五

明 郭良翰 撰

考误

按阁籍云诸书所载谥号互有异同稍为订正大略以国史阁籍为据而以诸书参之间有国史与阁籍互异则并存以竢考

武城侯王聪按正史谥威毅阁籍具存臣谥类钞封爵考谥法考谥法通考俱误作武毅

元帅孙兴祖按正史谥忠愍臣谥类钞误作武愍隆平侯张信正史谥恭僖谥法考谥法通考因之阁籍又作襄僖臣谥类钞封爵考因之未详孰是

行省参政赵德胜正史谥武桓释义具存臣谥类钞封爵考误作武庄

枢密廖永安谥武愍正史作武闵愍闵古字通

都督同知康茂才正史谥武义谥法通考封爵考误作武襄

都督佥事陈清按正史谥崇武臣谥类钞误作荣武武定侯郭英谥威襄谥法通考误作武襄

都督佥事赠卢江侯何德按正史谥壮毅谥法考壮毅通考作庄毅而别有何海赠庐江侯谥壮毅更谬行省参政蔡僊谥武襄臣谥类钞谥法通考误以僊为迁

泗国公耿再成正史谥武壮臣谥类钞谥法考谥法通考俱作武庄

越国公胡大海正史言行録谥武庄谥法通考又作武壮按谥法武而不遂曰壮亦曰庄威而不猛曰庄亦曰壮二谥释义并同未详孰是

副使孙兴洪武中谥忠义见臣谥类钞谥法通考按正史不载此事弇山堂集亦无之恐因都督府副使孙兴祖而讹脱也

宋学士濓追谥文宪谥法通考误作文惠

交趾平州知州何忠杨豫孙谥纂郑司封类钞俱谥忠节按正史忠止赠南宁府同知无谥正统中省臣姚夔以王禕例请卒报罢弇州集以为祠额之误者近是墨侍郎麟按正史谥荣毅阁籍具存谥法通考误作襄毅大政纪亦因之

恭顺侯吴克忠按正史谥壮勇阁本释义具存臣谥类钞封爵考误作忠勇

都督吴克勤按正史谥僖敏阁籍具存弇山堂集误作僖愍

修武伯沈荣按正史谥僖愍阁籍具存臣谥类钞谥法通考误作僖敏

恭顺侯吴瑾按正史谥武壮臣谥类钞谥法考谥法通考俱作忠壮考李文达公所作神道碑亦同恐正史之误南宁伯毛胜按正史谥庄毅阁籍具存臣谥类钞谥法通考误作忠壮

武进伯朱冕按正史谥忠慤阁籍具存谥法通考作忠懿者误

宁晋伯刘聚按正史谥威勇阁籍具存吾学编臣谥类钞误作威武

聂尚书贤按阁籍谥荣襄释义具存类钞误作恭襄谥法考荣襄恭襄凡两见尤误

刘尚书儁按阁籍谥愍节释义具存谥法考通考类钞倒作节愍者误

原尚书杰尚无谥见弇山堂别集甚详谥纂言行録谥襄敏者大谬

许侍郎彬按正史有赠无谥其子越请之不得张南园谥法郑司封类钞谥襄敏此误也

谢尚书一夔成化时有赠无谥正德六年追谥文庄臣谥类钞作襄敏谥法通考谓初谥襄敏後以子麟请改文庄并误

成国公朱辅按阁籍谥恭僖释义具存类钞作荣僖者误

熊尚书绣按正史谥庄简阁籍具存吾学编作清简者误

工部侍郎赠尚书刘丙按阁籍谥恭襄释义具存正史凡两见恭襄襄敏前後互异谥法考亦两存之恐误也李尚书钺按阁籍谥康简高尚书友玑按阁籍谥襄简正史皆作恭简谥法考亦两收之未详孰是

潘尚书监按阁籍谥襄毅释义具存谥法考从史作襄敏毅敏文相近而讹恐当以阁籍为正

惠安伯张佛按阁籍谥靖襄释义具存正史又作康靖谥法考臣谥类钞皆两收之未详孰是

王尚书用汲按阁籍谥恭质释义具存谥法通考误作忠肃

杨豫孙谥纂上蔡知县霍恩谥节愍考正史恩有赠官而无谥

臣谥类钞谥法通考有孙学士贤王学士献林学士文俱谥襄敏考正史阁籍皆无之此误也弇州集有辨刘尚书采按阁籍谥端简释义具存谥法通考误作端肃

臣谥类钞谥法通考载永顺伯薛斌谥忠壮考正史阁籍封爵考顺天志谥法考皆无之

安顺侯薛贵按正史阁籍谥忠壮释义具存封爵考谥法通考作忠勇者误

王宗伯英臣谥类钞谥法通考皆云初谥文安天顺中改文忠考正史不言改谥阁籍亦无之不可为据臣谥类钞谥法通考有都督梁来谥壮勇考正史阁籍俱无之弇州集亦不载疑即梁成之讹误复收之耳张尚书润按阁籍谥恭肃释义具存名臣言行録误作恭简

臣谥类钞谥法通考有翁尚书世贤谥襄敏按正史乃翁世资有赠无谥此必误也

嘉靖中都督谥忠愍者李涞无李深臣谥类钞误以涞为深谥法通考李深李涞凡两见尤误

英国公赠太保张仑按阁籍谥荣和释义具存正史又作庄和谥法考两收之未详孰是

谥法通考臣谥类钞有恭顺侯吴允诚谥忠壮考正史阁籍皆无之弇州集亦不録恐误

翁尚书万达按阁籍谥襄敏释义具存谥法通考一作襄毅者误

右都御史俞谏嘉靖三年八月二十六日赠太子太保谥庄襄阁籍具存正史载於是年九月原官赠谥俱同而作俞一鹤未详何故

大学士高谷按国史阁籍谥文义释义具存大政纪误作文毅

李尚书敏按国史谥恭靖阁籍释义具存大政纪误作恭介

礼部尚书傅瀚按国史阁籍谥文穆释义具存大政纪误作文慤

以上考误具録自阁籍不敢一字增损以传信也

明谥纪彚编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御制通鉴辑览序·乾隆
  二〇 矮脚书几·周作人
  读例存疑卷一·薛允升
  源子恭传·魏收
  李礼成传·魏徵
  耶律仆里笃传·脱脱
  论幼学·梁启超
  卷五十三·雍正
  卷四·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八·高晋
  卷六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七·邵雍

    人物吟人破须至护,物破须至补。补护既已多,卒归于败露。人有人之情,物有物之理。人物类不同,情理安有异。偶得吟林间无事可装怀,昼睡功劳酒一杯。残梦不能全省记,半随风雨过东街。观物吟一气才分,两仪已备。圆者为天,方者为地

  • 卷二百四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四十九饼类七言律乙亥元日十峯饮师邵东斋出予家桂饼师邵有诗自墙上递至次韵奉答【明】顾 清宝钿和露压金英为趂秋光一日成月殿有人留素影花林无物称佳名携来不觉乡闗逺吟罢犹令

  • 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二杜甫太岁日【大历三年岁次戊申正月丙午朔三日为戊申日乃太岁日也】楚岸行将老巫山坐复春病多犹是客谋拙竟何人阊阖开黄道衣冠拜紫宸荣光悬日月赐与出金银

  • 第十九回 强胡内乱列部纷争 逆迹上闻储君被废·蔡东藩

      却说真珠可汗,闻唐廷下诏绝婚,只好自悔失期,不敢再索,实由自惩前败,只好如此。仍与唐廷修和。太宗益自欣慰,竟将新兴公主嫁与长孙曦。薛延陀事,至后再表,小子要叙及西突厥了。西突厥自阿波可汗,与东突厥屡有战争,后来阿波

  • 第一四八移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五日一一三二三—五·佚名

    新竹知县方,对北右营游府翁,移知讯问站兵吴瑞启之情形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分府、署新竹县正堂方为移覆事。案准贵府移开:「本年四月初四日,据城泛把总郑飞熊禀称:(云云照移叙至)须至移者」等由(注一),计移

  • 贾思伯传·李延寿

    贾思伯,字仕休,齐郡益都人。自从任奉朝请一职入仕,经过多次升迁,任中书侍郎,颇为孝文帝所赏识。任城王元澄围攻钟离,命思伯持节为他的军司。元澄失利,思伯为后卫。元澄认为他是一个儒生,必死无疑。等到他回来,元澄高兴地说:“仁

  • 卷四十二·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四十二<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四十二<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四十二銮仪卫国朝官制銮仪卫掌卫事大臣一人【正一品无专员以王公满洲防古文武大臣管理】

  • 111.周处除“三害”·林汉达

    西晋时期,除了像王恺、石崇一类穷奢极侈的豪门官员外,还有一批士族官员,吃饱了饭不干正经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胡乱吹牛,尽说些脱离实际的荒诞无稽的怪话。这种谈话叫作“清谈”。这种人,往往名气很大,地位很高。这也可见当时

  • 景公问欲令祝史求福晏子对以当辞罪而无求第十·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寡人意气衰,身病甚。今吾欲具珪璋牺牲,令祝宗荐之乎上帝宗庙,意者礼可以干福乎?”晏子对曰:“婴闻之,古者先君之干福也,政必合乎民,行必顺乎神;节宫室,不敢大斩伐,以无逼山林;节饮食,无多畋渔,以无逼川泽;祝宗用事,辞罪

  • 难二第三十七·韩非

    景公过晏子曰∶‘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晏子再拜而辞曰:‘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景公笑曰:‘子家习市,识贵贱乎?’是时景公繁于刑,晏子对曰:‘踊贵而屦贱。’景公曰:‘何故?’对曰:‘刑多也。’ 景公

  • 三正考卷二·吴鼐

    工部主事呉鼐撰邵公之误哀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公羊传何注曰河阳冬言狩获麟春言狩者盖据鲁变周之春以为冬去周之正而行夏之时 赵氏汸曰以行夏之时説春秋盖昉于此然何氏固以建子为周之春但疑春不当言狩而妄为之辞鼐按狩

  • 诗传诗说驳义卷五·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大正【诗传全诗说七条】诗传周公制【缺五字】防朝受【缺四字】有大正焉文王生民公刘緜大明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大武文王有声行苇既醉鳬鹥嘉乐皆周【缺三字】德以训成王也泂酌卷阿【缺四字】王也大

  • 成公·成公七年·左丘明

    【经】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吴伐郯。夏五月,曹伯来朝。不郊,犹三望。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公至自会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七·净挺

    弟子性广智育编勘辩涧梅止一侍立次师蓦问涧梅云赵州庭前柏树子意旨如何梅云祖师西来意师云儱侗禅和次问止一云觉铁嘴云先师无此语还明赵州意否止云若不明赵州意争解恁么道师云倚墙傍壁。举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话问众

  • 卷第三·朝宗通忍

    嘉兴大藏经 朝宗禅师语录朝宗禅师语录卷第三侍者 行导 编上堂檀越五旬兼祈嗣请上堂僧问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圞头共说无生话如何是无生话师云一切平常进云恁么则今古一揆也师云何须重注问世尊道我从贤圣法来未

  • 温公日记·司马光

    《温公日记》(与《温公日录》疑为一书),北宋司马光著。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著录该书云:“司马光熙宁在朝所记。凡朝廷政事、臣僚差除及前后奏对、上所宣谕之语,以及闻见杂事皆记之。起于熙宁元年正月,至三年十月出知永兴

  • 程氏经说·佚名

    七卷。不着编辑者名氏。此书乃程颐解经之语。《书录解题》称《河南经说》,《二程全书》称《伊川经说》。内容包括《系辞》、《书》、《诗》、《春秋》、《论语》、《改定大学》。程颐之学,除《易传》另行于世外,其余全集

  • 太子和休经·佚名

    西晋录失译人名,即《大宝积经》第三十七阿阇世王子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