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二

钱塘程川撰

易二十二

下经一

康侯似説宁侯相似用锡马之用只是个虚字説他得这个物事

【防渊録晋彖辞】

昼日是那上卦离也昼日为之是此意

【防渊録晋彖辞】

问初六晋如摧如象也贞吉占辞曰防孚裕无咎又是解上两句恐贞吉説不明故又晓之又问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指六五以为享先妣之吉占何也曰恐是如此葢周礼有享先妣之礼又问众允悔亡曰众允象也悔亾占也又问晋其角维用伐邑本义作伐其私邑程传以为自治如何曰便是程传多不肯説实事皆以为取喻代邑如堕费堕郈之类是也大抵今人説易多是见易中有此一语便以为通体事当如此不知当其时节地头其人所占得者其象如何若果如今人所説则易之説有穷矣又如摧如愁如易中少有此字疑此爻必有此象但今不可晓耳【董铢録晋初六六二六三爻辞上九爻辞程传本义】

晋六三如何见得为众所信处既不中正众方不信虽能信之又安能悔亡曰晋之时二隂皆欲上进三处地较近故二隂从之以进问如何得悔亡曰居非其位本当有悔以其得众故悔可亡

【黄録晋六三爻辞】

问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徃吉无不利伊川以为六以柔居尊位本当有悔以大明而下皆顺附故其悔亡下既同德顺附当推诚委任尽众人之才通天下之志勿复自任其明恤其失得如此而徃则吉而无不利此説是否曰便是伊川説得太深据此爻只是占者占得此爻则不必恤其失得而自亦无所不利耳如何説得人君既得同德之人而委任之不复恤其失得如此则荡然无复是非而天下之事乱矣假使其所任之人或有作乱者亦将不恤之乎虽以尧舜之圣臯夔益稷之贤犹云屡省乃成如何説既得同心同德之人而任之则在上者一切不管而任其所为岂有此理且彼所为既失矣为上者如何不恤得圣人无此等説话圣人所説卦爻只是略略説过以为人当着此爻则大势已好虽有所失得亦不必虑而自无所不利也圣人説得甚浅伊川説得太深圣人所説短伊川解得长乆之又云失得勿恤只是自家自作教是莫管他得失如士人发解做官这个却必不得只得尽其所当为者而已如仁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相似

【沈僴録晋六五爻辞程传】

失得勿恤此説失也不须问他得也不须问他自是好犹言胜负兵家之常云尔此卦六爻无如此爻吉【防渊録晋六五爻辞】

晋上九刚进之极以伐私邑安能吉而无咎曰以其刚故可伐邑若不刚则不能伐邑矣但易中言伐邑皆是用之于小若伐国则其用大矣如高宗伐鬼方之类维用伐邑则不可用之于大可知虽用以伐邑然亦必能自危厉乃可以吉而无咎过刚而能危厉则不至于过刚矣

【黄榦録晋上九爻辞】

看伯豊与庐陵问答内晋卦伐邑説曰晋上九贞吝吝不在克治正以其克治之难而言其合下有此吝耳贞吝之义诸义只云贞固守此则吝不应于此独云于正道为吝也

【黄防録晋上九爻辞】

明夷未是説闇之主只是説明而被伤者乃君子也上六方是説闇君于出门庭言君子去闇尚逺可以得其本心而逺去文王箕子大槩皆是晦其明然文王外柔顺是本分自然做底箕子晦其明又云艰是他那佯狂底意思便是艰难底气象爻説贞而不言艰者葢言箕子则艰可见不必更言之

【防渊録明夷】

君子用晦而明晦地象明日象晦则是不察察若晦而不明则晦得没理防了故外晦而内必明乃好【林学履録明夷象传】

明夷初二二爻不取爻义曰初爻所伤地逺故虽伤而尚能飞问初爻比二爻似二爻伤得浅初爻伤得深曰非也初尚能飞但垂翼耳

【黄榦録明夷初九六二爻辞】

问明夷曰下三爻皆説明夷是明而见伤者六四爻説者却以为是奸邪之臣先蛊惑其君心而后肆行于外殊不知上六是暗主六五却不作君説六四之与上六既非正应又不相比又况下三爻皆説明夷是好底何独此爻却作不好説故某于此爻之义未详但以意观之六四居暗地尚浅犹可以得意而逺去故虽入于幽隠之处犹能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也故小象曰获心意也上六不明晦则是合下已是不明故初登于天可以昭四国而不免复入于地则是始于伤人之明而终于自伤以坠其命矣吕原明以为唐明皇可以当之葢言始明而终暗也

【董铢録明夷六四爻辞象传上六爻辞】

或问易传云正家之道在于正伦理笃恩义今欲正伦理则有伤恩义欲笃恩义又有乖于伦理如何曰须是于正伦理处笃恩义笃恩义而不失伦理方可【潘柄録家人程传卦序】

问家人彖辞不尽取象曰注中所以但取二五不及他象者但只因彖传而言耳大抵彖传取义最精象中所取却恐有假合处

【黄榦録家人彖辞】

问风自火出曰谓如一炉火必有气冲上去便是风自火出然此只是言自内及外之意

【吕焘録家人象传】

【林学履録云是火中有风如一堆火在此气自薰蒸上出】

王假有家言到这里方且得许多物事有妻有妾方始成个家

【防渊録家人九五爻辞】

问王假有家曰有家之有只是如夙夜浚明有家亮采有邦之有谓有三德者则夙夜浚明于其家有六德者则亮采于其邦有是虚字非如奄有四方之有也【董铢録家人九五爻辞】

暌皆言始异终同之理

【防渊録暌】

问君子以同而异曰此是取两象合体为同而其性各异在人则是和而不同之意葢其趋则同而所以为同则异如伯夷栁下惠伊尹三子所趋不同而其归则一彖辞言暌而同大象言同而异在人则出处语黙虽不同而同归于理讲论文字为説不同而同于求合义理立朝论事所见不同而同于忠君本义所谓二卦合体者言同也而性不同者言异也以同而异语意与用晦而明相似大凡读易到精熟后颠倒説来皆合不然则是死説耳又问暌卦无正应而同德相应者何曰无正应所以为暌当暌之时当合者既离其离者却合也

【董铢録暌象传】

问君子以同而异作理一分殊防如何曰理一分殊是理之自然如此这处又就人事之异上説葢君子有同处有异处如所谓周而不比羣而不党是也大抵易中六十四象下句皆是就人事之近处説不必深去求他此处伊川説得甚好

【林学履録暌象传】

过举程子暌之象君子以同而异解曰不能大同者乱常咈理之人也不能独异者随俗习非之人也要在同而能异尔又如今之言地理者必欲择地之吉是同也不似世俗专以求富贵为事惑乱此心则异矣如士人应科举则同也不曲学以阿世则异矣事事推去都得其防

【王过録暌象传程传】

马是行底物初间行不得后来却行得大率暌之诸爻都如此多説先异而后同

【防渊録暌初九爻辞】

问暌见恶人其义何取曰以其当暌之时故须见恶人乃能无咎

【黄録暌初九爻辞】

天合作而剃须也篆文天作□而作□

  【防渊録暌六三爻辞】

宗如同人于宗之宗

【防渊録暌六五爻辞】

载鬼一车等语所以差异者为他这般事是差异底事所以却把世间差异底明之世间自有这般差异底事

【防渊録暌上九爻辞】

蹇无坤体只取坎中爻变如沈存中论五姓一般蹇利西南谓地也据卦体艮下坎上无坤而繇辞言地者徃徃只取坎中爻变变则为坤矣沈存中论五姓自古无之后人既如此呼唤即便有义可推

【防渊録蹇彖辞】

蹇利西南是説坤卦分晓但不知从何揷入这坤卦来此须是个变例圣人到这里看见得有个做坤底道理大率阳卦多自隂来隂卦多是阳来震是坤第一画变坎是第二画变艮是第三画变易之取象不曽确定了他

【防渊録蹇彖辞】

问徃蹇来誉曰来往二字唯程传言上进则为徃不进则为来説得极好今人或谓六四徃蹇来连是来就三九三徃蹇来反是来就二上六徃蹇来硕是来就五亦説得通但初六来誉则位居众下无可来之地其説不得通矣故不若程传好只是不徃为佳耳不徃者守而不进故不进则为夹诸爻皆不言吉葢未离乎蹇中也至上六徃蹇来硕吉却是蹇极有可济之理就是不徃惟守于蹇则必得见九五之大人与共济蹇而有硕大之功矣

【董铢録蹇初六九三六四上六爻辞】

问大蹇朋来之义曰处九五尊位而居蹇之中所以为大蹇所谓遗大投艰于朕身人君当此则须屈羣防用羣力乃可济也

【林学履録蹇九五爻辞】

问蹇九五何故为大蹇曰五是为蹇主凡人臣之蹇只是一事至大蹇须人主当之

【刘砺録蹇九五爻辞】

朱子五经语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申韩第五十六·桓宽
  提要·晁说之
  器经 原文·孤子
  浮邱子卷一·汤鹏
  近思録集注卷八·江永
  四十二  备水·墨子
  卷十·张廷玉
  卷十一·毛应龙
  (八)泰伯篇·钱穆
  文公·文公四年·左丘明
  卷二百九十四·佚名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四·唐慧琳
  佛说贫穷老公经之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一日。地点 同前。人物 沈娘子 李 万 张 千 四衙役 州 官(丑)冯丹雪〔沈娘子上。打四更。沈娘子 (唱)沈秀才一去不回转,思来想去难以安眠!莫不是冯家伯伯行方便,搭救秀才得安全?莫不是冯家伯伯难得见,得

  • 卷十四·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十四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石介徂徕诗钞石介字守道兖洲奉符人年二十六举进士甲科为郓州观察推官历官至国子监直讲庆历中进用韩范富杜诸臣介跃然喜曰此盛事也雅颂吾职其可已乎

  • 七发译文注释·枚乘

    译文楚国太子有病,有一位吴国客人去问候他,说:&ldquo;听说太子玉体欠安,稍微好点了吗?&rdquo;太子说:&ldquo;还是疲乏得很!谢谢你的关心。&rdquo;吴客趁机进言道:&ldquo;现今天下安宁,四方太平。太子正在少壮之年,料想是您长期

  • 跋·顾起元

    万历戊午孟秋十一日,坐归鸿馆中校赘语十卷都讫。此书乃数年来所札记者,因随手所书,原无伦次。顷二年中以病兀坐,长日无聊,小为编叙,以散怀送日。虽寿之板,本无足存,姑留以诒子侄而已,不敢以示人也。遯园居士再识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佚名

    正德十六年十一月己酉朔敕谕礼部朕惟我朝列圣代有实录藏之天府传诸后世此亦古今之通义也我皇兄武宗毅皇帝以英睿之资继承祖宗大业十有七年政事之兴革臣下之建白人才之用舍凡关系国家事体者俱宜有纪述以备一代之制尔礼

  • 卷之三百七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六月乙酉。谕内阁、吏部左侍郎徐用仪、着退出军机处。并毋庸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鹿传霖等、川省教案。多日未经议结。昨有旨令鹿传霖、刘秉璋、极力磋磨妥速办理

  • 第二七四分单同治十年十月初四日一一七○二--三·佚名

    淡水分府周,饬对保头役,协同澚甲预备渡船、竹筏,伺候总镇驾临钦加府衔、即补直隶州正堂、署淡水分府周(注)为饬吊事。照得新任镇宪,不日按临,凡经过溪河渡船、竹筏,亟应预备伺候,合行饬吊。为此单,仰对保头

  • 光绪四年·佚名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梗阻琉球入贡现与出使商办情形折(六月初五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请照旧章派轮赴台湾巡查折(六月初五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日本梗阻琉球入贡现与出使商办情形折(六月初五日)臣奕等跪奏:为日本梗阻琉球

  •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佚名

    文宗一谋废太子【李德裕】德裕请宗室散处方州竟以议所除官不决而罢【范祖禹】帝愿处无过【东坡】宦官【范祖禹 石守道】朋党【孙之翰 温公 张唐英】谋废太子李德裕论曰余开成中作镇淮服闻东宫为人所诬天子赫然大怒

  • 刘文静传·欧阳修

    刘文静字肇仁,他自称远祖是彭城人,而世代居住于京兆府武功县。其父刘韶,任隋官时战死,赠予仪同三司之爵。刘文静因是死难官员之子,承袭其父仪同三司之爵。他为人倜傥而有权谋。大业末年,担任晋阳县令,和晋阳宫监裴寂相友善。

  • (四)互选资政院议员详细规则·佚名

    第一条 本规则系遵资政院奏定各省谘议局互选资政院议员章程第十一条之规定,由本局拟定,经互选监督核定施行。 第二条 领票所、写票所、开票所、投票所,均设于本局内。 第三条 管理发票员、监察写票员、管理投票员、

  • 卷第一百六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得纳息第一之四诸法无色界无色起。彼法无色界心俱耶。答诸法无色界无色起。彼法或无色界心俱。或欲界心俱。或色界心俱。或不系心俱。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二十·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二十杂着(附水陆升座及行状塔铭)侍者 中端正参等 编入上人血书华严经跋夫常住真心。举一尘而尘尘顿现。难思妙德。修一行而行行全彰。喻众色之依空。若千波之匝海。始从信地。无位不周

  • 竹涧集·潘希曾

    明代诗文别集。潘希曾(字仲鲁)著。此集是潘希曾的儿子潘徽请求黄省曾于嘉靖二十年(1541)校刻而成。有《竹涧文集》8卷,其中诗4卷,杂文4卷,又《竹涧奏议》4卷,共计12卷。另有附录1卷,墓志、小传之类。集前有东郡苏祐、

  • 罗氏字辈·佚名

    罗氏字辈就是罗姓人家的世系族谱,罗氏是中国流传久远的姓氏,家谱的修订是基于"敬宗收族"的观念与目的,以加强家族团结,巩固家族制度。罗氏族谱最早者,可能为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 (俗称"柏林罗氏")族谱。

  • 史讳举例·陈垣

    陈垣著。“避讳”是我国早已存在的现象。《春秋》讳言尊者、亲者、贤者所做的某些有违所谓“礼义道德”的事,这是“春秋笔法”,不算避讳。所谓避讳,则是在语言文字上避称尊者、亲者、贤者的名、字,而用其它方法来代替。史

  • 气法要妙至诀·佚名

    气功著作。作者姓名、成书年代不详。本文主要论述气功养生法中“气法”的巧妙及深奥道理。同时结合导引,指出习炼气功,认识神气的相互关系至为重要,因为神气的相互作用促进身体的阴阳变化。同时还认为习炼气功,要节制

  • 升仙传·倚云氏

    倚云氏著。八卷五十六回。成书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现存初版石印函装本及光绪己亥(1899)坊刊本。书叙明嘉靖间关东才子济小塘赴京赶考,亲见奸臣严嵩把持朝政、陷害忠良,也使自己仕途受挫。济小塘从此看破红尘,弃儒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