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三四

后丧四

昭怀皇后

【宋会要】

徽宗政和三年二月九日,崇恩太后刘氏崩。十日,诏曰:「朕嗣承哲宗基绪,永惟大恩无以报称,夙夜靡忘。崇恩太后作配元符,母仪天下,比缘忧疾,遂爽和平,药石弗瘳,遽至沦谢。友恭之义,是用衋伤,追往送终,礼宜从厚。已降指挥,参酌孝章、钦成皇后体例施行。如或未称,可更检会故事,务在优隆,以称朕意。」又诏:「崇恩宫太后薨,辍朝五日,内二日不视事,治丧于外。(除)[余]依开宝皇后故事。」

同日,诏:「崇恩太后今月九日感疾,暴卒于宫中,今已迁于普安禅院治丧。伏念友恭之义,务全礼制,应有合行礼仪,可依钦成皇后及开宝皇后故事,参酌中制,裁定取旨。」

同日,诏:「差园陵、按行、管勾使并都监,今来诸处

行移文字内,便合称崇恩太后园陵。」又诏在京禁音乐七日,在外三日除。沿边讣告到,举哀成服,三日而除。

二十五日,驾幸普安院浇奠。

四月一日,诏将来五月二十七日崇恩太后祔葬永泰陵,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邓洵武为园陵监护使,越州观察使李为提举修奉园陵;户部郎中张谔兼权京西路转运副使,京西路转运判官吴长吉,并应办园陵事务。

二日,诏奉议郎张思永添差充永安军使,应副园陵事,候事毕日罢。

闰四月十一日,工部侍郎、议礼局详议官宇文粹中请上谥曰昭怀皇后宇:原作「于」,据《宋史》卷一五二《舆服志》四改。,诏恭依。议曰:「臣闻纪实以名,名者实之宾也;表行以谥,谥者行之迹也。以载籍之言美,又将以信悠久之传。是以周家之法,礼经存节惠之文;东汉以还,后谥有加崇之典。所以昭明既往而垂示无穷,至公之道,不可易也。况夫天挺淑质,克配哲庙,典礼异数,极于褒崇,则俯酌群言,仰遵成宪,丕扬显称,其可后乎 恭惟崇恩太后毓粹高闳,承芳(今)[令]族。姓系之美,着于氏谱;德善之积,基于前人。泽厚流光,庆锺(顾)[硕]媛。粤自幼岁,庄饬令仪,姆教是亲,女工是懋。早膺选择,协赞宫闱,位列四妃,坐论妇礼。惟是悉心匪懈,以陪弓韣之祠;故吉梦 祥,遂膺熊罴之庆。元符之间,中宫虚位,宰辅建言,坤道承天,所以持载万物,后德佐王,所以 修

阴教。九庙祭祀之重,必有以恭承;两宫晨昏之奉,不可以无助。宜诹谷旦,选建长秋。哲宗皇帝诚身以御家邦,达孝以承祖考,亶禀慈训,敷号治朝,遂正椒房,升俪宸极。典册之备,袆翟之华,足以统齐六宫,章明妇顺。逮夫绍圣嗣服,昭善继之功,笃因心之友。于崇宁二,特颁诏旨,以献愍之赠,既视春宫,《春秋》之义,母以子贵。于是褒崇位号,仰慰在天之灵;改赐宫名,以隆敦叙之意。仪物恩典,光显荣耀。是宜增有永之年,以长享安荣之福,而遐龄未究,淑命弗融,药石靡瘳,遽至沦谢。宸衷悯(尽)[衋],申饬有司,备物送终,务从优厚。日月有期,龟筮告吉,爰遵故实,以谥易名,诏于万世。谨按《谥法》曰:『容仪恭美曰昭,仁慈短折曰怀。』崇恩太后膺此令名,揆实云称,佥言惟穆,允协至公。伏请谥曰昭怀皇后。」

五月二十七日,葵于永泰陵,群臣奉慰如仪。

六月十四日,神主升祔于哲宗庙室。

十九日,德音:「应两京、河阳、郑州减死刑,释杖罪;缘园陵科率,蠲复赋役;应奉、行事官量与恩泽。」

七月五日,中书省言:「邓洵武奏洵:原作「询」,据《宋史》卷三二九《邓洵武传》改。:昨被命充昭怀皇后园陵监护使,依故例奏差到属官。其逐官应奉一行诸事,实以五使职务分委主管。兼夏雨暴至,蹉程前进,夙夜协力,各得整办,委有劳 。伏望详酌,比附故例,优与推恩。」诏并特与转一官,李东表更减一年磨勘。

九月十三日,诏昭怀皇后园陵修奉官以下,各特转一官,及有止

法人并特转行。内知河南府陵台令、中奉大夫任璋转中大夫。

十二月十一日,礼部奏:「来年二月九日小祥,乞依钦成皇后故事,其日不视事,内外禁屠宰,仍禁乐。」从之。

五年正月十日,太常寺言:「二月九日大祥,其日不视事,中外禁屠宰,乞依小祥故事。」从之。

六月,礼部奏,忌辰依故事作大忌。从之。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三四 后丧 四 显恭皇后

显恭皇后

【宋会要】

徽宗大观二年九月二十六日,皇后王氏崩。尚书省言:「按章穆皇后故事,真宗皇后服七日,百官三日,诸道州府讣到日,长吏以下与将校三日,沿边州县皆不举哀。」〔诏〕在京择日依故事,余从之。

二十七日,诏百官赴皇仪殿朝临。

十月一日,百官朝临。

同日,命中书侍郎林摅为大行皇后园陵使,尚书礼部侍郎李图南为礼仪使,尚书兵部侍郎沈锡为仪仗使,尚书工部侍郎贾炎为卤簿使,尚书刑部侍郎马防为桥道顿递使,知入内内侍省黄经臣为园陵按行使,定州观察使郭天信副之,知入内内侍省蓝从熙监修园陵。

五日,中书省言:「京西路见阙转运使一员,及修奉皇后园陵合权置转运使一员。」诏以尚书主客员外郎张徽言为京西路转运副使,尚书库部郎中陈师文权京西路转运使,候皇后园陵毕赴阙。

十六日,诏翰林学士许光凝撰大行皇后谥册文凝:原作「疑」,据《宋史》卷四五六《申积中传》改。,翰林学士叶梦得撰哀册文,中书舍人俞

书谥宝文。

同日,太史局言:「大行皇后园陵斩草用十月二十四日,斥土用十一月十三日,葬用十二月二十七日。诸宗室合祔葬者,并依大行皇后月日时刻。」从之。

十八日,太史局言:「已选定十月二十四日大行皇后园陵封山斩草,依例园陵合祭后土,差行事官。」诏就差提举修大行皇后园陵兼总管、知入内内侍省蓝从熙行礼。

同日,京西路转运司言:「今来修奉大行皇后园陵,会故例知永安县一员外,添差知县一员同管事。」诏权添差朝请郎、新广济河辇运王,候事毕日罢。

十一月十九日,礼部、太常寺言:「大行皇后十二月十日发引,合差摄中书令读哀册。」诏差礼部尚书郑久中、尚书左仆射蔡京摄太尉上谥册宝并奏告太庙,知枢密院事张康国摄中书令读册,门下侍郎何执中读宝。

同日,宰臣蔡京等请上谥曰靖和皇后。议曰:「臣尝读《诗》,《周南》言王者之风,而《关雎》以下则独称后妃。至《大雅 思齐》之诗曰:『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而序云:『文王之所以圣,盖感人之道神矣,孰得而议 所见者后妃之化而已,由后妃以观焉,则文王之圣可知矣。』夫岂特文王然哉,舜之所以大见于妫汭之嫔,禹之所以神见于涂山之翼,则古帝王之功未有不始于内而推之天下者也。洪惟我宋,圣神相授,真主嗣兴,天作之合,化先阃内,帝业以隆。盖方俪体宸极,则仪声茂实,既有以彰于一时;及

奄弃椒涂,则鸿名徽称,斯有以垂于万世。是用稽于公卿大夫,以合天下公议,靡敢私也。恭维大行皇后〔仁〕慈惠和,徽柔肃恭,实故尚书令秦正懿王之后。惟时正懿佐命艺祖,勋载旗常,庆流苗裔,是生淑哲,出应昌运。白龟见梦,朱蛇效祉,载诞之夕,祥光满室,来嫔之初,神僧授记,袆褕之尊,信有符矣。故方养德闺门,则端庄静重,不妄言笑,身衣澣濯,靡有厌色。逮作配巘邸,正位坤仪,则功德之盛,超今绝古,粲然可纪。若其祗奉九庙,则严恭以相祀事;致养慈德,则思媚以尽妇道。谓靡丽之饰伤俭也,故服御无珠玉之奉;谓私谒之风害德也,故外家无干请之私。居母仪之贵而能守礼执义,怀抑畏之小心;視嬪嬙之眾而能曲己達下,無嫉 之詖行。然则后之德可谓至矣。属飞龙之御天,而有拱翼圣躬之勤;感占熊之应兆,而有诞育元嗣之庆。继生贵主,以启天支之蕃衍;章明阴教,以致阃内之雍熙。思贤才之为助,所以(转)[辅]佐圣德;择左右以诲子,所以协成义方。然则后之功可谓极矣。矧乃鸡鸣而起,侍求衣也;齐明盛服,侍旰食也;言摭经史,化圣学也;挥毫洒落,法宸翰也。族既蕃矣,则岁荐必以贤而弗及于庸下;家既宠矣,则训弟必以学而靡容于怠荒。至于侍上宴间,则裨政化而甚密;为民祈福,则捐脂泽而不吝。此又徽美昭著、中外之所共仰者也。方且崇清静之化,悟真乘之理,游心于恬

哉!圣上孍珩璜之弗御,悼窀穸之有期,叡情伤轸,典礼备举。乃诏有司,扬德善,册丕称。皇哉铄乎,岂不慰明灵而协众愿哉!谨按《谥法》曰:『柔德教众曰靖,恭仁鲜言曰靖;雍熙阃内曰和,闺门有礼曰和。』恭维大行皇后众德之所备,大名之所归,神人合契,罔不惟称。伏请谥曰靖和皇后。」 淡,绝意于纷华,此又不翫于富贵而超然独得者也。历考在昔,后妃之贤,如大行皇后,可谓鲜俪矣。圣上感德大业,丕冒海宇,廓尔天造,渊然神化,鼓舞群生,莫窥其奥。窃仰大行皇后之懿,则主上之所圣,可概见其万一已。夫以所示于行,则知存诸心者有不可量之善;以所施于外,则知秘于内者有不胜述之迹。然则殚竹帛,罄金石,有不足以形容者矣。若乃汉、魏以来,史氏所称,身衣大练,装不务饰,无戏弄音乐之好者,犹且载美咏歌,流芳简册,曾何敢望大行皇后之德之美之髣

同日,太常寺言:「大行皇后园陵十二月十日发引,其日皇帝宣德门外行遣(典)[奠]之礼,合差下项官。」诏中书令一员读哀册,宜差礼部尚书郑久中;举册官二员,宜差著作郎何志同、著作佐郎胡伸;捧册官四员,宜差太常寺丞张邦宪、宗正寺丞王菲、光禄寺〔丞〕许戚、卫尉寺丞赵子栎。

同日,太常寺言:「将来大行皇后谥册宝修制成,依近降朝旨,择日读于灵座前。前一日差官告太庙,依故事合差官施行。」诏太尉一员上谥册宝并赴太庙奏

告,宜差蔡京,中书令一员读册,宜差张康国,侍中一员读宝,宜差何执中。舁册官四员,宜差秘书丞蔡修、秘书省著作郎何志同、秘书省校书郎叶焕、毛友龙。舁宝官四员,宜差秘书省校书郎朱承、任熙明,太常博士姚易、冯厚。捧册官二员,宜差右司郎中吴亮、左司员外郎唐恪。举宝官二员,宜差吏部员外郎林成材、司封郎中郑知微。太常博士一员,宜差太常博士张山。

十二月一日,太常寺言:「将来大行皇后十二月十日发引,十二月二十七日午正三刻大葬,依故事合差行事官下项。」诏太尉一员,持节前导梓宫即皇堂,及奠谥宝于皇堂神座之西,并监 皇堂,宜差中书侍郎林摅。司徒一员,帅奉梓宫官及所司奉梓宫(外)[升]大升轝并引接官即皇堂,自京至陵下行事,宜差礼部侍郎李图南。司空一员,俟梓宫下大升轝,以巾拂梓宫并俟掩皇堂讫复土九锸,宜差户部侍郎、权开封尹李孝称。侍中一员,奏大行皇后升輴车并沿路奏大升轝进发前去至陵所,回奏翟车进发及沿路至京,宜差刑部侍郎马防。礼部侍郎一员,奉谥册、哀册等按自京至陵下行事,宜差工部侍郎贾炎。

六日,以上靖和皇后谥,遣官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宫观。

十日,灵驾发引,帝于宣德门外行遣奠之礼,摄中书令郑久中读哀册。册文曰:「维大观二年,岁次戊子,九月戊申朔,二十六日癸酉,大行皇后崩于坤宁

殿,旋殡于皇仪殿西阶。有司请谥曰靖和。越十二月丙子朔,二十七日壬寅,太史卜吉,迁座于永裕陵之域,礼也。辒车戒涂,组旒在列,馈奠既终,黼筵将彻。皇帝轸伉俪之深情,追壸闱之懿烈,抚軿辂而莫留,悼余哀于永诀。乃命辞臣,具扬淑哲。其词曰:惟天祚宋,一德以兴。自家型国,奕叶相承。于显惟后,系隆太原。龟灵效符,实嫔潜藩。干龙应天,风云聿从。屹屹椒涂,正于六宫。帝临万邦,靡务不举。谁其相之,我有内辅。上帝监观,乃锡元子。继生王姬,以燕厥祉。纮紞是亲,璋瓒是肃。以率藻苹,以先穜稑。慈德居尊,时惟东朝。左右奉承,靡懈夙宵。下逮嫔嫱,以莫不然。琴瑟鼓锺,所友惟贤。横恩靡祈,私谒靡惑。孰玩以娱,图书翰墨。至于俭勤,尤克自励。大练是师,衣不曳地。齐明裕和,惟静以方。谨固忧劳,惟久以常。凡此众美,世亦鲜备。乃独兼之,从容以肆。赫赫皇图,景命日新。谓永顺承,式仪我民。星轩忽沦,舒景告衅。百龄匪长,曾莫容瞬。呜呼哀哉!洞户泬寥,音容渺茫。方蕃华之熠烨兮,神远举而安适。委瑶齐而弗处兮,一朝闭此幽堂。悲空山之冥冥兮,松 郁其造天。翳重扉之无晓兮,邈修夜之不阳。呜呼哀哉!素纱月惨,丹旐风遒。紞五鼓之将沉兮,听箫笳而复咽。六骥仰而悲鸣兮,洛川憺而不流。瞻姑繇之回环兮,俨舆锾之既设。喟长秋之间寂兮,宁袆狄之可求。呜呼哀哉!动皇情之纡轸,羌念昔而感

今。诹旧典以斟酌兮,粲情文之既备。畅芬芳于隐册兮,蹇弗坠乎徽音。俯金穴兮宠故在,揽箧衣兮念尤深。呜呼哀哉!物终必穷兮,大化(儵)[焂]兮,从皇姑以下游。妥冈原之既固兮,其千万岁于兹。惟流芳于彤管,永作福于丕基。呜呼哀哉!」 其密移。虽上知无可奈何兮,曰适来者时。尚平生之髣

二十日,奉安梓宫于永裕陵之下宫。

二十七日,掩皇堂。

二年正月二日,虞主至自永裕陵,群臣奉迎,奠慰如仪。

十日,奉神主祔于别庙。

十四日,德音:「应两京、河阳、郑州减死刑,释杖罪;缘园陵科率,蠲复赋役;应奉、行事官量与恩泽。」

十五日,静江军节度使王荐除检校司空、河阳三城节度使、中太一宫使。以靖和皇后葬事毕加恩。

四年八月三日,礼部言:「靖和皇后九月大祥,依章穆皇后故事不立忌外,是日内外禁乐一日。」从之。

十二月十六日,〔诏〕靖和皇后可改谥惠恭,宜依典故疾速施行。

政和元年十一月二日,太常寺言:「惠恭皇后昨九月二十六日大祥,系依章穆皇后故事,不立忌。大祥后初年是日禁乐,以后并依章穆皇后故事。」从之。

高宗绍兴七年五月二十七日,诏吏部尚书孙近等依故事集议,易惠恭皇后旧谥。六月一日,近等请上谥曰显恭皇后,诏恭依。议曰:「惠恭皇后禀坤德之至柔,配离明之淳耀。锺粹公侯之族,发为宫掖之祥。言则有常,克奉《诗》《书》之训;动而合礼,无烦保傅

之严。用能正位居室,作嫔于京,纲纪人伦,母仪天下。躬行四教以兴内朝之治,身率六宫而亲北郊之蚕。服澣濯之衣,崇节俭也;有进贤之志,念艰难也。無險詖,無嫉 ,不以燕私之意刑於外也;进贤才,知勤劳,不以外家之事请于朝也。是以奉神灵之统,理万物之宜,配至尊作宗庙主,而天下化之。乃若猗兰梦日,华渚流虹,天佑下民,是生渊圣。以三善之德,重列圣之光。虽逸驾(鎗)[跄]鸾,方周流于八极;而深仁厚泽,已渗漉于无垠。然则推原内助之风,上论继明之目,必有徽号,永配宸极。臣等谨按《谥法》曰:『严钦事上曰恭,严钦鬼神曰恭,夙夜供事曰恭,接下不骄曰恭。』夫思媚诸姑,归宁父母,非严钦事上乎 躬视涤溉,荐豆孔庶,非严钦鬼神乎 肃环佩之节,谨鸡鸣之戒,非夙夜(恭)[供]事乎 有逮下之言,尽众妾之心,非接下不骄乎 国家重规沓矩,比迹周、汉。昭宪之谥,仰法于宣祖;三后之号,并同于章圣。至乎宣孝之祔,钦仁之配,罔不由斯。其意若曰,妇无遂事,理不专美,后顺得常之道也。伏请上惠恭皇后尊谥曰显恭皇后。」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三四 后丧 四 显肃皇后缺

显肃皇后缺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三四 后丧 四 显仁皇后

显仁皇后

【宋会要】

〔绍兴〕三十年二月十四日,礼部、太常寺言:「昨来显仁皇后祔庙毕,故事,群臣并纯吉服。得旨候人使回日,令礼部条具取旨。检会明道二年章显明肃皇后神主祔庙,绍兴七年显肃皇后神主祔庙,并纯吉服。今显仁皇后神主祔庙毕,及吊祭使人已回,其内外百官并令纯吉服。」诏依,令自十五日吉服。

显仁皇后遗诰,以日易月。今祔日久,皇帝御前之服尚未纯吉。讲求恤典,在圣孝固已过期;未正彝章,实群情之所不忍。欲乞遵依遗诰,拜表奏请皇帝御殿,令有司供吉服如故事。」既而思退等自十五日率百官上表,不允。至是三上表,始依所请。 袍行事讫,常服还内。诏制素白之服。恭 二十日,宰臣汤思退等率百官上表请皇帝吉服御殿。至是三上表,诏依所请。先是,太常寺言:「国朝典故,景德元年明德皇后大祥,皇帝服素纱软脚幞头、淡黄衫、黑银腰带,至禫除服常服。二年正月十八日朝拜明德皇后攒宫,礼院请皇帝常服乘马出内门,至幄前改浅色淡黄罗

二十二日,诏:「近臣僚三上表,请依典故以吉服御殿。朕虽允从,深(准)[惟]人子之孝,未能割情。二十四日常服,且服淡黃袍、紅 帶,俟期服易之。」

二十四日,皇帝始御垂拱殿。服淡黄袍、犀带。

二十七日,礼部、太常寺言:「已得旨,显

仁皇后神主祔庙毕,百官未纯吉服,民间作乐候百官纯吉服日依旧。今来已经祔庙卒哭,及百官既纯吉服,民间作乐欲乞依旧。」从之。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三四 后丧 四 明达皇后

明达皇后

徽宗政和三年七月二十二日,贵妃刘氏薨,谥曰明达懿文,命太常博士李富国撰谥议。谥议阙。

八月十八日,明达懿文贵妃刘氏葬,御制挽诗五首。

十九日,制曰:「门下:朕于(右)[古]其训,克绥厥猷。眷怀内助之良,申锡厚终之

典。亶敷明命,播告大庭。故明达懿文贵妃刘氏,从容以和,洵美且异。谨终如始,寡笑与言。无伤善而有忧勤夙夜之心,不怛化而达死生性命之理。异香经日,白气属天。分不可踰,葬之以礼。皇后乐得淑女,忧在进贤,于怜其亡,悦怿有美。谓名数之求进,则存殁之无殊。亲札奏封,祈正名号。朕嘉其忘险诐之忌行,是用循追册之旧章,表劝六宫,垂训万世。于戏!好是懿德,有嘉象服之宜;嗟我怀人,共彰彤管之炜。往者不可作已,神其能尚享之。可追册为明达皇后。」

二十八日,诏追册明达皇后园陵监护官,差龙图阁学士、兼侍读蔡攸;制造册宝、造神主,差保静军节度观察留后、直睿思殿杨戬;撰册文官差翰林学士强渊明;书宝官差翰林学士承旨白时中;奉册宝官差少傅、太宰、兼门下侍郎何执中;读册官差枢密院事郑居中;读宝官差门下侍郎余深;奉神主差太师、鲁国公蔡京。仍差官奏告天地、宗庙、社稷、诸陵。

九月十一日,太常寺言:「贵妃刘氏追册赠明达皇后,诏差官告天地、宗庙、社稷、诸陵。奏告昊天上帝、皇地祇、太庙、别庙、太社、太稷用九月十五日,诸陵用二十日。余依已降指挥。」

同日,礼部言,太史局选定发明达皇后宝册、谥册,诏用九月二十日。

十三日,尚书省言:「勘会追册明达皇后,撰册文官已差翰林学士强渊明,书册宝翰林学士承旨白时中,奉册宝少傅、太宰、兼门下

侍郎何执中,读册官知枢密院事郑居中,读宝官门下侍郎余深。」诏追册文改门下侍郎余深,书册宝改中书侍郎刘正夫,撰册宝文差翰林学士强渊明,读册宝差翰林学士承旨白时中。

十五日,诏明达皇后谥册,奉册宝官改差知枢密院事郑居中,追册、读册官差尚书左丞侯蒙,读追册宝官差尚书右丞薛昂,谥册读册官差资政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邓洵武,谥册读宝官差吏部尚书张克公,奉追册官差户部尚书刘炳、礼部尚书郑允中郑允中:原作「邓久中」,据本书礼二○之九改。,奉谥册官差检校太尉武信军节度使童贯、吏部侍郎慕容彦逢。

二十日,发册宝。册文曰:「皇帝若曰:在昔先王,御于家邦。人伦正而王道成,德化行而风俗美。实资内助,以形四方。惟时硕媛,辅成予治。考求典礼,宜有极于褒崇。故贵妃刘氏性自天成,动由礼义。嫔于初载,忧勤夙夜。怀《卷耳》辅佐之心,笃《螽斯》众多之庆。别白邪正,斥远奸慝,用协赞于予治。德孚而众服,言寡而行先。卑以自牧,不伐不矜。静而得常,惟忠惟正。明死生之分,达性命之理。遗形去爱,古人之所难。胡为不淑,奄至沦亡!皇后均寤寐之求,忘险诐之行,亲奉恳陈,请授号以训宫掖。朕嘉乃诚心,彰乃懿德,申锡追册之典,以祈协于臣民。今遣太宰、兼门下侍郎何执中持节追册。于戏!德者天下之达尊,名者古今之通义。位以德称,故足以表劝六宫;名以礼崇,故足以垂训万世。尔其

歆承休命,非独以永

示无穷之闻,予亦庶乎姜、任之贤复见于今。是惟邦之荣怀,神其尚鉴兹哉!」

同日,诏太师、鲁国公蔡京撰《追册明达皇后记》并书。

十二月一日,尚书省言:「勘会京畿开、祥两县人户,今岁科差应副明达皇后园陵役使。」诏免来年合着河防并开河夫役一次。

四年二月二十六日,诏将来明达皇后御容于显德殿、昭贤寺、德明殿奉安,礼仪使差蔡京,都大勾官差杨戬。

四月十三日,诏朝散大夫、京畿计度转运副使赵霆可朝请大夫,仍除直秘阁。以修奉明达皇后陵寝应副有劳故也。

六月十二日,礼部言:「明达皇后初周祥,西上合门进名奉慰讫,赴昭贤寺神御、德明殿烧香。其日前后殿不坐,止乐。近奉 ,明达皇后初周年,依惠恭皇后小祥故事,令礼部、太常寺条具申请。检会惠恭皇后小祥特不视事一日,西上合门进名奉慰,依小祥内外禁乐一日。乞朝廷速赐指挥。」诏其日止乐,即合内外禁乐一日。

十二月二十七日,诏:「修奉明达皇后园陵官应副有劳,可特推恩。优等特各与减二年磨勘,次等各特与减一年磨勘。内选人令吏部依条施行。」

五年六月四日,太常寺言:「将来明达皇后二周祥,欲依周祥故事施行。」从之。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三四 后丧 四 明节皇后

明节皇后

【宋会要】

徽宗宣和三年四月二日,贵妃刘氏卒。八月,谥为明节

和文。五月十日,诏曰:「朕惟自昔王天下者,风化所基,必由内始。故正位乎外,在假有家,而景命维何,厘于女士。明节和文贵妃刘氏柔嘉淑谨,出自性成。饬行卑躬,率履不越。惟帝所赉,出辅眇躬。历年于兹,无险诐之心,有恭俭之操,警戒夙夜,实闻家邦。逮兹沦亡,穷数知命,奏诀之语,切在斯民。中宫思悼贤才,伤恻弗已,力援旧典,请谥追崇。外稽师虞,咸揆其素,德行仪刑,尤所昭显。谥以尊名,礼则未称。载惟正始之道,不专为恩,于棐民彝,勉从众志。可追封为明节皇后。应(于)[干]典礼,并依明达皇后故事施行。诞告中外,咸使闻知。」

十一日,制曰:「有忧国爱君之行,劢相我家;推追往送终之恩,率兹常典。时维懿德,孚告大庭。故明节和文贵妃刘氏,淑谨慧雅而饰之以文,浚明肃恭而节之以礼。在神霄之府,号九华玉真之妃;生南极之天,实赤文大帝之女。嫔于初载,式是六宫。振振如螽斯之多,莫莫有葛覃之本。寤寐思服,至于忧勤,夙夜在公,莫遑宁息。进不以谄而以德,义不奉私而奉公。仪行莫伦,忠言犹在。被中宫之鞠育,助阴教之仪行。不伐不矜,以和以睦。展如邦媛,可无身后之余荣;嗟我怀人,具有司存之恤典。用作尔祉,实慰我心。呜呼!礼缘于情,岂徇名数之限;恩称其义,用昭(忠)[终]始之全。以承王休,以光嫔则。往者不作也,神其尚克钦哉!可特追册明节皇后。仍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十二日,诏少保、太宰王黼持节追册明节皇后,少傅、领枢密院事郑居中奉册宝,中书侍郎冯熙载奉谥册宝,门下侍郎白时中撰册文,尚书右丞王安中撰谥册文。

闰五月二十一日,尚书省言:「修建明节皇后陵寝并改修显德昭贤寺,系书艺局应副,本所指拟就用外路计置未到木植使用,元系提举陕西、河东、京西路木植赵子淔应副,立限一季结绝。今来本人已丁母忧,窃虑应办阙误。」诏特与赵子淔起复,依旧提举措置催促陕西河东木 ,伺候应副毕日罢。仍依已降指挥交割与提刑司。

八月八日,发册宝于德隆殿。

十五日,神主附于别庙。

四年正月四日,诏监司并为应奉明节皇后园林等木植有劳,可依逐次推恩。提举秦凤等路常平汤东野转一官,起复提举措置陕西河东本 赵子淔特转行一官。河东运副魏伯文转一官,依条回授,仍落「副」字。

七日,淮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蔡攸特授少保,易镇镇海,余如故。以董治明节皇后园陵毕赏。

九日,诏奉直大夫、直秘阁吕淙可中奉大夫,朝奉郎苏之悌除直秘阁、权知济州。并以修奉明节皇后园陵毕工有劳也。

四月二日,明节皇后小祥,百僚赴德徽殿行香。

五年正月二十六日,太常寺言:「四月二日,明节皇后二周祥。检会明达皇后二周祥、明节皇后初周祥故事,其日文武百官诣西上合门进名奉慰讫,赴神御

殿烧香,前后殿不坐,内外禁乐并禁屠宰一日。尚衣局不进牌子,是日作休务假。所有将来明节皇后二周祥日,欲依上件故事施行。其烧香去处,未审系于德徽殿,唯复宝璘殿,合取自朝廷指挥。」诏并依故事施行,于宝璘殿烧香。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三四 后丧 四 宪圣慈烈皇后

宪圣慈烈皇后

【宋会要】

庆元三年十一月六日,寿圣隆慈备福光佑太皇太后崩于慈福宫之慈福殿,遗诰内外文武百寮等:「予以菲薄,获事高庙,逮今五纪而余,三逢揖逊之朝,七受尊崇之典。繄上天之锡佑,与列圣之垂休,时方敉宁,安飨至养。三宫五殿,左右无违。寿跻八十有三,盖亦人世罕有。嘉与海内,共乐休期。弥(甸)[旬]以来,偶婴微疢。皇帝问安尝药,夙夜疚怀,医祷万端,莫回定数。死生夜旦,亦理之常,况以考终,一无可憾。太上皇帝疾未全愈,宜于宫中承重。皇帝服齐衰五月,丧纪以日易月,成服三日听政。行在文武百僚十三日而除,百官入临并随地之宜。诸道州府长吏以下三日释服,军民不用缟素,沿边不得举哀。释服之后,勿禁作乐、嫁娶。应营奉等费,并以慈福宫钱物支给。陵寝制度,务从俭省,毋事烦劳。仍依显仁皇后故事施行。故(慈)[兹]遗诰,想宜知悉。」其日文武百僚常服、黑带,去金玉饰,入诣殿下立班定,礼直官引班首出班前东向立,搢笏宣遗诰讫,归位,并举哭一十五音,再拜。移班稍东立,班首稍前,躬身致词,奉慰寿成惠慈皇太后,次奉慰圣安寿仁太上皇帝、寿仁太上皇后,次奉慰皇帝、皇后。归位,各再拜讫退。

同日,礼部、太常寺言:「文武百僚朝晡临于宫庭内外。文武百僚并诣殿下立班,再拜讫,礼直官引班首诣

香案前搢笏三上香,出笏归位,举哭一十五音讫,再拜讫班退。成服以后,文武百官临三日,后更不入临。如值雨或沾湿,权免入临。自成服日,大小祥、禫、朔望,百官奉慰,并进名奉慰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皇帝、皇后。检会累朝旧制,丧服以日易月,在外三日而除,行在除升朝官以上及职事官合赴临外,诸军统制、统领免入临,就寨挂服。其余将副并部队将、管队使臣并散使臣升朝官以上,及将校副指挥使以上,常服哭于本营,三日而止。其常日朝殿祗应排立行门禁卫班直、将校副指挥、御前忠佐,俟百官赴临,即哭于殿门外。在外州县长吏以下成服,朝晡临,三日而除。沿边不用举哀,应士庶婚嫁服除外不禁。欲依上件典故施行。」从之。

、冠帽、桐木杖、腰绖、首绖、直领大袖布襕衫、白绫衬衫。皇帝 七日,礼部、太常寺言:「检照典故,成服日太上皇帝合服布斜巾、四脚、裙已降指挥服齐衰期。、腰绖、桐木杖、绢衬服。并用文思院制造。中书门下省、枢密使副、尚书、翰林学士、节度使、金吾上将军、文武二品以上,并齐衰,服布头冠、布斜巾、四脚、大袖襕衫、 、腰绖、白绫衬衫。皇太后、太上皇后、淑妃、内外命妇,合服粗布盖头、长衫、裙帔、首绖、绢衬服。皇后合服布盖头、长衫、裙帔、绢衬服。六宫内人无帔,合服粗布盖头、长衫、裙、首绖、绢衬服。内外命妇合入临人仍加冠。吴兴郡王合服布头冠、布斜巾、四脚、大袖襕〔衫〕、 服齐衰、布头冠、幞头、大袖襕衫、裙

、腰绖。自余文武百官、三省枢密院书令史以上,及御史台、合门、太常寺引班祗应人,布幞头、襕衫、腰绖,并下临安府制造。军人百姓等白衫纸帽,妇人素缦不花钗,三日止。在外诸路监司、州军县镇长吏以下,合服布四脚、 、腰绖、桐木杖、绢衬服。文武五品以上并职事官监察御史以上,内客省、宣政、昭宣、知合门事及入内都知押班,布头冠、幞头、大袖襕衫、 裙系幞头。直领襕衫、上领不盘。腰绖,以麻布。朝晡临,三日而除。诸路州县管内寺观,自关报到日,修建道场三昼夜。临安府并诸路并禁屠宰三日。」从之。

同日,礼部、太常寺言:「检照典礼,自成服至释服日遇朝殿,所有帘幕并用缟素,辇舆、从物用浅黄色包裹。御前禁卫、行班直、亲从快行、亲事官、辇官等,服青皂或褐衫、带子。」从之。

同日,又言:「检照典礼,禫除前慈福宫内侍官依所定官品服制,其余内侍官遇到宫行礼,合依所定服制。遇从驾及出入和宁门,合常服、黑带。」从之。

同日,又言:「百司于以日易月服制之内入局治事,即不合易服。」从之。

同日,又言:「大行太皇太后上僊,依礼例合择日奏告天地、宗庙、社稷、诸陵。」从之。

同日,又言:「依故事,集百官于尚书省议谥,俟谥号下日告庙,次日读谥册于灵座前。」从之。

同日,诏:「大行太皇太后陵寝,当遵遗诰,务从俭省。应营奉等费,并以慈福宫钱物支给,免侵有司经常之费。诸路监司、州府军监等,止进

慰表,其余礼物并令免进。仍不得以助修奉攒宫为名,有所贡献。」

同日,礼部、太常寺言:「太尉、昭化军节度使、提举佑神观吴等言:『恭惟大行太皇太后奄弃宫闱,臣等乞解官持服,以终三年之丧。』诏令礼官讨论。今检会故事,钦圣宪肃皇后升遐,其二弟服衰服,终三年之丧,逐七、百日在家设位行礼。其挂服日,合于当日挂服时内,于权开门外取衰服入赴立班。显仁皇后上僊,韦谊等弟侄亦已解官持服。今来吴等系侄,合依前项典故施行。」从之。

八日,礼部、太常寺言:「将来梓宫发引,合用挽词,候降付本寺日,差拨挽郎教习施行。发引前夕,并沿路合用警场及导引 吹,所有歌词下所属修撰,其鼓吹下本寺按习施行。」从之。

同日,又言:「发引日,皇帝行启奠、祖奠、遣奠礼,除总护使及行事侍中等官合赴外,欲乞用南班并本宅亲属陪位。其百官于城外奉辞毕,次赴进名奉慰。照得依故事,奉辞并服初丧之服。所有成服后文武官至行在者,不当别造丧服,止合公服、黑带陪位。」从之。

同日,又言:「大行太皇太后将来奉上册宝毕,称宪圣慈烈太皇太后,祔庙毕称宪圣慈烈皇后。」诏恭依。

九日,大敛成服,行祭奠之礼。其日,仪鸾司先设素幄于几筵之东稍前。时将至,分引行事、陪位官易服,就位立班定。皇帝服素服,诣大行太皇太后几筵侧素幄即座。太史奏时及,礼直官、太常博士引太常

卿当幄前俛伏,跪奏:『太常卿臣某言,请皇帝为大行太皇太后上僊成服。』奏讫,俛伏,兴。内侍官为皇帝释素服,易衰服。礼直官引读祝文官诣香案西面北立。帘卷,太常卿导皇帝出幄,诣几筵侧西向褥位立。奏请拜哭,在位官皆再拜哭。太常卿导皇帝诣香案前三上香,跪,内侍进茶酒,酹茶,三奠酒于茅苴。奠爵讫,俛伏,兴,奏少立。俟读祝文官稍前,跪读祝文讫,请皇帝哭尽哀,在位官皆哭尽哀。请皇帝再拜,在位官皆再拜。太常卿导皇帝还褥位,再拜,在位官皆再拜。太常卿导皇帝还幄,帘降,太常卿奏礼毕退,百官移班稍东,进名班首出班致词。复位,再拜奉慰皇太后,仍进名再拜奉慰太上皇帝,次进名再拜奉慰太上皇后,次进名再拜奉慰皇帝,次进名再拜奉慰皇后讫,班退。

同日,立铭旌,高九尺,书「大行寿圣隆慈备福光佑太皇太后梓宫」。

同日,立重。

同日,礼部、太常寺言:「讨论典故,园陵皇堂神台下深丈尺不同上宫,合置四神门,南门置乳鹊台、石作宫人等。今来系修奉攒宫,乞比附显仁皇后体例施行。」从之。

同日,又言:「将来发引合用大升轝、龙楯,系比附绍兴二十九年体例,并攒宫合用十二神等,并乞下文思院修置施行。」从之。

同日,诏谥册宝并沿册宝法物、哀册并沿册法物,并下文思院制造。

同日,诏撰哀册文并书哀册文官,差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谢深甫;撰谥册

文并书谥册文官,差参知政事何澹;书篆文官,差签书枢密院事叶翥;撰谥议官,差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高文虎。

同日,诏攒宫按行使、副及修奉、桥道顿递使诸司下辟差官吏,并照绍熙五年人数并三分减一。两浙转运司、绍兴府除见任官合差管干职事外,其辟差官吏亦照绍熙五年人数减半。以上余分并不差。

十日,礼部、太常寺言:「讨论到将来正旦人使到阙,垂拱、紫宸两殿陈设并从床衣子,乞用黄素。其余朵殿、两廊等处,并用紫。」从之。

十一日,诏朝请大夫、大理少卿赵介假试礼部尚书、通义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一百户、赐紫金鱼袋,差充奉使金国告哀使,武节郎、合门舍人朱龟年假利州观察使、左武卫上将军、德化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副之。继而礼部、国信所言,其合行事件并依正旦体例,从之。

十二日,诏辰日不得忌哭。

同日,礼部、太常寺言:「一、攒宫内安设,合用黝三疋、纁二疋,黝、纁并乞下左藏库支堪好物帛充。赠玉一段。盛黝、纁,赠玉匣(林)[ ]及帕、 匙全。一、启奠、祖奠、遣奠之礼,所有祭器合用牙床三张。一、将来掩攒宫毕并神主祔庙,依故事合用虞主一,神主一,大 二,小 二,腰舆二,汲水铁络桶二,索全。矮香案二,紫罗衣子全。白罗拭巾一,长八尺。小尺。笔硕墨一副,青罗巾二,各长八尺。小尺。

行障二,紫罗衣全。衬藉神主、虞主紫罗褥子二,浴斛二,趺座二,锦褥子全。直几二,衣子全。油绢帕二,各三幅。罩 红罗夹怕二,

各三幅。并鹢室法物,乞下文思院制造。」从之。

十五日,殿攒,行烧香之礼。前一日,仪鸾司先设素幄于大行太皇太后殿攒方位之东稍前。其日祭土时至,都大主管丧事官行祭土之礼,以俟太史报时及,导奉大行太皇太后梓宫至殿攒方位。其合用仪物,令都大主管丧事官供应。都大主管丧事官监视殿攒讫,分引行事、陪位官就位立班定。皇帝服衰服,诣素幄即座。礼直官、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当幄前俛伏,跪奏:「太常卿臣某言,请皇帝为大行太皇太后殿攒,行烧香之礼。」奏讫,俛伏,兴。礼直官引读祝文官诣香案西面北立。帘卷,太常卿导皇帝出幄,诣西向褥位立。奏请再拜哭,在位官皆再拜哭。太常卿导皇帝诣香案前三上香,跪,内侍进茶酒,酹茶,三奠酒于茅苴。奠爵讫,俛伏,兴,奏请少立。俟读祝文官稍前跪读祝文讫,皇帝哭再拜,在位官皆哭再拜。太常卿导皇帝还褥位,再拜,在位官皆再拜。太常卿导皇帝还幄,帘降,太常卿奏礼毕,退。百官移班稍南,进名班首出班致词,复位。再拜奉慰皇太后,次进名再拜奉慰太上皇帝,次进名再拜奉慰太上皇后,次进名再拜奉慰皇帝,次进名再拜奉慰皇后讫,班退。

同日,吏部尚书许及之等言:「准诏集议大行太皇太后母仪四朝谥号字数,及山园陵名。臣等伏见大行寿圣隆慈备福光佑太皇太后圣德懿范,遭时多艰,协济高宗中兴之功,翊赞三朝揖逊之盛,母

仪四世,垂六十年。顷者太上违豫,属意与子,决大计帘帏之间,拥佑圣孙嗣登宝位,贻宗社无疆之福。其与昭宪皇后启佑创业之模,章献明肃、慈圣光献、宣仁圣烈

、钦圣宪肃、昭慈圣献五后垂帘之懿,匹休具美,足以无愧。臣等集议,谥号宜以四字,易园陵曰山陵,昭示方来,于典礼为当。」诏恭依。

十七日,诏将来神主祔庙,令两浙转运司、临安府于高宗皇帝室内预先修制鹢室施行。

十八日,小祥,行祭奠之礼。其日仪鸾司先设素幄于几筵殿之东,礼直官引读祝文官先诣殿上香案之西东向立,次礼直官、太常博士引太常卿诣幄前立定,次御史台、合门、太常寺分引陪位官北向立班。俟皇帝服期服诣幄即御座,帘降,礼直官、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当幄前俛伏,跪奏:「太常卿臣某言,请皇帝为大行太皇太后小祥行祭奠之礼。」奏讫,伏,兴,退复位。帘卷,前导官前导皇帝出幄,诣褥位西向立。太常卿奏请拜,皇帝再拜举哭,在位官皆再拜哭。前导官前导皇帝诣香案前,奏请上香、再上香、三上香。跪,内侍进茶酒,奏请皇帝酹茶,三奠酒于茅苴。奠爵讫,俛伏,兴,又奏请皇帝少立。俟读祝文官读祝文讫,奏请皇帝哭尽哀,在位官皆哭尽哀。奏请拜,皇帝再拜,在位官皆再拜讫,前导官前导皇帝还褥位西向立。奏请拜,皇帝再拜,在位官皆再拜讫,前导官前导皇帝还幄。帘〔降〕,礼直官、太常博士引太常

卿诣幄前俛伏,跪奏「太常卿臣某言,礼毕」。伏,兴,退。百官移班稍东,进名班首出班致词,复位。再拜奉慰太上皇帝,次进名再拜慰太上皇后,次进名再拜奉慰皇帝,次进名再拜慰皇后讫,班退。

十九日,诏:「皇堂内椁可令有司用沙板随宜修制。候将来掩皇堂时,先下椁底板,俟进梓宫于椁底板上定正讫,然后安下椁身。次将天盘曩网于椁上安设。梓宫已有牙脚,上用平底。可就修奉攒宫处制造。」

二十三日,礼部、太常寺言:「大行太皇太后山陵,已差按行使检照显仁皇后祔葬永佑陵典故,即不合差覆按。」从之。

十二月一日,大祥,如小祥祭奠之礼。

三日,(禅)[禫]宰臣京镗等三上表奏请皇帝御正殿。内批:「候(禅)[禫]祭毕,自八日权御后殿。」

四日,诏自今后遇旦、望、一、五日,车驾诣慈福宫大行太皇太后梓宫前烧香。

五日,检察宫陵所言:「将来创置大行太皇太后攒宫,其应(于)[干]合行事理,并照诸陵前后已行体例施行。」从之。

八日,礼部、太常寺言:「勘会已降指挥,自今后遇旦、望、一、五日,车驾诣慈福宫大行太皇太后梓宫前烧香。今照得数内旦、望日,宰执文武百僚奉慰,今欲乞每遇初一日、十五日,除合从驾应奉官从驾诣慈福宫以俟奉慰立班,其沿路逐幕次起居官并免,径赴慈福宫门外,以俟迎驾起居讫,如值雨沾湿权免。次宰执文武百僚就慈福殿下进名奉慰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

皇帝、皇后讫退。其合从驾应奉官以俟从驾还内,合起居官却赴逐幕次以俟驾回。」从之。

同日,修奉使司言:「今来修奉攒宫,并依显仁皇后体例施行,所有皇堂石藏,省记得显仁皇后石藏里明长一丈四尺八寸八分,阔一丈三寸,深九尺。若依山铺砌,窃恐至期安下神杀外椁,空分窄狭,事属利害。照得高宗皇帝石藏里明长一丈六尺二寸,阔一丈六寸,深九尺,欲乞依上件丈尺修奉施行。」从之。

九日,恭承皇太后圣旨:「自今后遇旦、望日,车驾诣慈福宫大行太皇太后梓宫前烧香,所有已降一、五日指挥更不施行。」

同日,臣僚言:「今来攒宫修奉并将来梓宫发引,并系慈福宫遗余钱物排办。窃见绍兴府十年之间,三经此役,今岁薄歉,民力不支,乞(今)[令]监司、守臣前期讲究,严革旧弊。至如雇募人夫,收买荐屦竹木,差雇舟船,措置屋宇什物等,委自守臣精择廉勤官吏,责付钱物,比旧稍增价直,自行收买,实时支给。如敢尚循旧例科敷,许赴御史台越诉,官吏重寘典宪,更不引用将来德音原减。兼照得绍熙五年德音:『绍兴诸邑第四等以下人户,来年身丁内合纳本色并折帛绵绢放免一年。』今欲依上件体例,于岁前引用将来毕工赦恩,先次除放,使民皆沾实惠,却于慈福宫元给降钱内撙节浮费,拨还户部,以仰副遗诰恤民之意。」诏并从之。

十一日,诏将来梓宫发引,令临安守臣赵师

同桥道顿递使措置。

十二日,中大夫、试尚书礼部侍郎、兼侍讲、兼实录院同修撰杨辅等言:「照对将来正月朔太阳交蚀复满,系在辰正二刻后,依礼例避殿、不视事、减膳,百司守职,过时乃罢。又缘大行太皇太后梓宫在殡,车驾诣慈福宫梓宫前行烧香之礼如宫中之仪,百宫立班进名奉慰日分,难以依常例废务。欲乞是日绝早,百官守职,过时乃罢。俟辰正二刻后,车驾诣慈福宫行礼讫,次宰执率百官入诣慈福殿下再拜讫,引班首升殿,诣梓宫香案前搢笏三上香讫,跪酹茶,三奠酒,执笏俛伏兴,降阶复位再拜讫,次进名奉慰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皇帝、皇后讫退。」从之。

十七日,按行使副钱象祖等言:「判太史局吴泽等状:按行大行太皇太后神穴,系在永思陵正北偏西祔攒,相视其地土内黄润,三男旺盛,秀气所聚,委是高阜,依得昭穆次序,可以安建。」从之。

十九日,礼部、太常寺言:「今参酌礼例条具:一、启攒发引,百僚并服初丧之服。一、发引日,总护、顿递使、都大主管就幄次朝辞,余并免。一、鼓吹、警场、挽郎,于发引前二日系总护、顿递使同都大主管官、礼部、太常寺官就贡院按阅。」并从之。

同日,又言:「将来启攒前三日,依礼例合差官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宫观。」从之。

二十二日,礼部、太常寺言:「今来灵驾前所立重,乞依典礼,俟将来发引日捧擎至攒宫,令太史局选

利方,至掩攒日埋瘗。」从之。

二十八日,按行使司言:「攒宫地段分立神围,缘永思陵铺屋窠木等有碍,乞行奏告去拆。」从之。

四年正月三日,右丞相京镗等请上大行太皇太后谥曰宪圣慈烈皇后。(谥)[议]曰:「臣闻周家肇造,施祉子孙,齐媚嗣徽,贻谋燕翼,于时聿来胥宇,自浒及岐,实惟太姜艰难经始。然而阅母仪于四世,拥圣 于三朝,则莫之闻也。汉室重兴,系隆基统,性仁躬俭,甄贶振炎,于时征伐将兵,徙淯旋洛淯:原作「涓」,据本书《礼》四九之九一改。按《后汉书 光烈阴皇后纪》:光武初起兵,「后随家属徙淯阳」;光武即位,后至洛阳。即此所谓「徙淯旋洛」是也。,实惟光烈勤劳 图。然而侈尊养于九龄,衍号荣于七册,则莫之见也。维天眷顾,宋德维宋,迓续天休,端瑞坤元,于赫景运,立宪垂则,再造有家,秉惠着慈,丕佑累圣,功成德盛,不能尽宣,巍巍乎,煌煌乎,弗可及已!繄欲笃追远之志,焕贲崇之彝,则谥以彰功,名以宾实,诚邦家之景铄,古今之丰规。允属明时,发扬大美,天人协契,咸在兹欤!恭惟大行太皇太后淑哲而聪文,俭恭而仁圣,德足以配干之运,明足以俪日之常。言动雍容,肃然法度;威容端穆,郁有礼仪。昔者神羊告符,绛辉贯室,灼知帝意,垂羡皇图。盖自高宗规恢复古,则启赞谟断,同乂艰难乂:原作「义」,据本书《礼》四九之九一改。。航海之初,扈兵失轨,后擐戎服,射中数人,悉就枭擒,事克康济。外难迄靖外:原作「舛」,据本书《礼》四九之九一改。,内政毕修,祗奉慈宁,日精寝膳,药皆亲饵,带鲜释衣。言婉计周,进贤是劝,诚明虑远,赞巽惟先。颐怿大庭,全享曼寿。亦粤孝宗, 膺宝祚,夙勤保养,特着恩仁。助决高

皇,亲传神器。天日之表,慈训所形。黄屋非心,并安至养,甘旨必奉,燕虞必躬。芙蓉幸游,大安侍宴,四岁瑶册,岁介玉 。退处重华,密拱长乐,事亲之笃,邃昔所无。至于上皇,祗承畀付,参定文命,光授神孙,夤事层闱,迭隆显号,时则有慈福之称。逮我圣上,遹骏巽谟,饬御帘帷,备勤拥立,曾孙有庆,天下以宁,时则有光佑之号。若乃大练澣服,斥翠贱玑,《葛覃》之俭也;选采嫔媛,登御掖闱,《关雎》之风也;开寤渊衷,援据前古,《鸡鸣》之戒也;闵劳臣下,甄别勋勤,《卷耳》之义也。而又研绎《诗 雅》,基化二《南》,璇闱邃深,榜以「贤志」,诚诵《通鉴》,陈戒后家,畹戚勤趍,厉以学行,其思远矣。游心藻墨,耽乐典文,宝画银钩,俪美尧翰,凝神澹薄,咀味道真,凤篆龙编,日虔僊籍,其志崇矣。故辅治南内凡三十年,妇顺宣明,阴教敷鬯,承祀宗庙,洁共粢盛,助笃求才,政销私谒,而内治彰。优游东朝三十有五年,天贶丛臻,人心驩赞,养有圣子,禅有重孙,庆衍祥流,礼明物盛,而全福备。方当绵万年之历,来五日之仪,行地无疆,巩宋罔极,遽兴厌世,不返乘风。汉殿深沉,迥閟含饴之乐;母池杳渺,空传飞鹤之迎。然而啬用广储,豫裁陵役,却药辍进,务全护医,若德与仁,亦至矣乎!仰圣上之怀思,期恩慈之报称,中禁举为期之制,外庭从易月之宜。乃诏司存,饬丰恤典,媲垂帘而质谥,即因山而图陵,有以见维则之绳、谨终之厚矣。窃观世有后

德,莫如圣朝。若章献明肃,则拥佑仁皇,同决几政;若慈圣光献,则援立英宗,传序神庙;若宣仁圣烈,则决策泰陵,临朝九载;若钦圣献肃,则预立哲后,宅勤帟帷;若昭慈圣献,则基命中兴,载定宗社。至于赞尧禅舜,以武继文,戮力一心,垂模四世,时维太后,视前增辉。辑懋饬终之经,肇闳易名之义,宜铺张而扬厉,俾硕大而光明。谨按《谥法》:『圣能法天曰宪,通达先知曰圣,视民如子曰慈,安民有功曰烈。』夫 扶炎正,共致泰平,苞偃干戈,黼黻礼乐,非宪之大欤 蚤赞巽 ,申衍孙谋,允玩冲虚,躬享康祉,非圣之至欤 备尝艰险,巩成至功,涵泽深长,跻民仁寿,非慈之盛欤 基图有永,宗庙再安,肃拥重闱,本支百世,非烈之伟欤 呜呼!道大者莫容管窥,德隆者尤难藻绘,伊欲合典文而齐久,被金石以宣声,庸建涂山之勋,式昭娲石之造。俯钦明命,恭献棐辞,阐泽号文,受成庙鹢,于以昌亿祀之庆,于以媚在天之灵媚:原作「婿」,据本书《礼》四九之九二改。。大行太皇太后请谥曰宪圣慈烈皇后。臣谨议。」诏恭依。

二十日,内出御制挽诗五首。其一曰:「景命开皇宋,纯坤佑我家。御天兴大汉,炼石有神娲。勤俭仍终逸,文明并上嘉。更能承圣统,慈烈迥光华。」其二曰:「南渡中天业,思陵复古心。一时参虑远,五纪泳仁深。德冠周任、姒,功高汉郭、阴。艰难前日事,无路听徽音。」其三曰:「躬致东朝礼,亲观孝庙时。绳金兴府册,奉玉未央 。道大昌鸿业,谋深

侈燕诒。惕思传授计,何以报恩慈。」其四曰:「圣父膺虞 ,神孙奉汉闱。绿车承爱抚,素幄赞传归。方谨龙楼侍,俄惊鹤驭飞。复存长乐注,盛德在帘帏。」其五曰:「四世阴功远,三朝孝养尊。自惭膺大统,尤笃拥曾孙。增谥难名德,为基罔极恩。僊舆攀不得,恸哭洒尧门。」

二十五日,礼部、太常寺言:「将来六虞祭,宗正卿行礼毕,奉迎虞主诣慈福宫,皇帝亲行奉迎安神礼。及第七、第八、第九虞,依礼例系间日行礼,并神主祔庙前二日行卒哭祭。今来祔庙用四月十九日,其间日虞祭相去日远,欲乞依故事三日一虞,四月二日行安神礼毕,五月第七虞,八日第八虞,十一日第九虞。所有十四日昭慈圣宪皇后忌,十五日车驾行烧香礼,十六日章穆皇后忌,欲用十七日行卒哭祭。」从之。

同日,礼部、太常寺言:「勘会已降指挥,修制谥册宝毕,选日告庙,次日奉上。」诏奉上谥册宝、摄太傅辇将至重华宫「摄太傅」下当有脱文。,文武百僚迎驾,两拜起居(记)[讫],权退归幕次,以俟奉慰立班。皇帝至重华宫,降辇,入诣禫祭行礼殿侧御幄,帘降。次引进币爵酒、读祝文、酌酒官、执烛等官先升殿,各就位立定。次礼直官引礼仪使、陪位宗室使相郡王、南班宗室,各入就位立定。礼直官、太常博士、太常卿于幄前立定,俟皇帝服禫服讫,次礼直官、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当幄前俛伏,跪奏称:「太常卿臣某言,请皇帝为孝宗哲文神武成孝皇帝行禫祭

之礼。」奏讫,俛伏,兴,退复位。帘卷,前导官前导皇帝出幄,诣殿上褥位西向立。太常卿奏请拜,皇帝再拜,在位官皆再拜讫,内侍各执盘匜帨巾以进,奏请皇帝盥手。内侍进盘匜沃水,皇帝盥手。内侍进巾,奏请帨手,皇帝帨手。内侍进爵沃水,奏请皇帝洗爵。内侍进巾,奏请皇帝拭爵讫,前导官前导皇帝诣孝宗哲文神武成孝皇帝神位前褥位立。奏请皇帝跪,上香、再上香、三上香。进币爵酒官搢笏跪,先进币,次进爵酒,又奏请皇帝受币、奠币、执爵,三祭酒于茅苴。奠爵讫,俛伏,兴,奏请皇帝少立。读祝文官搢笏跪读祝文讫,(奉)[奏]请举哭拜,皇帝举哭再拜,在位官皆举哭再拜。拜讫,哭止。前导官前导皇帝还褥位西向立,奏请拜,皇帝再拜,在位官皆再拜讫,前导官前导皇帝归幄帘幕次,换吉带,仪卫等换色服、腰带。捧擎谥册宝入南神门,奉上谥宝太傅以下步从,诣殿西阶下权置位,册北宝南,置定。俟告于太庙行礼毕,次捧大行太皇太后谥册宝出南神门进行,太傅已下后从,至斋殿册宝幄权奉安。文武百僚以次退。奉上谥册宝太傅、奉谥册宝中书令、侍中、举册宝官、应册宝下祗应人,并于太庙册宝幄之侧幕次宿卫,奉上大行太皇太后谥册宝。其日奉上谥册宝太傅已下常服、吉带,于权安奉大行皇太后谥册宝幄前立定。次有司奉谥册宝出幄,仪卫进行,太傅已下后从,出太庙棂星

门外。有司捧册宝权归幄次,太傅已下入幕次,换黑带,仪卫等换紫衫、黄带子。入幄,奉谥册宝进行,太傅已下上马骑从。至慈福宫门,太傅已下步从,有司捧册宝进行,至大行太皇太后灵座殿下东向权置位,册北宝南,置定。太傅已下权退归幕次。有司排办毕备,御史台、合门、太〔常〕寺分引文武百僚诣殿里外随地之宜立,次引读册宝中书令、侍中诣册宝之后立,举册、举宝官又于其后立,奉谥册宝官于册宝位稍东南向褥位立,太傅于殿东褥位西向立。礼直官揖太傅躬拜,在位官皆再拜讫,引太傅升殿,诣香案前搢笏,三上香,跪。一酹茶,三奠酒,执笏,俛伏,兴。再拜讫,降阶复位,少立。次再引太傅诣殿下北向褥位,俛伏,跪奏称:「太傅臣某言,奉诏谨奉上大行太皇太后谥册宝。」奏讫,伏,兴,复位。次引奉谥册宝官诣册案前,举册官搢笏跪,举册匣,兴。凡举册宝皆礼部职掌助举。

职掌先捧册案升诣殿上香案前,置于褥位,次引奉谥册官西向立,次引太傅诣册匣之后东向立。奉谥册宝官搢笏,以册授太傅,太傅搢笏受讫,奉谥册宝官执笏退,复位立。次举册官举行,太傅捧册匣升殿,至褥位北向跪,奠册匣于案上。太傅执笏兴,少退,于褥位西向立。次举册官执笏兴,少立。次引读册官升殿,诣册案之后北向立。举册官搢笏跪举册,次读册官搢笏跪读册讫,执笏兴,降阶复位立。举册官奠册,举册匣兴。职掌先捧

册案于殿上稍东褥位置定,举册官举册匣诣褥位跪,置于案上。举册官执笏兴,降复位。俟读册官读册将毕,引奉谥册宝官诣宝案前北向立,次引太傅降阶,于宝盝之后东向立,次举宝官搢笏跪,举宝盝兴。职掌先捧宝案升诣殿上香案前,置于褥位,次奉谥宝官西向搢笏,奉宝盝以授太傅。太傅搢笏受讫,奉(册)[宝]官执笏退,复位立。次举宝官举行,太傅捧宝盝升殿,至褥位北向跪,奠宝盝于案上。太傅执笏兴,少退,于褥位西向立。次举宝官执笏兴,少立。次引读宝官升殿,诣宝案之后北向立。举宝官搢笏跪举宝,次读宝官搢笏跪读宝讫,执笏兴,降阶复位立。举宝官奠宝,举宝盝兴。职掌先捧宝案于殿上稍东褥位置定,举宝官举宝盝诣褥位跪,置于案上。举宝官执笏兴,降阶复位立。次引太傅降阶复位,西向立定,礼直官揖太傅躬拜,在位官皆再拜讫,如值雨泥泞,随宜于殿里外并廊上趱那立班。次太傅以下归本班。进名班首出班致词,复位,再拜奉慰皇太后,次诣寿康宫进名再拜奉慰太上皇帝,次进名再拜奉慰太上皇后,次诣文德殿进名再拜奉慰皇帝,次进名再拜奉慰皇(帝)[后]讫,退班。谥册文:「维庆元四年,岁次戊午,二月己巳朔,八日丙子,孝曾孙嗣皇帝臣某谨稽首再拜言曰:臣闻生而得名,既极天下之美;没而定谥,宜超礼典之常。况垂范于层闱,爰勒崇于永世。恭惟大行太皇太后延陵开裔,

秦中起家,善积庆余,祥当如贵。神羊纪待康之梦,红光昭诞圣之符。惟我高皇,艰难缔建,靡行不从,有事必咨,果应俔天之求,以翊兴王之业。柔顺丽乎中正,逸乐念夫忧勤。脱簪珥而纳箴规,躬缯练而倡纯俭。事姑尽孝,故能得其欢心;逮下以仁,故能均其恩意。动容有度而中珩佩之仪,出言有章而蔼彤史之载。游戏翰墨则妙夺《兰亭》之迹迹:原作「靖」,据本书《礼》四九之九二改。,玩味经史则尤精《通鉴》之书。汤沐请还于县官,私谒不行于宫掖。厉外家以讲学,毋使得戚里之名;榜便坐为「贤志」,以自见辅佐之义。清净守老聃之训,鉴戒存列女之图。岂徒周室之姜、任,实乃女中之尧、舜。二王建邸,当璧未分。逮帝心之倦勤,咨圣德而内禅,外罕闻于大议,中独赞于神谟。旋俪极于北宫,以怡神于少广。思陵厌代,孝庙执丧,将移御于重华,复助成于与子。从容所决,固已着涂山翼夏之绩;仓卒而断,抑又有女娲立极之功。顷烈祖之上宾,属圣父之违豫,志安社稷,策定帘帏。高怀曲徇于慈尊,神器克传于眇质。恳辞虽切,拥佑深坚。恩与天隆,孝方日至。身享曾孙之养,位居太母之元。实茂而声愈宏,仁高而寿益永。将修阳复之庆,忽爽节宣之宜。视夜旦以为常,却药饵而弗御。霓旌来导,鹤驭难留。痛切三宫,悲缠万宇。载惟终始,独备哀荣。正长秋之位,则岁浃再旬;受长乐之朝,则数周三纪。母仪坐阅于四世,圣算宏开于九帙。两霈如天之庆

泽,七登镂玉之弥文。披载籍则靡闻,考皇家而创见。信乎备生人之全福,极天下之至美矣。顾大德虽泯于不言,而遗烈具存于公议。参稽故实,度越彝章,易名联五后之芳,因山视长陵之制。彰一时之保护,揭千载之仪刑。谨遣金紫光禄大夫、右丞相、提举编修玉牒、提举实录院、提举编修国朝会要、提举编修敕令、豫章郡开国公、食邑七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四百户臣京镗奉册宝,上尊谥曰宪圣慈烈皇后。伏惟俨若明灵,膺兹盛礼,齐放勋在天之驾,扶炎宋无疆之统。谨言。」

十一日,诏书题神主差吏部尚书兼给事中许及之。

同日,诏奉迎虞神并神主祔庙,礼仪使差右丞相京镗,都大主管差赵大荣。

同日,诏将来灵驾发引,帅捧梓宫奉升大升轝,又引梓宫即攒宫,摄少保复土九锸,差权工部尚书钱象祖。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三五 请听政御殿

猜你喜欢
  卷一 建隆元年(庚申,960)·李焘
  晉諸公別傳·汤球
  ●卷十三。规制一·梁章钜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一)·陈寅恪
  明神宗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九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二十·佚名
  一三四二 谕内阁着国史馆总裁特立《逆臣传》及将冯铨等赐谥追夺·佚名
  金佗稡编卷二十一·岳珂
  卷三·佚名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佚名
  凡指挥使司·朱元璋
  卷六十六巡防二·冯煦
  181.黄袍加身·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声调谱卷二·赵执信

    右赞善赵执信撰五言古诗与髙适薛据同登慈恩寺塔【岑参】塔势如涌出【拗句】孤髙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律句】峥嵘如工四角碍白日【五仄】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髙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争朝东青槐

  •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九杂体一高启皋桥赋得五言小律阊门啼早鸦拂面见飞花緑水通螭舫红桥过犊车谁寻伯通宅只问泰娘家沈应元夕赋得五言小律诗灯月满春城金吾纵夜行谁家无画鼔何防不银筝愿以升平乐懽歌荅圣明徐

  • 卷一百二十四 志九十九·赵尔巽

      ◎食货五   △钱法茶法矿政   钱法太祖初铸“天命通宝”钱,别以满、汉文为二品,满文一品钱质较汉文一品为大。天聪因之。世祖定鼎燕京,大开铸局,始定一品。于户部置宝泉局,工部置宝源局。“顺治通宝”钱,定制以红铜

  • 卷三 残三十六案·丁耀亢

    一、蚩 尤蚩尤,姜姓,炎帝裔也。好兵喜乱,作刀戟大弩以暴虐天下,兼并诸候,贪欲无度。炎帝榆罔不能制,命居少颢,以临西方。蚩益肆其虐,出炎水,登九淖,以攻炎帝于空桑。炎帝避居涿鹿。轩辕乃命师攻之,战于涿鹿之野。蚩尤能作大雾,军

  • 卷之二十·佚名

    丙午夏四月壬子朔○癸丑夏主明昇遣其学士虞某来聘○乙卯 上阅古车制至周礼五辂曰玉辂太侈何若止用木辂詹同对曰昔颜渊问为邦孔子答以乘殷之辂即木辂是也孔子以其朴素浑坚质而得中故取焉 上曰以玉饰车考之古礼亦惟祀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九·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四月乙未朔时享 太庙命驸马都尉谢诏代○授一甲进士唐汝楫为翰林院修撰吕调阳姜金和为翰林院编脩○升广西左布政郑障为应天府府尹○戊戌○升礼部左侍郎王崇庆为南京户科禹本科大初刑科礼科给事中姜良翰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三·佚名

    弘治七年十月丙辰朔孟冬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游泰林岳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周钺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遣内官祭司井之神○丁巳南京刑部尚书郑时乞致仕许之赐以诰命○滁州地震有声

  • 今献备遗原序·项笃寿

    世谭昭代文献者无虑数家大都畧同而文直事核则端简郑公名臣记及古和雷公列传为详其它诸家皆可观采而抵牾同异罕有统归微隐节槩亦多疎阔间或委巷丛菆幽蔀俚杂谗夫嫁祸之口谀墓媚灶之篇文既不阙信寜可传哉嘉靖初胥台袁公

  • 四十五 内务府总管赫奕等奏曹寅呈请借银给韩楚安经营贸易摺·佚名

    康熙四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 据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寅呈称:为诸施鸿恩事。据本处笔帖式韩楚安呈称:承主上鸿恩,命奴才经营贸易。查从前派来之库使、笔帖式等,俱承主上鸿恩,各借给库银四千两,进行经营。因此,我也请借银四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 洪武元年闰九月壬午朔,有星自天船东北行,约流丈余,光芒焕发,入紫微,至四辅没。 乙酉,以两浙盐运使夏礼、山东盐运使司同知秦祯为四川布政使司参政。 庚寅,以灾异,诏求直言。诏曰:“朕本布衣,因元多

  • 墨子附錄一卷·孙诒让

    墨子篇目考

  • 待轩诗记序·张次仲

    诗记者盐官张元岵先生之所为作也先生为世大儒熹宗朝辛酉举于乡屡上春官不第遭时变革遂闭户却扫絶迹人事其志节徳行盖在于管幼安邴根矩之间矣顾其生平经史淹贯著述斐然独念易为忧患之书穷年精思榻为之穿而笔为之冢黜九

  • 卷七·林岊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讲义卷七      宋 林岊 撰大雅一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

  • 卷第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十有余师说。色法虽有同类因。而在此身非余身。相似为因非不相似如此身羯剌蓝位。与此身羯剌蓝位为同类因。与余位作缘非因。

  • 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佚名

    大兴善寺翻经院述金刚手言。一切众生意想不同。或顺或逆。是故如来现慈怒身。随作利益。解云。诸佛大悲愍众生故。即于顺者以顺而劝。若于逆者以逆而制也。一佛住忿怒三昧。时十方诸佛同共入忿怒嗔三昧。岂毗卢遮那于

  • 黄帝阴符经注解(邹䜣注)·佚名

    黄帝阴符经注解,题「崆峒道士邹䜣注」。邹䜣即南宋理学家朱熹化名。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又《四库全书》收入此书一卷,标名《阴符经考异》。是书经文取四百余字本,分上中下三篇而不题章名。注文着重以理学

  • 上阳子金丹大要图·陈致虚

    上阳子金丹大要图,元朝道士陈致虚撰。原为《金丹大要》之附篇,《正统道藏》单出为一卷,收入太玄部。本篇以图像指示内丹之要。书中有太极图、太极分判图、先天太极图、后天太极图、金丹九还图、金丹七返图、金丹五行图、

  • 礼记要义·魏了翁

    三十一卷。宋魏了翁撰。《宋史·儒林传》载了翁《九经要义》,明代已不全。《四库提要》著录《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左传》四种,而《礼记》缺残。后阮元从宋刻影抄,并撰《提要》一篇进呈,原书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