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

洪武元年闰九月壬午朔,有星自天船东北行,约流丈余,光芒焕发,入紫微,至四辅没。

乙酉,以两浙盐运使夏礼、山东盐运使司同知秦祯为四川布政使司参政。

庚寅,以灾异,诏求直言。诏曰:“朕本布衣,因元多故,遂与群雄并驱,险阻艰难,更历备至,方得偃兵息民,称尊海内,纪年洪武,已九春秋矣。迩来钦天监报五星紊度,日月相刑,于是静居,日省古今,乾道变化,殃咎在乎人君,思之至此,皇皇无措,惟冀臣民许言朕过。於戏!于斯之道,惟忠且仁者能鉴之,若假公济私,乖贤人君子之操,非所望焉。”

癸巳,诏定中书省左、右丞相、大都督府左、右都督为正一品,大都督府同知、御史台左、右御史大夫为从一品,中书省左、右丞、王相府左、右相、袭封衍圣公、真人、布政使司布政使、都司都指挥使为正二品,大都督府佥都督、王相府左、右傅、布政使司左、右参政为从二品,翰林院承旨、六部尚书、各卫指挥使、太常寺卿、各道按察使、应天府尹为正三品,翰林院学士、光禄司卿、各卫指挥同知为从三品,翰林院侍讲学士、六部侍郎、国子祭酒、各府知府、各卫指挥佥事为正四品,州俱为从五品,各府经历司及县俱为正七品。汰中书省平章、参知政事、御史台侍御史、治书殿中侍御史等官,惟李伯昇、王溥等以平章政事奉朝请者仍其旧。

甲午,广西宾州迁江县、象州武仙县古逢等洞蛮獠作乱,诏发柳州、南宁、桂林等卫兵讨平之。

戊戌,以前山西行省员外郎谢达为楚府长史。

辛丑,改各王相府所属奉祠、典宝、典膳、良医、工正所并纪善俱为正八品,所正正八品,副从八品,孳生所大使正九品,副使从九品。

甲辰,诏诸王国山川社稷坛俱建于端礼门外之西南。

以温祥等七人为各王府长史。

乙巳,礼部尚书张筹奏:“使者视历代帝王陵寝,还言各陵有素无祠宇者,有岁久不堪修葺者,有间可修葺者。按唐开元间先代帝王有庙者祭于庙,无庙祭于坛。祠宇之坏者请勿葺。”上曰:“然其庙之可葺者葺之,不可葺者令有司次第修之,勿亟劳民也。”

丙午,淮安府海州儒学正曾秉正上疏曰:“近者,钦奉明诏,以五星紊度,日月相刑,圣心戒谨,诏臣民言过。臣闻《易经》曰:‘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又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盖天为万物之祖,王为万邦之君,天之生物不能自治,故生圣人代天工,以君治之而成其能,是以人君为天之子,天子有过中之政则不言,而垂象以代其言,犹父之教子也。天子知天之示教而改行修省,求贤于下,下之人言得以达,则是天使之言也,人君于是而听纳之,则天嘉其不违教命,虽怒亦转而喜矣,天嘉而喜,则祚胤久长,社稷永固矣,又何灾异之有?汉董仲舒曰:‘国家将有失道败德,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抑古之圣贤不以天无灾异为可喜,惟以祗惧天谴而致隆。楚庄王,小国之君耳,见天地无妖孽之戒,则祷于山川曰:‘天其忘余欤?’此能求过于天也,天示之过则必思其失道而脩治之,又安有殆危之理哉?是以洪水九年而尧政治,大旱七年而汤德脩,桑榖生朝,雉雊鼎耳而太戊、武丁竟致中兴,是皆能责己以自脩,求贤以自辅也。汉文帝时,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一月间两见日食,长星出,地震,桃李冬华;景帝时,荧惑、岁星皆逆行,月犯北辰,贯天庭,地一日三动,可谓异矣;而治道之盛独称文景。光武十五年,星孛于昴,又孛紫宫,可谓异矣,而东汉方隆。宋仁宗时,土星留参,太白昼见,或星奔于斗,或星见如杯,或星数百而流,地裂泉涌,雨雹、大旱不一而见,可谓异矣,而仁宗享国最久,治近三代,其故何哉?诚以数君者能祇惧天威,纳用方正之士,听受忠直之言,以改其政也,故天虽有异而不为殃。其有移过于下,若汉成帝以星变罪其丞相翟方进,唐太宗以‘女主将昌’妄杀疑似李君羡,若此之类皆不能免后世之议,而徒为盛德之累耳。臣博考古今灾异,皆以人君脩德则昌,或信移禳之说者终无所益,盖天可以诚感,而不可以自诬也。宋景公一有君人之言,荧惑犹为之退舍,况古今大统之君哉?天人感应之理,其效甚速。诗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书曰:‘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则弭天之变惟在脩德而已。洪惟陛下神圣文武,功德巍巍,超今冠古,自混一以来,四夷无侵,豪强慑伏,百榖顺成,民康物阜,天之付与可谓盛矣。兵动二十余年,始得休息,天之有心于太平亦久矣,民之思治亦切矣,陛下励精图治亦勤矣,惜乎下之人未能知应天之心,慰民之望,以成陛下大有为之志也。盖创业与守成之政大抵不同,创业之初则行富国强兵之术,用趋事赴功、敢于有为之人,大统既立,邦势已固,则普天之下,土之所生、水之所餋、人力所成之物皆邦家仓库之积,乳哺之孩、垂白之老皆邦家所餋之人,不患用度不周,惟患所以保守已成之业于永久者为难耳。于此之时,当思所以尽革向之所为,何者为应天心之道,何者为慰民望之政,则陛下大有为之圣治日隆,而已成之业垂亿万年矣,天亦不烦垂示日月五星之变以儆告矣。天既有儆,则变不虗生,此天意欲扶持陛下之大统,欲陛下更新其政,思有以固结人心也。宸居静念,嘅然出于至诚,下求言之诏,则在下者,岂无以至诚之心上答明诏哉?犹望陛下以诚心听纳而容贷之,则上下之诚孚感五行,必顺序日月,必贞明天心,必嘉喜诸福之物毕至而帝道昭明矣。且夫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象,历家日食有常度可筭,而前知孔子作《春秋》,凡食必书之,以为人君之戒,其有珥蜺、黑子之类,皆为邪气所干,变出不测,比之日食尤甚,大抵阴侵由小人蔽君子,夷狄陵中夏,妻妾乘其夫,臣下罔君上之应也。天之示象,使人君有其事则思去之,无其事则思防之,恐其乘间隙而生也。月者,太阴之精,女主、大臣之象,日掩之而食,传记不书者,圣贤扶阳抑阴之道也。臣闻易之为书也,贵阳贱阴,春秋之法,内中国而外夷狄,盖中国者,阳也,夷狄者,阴也。臣窃观近来蒙古、色目之人多改为汉姓,与华人无异,有求仕入官者,有登显要者,有为富商大贾者。古人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安得无隐伏之邪心,怀腹诽之怨?咨宜令复姓,绝其番语,庶得办认,可以斟量处其典兵,及居近列之人许其避退。又臣前过江浦,见迁塞外之俘累累而有他,思此系辇毂近甸,岂可容此?恐数年之后,与之玩熟相忘,生育繁盛中间,岂无强诈之徒?其或鸟惊兽骇,犯属车之清尘,则为阴长抗阳矣。晋人不听江统徙戎之论,后悔无及,此实中华阴类幸处之,不失其所。至于五星紊度,各有所自。伏愿陛下推类而求之,脩己之德,弭天之变,则灾异可消,天心可回而国祚永昌矣。”疏奏,上嘉之,遂召赴京师,擢为思文监丞。秉正,南昌人也。

丁未,永顺宣慰使彭添保遣其弟义保等贡马及方物,诏赐添保绮帛,义保等衣服有差。

戊申,迁河南都指挥使郭英为北平都指挥使。

命北平、山西都指挥使司悉送属卫总旗从军岁久者赴京录用,于是得鲁福等一百八十五人,以为金吾等卫所百户镇抚。

己酉,以故广东指挥同知范仲等男范仁等六十人袭职。

庚戌,更大都督府参议为掌判官。

猜你喜欢
  志第十四 职官·房玄龄
  卷二百三十五·表第二十六·脱脱
  第三十六回 促就道副座入京 避要路兼督辞职·蔡东藩
  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四·佚名
  列传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一百十八·郑麟趾
  李庭芝传·脱脱
  刘闵传·张廷玉
  秦韩战于浊泽·佚名
  ●牧令要诀·壁昌
  卷一百四十七·雍正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二·高晋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二出 却媒·李渔

    〖女临江〗(小生冠带领外上)看花醉杀琼林酒,身到处,尽温柔,消魂更是内家楼。一番驰马过,三日使人愁。下官侯永士,自从别了蕙娟来京赴试,且喜得中第一甲第三名,钦赐探花及第。这一次的榜首,就是那轻财重义,买妾赠我的华中郎。他是

  • 卷五十九·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十九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朱国祚【五十八首】先公字兆隆号养淳秀水人以太医院籍补顺天府学生万厯壬午中乡试明年癸未赐进士第一人除翰林院修撰知起居注己丑充防试同考官辛卯典试江西歴司经局洗马

  •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三·荀悦

      二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益三河郡太守秩中二千石。户十二万。为大郡。夏四月。赦天下。六月。立皇子兴为信都王。兴母婕妤为昭仪。闰月丁酉。太皇太后上官氏崩。冬十有一月

  • 卷三百九十二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十一月乙卯盡是月丁丑   十一月戊寅,起居郎蘇轍、起居舍人曾肇並為中書舍人,肇仍充實錄院修撰。   侍御史王巖叟言:「臣聞有旨召起居舍人曾肇試中書舍人,士大夫相顧而笑,不以為允。伏以中書政事之本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二·佚名

    浮海记浮海记黑甜道人张麟白着肃虏伯黄斌卿,号虎痴;兴化卫人。明辨,有智术;仪状轩举。通文义,善谈论。父为北方县丞;斌卿弱冠,随父之任。遇盗,父被害,不能归;遂客游于北。以星术、书写干人,与妓刘氏交好。日久,资用乏。斌卿以应袭

  • ●卷十三·陈康祺

    ◎圣祖至德纯孝圣祖皇帝八岁,世祖宾天;十一岁,慈和皇太后崩逝。当时呼抢哭踊,尽礼尽哀,圣孝纯诚,已为薄海传诵。比康熙二十六年,值太皇太后违豫,上躬侍寝榻,废餐辍寐,衣不解带者至一月余;复自宫中步祷南郊,亲制祝文,词义恳笃。太常

  • 第五节包·佚名

    第一诉状及批具告状人洪天,为踞地恃强,侥吞工银,乞恩究追,以免赔累事。窃天原籍澎湖,寄居车城,素本泥工为活。去年八月间,有头沟庄民张光进,雇天与伊起瓦厝五间,包倩做泥水,言约工银一百一十元,先交过定银五元,并陆续支领,共领过银

  • 羊侃传·李延寿

    羊侃,字祖忻,是泰山梁父人。父亲为羊祉,《北史》中有传。羊侃从小长得很魁伟,身高七尺六寸,特别喜爱文史。不到二十岁他就跟随父亲在梁州立有战功,初次出任尚书郎,以气力而闻名。魏帝曾经对他说:“郎官们都说你是老虎,莫非是披

  • 卷三十·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盛事【六 千叟宴一】【臣】等谨案礼王制云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又云三皇养老皆引年盖惟崇嘉事而慎令仪上以尊让洁敬之道行斯下有耆艾昌炽之福应然

  • 第九章 11·辜鸿铭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辜讲有一次,孔子病得很重,孔子的学生——勇猛的仲由(即子路)来安

  • 五祖演禅师·惠洪

    禅师讳法演。绵州巴西邓氏。少落发受具。预城都讲席。习百法唯识论。窥其奥置之曰。胶柱安能鼓瑟乎。即行游方所至。无足当其意者。抵浮山谒远录公。久之无所发明。远曰。吾老矣。白云端炉鞴。不可失也。演唯诺径造。

  • 诸漏尽品第十九·佚名

    佛复告族姓子。如来至真。皆尽诸漏以无漏心而修解脱。以智慧度已证神通而尊其行。生死已断建立梵行。所作已办知名色源。如来於彼以无漏慧。清净无垢鲜洁显曜。蠲除一切诸所止处罣碍之蔽。诸声闻众诸漏所尽。而有限碍

  • 君子之交·李叔同

    1.人生之最后岁次壬申十二月,厦门妙释寺念佛会请余讲演,录写此稿。于时了识律师卧病不起,日夜愁苦。见此讲稿,悲欣交集,遂放下身心,屏弃医药,努力念佛。并扶病起,礼大悲忏,吭声唱诵,长跽经时,勇猛精进,超胜常人。见者闻者,靡不为之

  •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八卷·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八卷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萨提耶舍译千问论品第七之一戒净果通种断如意足念谛戒者。谓优婆塞五戒。问云何五。答谓。优婆塞受尽形寿不杀生。是优婆塞学迹。尽形寿。不偷盗。不

  • 四分律卷第四十三(三分之七)·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药揵度之二尔时有吐下比丘,使舍卫城中人煮粥。时有因缘,城门晚开,未及得粥便死。诸比丘白佛,佛言:“听在僧伽蓝内结净地,白二羯磨应如是结。应唱房若处、若温室、若经行处,众中差堪能作羯磨

  • 霏雪录·刘绩

    二卷。明镏绩 (生卒年不详)撰。镏绩,字孟熙,先世为洛阳人,后徙于山阴 (今山西省山阴县)。其父镏涣,精通《毛诗》,元朝时曾为三茅书院山长。镏绩承其家学,著有 《嵩阳稿》、《诗律》 以及《霏雪录》等。徐铉附注以为镏

  • 全元散曲·隋树森

    隋树森编。元代散曲总集。收录自金代元好问以下至元末明初汤式、谷子敬等人的散曲213家,以及元代和元末明初的无名氏散曲作品,共计小令3800余首,套曲450余首。同时还辑录有元代作者的散曲残句断谱等。编排大体以作家年代

  • 孏窟词·侯寘

    孏[lǎn]窟词,宋词别集。1卷。侯寘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将其编入词曲类。其他传世版本,尚有明毛氏汲古阁刊《宋名家词》本,并曾收入《四部备要》等丛书。《四库全书总目》指出:“(侯)寘为晁氏之甥,犹有元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