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嘉兴大藏经 学佛考训

学佛考训卷十

钱唐俍亭和尚净挺缉

秀州息波道人成源订

稗乘

玄圃积玉安石碎金在刘生七略之余置茂先十乘之外义有取乎毗昙事或殊于左道。

秦穆公时获一石佛公不识问由余由余曰穆王时有化人来此国或云是佛尝于终南山造中天台奉之非此像耶穆公于是筑台名高世台安置石像。

秦皇二十九年沙门室利防等一十八人来自西域皇恶其异置之狱有金刚神碎狱门而出之始皇大惧具礼遣还。

牟子云尧事尹寿舜事务成旦学吕望丘学老 四师虽圣比之于佛犹白鹿之与麒麟燕鸟之与凤凰也牟子生东汉初平中着理惑三十七篇梁僧佑律师载之宏明集。

汉武帝尝得劫灰人不之识问东方朔朔乃识之按梵志云劫石广长各八万四千由旬历五百年有天人下来以六铢衣袖拂石一下更五百年再一拂拂尽此石为一劫劫坏成灰故名劫灰。

汉武故事昆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得金神长丈六置之甘泉宫其祭不用牛羊惟焚香作拜而已金神盖郎像教也。

汉武帝尝遣使张骞入西域闻释氏之说心向往之惜莫能致。

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虑受大月氐王使口传佛经一卷浮屠之说自此始其人名复豆云。

刘向列仙传云百家之中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经故撰记者七十。

永初间疏勒国献佛袈裟长二丈帝曰审是佛衣必有灵异因置猛火上试之经日不坏。

大同五年扶南献佛发长一丈二尺诏沙门云宝往迎之。

大同中梁武帝改造阿育王塔出佛舍利及爪发发绀青色长短无定旋曲如蠡。

武德中娑罗僧进佛齿所击辄碎坚如金刚士女往观罗拜尽敬。

陆士衡文如玄圃积玉无非夜光按玄圃山郎昆仑山也十洲记曰山有三角正北为阆风岭正西为玄圃台正东为昆仑宫广三百六十亿万里七宝宫殿西域记云月生至满谓之白月月亏至晦谓之黑月中国以月晦为一月天竺以月满为一月中边不同也。

梁四公传云西海中有岛岛上有大林林皆宝树中有万余家其人能造宝器所谓佛林国也岛西北有坑盘掏深千余尺传言是色界天王之宝藏也。

王玄策西国传云泥婆罗国西南至颇罗渡村东有水火池火焰从水中出以水沃之转炽汉使曾于池架釜炊饭寻熟大海中有火出逾信也。

广异记云天后时西域献毗娄博义天王下颔骨及辟支佛舌颔大如胡床舌青莲色。

昨梦录云滑台南一二里沙上有浮图中安佛发长及二丈有奇拳为巨螺其大如容数升物器非赤非青非绿根大于人指使两人对牵之人自其中往来无碍又僧伽云佛发青绀如藕丝茎。

西域有七枝秀草若罗汉生则此草生第三祖商那和修摩尊者生时九枝秀草应时而育。

玄装传云醯罗城中有佛顶骨周尺二寸佛髑髅如荷叶盘伽蓝记云那迦罗阿国有佛顶骨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受人手指闪然如仰蜂窠盖佛灭度时顶骨四牙不坏故至今有存者。

王勃益州善寂寺碑云握仁王之宝镜日月舍光驱梵帝之金轮雷霆静祲盖中国者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之中央也慈恩经云轮王威定诸方亦有差别铁轮奋戈始定铜轮奋威乃服银轮遣使方降金轮望风顺化优昙花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世。

玄装法师入西域至罽宾大林等国通三藏学后与胡商八十余人渡殑伽河至毗婆沙国彼俗以人祀天装与诸商被执以装风度特异将戮以祭俄大风作尘沙涨天昼日晦瞑彼众惊惧以装为圣人遂释之后复至中天竺入王舍城采大乘秘典得青象名马驮经而还。

玄装法师往西域取经手摩灵岩寺松枝曰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长吾归即东向既去其枝年年西指忽一年东向弟子曰教主归矣果还因谓之摩顶松仙传拾遗云五台山五峰之巅皆有奇宝以镇其巅东峰则有离岳火珠西峰则有丽农瑶室南峰则有洞光珠树北峰则有玉涧琼芝中峰有自明之金环光之璧每众宝交光照灼岩岭春晓秋旦气尝属天灿烂云表(文殊化骑牛老人出现其处)。

鸡足僧小沉与二僧乞食问识何法对曰能使死者生极东界或请入棺试之及启棺则竟死矣有顷遂苏曰我生在七宝宫殿中何复来此耶人始惊服他日沉叩迦叶门门訇然中开隐身而入二人追呼门则闭矣固知小沉为迦叶化身也。

南诏张子辰习天竺法诏问修建有何功德辰乃坐露地前置一钵顷之有水晶观音自钵中乘云升空而去。

司马承祯脑中有小儿诵经声玲玲如振玉额如钱照射一席。

唐释慧琳供养塑像忽生须三十六茎人以为异。

太康中竹林寺尼净简见天女持五色花自空中来尼遂腾身直上。

宋元嘉中那跋摩住祗洹寺奄化众见一物如龙直上空中。

楚中鸦葬婆诵金刚经立化群鸦衔土而葬。

天宝中西番康居等三国围凉州帝请不空祈阴兵往救有介胄神至帝问何神空曰北方毗沙门天王长子也既而西凉奏报城东北云雾间神兵影现鼓角凌云西番遁去因敕诸道城楼置天王像。

咸亨二年长安法海寺僧英见一异人自称弟子谓之曰吴僧义济藏有水陆仪文愿师往求来月修设苟释[狴-比+升]牢敢不知报英遂诣义济果得仪文如法修设次日昏暮复见异人来谢曰弟子秦庄襄王也因指其属十数辈云此范睢此穰侯此白起此王翦此陈轸此张仪各坐本罪幽囚阴府大夜冥冥无能救护昔梁武帝于金山寺设此斋前代纣王之臣皆免所苦弟子尔时亦得暂息然以狱情未决不便出离今蒙设斋此徒与列侯众等皆乘善力将生人间念世异国殊故来相谢耳言讫不见。

武帝尝假志公神力见地狱诸相问何以止之志公曰惟闻钟声其苦暂息。

稠禅师方造寺诸方施木数千师咒之诸木起空中自相搏击声若雷霆斗触摧折纷缤如雨。

邓州一僧名隐慧日食二鸠或笑之师张口鸠从口出一能行一匍匐在地。

孝建中僧法朗多异迹能户籥中入(后往龟兹国焚骸涌空而去)。

东魏天平中定州民孙敬德奉观音甚虔后为贼横引诬伏将赴市曹梦僧教诵观音经凡十句诵之临刑刀三折有司具状闻丞相高欢审实表请免死所传高王观音经是也。

元丰三年使臣王舜封往三韩抵补怛洛伽山黑风骤起龟负舟大士现相得免表闻移建寺于梅岑赐额宝陀纪灵异也先是唐宣宗大中间有天竺僧至洞中亲见大士与说法要后梁贞明始建寺云。

智者大师尝梦登高山见一僧以手招引及至天台定光出迎曰忆昨相见否师大惊异因创庵居之后归寂石城果如梦感。

晋苏峻劫成帝幸石头京城宫室悉皆煨烬独太宁殿壁明帝手画佛像屹然不坏。

张僧繇善画有所画地藏菩萨像在益州法聚寺一日忽放光于是展转图写光明转盛时麟德二年也剑州古延福寺有千年树一株甚巨二白羊往来其下近之则不见。

有僧诵华严经忽一紫兔自至驯服不去随僧起坐惟食菊饮清泉而已。

熙宁中李宾知润州园中菜花悉作荷花中各有佛形如雕刻。

香阇黎止益州青城寺三月三日诸檀越所奉酒食随得随尽若填巨壑及晚临坑大吐雉羊等肉自口出郎能飞走泻酒满坑鱼鹜交错。

经云佛为郁伽长者荒醉之人而说佛法即离酒失得佛法要渊明嗜酒尝坐篮舆过远公世因传远公[酉右]酒误也(陶渊明着搜神录载佛灵迹不同干实所记)。

宋熙宁中京辅旱神宗斋祷甚力夜梦一僧驰马空中口吐云雾已而大雨使以像求之固五百罗汉中第十三尊者也参政作诗为贺有仙骥乘云穿仗下佛花吹雨匝天流之句。

南城县有石壁出泉如乳泡沫皆成佛面因名佛面泉。

天竺人尸罗有道术尝于指端出浮屠一层高三尺诸神仙张幡盖绕塔而行长不过五六分皆唱梵呗景龙中瀛州进一女子身上皆起浮屠塔庙及诸佛形像。

唐太宗时北斗七星皆化为僧遨游西市。

舆地志云少室山有自然五谷神芝仙药周太子晋学道上仙处也故达磨面壁在焉祖道相传不绝。

瓦屋山尝现辟支佛及普贤瑞相夜有神灯。

宣和中李伯源自广南还楚携有琉璃瓶贮佛舍利道由江上龙神乞之示以兆伯源乃跪船舷以瓶下投水忽开裂观见其间神鬼百怪宝幢羽盖迎导甚众而不沾湿一人拱手上承舍利既下水即随合舟柁轻飏转首之间行百里矣。

吕相国端奉使高丽过海祝曰回目无虞当以金书摩诘经为谢比回风涛辄作遂取经沉之闻丝竹之声起于舟下音韵清越非人间比。

宣和间泗州僧伽大士忽见于大明堂顶云龙之上凝立空中风飘飘然吹衣而动傍侍惠岸木又皆在焉万众咸睹迨夕而没。

洪武初武林翁祥卿得一圆石大可六七寸上现观音大士庄严宝相坐宝莲花善财童子合爪侍侧学士宋濂曾为之赞。

马郎妇者元和中见陕右美姿容人争为偶女曰三日诵法华七卷乃可耳马氏子能之女以身许至期复谓曰体中不佳俟稍安相见客未散已化去矣越数日有老僧杖锡至女所拨之不见惟黄金骨存焉且曰观音大士垂方便化汝耳言讫飞空而去。

陈玄祐离魂记云清河张镒女倩娘许配王宙后有宾僚来求张欲改许女闻郁抑宙亦深恚托他事赴京日暮上船数里闻岸上行声甚速问之乃倩娘也宙惊喜匿之于船连夜遁去倍道至蜀凡五年生两子后忽思父母与婿俱归婿先至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久病深闺数年何有此事婿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使人验之果信室中女闻笑而不语起饰妆更衣出与相迎翕然合为一体衣裳皆重今所传倩女离魂是也五祖室中尝举此以验学者。

宗镜录云有僧坐禅见一人擎一尸来云何故杀我阿母心知是魔取斧斫之须臾觉股上湿乃见血流盖自斫其股也又一僧坐禅见一猪心知是魔以手拽猪鼻叫火来及携火至乃自拽其鼻耳。

赵州投子有侯白侯黑语解者曰侯白名君素隋人见知杨素滑稽雄辩之才也所著有旌异记侯白侯黑犹李白李赤也李赤亦唐人效李白为诗甚不类(或作猴白猴黑或作候白候黑)。

隋李知章能辩论令人结舌号断舌才又贺若弼父敦冤死临刑呼弼曰吾以舌死子其慎之洞山正中来颂谓此。

宗泐尝奉命西域取经一月而返上怪其速问之泐曰比至玉门关见一老僧骑白驴以经授臣并以文一纸寄上臣马行数步不觉至此上取经及文验之乃国初时御制祭宝志公文也上益叹异。

永隆吴中神僧也洪武中下度僧之令有冒请者上怒将刑隆请焚身以代上允之隆乃秉炬自焚骸骨不倒异香逼人群鹤旋舞。

雪庵和尚靖难后落发为僧率其徒数十人[日斥]夕诵经山中人谓且诵佛经不知其诵易乾卦也又好观楚词时棹舟中流朗诵一叶辄投一叶于水投已辄哭哭已又读终卷乃已工于为文有诗若干首传于世与河西佣补锅匠东湖樵夫避姓名终隐或曰雪庵讳暨即松阳叶希贤也建文时官御史台屡疏言兵事多所表见。

(浙江嘉兴府楞严寺般若堂本年坊赀刻

计字三万七千八百九十九个

该银一十八两九钱伍分

康熙十年六月  日)

猜你喜欢
  人性之分析与修证·太虚
  卷第四十六·志磐
  卷之二·佚名
  卷第三十五·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三·澄观
  卷二十七·彭绍升
  卷第二十·永觉元贤
  卷第十一·佚名
  卷十六·彭绍升
  卷四十九·佚名
  瑜伽论记卷第十六(之上)(论本第五十七)·遁伦
  追荐班禅大师疏文·太虚
  佛说普曜经卷第一·佚名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法藏
  妙义品第二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九·彭定求

        卷189_1 【李五席送李主簿归西台】韦应物   请告严程尽,西归道路寒。欲陪鹰隼集,犹恋鶺鴒单。   洛邑人全少,嵩高雪尚残。满台谁不故,报我在微官。   卷189_2 【送崔押衙相州(顷任内黄令)】韦应物   礼乐

  • 序·万树

    词律序 有韵之文肇自赓歌降而曰诗曰骚曰赋莫不以音节铿锵为美传及後世学诗学骚学赋者溯源及流皆可各遵所尚蔚然自成厥章不失古作者之体裁而已未尝必句栉字比域於本文而设为章程以律之也诗之变古

  • 《词综》(卷一)·朱彝尊

    唐词六十八首巫山一段云·题宝鸡驿壁 昭宗皇帝蝶舞梨园雪,莺啼柳带烟。小池残日艳阳天,苎萝山又山。 青鸟不来愁绝,忍看鸳鸯双结。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菩萨蛮·题华州城楼 昭宗皇帝登楼遥望秦宫殿,

  • 卷二十五·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五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送梓州李使君之任【公自注故陈拾遗射洪人也篇未有云洙曰拾遗陈子昻常为县令叚简收系忧愤死狱中射共梓州之属县也】籍甚黄丞相能名自川近看除刺史还喜得吾贤

  • 卷二百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四鼎彝类四言古鼎铭          【梁】周 舍天下宁康异方同轨九牧作贡百司咸理范金铸噐戒鎭堦戺波圆月镜传之无已五言古得汉彝简周伯宁索香灰  【明】镏 炳古彝多欵

  • 卷一百八十三 嘉祐元年(丙申,1056)·李焘

      起仁宗嘉祐元年七月盡是年八月   秋七月辛巳朔,詔三司、開封府、臺諫官、審刑院復上殿奏事,仍日引一班。自上不豫,惟二府得奏事,至是始引對羣臣。   壬午,降同提點廣南東路刑獄公事、左藏庫副使馮文俊為廣南西路都

  • 越绝卷第六·袁康

      越绝外传纪策考第七   昔者,吴王阖庐始得子胥之时,甘心以贤之,以为上客,曰:“圣人前知乎千岁,后睹万世。深问其国,世何昧昧,得无衰极?子其精焉,寡人垂意,听子之言。”子胥唯唯,不对。王曰:“子其明之。”子胥曰:“对而不明,恐

  • ●卷十一·徐梦莘

      政宣上帙十一。   起宣和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戊申,尽十一月二十七日壬午。   二十三日戊申宣抚司檄进兵刘延庆议入燕之策郭药师献谋捣虚取之。   是日萧干营於十里外以控我军由是逗留未得进宣司檄曰:大军至良乡

  • 周书·洪范·佚名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

  • 主术训(下)·刘安

    【原文】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下扰则政乱,民怨则德薄。政乱则贤者不为谋,德薄则勇者不为死。是故人主好鸷鸟猛兽,珍怪奇物,狡躁康荒,不爱民力,驰骋田猎,出入不时,如此则百官务乱,事勤财匾

  •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七○)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第四分别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过夜平旦著衣持钵。入舍卫乞食。于乞食时往诣鹦鹉摩纳都提子家。是时。鹦鹉摩纳都提子少

  •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佛告阿难陀。若诸世间所有灾祸逼恼。刀兵饥馑亢旱疾疫。四百四病忧恼斗诤。及八万四千鬼魅娆恼有情。所求世间出世

  • 菩萨戒义疏卷上·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菩萨戒者。运善之初章却恶之前阵。直道而归生源可尽。声闻小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兼怀宁不精持戒品。内外二途咸皆敬奉。王家庶众委质虔恭。斯乃趣极果之胜因。结道场之妙业。然经论所载戒

  • 卷第十六·佚名

    阿毗昙八揵度论卷第十六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行犍度害众生跋渠第三颇害众生众生害不尽。颇不害众生众生害尽耶。颇害众生众生害尽。颇不害众生众生害不尽。颇不害众生众生害不尽。彼行受报必生地

  • 关原之战·司马辽太郎

    长篇小说。作者日本司马辽太郎。一代霸主丰臣秀吉病逝,天下风云骤起。心藏虎狼野望、表面却俨如笃实农夫的德川家康伺机问鼎天下。他熟谙人心,对秀吉的正室北政所百般献媚,旨在将视北政所如母亲的大将加藤清正与福岛正则

  • 陵川集·郝经

    元代诗文别集。39卷。郝经撰。《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所附序及传记资料较多,重要的有:明正德二年(1507)陈凤梧序,元延祐五年(1318)李之绍序,中书省移江西行省咨文,以及《元史》本传、神道

  • 春秋大事表·佚名

    清顾栋高列表考证春秋史事的著作。五十卷,又《舆图》一卷,《附录》一卷。是书将春秋时代的天文历法、世系官制、疆域地理、列国史事等,分类列表说明,包括《时令》、《朔闰》、《长历拾遗》、《疆域》、《爵姓存灭》、《列

  •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

    1908到1910年间,巴黎中国留法学生主办的刊物《新世纪》中,几个无政府主义者提出中国应该废除汉文汉语,改用“万国新语”(Esperanto世界语)。章太炎不同意这种幼稚而走极端的主张,同时又对当时的切音字有不同的意见,所以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