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七百四十二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三十年。乙酉。八月。甲辰朔。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现在刑部办理秋审案件。其中缓决人犯。为数渐多。此等尚非情实难宽。而寻常矜减。亦难遽及。淹系日久。谳牍徒致纷繁。着该部查明朝审秋审各犯。缓决至三次以上者。核其情罪。分别请旨。减等发落。以示矜恤祥刑之至意  

○乙巳。上奉皇太后幸卷阿胜境。侍早晚膳。至辛亥皆如之  

○赐扈从王公大臣、及蒙古王公台吉等食。至辛亥皆如之  

○遣官祭关帝庙  

○军机大臣等议覆、前锋统领努三奏、请于直隶餧养官马内。彻回一千匹。分给八旗武职官员拴养。查八旗官马。原系官兵拴养。嗣因兵丁或将马乾银花销。并不加意餧养。或任缺额。空食钱粮。种种滋弊。且从前草豆昂贵。并无赢余。是以交直隶餧养。现草豆价减。官兵情愿拴养。业彻回四千五百匹。交前锋护军。及亲军等餧养供差。如官员亦各分养一匹。于当差均有裨益。但一千不敷分给。应如所奏。请彻回二千匹。给三营前锋参领。护军参领等。每人拴养一匹外。满洲每旗一百匹。蒙古每旗五十匹。除兼文职官员外。每员分养一匹。余给各营行走人员。及勤慎护军校等分养。每年出青。留一千匹差用。以一千匹牧放。仍交该都统等严查。从之  

○吏部等部议准、山西巡抚彰宝奏称、归化城承审蒙古民人交涉案件。向照苗疆例。于正限外。展限两月。嗣后请饬绥远城将军。同归绥道勘审后。该道移臬。即详抚具题。无庸再咨都统。其展限之例应删。从之  

○山东巡抚崔应阶疏报。乾隆二十九年分。开垦海丰、沾化、泗水、临淄、潍县、寿光等、六县。额外旱田七十六顷三亩有奇  

○丙午。遣官祭昭忠祠  

○谕、据明福等奏称、披甲常格。值班来迟。该管佐领赫住。将伊斥责。常格不服。遂将赫住撩倒。并夺棍致伤赫住头耳。请将常格照二十七年定例发遣。其临时未经擒拏常格之领催三保。披甲佛伦泰等。鞭责八十。咨请部示。经刑部令其请旨办理咨覆等语。此案该将军既经咨请部示。该部即当拟定罪名。咨行该将军办理。若必须奏明办理。该部自当即行具奏。若以该将军未经奏闻非是。亦当一并参处。何必往返咨移。令其请旨办理。殊属推诿。此等风气。朕屡经训示。仍蹈前辙。是何道理。着将刑部堂官。交部查议具奏。常格等交部查例定罪具奏  

○丁未。祭先师孔子。遣大学士刘统勋行礼  

○命编修梅立本。提督广西学政  

○戊申。祭大社大稷。遣显亲王衍潢恭代行礼  

○谕曰、富勒赫、母年已老。不必遣往和阗。着留京以副都统用。宣化镇总兵员缺。着巴延弼补授。前往和阗办事。仍令恒德署理。巴延弼所遗大同镇总兵员缺。着纳丹珠署理  

○大学士管陕甘总督杨应琚奏、前奉旨。令将甘省与新疆接壤居民。迁移乌噜木齐开垦。兹据肃州申报、招民八百余户。高台县、四百余户。现饬道员。在瑚图毕、宁边城、昌吉、罗克伦、等处。查明余地。给与车辆口粮。送往安插。报闻  

○己酉。谕、据明山奏、游击裘鳌、访缉海洋盗踪。严督所属员弁。巡查追捕。知县金廷烈、拏获盗首黎天喜。及伙盗等十三名。并将要犯徐亚海等、设法擒拏等语。裘鳌、金廷烈、实心缉捕。拏获盗犯多人。甚属奋勉。俱着送部引见。此案盗犯。往来洋面。纠约多人。行劫至数十次之多。且自乾隆二十八年以来。积年劫掠。该地方文武员弁。并未查报缉拏。所司何事。着该督抚查明参奏。交部严加议处  

○谕军机大臣等、明山奏、拏获洋面劫盗一摺。已降旨将游击裘鳌。知县金廷烈。送部引见。并令将前任纵盗疎防之文武员弁查参。交部严加议处矣。粤东毗近外洋。海面盗船。尤宜随时侦缉。以靖地方。此二案盗犯。自乾隆二十八年。至今时逾三载。积至五六十案之多。该地方官。前此何以漫无闻见。任其横行滋事。历任督抚。并未经劾奏疎防之员。则亦不得辞其咎矣。外省每视查缉盗犯为具文。动辄因循玩忽。即如今岁庄有恭、奏获江洋大盗。亦系屡年积案。一经实心访缉。即多就获。可见盗犯之能获与否。全在地方官之实力与不实力耳。况此等盗匪。驾驶海船。纠众行劫。若不上紧搜剿。不但估舶扰害无穷。且恐日久蔓延滋患。今盗首及要犯。虽就弋获。而伙盗未获者尚多。此时杨廷璋、王检、想已莅新任。明山、尚有查办事件在粤。此案系伊任内经手之事。着一并传谕。令其严饬各员弁。实力躧缉。尽绝根株。毋使漏网。以期海疆宁谧。其现获各犯。亦即严加审拟。尽法处治。毋稍姑息。不可归案完结。以图了事。可将此传谕杨廷璋等知之  

○又谕曰、巴延弼、已授为宣化镇总兵官。命往和阗办事。伊得旨后。若来京请训。往返有需时日。着即由彼驰驿前往和阗。因思驻劄大臣等、多官于内地。习尚安逸。既边隅为劳苦。又或不能同寅协恭。或不能洁己自爱。苛扰其下。满洲世仆。岂宜出此。即如素诚在乌什。贪淫败检。竟致激成叛乱。己身被害。并子嗣俱无所逃罪。和诚在和阗。隐匿应贡之玉。又重利盘剥回人。亦经治罪正法。其明鉴也。大臣等、果能正己率属。与同官和衷集事。将来年满彻回。必加恩擢用。着传谕巴延弼。朕因其人尚可用。予以奋勉之阶。伊至和阗。当以素诚和诚为戒。再和阗采玉。系常年土贡。每派回人供役。伊等倘怠玩隐匿。自当加意约束。若效力行走。尚属勤慎。则应酌量赏给。以示鼓励。不可丝毫扰累  

○顺天乡试。以户部左侍郎管顺天府府尹事裘曰修、府尹窦光鼐、为监临官。兵部尚书彭启丰、为正考官。兵部右侍郎钟音、为副考官  

○庚戌。谕军机大臣等、明瑞、阿桂等奏称、贼势较前衰弱。伊等于七月初九日。领兵逼近城根。掘沟筑墙。防其逃逸。忽东门突出贼众二千。为官兵击败入城。仍不时冲突。城西亦然。现在各门俱筑长围。俟叠砌坚固。自无所逃等语。看来我兵从前离城甚远。且掘沟筑墙一事。何以早未计及。若谓兵不敷用。明瑞身为将军。即应据实陈奏。再伊等奏内。有贼人欲割城下未熟之黍。为我兵击败之语。乌什贼人滋事。始于二月。计其耕种之期。不过三四月间。何以未闻驱逐毁弃。若似此围困贼人。虽经年看守。亦不能竣事。明瑞等、着严加申饬。至伊等既以长围困贼。无路可逃。若仍准纳降。则姑息过甚。断不可行。明瑞等、务遵节次所降谕旨办理  

○辛亥。吏部议覆、安徽按察使闵鹗元奏称、地方官缉获盗匪。例邀议叙。岂容攘窃为功。乃外省州县陋习。竟将邻封及佐贰所获之犯。捏称自获。请严定处分。以戒早滥。应如所奏。如捏报盘获重犯。应送部引见之案。本员革职。上司徇隐。降三级调用。不知情者。降一级留任。如寻常盗匪。应加级纪录之案。本员降二级调用。上司徇隐。降一级调用。不知情者。罚俸一年。通行直省遵照。从之  

○又议覆、安徽按察使闵鹗元奏称、外省审理命盗案件。请仿部中汇奏例。以年终为限。督抚将新旧已完未完各案。并声明因何未完之故汇奏。庶承审官不敢迟延逾限。督抚亦不敢怠于稽查。人犯可免拖累。应如所奏。通行直省遵照。从之  

○壬子。秋分。夕月于西郊。遣裕亲王广禄行礼  

○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吏部等部议准、直隶总督方观承奏称、永定河道署。向在固安县城内。地洼渟潦。多就倾颓。请移建南关高阜。又南岸同知。向居分司旧署。年久已圯。请移建该县东门外。北岸同知。未经设署。请添建永定河北张化地方。所需工料。于司库动拨。从之  

○兵部议覆、陕西西安提督李时升奏称、延绥镇属宜君营。驻劄鄜州属宜君县。北距延绥总兵驻劄之榆林府。一千余里。文檄往来辽远。现提督驻劄西安。距宜君县。仅三百余里。请就近改归提臣管辖。应如所奏。从之  

○举行乾隆三十年分。江南省军政。年老官一员。有疾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一员。分别处分如例  

○癸丑。上奉皇太后幸万树园大幄次。侍早膳  

○赐蒙古王公台吉。并杜尔伯特郡王车凌乌巴什等食  

○两江总督管江南河道总督高晋奏、勘骆马湖情形。查山东沂河。下达骆马湖。由芦口坝。出沙家口、徐塘口、又由<?车它>车头、一隅头、王家沟、柳园头、各水口入运。为运河北岸之旁流。惟王家沟、柳园头、二处。设有闸座。余俱修筑草坝收蓄。每年酌量水势大小。开放济运。并不专济江广重运。如江浙船至。运河水足敷浮送。应酌留湖水。以济后运。柳园头闸。亦毋庸开放。如遇水小。柳园头一闸。不敷接济。请兼开王家沟闸。二处闸官。查宿迁县丞。汛务尚简。应责成经管。又<?车它>车头、在骆马湖上游。于洩水形势不顺。一隅头口门、名竹篓坝。二处向设草坝。冬闭春开。已足济运。无庸设闸。又芦口坝。上受沂河、骆马湖水。下注沙家、徐塘、二口入运。实于邳州一带运道有益。遇水小之年。应于坝南筑草坝。拦截沂河。悉归沙家、徐塘、出口济运。重运过后。仍堵闭以免山水旁溢。但此坝系水利工程。年久坍卸。应俟水落后修整。并请改归河员经理。其余通湖引渠。及各口门尾闾。间段淤浅处。统俟水落。与芦口坝一并趱办。得旨、如所议行  

○甲寅。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兵部议准、闽浙总督苏昌疏称、台湾淡水营。驻劄八里坌。系贩洋要路。又为台郡北路门户。向设都司一。千总一。把总二。俱从陆睡人员内调补。恐于洋面情形。未必熟练。查该营原系水陆兼辖。请改都司为水师调缺。把总外委。改用一半水师。督率水兵巡洋。其余千总。及把总、外委。仍从陆路人员内拔补。专防陆路地方。从之  

○豁除甘肃平罗县、上下宝闸二堡、砂压额田一百一顷六十一亩额赋  

○乙卯。上奉皇太后幸卷阿胜境、侍早晚膳。至戊午皆如之  

○赐扈从王公大臣。及蒙古王公台吉等宴。至戊午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据瑚图灵阿奏称、俄罗斯绰尔济喇嘛丹巴达尔扎等、遣索特巴禀称、伊等游牧。地近边境。情愿归顺天朝。但恐被俄罗斯追索。致生事端。请于和好解约时。归顺方妥。并探恰克图停止贸易之故。再请归顺时。遣卞兵邀迎等语。丹巴达尔扎等、遣索特巴来禀。特以我停止恰克图贸易。或构兵端。如不归顺。伊等游牧地近。虑先受害。若豫归顺。又恐我擒执送还。故来探取确信。着传谕瑚图灵阿、如丹巴达尔扎等、遣人再来。瑚图灵阿即云。我皇上统一区宇。外藩慕仁归化。无不容纳。尔等若果输诚归顺。代奏后。必加恩收留。如恐我执送俄罗斯。则从前俄罗斯曾收留我国逃人舍楞等。此时岂有将尔等送还之理。至于恰克图贸易。特因俄罗斯近年诸事推诿。不能即速完结。且增加税额。以致物价昂贵。是以停止。并非欲构兵端。倘俄罗斯敢于滋事。彼时再行裁度。丹巴达尔扎等、如欲归顺。听从其便。否则亦无抑勒之理。若请遣兵邀迎。我天朝亦断不行此诱人之事。晓谕后。遣还可也  

○丙辰。万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孝贤皇后陵  

○遣官祭显佑宫。东岳庙、城隍庙、上诣皇太后行宫行礼  

○御澹泊敬诚殿。扈从王公大臣官员、及蒙古王公台吉等、行庆贺礼  

○丁巳。谕、朕为阐扬黄教。安辑众生。特降谕旨。将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之呼毕勒罕。由西藏接来。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乃喀尔喀等、供养之大喇嘛。今方年幼。正宜勤学经典。不可无教习之喇嘛。但堪布诺们汗扎木巴勒多尔济。尚卓特巴逊都布多尔济、及堪布喇嘛沙克都尔等。昨据阿里衮、瑚图灵阿参奏。亦曾请给票照。私向俄罗斯贸易。并据成衮扎布奏、诺木布扎布、扎木巴勒多尔济等。有擅打小呼图克图一事。经阿里衮讯问。虽互相推诿。不肯吐实。然仍留于呼毕勒罕之侧。甚属无益。俱令来京。其普宁寺堪布喇嘛罗布藏扎木巴拉。亦由西藏唤来。通彻经典。今特赏诺们汗名号。遣往库抡。为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之教习。务俾呼毕勒罕。勤学经典。慎守戒律。副朕阐扬黄教之至意。而喀尔喀等、亦有厚赖焉。免之勿怠。将此并谕喀尔喀四部落等知之  

○吏部议覆、调任江西巡抚明德疏称、吉安府属龙泉县。地处万山。棚民杂处。风俗刁悍。非初任之员。所能胜任。请改为要缺。在外拣补。广信府属广丰县。漕粮无多。词讼亦简。虽有棚民。醇良易治。请改为中缺。归部铨选。应如所奏。从之  

○戊午。户部议覆、江西布政使张逢尧奏称、本省牙行。向例五年编审。更换新帖。查州县牙行。有事故歇业者。许其顶补换帖。其消乏吞欠者。应随时查办。原无俟五年编审。始行更换。请长远停止。以杜吏胥扰累。应如所奏。至称各省有似此者。概请停止。查京城牙行。承充者多外来之人。稽查非易。应仍照旧例。五年一次换帖。外省土着居多。地方官自可随时稽察。亦应如所奏。一体停止。从之  

○兵部议准、调任广东巡抚明山疏称、雷州协中军都司。原系题缺。左营守备。原系推缺。现裁都司。以左营守备管中军事。总理左右二营。事务殷繁。请定为陆路题缺。再粤东外海水师游击九缺内。业改左翼、碣石、二镇右营游击为都司。其电白、吴川、二营游击。所辖地方。未为险要。弁兵较各营为少。亦请改为都司。仍作题缺。隶高州镇管辖。出洋巡哨。照旧轮办。从之  

○江南河道总督李宏、河东河道总督李清时、山东巡抚崔应阶奏、会勘微山湖情形。查济宁、鱼台、二处滨湖。地势高于湖口滚坝无几。若照漕臣杨锡绂议。将水志加高二尺。湖滨地亩。难免淹浸。现探量湖水。高于运河水面二尺有余。来春放闸。运河水可得五尺余寸。第微湖滚坝。每月消水六寸。而重运经行。约有三月之久。迨江广粮艘入境。止存水三尺有余。难于浮送。请将滚坝矶心。每孔安砌石槽。设立板片。水小、加板多蓄一尺。水大、即将板片尽启。至八闸河底。多系砂礓。若自湖口至顿庄五六十里。悉行挑深五尺。不特费帑无益。且恐韩庄以上运河。抽掣过甚。转致浅阻。请将八闸运河新淤处。尽力挑挖。不必拘定五尺。务至旧时河底而止。则滚坝既加蓄水一尺。八闸河底。又复挑深。与漕臣所请增水二尺之数。约略相符。而济宁、鱼台、一带民田。亦可不致淹浸。再小梁山、内华山、蔺家山、伊家河、等处支河。河底俱低于滚坝。该坝既设板拦水。各水口宜悉堵闭。俟应行宣洩时启放。再江南河清、河定、河成、等闸。与山东八闸毗连。臣李宏业饬闸官、照八闸例。知会启闭。俟冬底。再将泇口、猫儿窝、浅处疏通。则山东八闸。既无虞浅阻。江南邳州一带。亦足浮送有余。得旨、所议甚妥。依议行。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文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七百四十二

猜你喜欢
  宋本原跋·魏徵
  ●卷一百三十五·徐梦莘
  ●卷六。恩叙一·梁章钜
  卷二百七十四·杨士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九十二·佚名
  匈奴列传第五十·司马迁
  隋纪六 炀皇帝中大业九年(癸酉、613)·司马光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雍正
  歴代建元考卷五·钟渊映
  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卷五·纪昀
  卷第十八·太安万侣
  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六十一文学春秋经传类对赋【有序    宋】徐晋卿余读五经酷好春秋治春秋三传雅尚左氏然义理牵合卷帙繁多顾兹謏闻难以殚记乃于暇日撰成録赋一篇凡一百五十韵计一万五千言欲包罗经传牢笼

  • 第三十五场·田汉

    [赵观站高瞭哨。[曹彦约率兵士上,见赵白盔甲。曹彦约 嗳呀,赵将军!将军带孝从军,真乃可敬。只是老夫人与令嫒无端被奸人杀害,忒以不幸了。下官代汉阳人民特来唁慰。赵观 多谢大人,只是我母一死,赵某此心已碎了。曹彦约 赵

  • ●卷六·李攸

      庙制   元符三年,诏曰:“艺祖顺天应人,肇造区夏。太宗受命继代,底定寰宇。真宗以圣继圣,抚盈成之运,奉太平之业,登岱告成,文物典章,于斯大备。昔在仁祖,并尊千百世不祧之庙。恭惟仁宗皇帝躬天地之度,以仁治天下,在位四十二

  • 第十五回 袭太原元扩廓中计 略临洮李思齐出降·蔡东藩

      却说元顺帝闻通州被陷,惶急异常,亟御清宁殿,集三宫后妃,及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准备北行。左丞相失烈门,及知枢密院事黑厮,宦官伯颜不花进谏道:“陛下宜固守京都,臣等愿募集兵民,出城拒战。”顺帝道:“孛罗扩廓,屡次构乱,京中守

  • 读礼通考卷二·徐乾学

    丧期二表中右成人大功九月仪礼一十五条丧服小记一条丧服传一条唐律一条开元礼五条政和礼三条右殇小功五月仪礼一十一条唐制一条右成人小功五月仪礼一十三条唐律三条【为舅从仪礼从母分出】显庆礼一条开元礼五条政和礼

  • 卷之四十八·佚名

    洪武三年春正月辛卯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锡宴○置巩昌平凉二卫指挥使司○癸巳 上以王保保为西北边患复命右丞相信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

  • 武皇帝实录卷之二·佚名

    己亥年正月、东海兀吉部内虎儿哈二酋长王格、张格,率百人来贡土产:黑白红三色狐皮,黑白二色貂皮。自此兀吉虎儿哈部内所居之人,每岁入贡,其中酋长箔吉里等六人乞婚,太祖以六臣之女配之,以抚其心。 时满洲未有文字,文移往来,必

  • 何妥传·魏徵

    何妥,字栖凤,西城人。 他的父亲细胡因经商进入西蜀,于是就在郫县安家,侍奉梁朝武陵王萧纪,主管金帛交易,因而成为巨富,号称“西州大贾”。 何妥小时就机警聪敏。 八岁,游国子学,助教顾良对他开玩笑说:“你既然姓何,不知是‘荷叶

  • 五五 一个难关·邹韬奋

    在香港办报,登记也是一个难关——这登记当然是向香港政府要求的。我在事前就听见说,“外江老”——不是广东人——尤其是名字被多数人知道的文人,要出面登记,是很不容易通过的,因为他们怕有什么政治作用。这在逻辑上似乎讲

  • 卷第二十二·佚名

    妃嫔二进拜二永嘉郡君邢氏美人制熙宁敕。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至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而兔罝之人。莫不好德。何其盛也。朕修身齐家。有志于先王之政。慎选嫔御。以相内治之勤。以尔某氏。徽柔懿恭。禀自天质。

  • 世运·吕坤

      势之所在,天地圣人不能违也。势来时即摧之,未必遽坏;势去时即挽之,未必能回。然而圣人每与势忤,而不肯甘心从之者,人事宜然也。  世人贱老,而圣王尊之;世人弃愚,而君子取之;世人耻贫,而高士清之;世人厌淡,而智者味之;世人恶冷

  • 先进第十一·智旭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禅解】“先进”的确有“野人”气象,“后进”的确是“君子”气象,但“君子”的确

  • 卷四十三·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三钱塘程川撰书三虞书一若稽古帝尧作书者叙起【吴振録尧典】林少頴解放勲之放作推而放之四海之放比之程氏説为优【辅广录尧典】显道问尧典自钦明文思以下皆説尧之德则所谓克明俊德者古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八·念常

      ⊙(戊申) 神宗顼(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高氏曹太后之甥也。幼与英宗同鞠后所。后为英宗配。生帝。自颖王为太子寻即位。三十八岁崩于福宁殿。葬永裕陵)改年熙宁(是年地动非常)辽国咸雍四年(是年金主阿骨打生)  知

  •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五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五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圣行品中起卷广明集谛。文为三。初明集谛。次会通。三料简。初又三。一标名。二释体。三明是非。初标名二。先牒章门。次释云集因能得阴果。故言是阴因

  •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七·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甚深秘密中秘密诸佛大集会一切如来三昧法金刚加持王分第十七之余  尔时佛眼菩萨摩诃萨。从一切如来身语心秘密出生。以自三业

  • 江味农居士传·江味农

     蒋维乔居士姓江氏,名忠业,字味农。法名妙煦。晚年改名杜,号定翁。于其所著书中,或署幻住,或署胜观。随时取意,初无一定。先世本居江苏江宁南乡凌阁村。因王父乐峰公,筮仕鄂省,遂家焉。居士幼时,即随乐峰公,持诵金刚经,终身未尝

  • 曹文贞公诗集·曹伯启

    又名《汉泉漫稿》。诗集。元曹伯启(1255—1333)撰。十卷,后录一卷。伯启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后历仕兰溪主簿、陕西诸道行台御史中丞。卒谥文贞。是集为其子及门人于至元四年(1338)编成。收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