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会要卷四十五

宋 徐天麟 撰

选举下

举亷【孝亷附】

孝文十二年诏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亷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亡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其遣谒者劳赐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亷吏二百石?上率百石者三匹【师古曰自二百石?上每石加三匹也】

孝景後二年诏曰其唯亷士寡欲易足今訾算十?上廼得官亷士算不必衆有市籍不得官亡訾又不得官朕甚愍之訾算四得官亡令亷士久失职贪夫长利孝武元光元年冬初令郡国举孝亷各一人【并本纪】董仲舒曰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故州郡举茂材孝亷皆自仲舒发之【本传】

元朔元年冬诏曰朕深诏执事兴亷举孝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其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者罪有司奏议曰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亷不胜任也当免奏可【本纪】

孝宣黄龙元年诏曰举亷吏诚欲得其真也吏六百石位大夫有罪先请秩禄上通足?効其贤材自今?来毋得举【韦昭曰吏六百石不得复举为亷吏】

孝平元始元年令宗室其为吏举亷佐史补四百石赵广汉为平凖令察亷为阳翟令

朱博以太常掾察亷补安陵丞

萧望之察亷为大行治礼丞

薛宣?大司农斗食属察亷补不其丞

光禄勲于永除王嘉为掾察亷为南陵丞复察亷为长陵尉

张敞补太守卒史察亷为甘泉仓长

黄霸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亷为河南太守丞

尹赏?郡吏察亷为楼烦长

王吉?郡吏举孝亷为郎

池阳令举亷吏狱掾王立

京房?孝亷为郎

师丹孟喜并举孝亷为郎

刘辅举孝亷为襄贲令

平当察亷为顺阳长

孝弟力田

孝惠四年正月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本纪下同】

高后元年二月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

孝文十二年三月诏以户口率置三老孝弟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导民

任子

父任【汉仪注吏二千石?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

苏武以父任为郎

刘向以父任为辇郎

孔光子男放为侍郎

董恭为御史任贤为太子舍人

萧育以父任为太子庶人

史丹九男皆以丹任为侍中

汲黯以父任为太子洗马

伏湛以父任为博士弟子

史丹冯野王皆以父任为太子中庶子

杜延年以三公子补军司空

辛庆忌以父任为右校丞

虎贲诸郎皆父死子代

兄任

霍去病任光为郎

杨恽以忠任为郎

爰盎兄哙任盎为郎中

族父任

成帝时侯霸以族父任为太子舍人

宗家任

赵兼淮南王舅子由以宗家任为郎

致仕

元始二年遣龚胜邴汉策曰其上子若孙若同产同产子一人所上子男皆除为郎

董仲舒曰夫长吏多出於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未必贤也

宣帝时王吉上疏曰舜汤不用三公九卿之世而举臯陶伊尹不仁者远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至於积功治人亡益於民此伐檀所为作也宜明选求贤除任子之令【王吉传】

哀帝初即位除任子令【本纪】

张释之以赀为骑郎【本传汉注赀五百万得为常侍郎】

孝景後二年诏曰今赀算十?上廼得宦亷士算不必衆有市籍不得宦亡赀又不得宦朕甚愍之赀算四得宦【本纪】

司马相如?赀为郎【本传】

董仲舒曰选郎吏又?富赀未必贤也【本传】

鬻官

武帝即位干戈日滋财赂衰耗而不赡入物者补官选举陵迟亷耻相冒兴利之臣自此始也其後府库益虚廼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终身复为郎增秩及入羊为郎始於此其後四年【元朔五年】置赏官命曰武功爵大者封侯卿大夫小者郎吏道杂而多端则官职耗废【元狩四年】除故盐铁官家富者为吏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元鼎二年】始令吏得入谷补官郎至六百【师古曰交更选高官郎又就增其秩至六百石】所忠言【元鼎三年】世家子弟富人或鬬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廼召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入财者得补郎郎选衰矣弘羊又请令吏得入粟补官【平凖书】黄霸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坐罪免後复入谷沈黎郡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冯翊以霸入财为官不补右职

方技

卫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

邓通以濯船为黄门郎

周仁以毉见景帝为太子时为舍人

吾邱夀王年少以善格五召待诏

荀彘以御见侍中

武帝时虞初以方士侍祠

东郭先生以方士待诏公车

武帝即位博开蓻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技之士咸得自効絶伦超奇者为右亡所阿私【龟策传】

丞相魏相奏言知音善鼓雅琴者赵定龚德皆召见待诏

伍宏以毉待诏

成帝时言祭祀方术者皆得待诏【郊祀志】

本草待诏【郊祀志师古曰以方药本草而待诏】

郡吏

赵禹以佐史补中都官用亷为令史

咸宣以佐史给事河东守

魏相为郡卒史举贤良

王吉以郡吏举孝亷为郎

尹齐以刀笔吏稍迁至御史

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迁补太守卒史

鲍宣为县乡啬夫补束州丞

张敞以乡有补太守卒史察亷为甘泉仓长

尹赏以郡吏察亷为楼烦长

焦延夀为郡吏察亷为小黄令

赵广汉为郡吏州从事举茂材

陈万年为郡吏察举至县令

龚胜为郡吏楚王聘为常侍

王欣以郡县吏积功稍迁被阳令

丙吉为鲁狱吏积功劳稍迁廷尉右监

王尊为狱小吏给事太守府补书佐

尹翁归为狱小吏除补卒史

于定国为郡决曹补廷尉

上书

武帝初即位诏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衒鬻者?千数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东方朔传】

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廼尽诏拜?为郎【史记】朔上书曰可以为天子大臣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汉书】

朱买臣随上计吏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主父偃元光元年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是时徐乐严安亦俱上书言世务书奏上召见三人谓曰公等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廼拜偃乐安皆为郎中

终军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为谒者给事中枚臯上书北阙自陈枚乘之子上得之大喜召入见待诏

宣帝初即位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萧望之问状高者请丞相御史次者中二千石试事满岁以状闻下者报闻或罢归田里【望之传】

元帝初即位贾捐之上疏言得失召待诏金马门哀帝初即位息夫躬上书召待诏

从军

周勃材官引强【师古曰强其两反服?曰引强弓弩官也】

申屠嘉以材官蹶张迁为队率【师古曰弩以足蹋者如蹶张】

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师古曰六郡谓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也】?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地理志】

公孙贺北地人少为骑士从军

李广陇西人?良家子从军

赵充国陇西人?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

傅介子北地人?从军为官

甘延夀北地人?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

冯奉世上党人?良家子选为郎

张次公以勇悍从军【义纵传】

常惠应募随苏武使匈奴

郑吉以卒伍从军

傅介子斩楼兰王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军功多用超等大者封侯卿大夫小者郎【食货志】

选举杂録

孝惠高后时市井子孙不得仕官为吏【景纪诏】

有市籍不得宦无赀又不得宦

入财为官不补右职【黄霸】

宗室不宜典三河【刘向】

王国人不得宿卫【龚胜彭宣】

王舅不宜备九卿【冯野王冯立冯彦】

弟犯法不得宿卫【萧望之】

贾人不得为吏【哀帝诏】

执金吾韩立御史大夫张谭并坐选举不实免

丞相张苍任人为中候大为奸利上以为责

张勃举陈汤司隶奏汤亡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削户二百

何武所举方正盘辟雅拜坐左迁楚内史

山阳侯张当居坐为太常择博士弟子故不以实全为城旦【表】

元始二年大理复坐除吏不次免

河平四年宗正刘顺坐使合阳侯举子免

建平二年卭成侯王勲坐选举不以实骂廷史大不敬免

元延元年诏举方正直言之士红阳侯立举陈咸对策拜为光禄大夫给事中丞相方进奏咸不当蒙方正并劾立选举故不?实有诏免咸勿劾立

严延年察狱史亷有臧不入身延年选举不实贬秩司隶奏杜业为大常选举不实业坐免官

平帝初即位诏曰选举者其历职更事有名之士则以为难保废而弗举甚谬於赦小过举贤材之义诸有臧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皆勿案验令士厉精乡进不?小疵妨大才

 

西汉会要卷四十五

猜你喜欢
  唐本纪第七·欧阳修
  ○鱼壳别传·许指严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谷山笔麈卷之十一  筹边·于慎行
  ●引用书目·温睿临
  第二节 物权之物体·佚名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三·佚名
  卷九·司马贞
  一七八 从不说话到说话·周作人
  孟怀玉传·沈约
  霍维华传·张廷玉
  卷十·长孙无忌
  《中国史纲》献辞·张荫麟
  二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荆溪林下偶谈卷二·吴子良

    (宋)吴子良 撰离骚名义太史公言离骚者遭忧也离训遭骚训忧屈原以此命名其文则赋也故班固艺文志有屈原赋二十五篇梁昭明集文选不并归赋门而别名之曰骚后人沿袭皆以骚称可谓无义篇题名义且不知况文乎冷斋误载邵尧夫诗冷斋

  • 卷七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二终南山类五言古陪驾幸终南山     【北周】宇文昶尧盖临河颍汉跸践华嵩日旂廻北凤星斾转南鸿青云过宣曲先驱背射熊金桴拂泉底玉琯吹云中古辙称难极新途或易穷烟生山欲尽潭

  • 东都事略卷六·王称

    本纪六  庆歴元年春二月辛卯韩琦以任福等与贼战于好水川任福及耿傅桑怿王珪武英死之己亥皇子昕薨夏五月乙丑皇子昉薨辛未宋庠郑戬罢王举正参知政事任中师任布并枢密副使秋八月元昊冦麟府二州戊子元昊陷丰州守臣王余

  • 卷十一·沈德符

      ○吏部【屡兼二品正卿】洪武间,詹徽以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为极异,然此时官制未定也。正德初,屠滽以吏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嘉靖中,熊浃以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俱专领宪事。李承勋、王廷相等。俱领团营,不预部事也。惟嘉靖九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佚名

    万历三十八年四月丙子朔孟夏享 太庙遣官行礼○委署临元中军游击叶定远受贿匿谋擅调侬应祖兵欲为土舍白麟报土酋张德胜等占据教化山城之讐巡抚周嘉谟廉淂其情与云南巡按邓渼先后参劾至是部覆叶定远革任行巡按御史逮问

  • 学史卷八·邵宝

    (明)邵寳 撰○酉【凡三十章】母在长安病笃太宗命驰驿召还承问忧悸不能食道病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孝王珪驳曰无逸入蜀不能与母俱留卒京师子道未足称不可谓孝乃更谥良【唐书皇甫无逸传】日格子曰蜀道远且难矣母能行与俱可也

  • 卷二之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二之一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朔闰表余读春秋每苦日食置闰不得其解据先儒旧说春秋不应置闰而置闰者凡二【见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及文元年闰三月】应置闰而失不置者凡三【见昭二十年二月

  • 卷四·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四 唐 司马贞 撰 孝文本纪第十 新啑血【汉书作喋音跕丁牒反汉书陈汤杜业皆言喋血无盟歃事广雅云蹀履也谓履涉之】宋昌【东观汉记宋杨传宋义後有宋昌又会稽典録昌宋义孙也】犬牙相制【言封

  • 谭澄传·宋濂

    谭澄字彦清,德兴怀来人。其父谭资荣,金末时任交城县令,蒙古军攻河朔时,资荣献城投降,赐予金符,任命为元帅左都监,仍兼交城县令。不久,又赐虎符,掌管元帅府事。随从元帅攻汴梁立功。四十岁时因病离职,乃荐其弟资用代行其职,资用去

  • 卷八·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礼说卷八     翰林院侍讲惠士奇撰春官三小史奠系世辨昭穆瞽蒙世奠系鼓琴瑟【故书奠或为帝杜子春读为定其字为奠书亦或为奠】杜子春谓奠犹定也小史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康成谓世之而定其繋书於世本

  • 卷四百五十二·佚名

    △第二分习近品第五十九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修行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云何习近空。云何入空三摩地。云何习近无相。云何入无相三摩地。云何习近无愿。云何入无愿三摩地。云何习近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

  • 行品第九·佚名

    於是世尊告须菩提言: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所从因成就般若波罗蜜。是时诸会菩萨大弟子诸天人意念言:今须菩提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自持辩才说耶是佛威神乎。须菩提知诸菩萨大弟子天人意之所念。语舍利弗言:敢佛弟子。所说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六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三禪品第一百六十七   離喜.行捨.憶念安慧.受身樂.是樂聖人亦說亦捨.憶念行樂.入第三禪。問曰.何故離喜。

  • 卷第八·箬庵通问

    续灯存稿卷第八 明 嗣祖沙门东吴 通问 编定 笠泽居士华亭 施沛 汇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天目本禅师法嗣 婺州乌伤伏龙无明千岩元长禅师 越之萧山人。族姓董。年七岁从诸父比丘昙芳于富阳法门院。十九剃发

  • 序·佚名

    续藏经 补续高僧传明 明河撰补续高僧传序往时。雪浪大师。掀翻义学窠臼。位下龙象。未易指屈。一雨润师。其白眉也。汰如河公。乃润师高弟。倡明教乘。为时所宗。昨岁飞锡白门。讲经报恩禅院。听法者万众。余时野服

  • 西南夷风土记·佚名

    记载西南少数民族和缅甸风土人情的著作。作者姓名已佚。最早见于明人朱孟震的《游宦馀谈》。《学海类编》题为朱孟震所作,不确。书的作者当是亲历明神宗万历年间刘綎率兵征西南地区之事的。书中记叙木邦、孟养、孟密、

  • 演道俗业经·佚名

    佛说演道俗业经,一卷。乞伏秦圣坚译。佛为给孤独长者说在家之三财与出家之三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