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引用书目

「御批通鉴辑览」、「四库全书提要」、「东华录」、「明史稿」、「绥寇纪略」(未刻编)、「贡举考」、「三朝备要」、「明季遗闻」、「甲乙编年」、「旧京志」、「扬州殉难觚」、「残明书」、「中兴金鉴」、「两朝识小录」、「三垣笔记」、「绥史」(后编)、「三藩纪事本末」、「金陵剩事」、「赣难纪实」、「江东事案」(正续编)、「浮海记」、「滇考」、「滇缅日记」、「劫灰录」、「孑遗录」、「三冈志略」、「湖录」。

以上书二十七种,皆一时参核征引者。所以附识于此,特明「勘本」、「摭遗」之事必有源、言必有据,非杜撰也。群书不分年代后先,示便也;不列作者姓氏,省文也。

续用书目

「皇朝武功纪盛」、「江南义师始末」、「福人录」、「续鉴」、「明季辑略」、「鲁乘」、「广见闻」、「舟山忠节表」、「闽小史」、「闰余逸事」、「梦华潭水榭丛录」、「澳门图志」、「浙东郡县新旧志」。

又,续见诸书,于纪传中随时轃损。难经排版印成,亦多案事翻改。并附识。

嗟夫!不才少务交游,绌于知己;名心独冷,侠骨空张。向维急人之急,每致累益加累。今而缵此故史,托骥尾、逐蝇头,亦计之末焉者矣。忆昨从事都转幕下,浮家西子湖边,月满一楼,花明四壁。诗酒壶矢之会,旬辄载举;亲疏依附之流,日繁有徒。及兹黄金散尽,白发渐生。鼓枻重来,入山小住,听万籁之既寂,对一镫而自孤。我因注史杜门,人亦弃交绝迹。抚今感昔,尚忍何言!

夫是书之初,助我借书考镜者,苕上坊友吴寿昌;助我贷泉始事于梓者,盘石九品官周剑堂。既而我子辛生来自芜湖,命之校字。楮本不足,则罄我行装投诸质库;又不足,则乞赀市侩,耐尽诽嘲。自夏历秋,工徒百有余指,岌岌欲溃;亦不啻尔时江上之防独守,我心散而复振。先尝驰书吴门幕中旧雨,或以危言相恐;间诣鹾政偕事诸人,几至叩关弗纳。竭智尽力,书乃有成。成之时,幸钱塘大令同里石敦夫(同福)、前汉阳观察富春周芸皋(凯)、前湖州太守赣榆董奕山(梁)、杭州别驾同郡吴兼山()先后分廉相饟;且不敷,则更得萧山蔡氏松町封翁(鹤)偕其妷孝廉篴椽年丈(聘珍)为之称贷以益之。是书初印计八十部,工阅二百四十余日,糜用平泉三十万有奇。

所以历识集事之难于此者,藉以示吾后人,知卖文为活之难乎其为难也!凡一江上下、十年前后之奉觞为寿、折简为盟及谊称世执而尝小受吾惠者,或呼之弗应、或望之辄走,非之笑之之不暇,而皆以冰炭视也。噫!

己丑秋吴山观潮日,七宝转轮藏主古高阳氏并记于十二峰寓楼。

补勘书目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国殇事略」、「三朝闰余年表」、「国变难臣钞记」、「南渡录」(无名氏着,与李暎碧异)、「吴下旧闻」、「天南逸史」、「平定台海事略」、「国初七子遗书」、「明通事案」、「越中殉义传」、「越东郡县新旧志」、「鲒埼亭集内、外编」、「明文授读」、「西河合集」、「天都文类」、「诸名家专集」(凡集中一文一事于本史有所关合者,摘录之;不及备载其名)。

「绎史」既成之明年庚寅春,重事勘补。萧山蔡氏丈篴椽孝廉为之鸠工排版,传诸海内者又百部。凡续见之书,名列如上。夫温氏原史胪引书目仅四十余种,今就吴兴杨氏跋尾之所称及区区者一隅之所闻所见,则约略犹在百种以外;此温氏之所以不尽不详也。以上续引诸书,人名之备者,莫如「胜朝殉节录」;人事之详者,莫如全氏「内、外编」也。

庚寅闰夏,子玉氏并记。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五·表第二十六·脱脱
  卷五十六·志第二十三·柯劭忞
  卷四百四十五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九·佚名
  第四五六谕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一二二三一--五·佚名
  第一五九手摹结状光绪十四年四月一一三二三—二九·佚名
  卷三十二·苏辙
   八、著作和读书·林语堂
  编后记·喻血轮
  第10章 迁都到洛阳·冯玉祥
  江夏王李道宗传·欧阳修
  卷七·马文升
  卷五十四·佚名
  卷三·长孙无忌
  卷八十四禁狱·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顾炎武

    臣等谨案诗本音十卷国朝顾炎武撰音学五书之一也其书主陈第诗无叶韵之説即本经所用之音互相参考证以他书明古音原作是读非由迁就故曰本音每诗皆全列经文而注其音于句下与今韵合者注曰广韵某部与今韵异者即注曰古音某大

  • 卷十·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十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十名家【上之二】王昌龄【殷云元嘉以还四百年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顷有太原王昌龄鲁国储光羲颇从厥迹且两贤气同体别而王稍声俊至如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清乐动千门皇风被

  • 萧泰来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萧泰来」字则阳,一说字阳山,号小山,临江(今四川忠县)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宝祐元年(1253),自起居郎出守隆兴府。又曾为御史。著有《小山集》。存词二首。 ●霜天晓角·梅 萧泰来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 赖是生

  • 卷九十七 晉紀十九·司马光

      起玄黓攝提格(壬寅),盡強圉協洽(丁未),凡六年   顯宗成皇帝咸康八年(壬寅、三四二年)   春,正月,己未朔,日有食之。   乙丑,大赦。   豫州刺史庾懌以酒餉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覺其毒,飲犬,犬斃,密奏之。帝曰:「大舅已亂天下

  • 从征实录·杨英

    延平王户官杨英撰□□□□□□□户部主事杨英为辑造先王实录事,谨将永历三年己丑九月陈策从王,十月初一日蒙录用,□永历十六年壬寅五月先王宾天□,凡所随从战征事实,挨年逐月,采备造报,以□□□。永历三年己丑(一六四九)九月,藩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徐乾学

    宋纪一百五十【起旃防大渊献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孝恭懿圣皇帝【讳防度宗第二子母曰全皇后咸淳七年九月己丑生于临安府之大内九年封嘉国公十年七月癸未即皇帝位徳祐二年三月丁丑入元元降封帝瀛国公考异按元修宋史其本

  •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一·陈厚耀

    齐悼公悼公元年齐伐鲁取讙闗【左传载于悼公二年】初悼公亡在鲁季康子以其妹妻之及归即位使迎之季姬与季鲂侯通言其情鲁弗敢与故齐伐鲁竟迎季姬季姬嬖齐复归鲁侵地【史齐世家】鲍子与悼公有却不善四年吴鲁伐齐南方鲍子

  • 卷一百七十二·杨士奇

    永乐十四年正月甲午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丙申○擢太医院医士陈敏为御医赐之冠带○丁酉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癸卯○以将祀南郊百官受誓戒于文华殿 鞑靼脱脱不花等来朝命为副千户赐冠带钞币

  •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九·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二十九乾隆二十一年夏六月丁未防赞大臣富德疏奏擒获逆党恩克巴雅尔等及进兵哈萨克情形富德奏言据骁骑校毕齐罕口等擒获阿逆所属台吉恩克巴雅尔等四十余人查恩克巴雅尔等系从前投诚之

  • 重喜传·宋濂

    重喜,塔不已儿之孙,脱察剌之子。塔不已儿姓束吕纠氏,太宗时为招讨使,征信安、河南有功,授金虎符,宪宗四年(1254)卒。脱察剌袭其父职位,宪宗九年率兵渡江攻宋,破十字寨。重喜在其父脱察剌渡江攻宋的战斗中,英勇杀敌,屡立战功,虽左

  • 卷九·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九 吉礼九 社稷坛图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九>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九>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九>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八·高晋

    程涂【臣】等谨案周礼掌方氏辨九服之邦国自王畿千里而外率以五百里为准王将巡守则戒于四方及王之所行先道帅其属而巡戒令盖所以周知夫山镇泽薮之殊而因以广布夫人民谷畜之利典至钜也我国家幅员广逺亘古罕有伦比而维江

  • 论语集注大全卷八·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论语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八泰伯第八凡二十一章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周大【音泰】王之长【上声下同】子至徳谓徳之至极无以复【扶又反】加者也

  • 序·陈确

    客有问曰:&ldquo;子赫然两目,而奚以瞽?&rdquo;曰:&ldquo;今吾目若不瞽,而实无见也,而吾八年矣而弥甚,而犹日屑屑著葬论、大学辨不辍,咸惟西镜之恃耳,人又无以知吾目之不瞽也。且吾既瞽矣,吾言葬、论大学,则世皆切切然,莫不以吾言

  • 阅世界大同之道·太虚

    “世界大同之道”,丁君世宝之所著也。其以天地人有机体之宇宙观,演为天地人有机体之人生观,再演为人生世界、人类社会、人群文化之种种变化;所诠之事理,所用之名词,其为确当与否虽尤当别论,而能自立一种思想体系,卓然成一家之

  • 慎言·王廷相

    中国明代哲学专著。王廷相著。初刻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主要版本有明《王氏家藏集》本、明《王浚川所著书》本、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侯外庐编《王廷相哲学著作选集》本等。十三篇,计有《道 体》、《乾运》、《作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