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欧人通商布教及和议之开始

圣祖康熙三年,夏闰六月,颁赠荷兰国王段匹银两。先是,荷兰于顺治十三遣使哥页及开泽,自爪哇抵京师,以互市为请。廷议许荷兰船八岁一至,船数以四艘为限。其后,郑成功占领台湾,荷兰数遣舰队助攻金夏有功,至是秋,以求报酬,遣其使臣歌伦,复以巴达维亚总督之命来议约,诏颁,予银币有差,他所请皆不许。

四年,春三月,罢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初,世祖朝德意志宣教师汤若望,以历学受知遇,命掌钦天监事,寻赐太常寺卿,加通政使,封通元教师。至是,回回教徒新安卫、官生杨光先上书攻击若望,摘其新法十谬。廷议以本朝历祚无疆,若望不应止进二百年历。又选择荣王安葬日期不慎,论磔。帝以若望有前勋,免死,罢其官。

六年,夏五月,俄使来请互使,帝以俄人连年扰边,又容纳适逃,不许。

八年,春三月,授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自杨光先劾退汤若望后,以光先为监正,罢西法不用。既而光先论闰多不合。比利时人南怀仁时任修历治正,复疏论之,较验得实,光先削职遣戍,授怀仁监副。未几,晋监正,加太常寺卿。后三藩事起,任怀仁工部技师长,令督铸大炮。事平叙功,加工部右侍郎,卒赠礼部侍郎,赐谥勤敏。怀仁等不独明习历法,且旁通百技,政府亦利用之,自治历之外,或令铸枪炮以佐军用,或任外交通译太测量事,故亦不禁其布教,时臣民受洗礼者不下数十万人,而中国之数学及历学极东洋一时之盛。北京天文台之壮观尤为环球冠。

十四年,夏五月,俄使至,请与中国订界约,开贸易,交换俘虏,不许。初顺治十年,俄军侵入什尔喀河流域,时土酋根忒木尔帅部众内从,求保护后,中国有司遇之虐,根忒木尔复奔俄。世祖特遣使莫斯科,令交还中国治罪。俄人不报,至是以此难俄人,谓非交付逃人根忒木尔不可。俄人卒不交出。

二十五年,秋七月,都统彭春等攻取俄罗斯边境雅克萨城,俄守将图尔布青战役,俄人请成,许多。先是,俄罗斯所属罗刹连年侵扰黑龙江边境,帝患之,遣春等以行猎为名渡江侦察情形,归言罗刹可取状,乃命春统水陆军并进,攻陷其城。图尔布青中弹死,其陆军大佐伯伊顿代之守。以军中病疫,思罢兵,帝闻之,亦表示同意,以荷兰公使杜都为介绍,致书俄皇,约定边境。俄皇旋覆书,谓前者中国数赠书于本国,因国中无人能通解汉文,故久不为报,今已知边人构衅之罪,请先释雅克萨之图师,即当遣使诣边定界,乃诏春撤兵归。

二十七年,春三月,以内大臣索额图、佟国伟、马喇为公使,赴色楞格斯克会俄使议界约,寻召还。索额图等行至喀尔喀界,值土谢图与噶尔丹构兵,道梗不得前。帝闻,遣侍卫官保往追之,令其退驻汎界。

二十八年,夏四月,命索额图等赴尼布楚,与俄使会议。先是,俄人来告,改以尼布楚为会场,帝诏索额图等赴之,命都统郎谈发兵一万,自黑龙江水陆并进,以为使臣后援。索额图等抵尼布楚,驻军城外,俄将军乌拉索闻中国军队至,疑有他故,飞书阻止。索额图不应,及俄使费要多罗至色楞格斯克,见中国兵卫甚盛,气大沮,旋张幕于其地为会场。两国公使既会,护兵各二百馀,人皆露刃帐侧。俄人复以兵五百列城南当中国陆军,又以兵五百陈尼布楚河岸当中国水军。俄使发议,欲划黑龙江为两国国境,以江南地为中国,而自有其北岸。索额图则谓东自雅克萨,西至尼布楚、色楞格斯克,凡俄领黑龙江,以及后贝加尔殖民地,当尽以属中国。俄使不可。翌日复会,索额图词少逊,请以尼布楚为分界,俄使难之。以是议久不能谐,时中国译官宣教师张诚、徐日升等调停两使间,往复数回,索额图始议北以格尔必齐河及外兴安岭,南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而俄人于客尔古纳河南所筑堡寨迁移北界,俄使犹不允,于是索额图辍议,拔营向尼布楚城,示将宣战,且招抚蒙古及通古斯人之之降俄者,令为内应。顾俄使雅不欲决裂,乃允以额尔古纳及格尔必齐两河为中俄界线,而索额图翌日复翻议,致书俄使,谓北境之分界线非外兴安岭,为自后贝加尔至朱古特岬之一带长岭。俄使大恚,议复梗,宣教师乃言于两使,谓彼此不得要求过当,平和始克就绪,于是双方退让,国界之议乃成。因复及逃人事,俄使谓根忒木尔已在莫斯科受洗礼,更名,不允交付。索额图亦知其终不可致,亦不复争,和约乃成。于是年九月交换,凡六条,所谓《尼布楚条约》是也,一名《黑龙江条约》。

一、自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沿外兴安岭以至于海,凡岭南诸川,注入黑龙江者属中国,岭北属俄。

二、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河南属中国,河北属俄。

三、毁雅克萨城。雅克萨居民及物用听迁往俄境。

四、两国猎户人等毋许擅越国界,违者送所司惩罚。

五、两国彼此不得容留逃人。

六、行旅有官许文票者,得贸易不禁。

冬十二月,中俄两国遣员立碑于格尔必齐河东及客尔古纳河南为界标,书以满、汉、蒙古、拉丁及俄罗斯五体文字勒之,自是中俄修好,为中俄交涉之起源。于以见当时外交之优胜。且知有国家者,外交与武力确有相为表里之实,而不可缺一者焉。

猜你喜欢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脱脱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杨士奇
  卷之六百三十一·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二·徐紘
  七四 谕内阁着总裁等将进到各书详核汇为总目并妥议给还遗书办法·佚名
  张文礼传·薛居正
  卷三百十五·杨士奇
  卷一·佚名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七·允禄
  卷八下·雍正
  卷三百三十·佚名
  卷第卅一·佚名
  卷四·佚名
  二十七年·佚名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徐梦莘

      建兴下帙四。   起建炎元年五月十六日乙巳,尽六月二日庚申。   十六日乙巳京东转运判官闾邱升责授濮州团练副使封州安置。   制曰:士大夫所严者名分朝廷所恃者纪纲傥於扰攘未定之间即为专辄自便之计国於何有

  • ●序·李纲

      臣纲伏被尚书省札子,三省同奉圣旨,令臣省记编录建炎元年五月一曰以后《时政记》,缮写成册,进御以待制诏颁降史馆。  臣仰惟皇帝陛下躬上圣之资,抚中兴之运,方时多艰,入继大统,龙飞宋都,为天地神明万物之主。嗣位之五曰,即

  • ●明朝小史卷一 洪武纪·吕毖

    ○土地移庙 帝生于旰■〈日台〉县灵迹乡土地庙,生时夜有神光烛天。明日庙忽移置东路百余家,今其地方丈许不生草。 ○红罗幛 帝生,取河水澡浴,忽有红罗浮来,遂取衣之,所居遂号“红罗幛”。 ○薛家洼 帝初渡江,至采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五·张岱

    余煌、陈函辉、陈潜夫列传余煌陈函辉陈潜夫·余煌,会稽人。天启乙丑廷试第一,历官左庶子。煌事封公极孝,登第后,犹跪地受杖;应对稍错,则披其颊,煌仰面受之无忤色。乙丑,释褐。魏珰用事,势焰薰灼,凡在仕路,无不委蛇;诏修「梃击」、

  • 资治通鉴后编卷五十三·徐乾学

    宋纪五十三【起昭阳恊洽六月尽九月凡四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眀孝皇帝六月甲辰诏天下茶盐矾鐡铜银坑冶之利虑有过取而伤民者转运司谕所部官吏条上利害以闻初议欲弛茶盐之禁及减商税范仲淹以为茶盐商税

  • 卷之四十·佚名

      顺治五年。戊子。八月。癸巳朔。遣贵州道监察御史曹叶卜。巡按顺天湖广道监察御史张濩、巡按淮扬。  ○增设汉中饷司一员  ○南赣巡抚刘武元奏报、江西逆贼金声桓、王得仁等、拥众二十余万。直犯赣界。围城

  • 卷九十九下·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九下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四年五月莽曰保成师友祭酒唐林故谏议祭酒琅邪纪逡【师古曰逡音千旬反字或从彳其音

  • 侯景传(附王伟传)·姚思廉

    侯景字万景,朔方人,有的说是雁门人。少年时横行不羁,乡里人都怕他。长大后,性格勇猛又有强健的体力,善于骑马射箭,因此被选做北镇戍兵,逐渐立有战功。北魏孝昌元年(525),有怀朔镇兵鲜于修礼在定州作乱,攻陷郡县;又有柔玄镇兵吐

  • 吕大器传·张廷玉

    吕大器,字俨若,遂宁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初任行人,升为吏部稽勋主事后又先后在四个司里任过职,然后请假回乡。他看到遂宁城的城墙低矮而且不结实,就倡议加以修建。工程刚刚完毕,贼寇来了,他帮助地方官拒敌守城,遂宁得以保

  • 七三、商鞅考(附:甘龙杜挚)·钱穆

    商鞅卫人,与吴起同邦土。其仕魏,事公叔痤,而痤又甚贤起。起之为治,大仿李克。鞅入秦相孝公,考其行事,则李克、吴起之遗教为多。史称鞅先说孝公以比德殷周,是鞅受儒业之明证也。其变法,令民什伍相收司连坐,此受之于李克之《纲经

  • 方域一七·徐松

    水利《方域志》:太祖建隆二年,西京留守向拱言:「重修天津桥,洛水贯西京,多暴瀼,坏桥梁。拱甃巨石为脚,高数丈,锐其前以疏水势,石缝以铁鼓(略)[络]之,其制甚固。」诏书褒美。 开宝九年四月,郊祀西京,诏发卒五千,自洛城菜市桥凿渠抵

  • 卷二十三·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歴代职官表卷二十三翰林院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三<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三翰林院国朝官制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

  • 二十一年·佚名

    (乙亥)二十一年清康熙三十四年 春正月1月28日○庚寅,上臨遣江原觀察使吳道一。前數日,特遣掖隷,賜道一詩,奬許甚隆。道一有俊才,主直道,上素器重,雖爲黨人所忌,不容於朝,而恩數之優渥至此。夫人臣起於踈遠,被君上之寵遇者,自古何限

  • 爱民第十二·佚名

    天生万民,而立之君,君则民之天也。天之养物,以治阴阳为本;君之化民,以政教为务。故寒暑不时则疾疫,风雨不节则岁饥。刑罚者,民之寒暑也;教令者,民之风雨也。刑罚不时,则民伤;教令不节,刚俗弊。故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

  • 卷第十八·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十八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十七世 临安府住山宗杲禅师法嗣下 江州东林道颜禅师(凡十二) 蜀人也。久参圆悟。一日商确古今。师每当仁不让。悟喝云。你参禅。不求正悟。只管信口乱道

  • 绝余编卷四·智旭

    蕅益道人智旭着门人圆果录赞观音大士像赞白者是纸。黑者是墨。何处有紫竹林。甚么是磐陀石。希有大士。无作妙德。不向空中现影。偏借灵于手笔。识海波澄月影寒。蒲团叶翠苔痕碧。善财合掌是何年。同体大悲亲荐得。只

  • 医方论·费伯雄

    方书。清费伯雄撰。四卷。伯雄有《医醇賸义》已著录。卷一载方八十五首,卷二载方七十一首,卷三载方六十九首,卷四载方一百三十首。共三百五十五首。根据汪昂《医方集解》方剂次序,逐一评论,删去各方主治与注文而成。

  • 赵飞燕别传·秦醇

    宋代文言传奇小说。作者为宋秦醇。最早见之于《青琐高议》前集卷七, 《说郛》三十三亦载。常见的有鲁迅辑的《唐宋传奇集》本。 《晋唐小说畅观》本、 《香艳丛书》本等均题《赵后遗事》, 《稗乘》本题作《赵氏二美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