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 他在日本一年多——计划往英国留学

在君跟胡子靖先生到日本留学,大概是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那时他十六岁。他在日本住了一年半左右,从他十六岁到他十八岁,从光绪二十八年的下半年,到三十年(甲辰,1904)的三月。

他在日本的生活,只有李祖鸿(毅士)先生和汤中(爱理)先生的追忆(《独立评论》第二○八期,第二一一期),可惜都不详细。汤中先生说:

当时在君只有十八岁,和我同住在神田区的一个下宿屋,他那时候就喜欢谈政治,写文章。我记得东京留学界在一九○四年的前后,出了好几种杂志,……如……浙江留学生之有 《浙江潮》,江苏留学生之有《江苏》。……《江苏》杂志第一次的总编辑是钮惕生(永建)先生,第二次是汪衮甫(荣宝)先生,后来就轮到在君担任。

在君的文章很流畅,也很有革命的情调(当时的留学生大多数均倡言排满革命)。可惜在君在《江苏》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现在都散失了,我搜访了多时,一篇也没有找到。……

在君住在下宿屋,同我天天见面,他谈话的时候,喜欢把两手插在裤袋里,一口宽阔的泰兴(原文误作“泰州”)口音,滔滔不绝,他的神气和晚年差不多,只少“他的奇怪的眼光,他那虬起的德国维廉皇帝式的胡子”而已。

在君在日本一年半,虽然认识了许多中国留学生,虽然参加了当时东京留学界“谈革命,写文章”的生活,但没有进什么正式学校。不久,日俄战争发生了——1904年2月8日夜东乡大将袭击旅顺口——大家更无心读书了。在那个时期,和李祖鸿兄弟同住的庄文亚先生常常接到吴稚晖(敬恒)先生从苏格兰的蔼丁堡(Edinburgh)寄来的信,信上常说,“日本留学生终日开会,吃中国饭,谈政治,而不读书。”也常说苏格兰生活的便宜,常劝人去留学。据吴先生的估计,中国留学生到那里留学,一年只要有五六百元就够用了。

李祖鸿先生说:

在君受了这种引诱,便动了到英国去留学的意思。……庄文亚君也在这时候起意要到英国,他和在君一旦遇见,彼此一谈,志同道合。……在君搬到我们那里来住了,他们时常商谈出洋事,自然也冲动了我去英国的念头。……后来是在君出主意,由他先资助我路费,且同我出去,到上船以后,再报告家中,商量以后的学费。

李先生继续说:

我们三人决定出洋以后,预备了大约一两个月的英语。在君的英语是一点根基都没有,比庄文亚和我都差。然而到我们出发的时候,一切买船票等等交涉,都是他出头了。……

我们离开东京是在光绪三十年,时间大概是春夏之交(汤中先生说是“三月某日”。)我们那时所谓经济的准备,说来也甚可笑。在君的家中答应给他一千元左右,交他带去。至于以后的接济,却毫无把握。庄文亚家的资助不过四五百元,以后却再无法想了。那时正值我家把我和我弟祖植半年的学费三百元寄到,我们就向家兄祖虞商量,先把此款归我带去。总算起来,统共不过一千七八百元。

依我们当时的计算,日本邮船价廉,……我们到英国时至少还可以有好几百元的余款。不料那时适因日俄战争,日本船不能乘,于是改乘德国船,三等舱位的船价每人三百元左右。……我们在上海又须得耽搁一阵,因为丁、庄二君的家款都约定在上海交付。……到我们〔在上海〕上船赴英国的时候,我们三人手中只剩了十多个金镑!

三个青年人身边只有十几个金镑,就大胆的上了船,开始他们万里求学的冒险旅程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九·魏徵
  卷一 前赵录一·崔鸿
  附录二:袁宏传及其轶事·袁宏
  卷之十二·佚名
  卷二百七十·杨士奇
  ●卷上·何刚德
  古史原叙·苏辙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纪昀
  党项传·欧阳修
  颜真卿传·欧阳修
  尹火享传·脱脱
  温迪罕缔达传·脱脱
  卷十四之卷二十四并阙文·宋敏求
  卷三十九·佚名
  卷四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四出·李开先

    【引子】(地方官上)地方千里关心处,朝暮驱驰内外巡。半夜挑灯梳白发,平明骑马走红尘。(白)事不关心,关心即乱。小官是沧州捕捉官是也。今早大圣庙地方来报:庙前杀死二男子,各带器械。身边有印信文书,验出是高太尉府中两个虞候。

  • 卷四十二·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四十二郝天挺【一首 补五首】天挺字晋卿陵川人家世儒素伯父子飏有诗名号东轩老人先生少日有赋声早衰多疾厌于名塲遂不复就举贞祐之兵避于河南往来淇卫间为人有崖岸耿耿自信寜落薄

  • 卷九十五·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九十五李洞洞字才江唐诸王孙也尝游西川慕贾浪仙为诗铸铜像其仪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澁而不能赏其奇峭唯吴子华深知之子华才力浩大八面受敌尝以百篇示洞洞曰大兄所示百篇中有一联絶唱西昌新

  • 卷五·舒赫德

    辛未上谕内阁曰前任临清州知州王溥现交吏部防议处自有应得处分今据呈闻有夀张奸民滋扰情愿回东协同印官帮办等语王溥准其前往山东交与大学士舒赫徳令伊自备资斧聴差遣事竣后视其如何出力再行奏闻请防同日杨景素奏

  • 卷二·陈继儒

    昔武王问五帝之诫于尚父,尚父曰:“黄帝之诫曰:‘吾居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乃铸金人,三封其口。曰:‘磨兜坚,慎勿言。’“故孔子于《易传》著慎言者十二,于《论语》著慎言者十五,于《戴礼》著

  • 卷之五百四十七·佚名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秋七月。壬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翌日如之。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延祉、延祉现已补授库伦办事大臣。所有达赖喇

  • 卷首之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十二勅谕六乾隆年间【二】乾隆二十一年二月初二日上谕今八旗人口孳生渐多将另记档案抱养之子开档人等查明业经降旨将无钱粮者即令出旗任其各谋生

  • 卷第十一·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十一 大鷦鷯天皇 仁徳天皇大鷦鷯天皇。譽田天皇之第四子也。母曰仲姫命。五百城入彦皇子之孫也。天皇幼而聰明叡智。貌容美麗。及壯仁寛慈惠。★四十一年(庚午三一〇)春二月。譽田天皇崩。時太子菟道稚郎

  • 卷一·孙奇逢

    大学之道章此个学字即夫子学而时习之学字合千古帝王贤圣做此一件生活不尽所以为大道在合德与民而归于至善之地盖德即身也格致诚正乃所以明之也民即天下也齐治均平乃所以新之也德无一念之不明民无一人之不新身方底于粹

  • 第三十二章·王夫之

    一章句云&ldquo;夫岂有所倚著于物&rdquo;,一&ldquo;物&rdquo;字,定何所指,小注中自有两说:其云&ldquo;为仁繇己而繇人乎哉&rdquo;,则是物者,与己对者也;其云&ldquo;不靠心力去思勉&rdquo;,则是物者,事也。两说似乎难通。乃孟子

  • 卷五十八·性音

    宗鉴法林卷五十八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四世 秀州华亭船子德诚禅师(药山俨嗣) 因夹山初住鹤林。道吾到遇上堂。僧问如何是法身。山曰法身无相。曰如何是法眼。山曰法眼无瑕。吾失笑。山下座请问。某甲抵对必有不是。致

  • 王常宗集·王彝

    四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明王彝(?—1375)撰。王彝,字常宗,其祖为蜀人,本姓陈氏。父为江苏昆山教授,遂迁嘉定(今属上海)。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书成赐金币遣还。寻选入翰林,以母老乞归养,自号妫蜼

  • 圣寿万年历·朱载堉

    八卷。附律历融通四卷。明朱载堉撰。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明皇宗室。著有《乐律全书》、《律吕正统》、《律吕质疑辨惑》。明代所用大统历实为元代授时历,成化以后推交食多有不合,议改历者日众。载堉因撰《律历融通》

  • 温病正宗·王松如

    温病学著作。民国王松如编撰。1937年刊印。是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学说辨正,凡温病解释之正误、温病真理之探源、温病瘟疫之辨析、温病学说之折中4章; 下篇为正宗辑要,凡通论、分论、辨脉、分症4章;篇后附方。以前人

  • 梦鹤轩梅澥诗钞·缪公恩

    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 庐山集·董嗣杲

    宋诗别集。5卷。董嗣杲著。本集收入的,是诗人在九江任职时所写的诗。原本久佚,今传本是清代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所辑出。与《庐山集》同时辑成,并附于一册的,还有董嗣杲另一诗集《英溪集》,1卷

  • 古史·苏辙

    纪传体史书。北宋苏辙撰。60卷。辙据司马迁《史记》,参考诸书,上自伏羲、神农,下迄秦始皇,为7本纪,16世家,37列传。自谓追录圣贤之遗意,以明示来世。至于得失成败之际,亦略论之,于《史记》有纠正补缀之功。书成于绍圣二年(1095

  • 鞞婆沙论·佚名

    凡十四卷。尸陀槃尼撰。苻秦僧伽跋澄译。又称阿毗昙毗婆沙、鞞婆沙阿毗昙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鞞婆沙,梵语vibha^s!a^(毗婆沙),意为广说、广释。本书内容系广释说一切有部之法相。说阿毗昙八犍度第一。鞞婆沙三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