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章·管子之微时及齐国前此之形势

管子,名夷吾,字仲,或曰字敬仲。后其君尊之为仲父,故后世皆以仲称之。齐之颖上人也。《史记》及《管子》咸不详其家世,今无考焉(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韦昭云:管仲,姬姓之后,管严之子敬仲也,不知何据)。《史记》称其自述之言曰: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音gu)。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有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由此观之,则管子实起于微贱,非齐贵族,而其少年之历史,  实以失败挫辱充塞之。而卒能为国史上第一流人物,岂非孟子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者也?

齐国者,管子之舞台也:故欲知管子,必先知齐国。《史记》本传称: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夫以吾侪(音chai)读《春秋》,习见夫管子以后之齐,诚涣涣乎大国也,然不知其前此实区区海滨一弹丸已耳!太公之初封,为方百里,而介于徐莱诸夷之间。《史记·齐太公世家》云:

武王封师尚父于齐营邱,东就国。(中略)莱侯来伐,与之争营邱。营邱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

然则齐之始建国,所谓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其崎岖缔造之艰,可以想见。以通工商、便鱼盐为政策,虽作始于太公,然新造伊始,立法未备,收效未丰。观莱夷当齐桓时,其跋息而为齐患也犹昔,则前此齐之声威加于四邻者,殆仅矣!自太公卒,十三传而至襄公,实为桓公小白之兄。凡三百余年间,齐之内乱无已时(事具《史记·齐世家》,不备引),更无暇竞于外。逮襄公时,而蜩唐沸羹逾甚,齐之不绝盖如缕耳。《管子·大匡篇》记其事云(《左传》略同):

僖公之母弟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嘻公,衣服礼秩如适。僖公卒,诸儿立,是为襄公。襄公绌无知,无知怒。公令连称管至父戍葵丘,曰瓜时而往,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不许,故二人因公孙无知以作乱。鲁桓公夫人文姜,齐女也。桓公会齐侯于汗,文姜通于齐侯,桓公怒焉。文姜告齐侯,齐侯怒飨公,使公子彭生乘鲁侯,胁之,公莞于车。(中略)后乃为杀彭生以谢于鲁。五月,襄公田于贝丘,见承,从者日:“公子彭生也。”公怒日:“彭生敢见,射之。”豕(音shi)人立而啼,公惧,坠车,伤足,丧屦(音ju)。反,诛屦于徒人费,不得,鞭之,见血。费走出,遇贼于门,胁而束之,袒而示之背。贼信之,使费先入,伏公乃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杀公而立公孙无知。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首,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奔鲁。翌年,公孙无知虐于雍廪,雍方圆徊杀无知。

呜呼!时势造英雄,岂不然哉!天之为一世产大人物,往往产之于最腐败之时代:最危乱之国土!盖非是则不足以磨练其人格,而发表其光芒也。当是时也,齐国之去亡仅一发,虽然,非是安足以见管子。

管子之丰功伟业,虽成于相桓公以后,而实滥筋于傅子纠之时。《大匡篇》复记其事云:

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称疾不出。管仲与召忽往见之日:“何故不出?”鲍叔日:“先人有言,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君今知臣不肖也,是以使贱臣傅小白也。贱臣知弃矣。”(中略)管仲曰:“不可。持社程宗庙者,不让事,不广间,将有国者未可知也。子其出乎?召忽曰:“不可、持三人者之于齐国也,譬之犹鼎之有足也。去其一则必不立。吾观小白必不为后矣。”管仲日:“不然。夫国人憎恶纠之母以及纠之身,而怜小白之无母也。诸儿长而贱,事未可知也。夫所以定齐国者,非此二公子将无已也。小白之为人,无小智惕而有大虑,非夷吾莫容小白,天不幸降祸加殃于齐,纠虽得立,事将不济,非子定社程其将谁也?”(中略)鲍叔日:“然则奈何?”管子曰:“子出奉令则可。”鲍叔许诺,乃出奉令。

是为管子初人政界之始。管鲍二豪,后此相提携以霸齐国,  此际乃先分携而立于敌地。齐之必将有内乱,三子者皆知之;内乱必起于诸公子,三子者皆知之。至其以至锐之眼光,至敏之手腕,能先事以解决此问题,则非绝大政治家不能也。此管子所以贤于鲍、召也。

猜你喜欢
  卷五百八 列传二百九十五·赵尔巽
  第四十二回 廿一款恃强索诺 十九省拒约联名·蔡东藩
  卷之四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清代名人趣史·佚名
  第二三八函光绪二十一年三月十八日一一五一○--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五十二·纪昀
  五五八 谕内阁杨魁办理韦玉振擅用「赦」字等事殊属过当着交部议处·佚名
  十国春秋卷十九·吴任臣
  朱友谦传·薛居正
  揭亻奚斯传·宋濂
  提要·董史
  卷五十·徐一夔
  方域一九·徐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钱惟善

    (臣)等谨案江月松风集十二卷元钱惟善撰惟善字思复自号心白道人钱塘人领至正辛巳乡荐官至副提举张士诚据吴退隠吴江又移居华亭明洪武初卒惟善博学强记初应乡试时题曰罗刹江赋锁院三千人不知出处独惟善引枚乘七发证钱唐之

  • ●怀香记目录·陆采

    第一齣 家门始终第二齣 赴辟登程第三齣 钦赐异香第四齣 京邸遇旧第五齣 司空受掾第六齣 绣阁怀香第七齣 靑琐相窥第八齣 相思露意第九齣 託婢传情第十齣 兰闺复命第十一齣 氐羌谋叛第十二齣 协谋出征第十

  • 卷二十九·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九目録【起五十五字至五十六字】河传【又一体】温庭筠前调【又一体】温庭筠【二首】前调【又一体】李珣前调【又一体】李珣前调【又一体】孙光

  • 卷八百七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十四廉州人歌【武德初顔游秦为廉州刺史时承刘黑闼初平之後风俗未安游秦抚恤之化大行邑里歌之高祖赐玺书勉劳】廉州顔有道性行同庄老爱民如赤子不杀非时草沧州百姓歌【贞观中薛大鼎为沧

  • 卷七百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九郑轨【诗一首 以下无世次爵里可考】观兄弟同夜成婚棠棣开双萼夭桃照两花分庭含佩响隔扇偶妆华迎风俱似雪映绮共如霞今宵二神女并在一仙家刘戬【诗一首】夏弹琴【一作刘希戬诗一作

  • 慕容岩卿妻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岩卿,姑苏(今江苏苏州)士人。其妻有《浣溪沙》词一首,见《竹坡老人诗话》。 ●浣溪沙 慕容岩卿妻 满目江山忆旧游,汀洲花草弄春柔。 长亭舣住木兰舟。 好梦易随流水去,芳心犹逐晓云愁,行人莫上望京楼。 慕容岩卿妻

  • 孙洙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孙洙(1031-1079)字巨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授秀州法曹。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熙宁四年(1071),出知海州,元丰中官至翰林学士。元丰二年卒,年四十九。《宋史》、《东都事略》

  • ●卷二十五·徐梦莘

      政宣上帙二十五。   起宣和七年二月十六日癸丑,尽二十三日庚申。   十六日癸丑童贯至京师。   十七日甲寅粘罕(改作尼堪)围代州崞县都巡检使李翼死之。   武义郎奏差代州西路都巡检使李翼麟州新秦人宣和七年

  • 后汉孝安皇帝纪上卷第十六·袁宏

      永初元年(丁未、一〇七)  春正月癸酉,大赦天下。   青、兖、豫、徐、冀、并六州民饥。   三月癸酉,日有食之。诏公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各一人。   夏四月,太傅张禹为安乡侯,太尉徐防为龙〔乡〕(节)侯〔一

  • 卷之三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圆明园总管世家·佚名

    王湘绮先生有《圆明园诗》,其追叙诸帝游幸及西兵焚毁事实,感喟苍凉,所谓诗史是也。又近人钵提氏有记,略备沿革近状,读之令人不胜景阳宫殿之思。至牍尾谓同治八年,御史德泰者,请按户亩鳞次,捐输复修,而大臣以侈端将启,请旨切责,谪

  • 卷一百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一百十三歌颂五十三【生监诸臣四】万夀诗【五言排律五十韵】监         生【臣】谭一豫带砺山河壮升恒日月长一人膺五福万夀嫓三皇花甲周

  • 卷三·江永

    <经部,四书类,乡党图考钦定四库全书乡党图考卷三婺源江永撰朝聘通考诸侯相朝聘秋官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歳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注小聘曰问殷中也乆无事又扵殷朝者及而相聘也父死子立曰世凡君卽位大国朝焉小国聘焉此

  • 幽梦影跋·张潮

    一抱异疾者多奇梦 , 梦所未到之境 , 梦所未见之事 , 以心为君主之官邪干之故如此 , 此则病也 , 非梦也。至若梦木橕天 , 梦河无水 , 则休咎应之 ; 梦牛尾梦蕉鹿 , 则得失应之。此则梦也 , 非病也。心斋之《幽梦影》 , 非病也 , 非

  • 说 革 命·太虚

    ──十六年六月在上海作──革命一名,滥觞于汤武革命,原为政治上革故鼎新时之一专门名词。儒者重天命,当易姓之际,辄称受命于天,言天已革去昔日命某姓为其国元首之职,今已改命某人任元首之职也。由天视民视、天听民听推之,则

  • 佛说华手经卷第三·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无忧品第十二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言。阿逸多。何等名为真菩萨心。菩萨心者。不可思量不可宣示。我今欲说譬喻证明此心。阿逸多。乃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曰安王如

  • 重刻正法眼藏序·大慧宗杲

    续藏经 正法眼藏宋 宗杲集并着语重刻正法眼藏序正法眼藏者。难言也。请以喻明。譬如净眼洞见森罗。取之无穷。用之无尽。故名曰藏。夫藏者。含藏最广。邪正相杂。泾渭难辩。甚至邪能夺正。正反为邪。故似泉眼不通泥

  • 子平真诠·沈孝瞻

    《子平真诠》是中国传统命理学著作,为清代乾隆进士沈孝瞻先生所著,全书共四十八章,现据考为明代《耕寸集》命理笔记。《子平真诠》是传统子平命理学“前三本”(子平真诠,渊海子平,三命通会)中分量最少,但是理论最为精辟,论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