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江月松风集十二卷元钱惟善撰惟善字思复自号心白道人钱塘人领至正辛巳乡荐官至副提举张士诚据吴退隠吴江又移居华亭明洪武初卒惟善博学强记初应乡试时题曰罗刹江赋锁院三千人不知出处独惟善引枚乘七发证钱唐之曲江即罗刹江【按枚乘称广陵之曲江则观潮当在扬州后人谓汉时广陵地广遂以钱唐之潮当之殊为附会惟善此赋盖亦沿旧说之悞不足为据谨附订于此】大为主司所称由是知名其集在明不甚显故焦竑撰国史经籍志收元人诗集颇伙而惟善所作不着録其传于世者惟赖良大雅集所録诗九首而已此本初为惟善手书真迹藏于练川陆氏后归嘉兴曹溶康熙中金侃于溶家抄得又以甫里许氏所藏本互相叅证始缮为此编流传于世顾嗣立元诗选所录即据此编采入者也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之二·魏庆之
  卷三·皎然
  第三折·马致远
  提要·赵执信
  歙县汪立名编年谱旧本·白居易
  储光羲诗集原序·储光羲
  卷三·袁华
  卷第四·陈与义
  卷四十六·陈起
  卷三百二十七·曹学佺
  清苑斋集补钞·吴之振
  卷四十八·高棅
  卷六百四十六·佚名
  孙惟信词作鉴赏·佚名
  第三節 平仄·王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彭定求

        卷420_1 【有鸟二十章(庚寅)】元稹   有鸟有鸟名老鸱,鸱张贪很老不衰。似鹰指爪唯攫肉,   戾天羽翮徒翰飞。朝偷暮窃恣昏饱,后顾前瞻高树枝。   珠丸弹射死不去,意在护巢兼护儿。   有鸟有鸟毛似鹤,行步虽

  • 第十五出 进果·洪昇

    【过曲·柳穿鱼】〔末扮使臣持竿、挑荔枝蓝,作鞭马急上〕一身万里跨征鞍,为进离支受艰难。上命遣差不由己,算来名利怎如闲!巴得个、到长安,只图贵妃看一看。 自家西州道使臣,为因贵妃杨娘娘。爱吃鲜荔枝,奉敕涪州,年年

  • 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徐志摩

    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这天蓝与海青与明洁的阳光,驱净了梅雨时期无欢的踪迹,也散放了我心头的网罗与纽结,像一朵曼陀罗花英英的露爽,在空灵与自由中忘却了迷惘:——迷惘,迷惘!也不知来自何处,囚禁著我心灵的自然

  •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七十一·宋濂

        王都中   王都中,字元俞,福之福宁州人。父积翁,仕宋为宝章阁学士、福建制置使。至元十三年,宋主纳土,乃以全闽八郡图籍来,入觐世祖于上京,降金虎符,授中奉大夫、刑部尚书、福建道宣慰使,兼提刑按察使,寻除参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佚名

    正德十六年十二月己卯朔总督漕运都御史陶琰等奏江西运舡值兵变冻沮到淮愆期恐误来年粮运乞将见到正粮十五万余石即于淮仓收贮候次年查有被灾州县止徵折色存下军舡改拨运纳事下户部议谓迩来漕规废弛领运官旗希图计囤故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佚名

    弘治十七年四月壬辰朔孟夏享 太庙乐设而不作○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升河南布政司右布政使庞泮为广西左布政使○甲午给秦府故辅国将军诚漻夫人高氏餋赡米岁五十石靖江王府故辅国中尉规煐妻张氏米岁三十石○升狭西按察司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弘治十三年四月甲申朔孟夏享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福建福州府故有二徐真君祠其冠袍例三年遣内官赍换后以知府蒋濙及给事中许天锡奏其骚扰改命太常寺赍换至是尚衣监太监甯诚奏乞仍差内员礼部覆奏谓遣太常寺官便而六

  •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罪惟录选辑二·查继佐

    罪惟录选辑二传(一)诸王列传抗运诸臣列传  ·诸王列传·  潞王翊鏐  ·潞王翊鏐潞王翊鏐,穆宗第三子;与神宗同母。隆庆元年,册封,国卫辉。一再传王由□,性慈易,有贤声。甲申国变,诸大臣议称尊南都。会

  • 四十三年·佚名

    (丁亥)四十三年清乾隆三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寅,上詣太廟,行展拜禮,詣璿源殿,行展拜禮,詣毓祥宮,行禮訖,還宮。○下勸農傳敎,命飭諸道。○侍從臣父年七十八十人,命加資。1月2日○丁卯,內局入診。命修撰崔益男,施刊版之典。因領

  • 读书録卷十一·薛瑄

    诚即五常之实理非五常之外别有诚也如实有是仁实有是义实有是礼实有是智是也即理而物在其中即物而理无不在如未有此宫室已有此宫室之理及有此宫室而理即在宫室之中如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及有天地万物而理即在

  • 原序·聂崇义

    三礼图集注原序昔者秦始皇之重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帝之恶方严而人间尚通变上之化下下必从焉是以双劔崇节飞白成俗挟琴饰容赴曲増抃自然之道也周世宗暨今皇帝恢尧舜之典则总夏商之礼文思隆大猷崇正旧物仪形作范旁诏四

  • 复甘立仁居士书·太虚

    闻由音声、耳根、心识三和合成。根在音识之间,楞严正选闻根,虽曰音闻,初步入流亡所,即遗音返闻,不重于音也。但心闻洞十方,初心不能入,此为初心设方便,故令即音闻而弃音入闻耳。武昌佛学院出版之楞严研究,可参阅之。太虚复。(见

  • 卷十二·佚名

    逆顺二法三法发趣[第一] 非因二法非善三法中之因二法善三法一七二缘非因.非善法而因.善法从因缘生……缘非因.非善法而非因.善法从因缘生……缘非因.非善法而因.善与非因.善法从因缘生…&helli

  • 乌鸦之画·孙了红

    走下了若干级宽阔的石梯,迎面,有两带矾石面的柜台,四周环绕过来,围成两个小小的长方形的部分。这是××公司地下室中的饮食部。

  • 雅道机要·徐寅

    五代时期诗论著作。1卷。徐寅著。书的前半部实际上是对齐己《风骚旨格》的阐发,多处抄录《风骚旨格》的内容。但其中也表达了徐寅的一些观点,如“明联句深浅”中指出诗的句法须有高度概括力,“明势含升降”中认为诗中

  • 小腆纪年附考·徐鼒

    编年纪事体的南明史。清人徐鼒撰。本书初刻于咸丰十一年 (1861),光绪四年(1878)北京龙威阁再刊,光绪十一年 (1886)又有日本中国使馆的铅印本行世。1957年,中华书局以咸丰初刻本为底本,参校光绪年间的两次刻本,作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