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五八 谕内阁杨魁办理韦玉振擅用「赦」字等事殊属过当着交部议处

五五八 谕内阁杨魁办理韦玉振擅用「赦」字等事殊属过当着交部议处

乾隆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

乾隆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

据杨魁奏赣榆县民韦昭禀首伊侄韦玉振为父刊刻行述,内有「于佃户之贫者赦不加息,并赦屡年积欠」之语,殊属狂悖,而行述内叙其祖着有《松西堂稿》,因委员赴其家查无别项违悖,讯明《松西堂稿》亦已无存。惟家谱内云山东日照县人丁椒圃有传,已飞咨国泰密饬查覆,一面带犯至苏确审。又据宝山县职员范起凤呈控堂弟范起鹄串窃书籍,因有应缴违碍禁书,被其挟制等情,必因为人查出,假称被失。并据该州解到书籍,查有现在查缴之禁书《亭林集》等数种,卽委员赴其家严查有无狂悖著作及别项应缴禁书,提齐人证,至苏审究。等语。所办殊属过当。卽此可见杨魁之不能实心办事也。

查缴违碍书籍,屡经饬谕各督抚,实力稽查,而伊等率以具文塞责,卽如徐述夔所著逆词,狂悖显然,且刊板已久,该抚并未预行查出,及被人告发,陶易尚欲为之消弭,若非刘墉据实具奏,几至漏网。然亦因其诗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之句,借朝夕之朝,作朝代之朝,且不言到清都,而言去清都,显有欲兴明朝去本朝之意。而其余悖逆词句,不可枚举,实为罪大恶极。是以提犯解京,命廷臣集讯,定徐述夔等以大逆不道之罪,律陶易以故纵大逆之条,以正人心而肃法纪。此因实有逆词足据,故不可不办也。

今杨魁因前案之失,意存惶惑,遇有控首逆词之案,不论其事之轻重,纷纷提讯,株累多人,自以为办理认真,而不知其过当,以饰其前此之不能查察徐述夔逆词等之罪。夫韦昭控告伊侄韦玉振于伊父行述内,叙其自免佃户之租,擅用「赦」字,于理固不宜用。但此外并无悖逆字迹,岂可因一「赦」字遂坐以大逆重罪乎?至各处违碍应毁书籍,各省现在陆续查缴,但经缴出,其迟早原可不计。若始终隐匿不交,后经发觉,卽不能复为宽贷,并当视其所藏之书,系何等违碍,以定罪名耳。至此等控首之人,不过闻有蔡嘉树控告徐食田一案,遂尔效尤,挟制以快其私,非实心尊君亲上也。现经审明蔡嘉树因徐食田不允赎田,挟嫌出告,其心亦为私而非为公。且徐述夔诗集刊刻已十余年,蔡嘉树自必早有闻见,若非近时涉讼之隙,彼仍隐忍不言。以此论之,蔡嘉树不能无罪。第因所控逆词不妄,既办逆案不必究及原首之人,是以从宽免议耳!设此后复首告逆案之人,该督抚即应悉心研鞫,辨其真伪。如虚,仍当治以反坐之罪,据实具奏,使奸顽知警,不敢妄行。若如杨魁所办,则怨家欲图倾陷者,片纸一投,而被控之身家已破,拖累无辜,成何政体!且告讦之风,伊于何底乎?况如徐述夔之逆词,久经刊印,地方官理应切寔访查,本不待他人之出首,各督抚又不可因此旨而因噎废食耳!【真按:如此可见清高宗何以致治也,读之难不动容!】

朕综理庶务,从不预存成见。其情真罪当者必不稍事姑容,其事属虚诬者更不肯略使屈抑,且从不为已甚之举,致滋流弊而长刁风。杨魁经朕简用有年,岂尚不能仰体朕意乎!扬魁着交部议处,并将此通谕中外知之。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三 张茂度 子永 庾登之 弟炳之 谢方明 江夷·沈约
  冠颂第三十三·王肃
  卷四·王夫之
  卷一百十七·杨士奇
  ◎白发红妆(一树梨花压倒双海棠)·李定夷
  卷一·宇文懋昭
  别集下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闽游月记卷二·华廷献
  艾万年传·张廷玉
  郭子兴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五·杨士奇
  卷六十七·杨士奇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七·王世贞
  卷十八·佚名
  刘经庶·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四十七·彭定求

        卷247_1 【雨后公超谷北原眺望寄高拾遗】独孤及   崖口雨足收,清光洗高天。虹蜺敛残霭,山水含碧鲜。   远空霞破露月轮,薄云片片成鱼鳞。五陵如荠渭如带,   目极千里关山春。朝来爽气未易说,画取花峰赠远人

  • 序·李渔

    昔人之作传奇也,事取凡近而义废劝惩,不过借伶伦之唇齿,醒蒙昧之耳目,使观者津津焉互相传述足矣。自屠纬真《昙花》、汤义仍《牡丹》以后,莫不家按谱而人填词,遂谓事不诞妄则不幻,境不错误乖张则不炫惑人。于是六尺氍毹,现种种

  • 卷三十八·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三十八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吕 柟【一首】柟字仲木高陵人正德戊辰赐进士第一累官南京礼部右侍郎赠尚书諡文简有泾野集天津天津城外水浮天海口东来万里烟遥见帆樯云外落却疑日月镜中悬鹤巢不避波涛

  • 卷三百三·列传第六十二·脱脱

        张昷之 魏瓘 滕宗谅 李防 赵湘 唐肃张述 黄震 胡顺之 陈贯 范祥 田京   张昷之字景山。父秘,自有传。昷之进士及第,补乐清尉,润州观察推官,校勘馆阁书籍,迁集贤校理,通判常州,知温州。蔡齐荐其材可用,擢提点

  • 卷之一百三十六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七成化十一年春正月辛亥朔 上诣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天下朝觐官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壬子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太监黄赐传奉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李处耘(子继隆)曽巩李处耘字正元上党人在周以右职隶太祖帐下建隆元年擢宣徽北院使三年改南院兼枢宻副使干德初周保权乞师讨张文表命处耘与慕容延钊赴之太祖面授处耘方畧俾图荆南处耘次江陵百余里外潜遣数千

  • 安金藏传·刘昫

    安金藏,京兆长安人,开始时为太常工人。载初年间(689~690),武则天行使皇帝职权,睿宗称为皇嗣。少府监裴匪躬、内侍范云仙都是因私下拜谒皇嗣而被腰斩的。从此公卿以下官员,都不能会见皇嗣,只有金藏等工人能够在睿宗左右行动。

  •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七·丁传靖

    汤思退 陈康伯 陈俊卿 赵雄 赵叔问 汤举,处州缙云人,与先人太学同舍。登第之后,累任州县,积官至承议郎。居乡以疾不起。时适当迁员郎,而纶轴未颁。缙云令王令洙告其家曰:“未须发丧,少俟命下。”且为遣价疾驰入都,

  • 元年·佚名

    (癸亥)元年大明天啓三年三月3月13日○癸卯,十三日癸卯,上擧義兵,奉王大妃復位,以大妃命,卽位于慶運宮,廢光海君,放于江華,誅李爾瞻等,大赦國中。上宣祖大王之孫,元宗大王〈定遠君諱琈,追尊爲元宗。〉之長子也。母仁獻王后具氏,〈連

  • 卷九·黄道周

    <子部,儒家类,榕坛问业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九明 黄道周 撰乙亥春间浦中诸友从墓下搆一讲室乆之未成五月入郡诸友复寻旧业初六日防于坛次谒晦翁毕坐定予云别乆苦不长进今日何以教我者诸友閴然予云有一事欲与髙贤

  • 卷二·佚名

    △初诵第二(二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住寒林中。尔时佛告诸比丘,人生寿浅。会必归终。应勤行道净修梵行。是故汝等不应懈怠。应修善行。修于法义。及以真行。尔时魔王闻是说已,即作是念。沙门瞿昙在王舍城。住寒林中

  • 卷第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六诸过去彼一切尽耶。答应作四句。过去有二种。如前说。尽亦有二种。如过去说。此中俱依二种作论。过去与尽互有广狭。故作四

  • 卷第五·道忞

    禅灯世谱卷第五 南岳下临济宗杨岐法派世系图 (十二世)杨岐方会(卍进本十二世为八世。已下递次准之) 袁州宜春冷氏子。嗣石霜圆。宋神宗皇佑元年示寂。 (十三世)白云守端 衡阳葛氏子。宋仁宗熙宁五年丙戌示寂。寿四十

  •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四卷·宗赜慈觉

    知客官员檀越尊宿僧官及诸方名德之人入院相看。先令行者告报堂头。然后知客引上并照管人客安下去处。如寻常人客只就客位茶汤。欲往堂头库下及诸寮相看。只令行者相引。旦过寮内床帐动用常须齐整。师僧旦过且在温存。

  • 卷一·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屾峰宪禅师语录屾峰宪禅师语录卷一门人(智质 智原)同编住槜李古资圣寺语录康熙壬子岁八月望日入院。山门开楼阁门门门涉入踏向上路路路通霄秪如不恁么来时如何卓拄杖云丹霄腾彩凤铁锯舞三台。佛殿你道

  • 云南志略·李京

    记载云南少数民族山川、地理、土产风俗的著作。作者元人李京,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任云南乌撒乌蒙道宣慰副史,奉命宣慰乌蛮。因“八百媳妇”战事,负责筹措军需。在两年之间,多次进入乌蛮、六诏、金齿、百夷等少数民族

  • 梦幻居画学简明·郑绩

    画学论著。清郑绩著。五卷。分凡例及论山水、论人物、论花卉、论翎毛、论兽畜等。提出“画虽小技,当究用笔用墨,炼形炼意,得气得神”。就山水画的述古、论形、论忌、论笔、论墨、论景、论意、论皴、论树、论泉、论界

  • 贤者五福德经·佚名

    高丽藏作佛说贤者五福德经。一卷,西晋白法祖译。说贤者说法得五种之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