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六、孔鲤颜回卒年考

《世家》:“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家语》:“孔子二十岁生伯鱼。”《家语》未必可信,姑据以为说,则伯鱼之卒,孔子年当六十九也。史不书颜子卒年,今《家语》作三十一。《索隐》及《文选 辨命论 注》引《家语》并作三十二。《家语》又谓回少孔子三十岁。而据《论语 先进篇》伯鱼先回卒,许慎、王肃因谓《论语》乃设事之辞,此固甚谬。《四书释地又续》谓回少孔子三十七岁,卒于哀公十二年,方合三十二年之数。《志疑》依之。《论语稽求篇》以《家语》作三十一回死为是,少三十是四十之误,回死与子路同时。《经史答问》从之。李锴《尚史》云:“颜子少孔子三十岁,享年四十有一”,《四史发伏》《乡党图考》《四书考异》等同之。今按:毛氏云:“考颜渊之死,《公羊传》及《史记 世家》所载年月,则实在哀公十四年春狩获麟之际。夫子是时已泣麟矣,而颜渊、子路同时俱死,因连呼丧予祝予,而有道穷之叹。则颜渊之死,在夫子七十一岁,非六十一岁。在哀公十四年,非四年。(据《家语》推算,颜子当死于孔子六十一岁,哀公之四年也。)少孔子三十岁,原是四十之误。”其辨最析。可证颜子卒年,断在子路卒前一年。而三四字误,尤为屡见不鲜之例。惟少三十可以为少四十之误,则寿三十一又何弗可为寿四十一之误耶?《论语》哀公问好学,孔子对以颜回,曰:“不幸短命死矣。”《尚书 洪範》六极,一曰凶短折,孔安国曰:“短未六十,折未三十也。”《孔传》虽伪,自是古训。臧庸《拜经日记》亦谓五十以下而卒,亦可谓之早。惟定颜子年四十,较李说少一年,则为无据。且颜子之在孔门,最推高足。畏匡之岁,孔子年五十七八,颜子从而后,孔子疑其已死。颜子曰:“子在,回何敢死?”师弟子之情感既深。若颜子少孔子四十岁,则其时年仅十七八,尚在童龄,而从学更在其前,或竟从鲁随行。则孔子五十五岁去鲁,颜子十五即从也。此虽非必不可有之事,而似以少三十为尤近情理。则颜子卒年,后二说之所同,而其年寿,则以第三说为尤当也。

《三国 吴志 孙登传》登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周晋颜回,有上智之才,而尚夭折,况臣年过其寿。”《列子 力命篇》曰:“颜渊之才,不出众人之下,而寿四八。”两说皆与《索隐》及《选注》引《家语》颜回三十二卒之说合。然《列子》出张湛,在王肃后,四八之说,正袭《家语》。孙登之卒,在赤乌四年,当魏正始二年。肃自黄初中出仕,至是垂二十年,或其时《伪家语》已出,故孙登据以为说。且《家语》自袭《史记》,《史记》颜渊少孔子三十岁,至二十九岁发尽白,早死。而《家语》云:“颜渊少孔子三十岁,二十九岁而发白,三十一岁早死。”较《史记》多三十一岁四字。沈涛《论语孔注辨伪》云:“《家语》系王肃伪撰,全是剽窃《史记》,当是今本《史记》脱此四字耳。”则肃前《史记》固有三十一岁早死之语,王肃不知其为讹文,故既袭取以入《家语》,而又为之注曰:“此书久远,年数错误,未可详校。颜渊死时,孔子年六十一,此谓颜回先伯鱼死。而《论语》云颜回死后伯鱼,或为设辞之词。”依此注详之,王肃据《史记》误文可知。故许慎先有以鲤也死为假言之说。许既先王,其据《史记》,尤为明白。则《吴志》与《列子》即非袭之《家语》,亦必本于《史记》。而《史记》既云少孔子三十岁,又云三十一岁早卒,两说相合,必有一误,尤为显见。后人徒据《吴志》《列子》谓《家语》三十二岁死之语实不误,而所误必在少孔子三十岁一语,实思辨之未精也。

[附]项橐考

《秦策》甘罗曰:“项橐七岁为孔子师”,《淮南子 修务训》,刘向《新序》,王充《论衡 实知篇》皆同。《隶释 汉童子逢盛碑》:“才亚后橐”,后项双声,即项橐也。《颜氏家训》以项橐与颜回同为短折,《宏明集》亦云:“颜项夙夭。”董仲舒《对策》,“臣闻良玉不琢,资质润美,不待刻琢,此亡异于达巷党人,不学而自知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人,项橐也。”《史记 甘罗传》引《国策》,“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索隐》本夫作大。谓:“尊其道德,故曰大项橐。”杜台卿《玉烛宝典四》引《清洁法行经》云:“幼而敏悟,大项是也。”又引《关尹内传》云:“大项、颜渊,非无小舛,俱曰圣童。”《史记》甘罗云:“大项橐七岁,为孔子师。”刘师培《左菴外集 达巷党人考》云:“汉儒以项橐释达巷党人者,以大项即达巷转音,据杜氏所引,见《史记》故本作大不作夫。《汉书 董传》亦作大巷,今作达巷,乃后儒所更。孟《注》大项橐,今本易大为人,尤为乖舛。盖橐为其名,达巷则以地为氏,言有转歧,则为大项。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第三左位有大项,注云名橐。是大项为氏,六朝学者均知之。《新序》云秦项橐,秦乃泰讹,泰大古通。俞正燮《项橐考》,以为秦人,弗足据。”今按《论语 子罕篇》,“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史记 孔子世家》引此作达巷党人童子,皇甫谧《高士传》亦云:“达巷党人,姓项名橐。”是汉儒相传,殆均以达巷党人即项橐也。而《论语》云云,《世家》引以列于孔子之卒前,此虽不足泥据,然此所言,必在孔子有盛名,门弟子盛进之后,而言者其人亦决非一弱冠之童子,则即《论语》本文细参之可知。殆古人实有项橐,即达巷橐,又云大项橐,其人聪慧不寿如颜回,或年辈亦与颜回相上下,而未及于孔子之门,而孔子必有所称赏之,于是后人遂有项橐七岁为孔子师之说,而嵇康《高士传》乃云:“大项橐与孔子俱学于老子。”又《天中记》引《图经》云:“橐,鲁人,十岁而亡,时人尸而祝之,号小儿神”,则更出后代传言,无可为信矣。

猜你喜欢
  杨震列传第四十四·范晔
  唐六臣传第二十三·欧阳修
  卷三百四十二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卷一百七十五 皇祐五年(癸巳,1053)·李焘
  第十回 光绪帝·德龄
  卷五·昭梿
  ●崇祯实录目录·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纪昀
  一一一七 谕将各乐章按语与《旋宫图》俱附入《律吕正义后编》并补入四库书·佚名
  四八五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查缴应禁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卷三十一·傅恒
  厍狄士文传·李延寿
  吴社编·王穉登
  卷88·陈邦瞻
  卷一百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紫箫记目录·汤显祖

    第一齣 开宗第二齣 ■〈又上又下〉集第三齣 探春第四齣 换马第五齣 纵姬第六齣 审音第七齣 游仙第八齣 访旧第九齣 託媒第十齣 巧探第十一齣 下定第十二齣 捧盒第十三齣 纳聘第十四齣 假骏第十五齣 就

  • 卷四百五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五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九十 朱应登 雨雪曲 行道广且深霏雪何飘扬晨风无终极烈烈吹我裳长氷断四泽灏景弥八荒遥曭逹周原廓哉无何乡迫观古岩侧碛

  • 春的投生·徐志摩

    昨晚上, 再前一晚也是的, 在雷雨的猖狂中 春 投生入残冬的尸体。 不觉得脚下的松软, 耳鬓间的温驯吗? 树枝上浮着青, 潭里的水漾成无限的缠绵; 再有你我肢体上 胸膛间的异样的跳动; 桃花早已开上你的脸, 我在更敏锐的消受 你

  • ◎帝系五·徐天麟

    ○诸侯王(杂录附)汉与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自雁门以东尽辽阳为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渐于海,为齐赵,谷泗以往奄有龟蒙,为梁楚,东带江湖,薄会稽,为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五·徐乾学

    宋纪一百四十五【起屠维协洽正月尽重光作匿十二月凡三年】理宗建道备徳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开庆元年春正月乙巳朔诏饬中外奉公法图实政国子监主簿徐宗仁伏阙上书曰赏罚者军国之纲纪赏罚不明则纲纪不立今天下

  • 卷之四百五十·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九月丙午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甲戌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翰林院侍读学士瑞洵奏奉天地方积弊太深。宜力求整顿。择尤胪举并据管见一摺奉天为根本重地

  • 卷七十九·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七十九 唐 张守节 撰 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史记七十九 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於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

  • 史记集解卷八十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徐广曰一本云阳翟大贾也往来贱买贵卖也】家累千金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

  • 卷七 孝桓帝纪第七·范晔

    孝桓帝纪(刘志)孝桓皇帝刘志,肃宗章帝曾孙,祖父河间孝王刘开,父亲蠡吾侯刘翼,母亲..氏。刘翼死后,刘志袭为蠡吾侯。本初元年(146),梁太后征召刘志到洛陽城夏门亭,打算将她的妹妹嫁给刘志。适逢质帝逝世,梁太后便与兄大将军梁冀

  • 跋·佚名

    本书初稿卷四,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戊寅之后有『十月己酉(十二日),九卿、詹事、科道官请上尊号,上不许』之文。并载其疏云:『臣等窃惟无所不覆之谓峻德、无所不统之谓大勋,是以称尧、禹之圣者,一则曰「光被四表」、再则曰「声教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 洪武三十年三月甲申朔,四川柏兴州三尖寨土官千户剌兀遣其子八的高进马。剌兀,卜木瓦寨叛酋贾哈剌之弟也。初,贾哈剌与月鲁帖木儿叛,剌兀谏不从,自退守三尖寨,因至盐井卫归顺。既而月鲁帖木

  • 卷四十一·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四十一    明 湛若水 撰 御臣妾上 易剥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臣若水通曰剥卦一阳居众隂之上隂受制于阳宫人受制于君也六五后也宫人之长

  • 四书通旨卷四·朱公迁

    元 朱公迁 撰教脩道之谓教【中庸一章】 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大学传九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 卷六·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传卷六宋 刘敞 撰僖公十有四年春诸侯城縁陵縁陵者何杞之邑也曷为城之封杞也曷为不曰城杞不与封杞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

  • 在宥第十一·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 〇郭庆藩曰:文选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注引司马云:在,察也,宥,宽也。释文阙。 〇典案:宋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余事本,列此篇于盗跖篇下、天道篇上,其目次与今本殊。,欲

  • 卷二·陆粲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附注卷二      明 陆粲 撰杜氏集解宣公元年会于平州以定公位立者诸侯既与之会则不得复讨臣子杀之与弑君同故公与齐会而位定【赵子常曰杜谓春秋时事情有此耳非义理当然也】二年败国殄民殄尽

  • 帝主于神民主于佛之据根·太虚

    ──十六年秋在闽南佛学院讲──一 神为万有之创造者及主宰者故为不平等因及不自由因神有一神、多神之别;奉多神者,为多神教,奉一神者,为一神教。今只讲一神;如天主、婆罗门、耶稣、回教等,均以一特定之神为独一无二之大神

  •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序·义天

    汉明梦感之后。叶书继至。翻译流通者。无代无之。而及贞观。经论大备。繇是。西圣之教。霈然莫御也。自聂道真道安。至于明佺宣律师。各著目录。谓之晋录魏录等。然于同本异出旧目新名。多惑异途。真伪相乱。或一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