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八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八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辛亥朔。

癸丑,置建昌、苏州二军民指挥使司及会川军民千户所,调京卫及陕西兵万五千余人往戍之。时上以月鲁帖木儿叛,故置卫镇守,仍谕将士曰:“今僰人、百夷、罗罗、摩赀、西番诸部皆背弃月鲁帖木儿,散还乡里,宜阅实户数,户以一丁编伍为军,令旧军领之,与民杂居。惟有警则赴调,无事则听其耕牧,从其为乱者悉捕送京师,匿隐者罪之。若大军至境,月鲁帖木儿必深遁山谷,尔守御将校能互相应援、设伏出奇、生擒来献者,赏白金千两,以馘献者二百五十两。”

戊午,封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俞渊为越嶲侯。诰曰:“有功必赏,有罪必诛,此古先哲王不易之道。然赏罚之道得其当而天下之人皆悦,是谓赏罚也。朕即位以来,赏罚之行,悉遵古制。尔骠骑将军佥左军都督府事俞渊,父廷玉及尔长兄通海当朕开创之秋,以舟师来附,从渡大江,所向克敌,东征西讨,厥绩尤著,报功之典未及举行,而尔父、兄相继捐躯于矢石之下。朕悯其忠诚,当天下大定,论功行赏之时,特赠尔父河间郡公,尔兄虢国公,仍封尔仲兄通源为南安侯,以报尔父兄往昔之劳。岂意尔仲兄党附权奸,负若亲之恩义,身没之後,奸谋始露,稽之於古,揆之於律,在所不宥。然立功者前人也,造罪者後人也,以後人之罪而废前人之功,朕所不忍。今特改封尔渊为钦承父业推诚宣力武臣柱国、越嶲侯,食禄二千五百石,子孙世袭,以毋忘尔父兄之功。於戏!忠以报国,礼以律身,惟忠与礼可以享爵禄於悠久。尔其敬哉,勿替朕命。”

癸亥,上谕礼部臣曰:“近闻天下学校生员多骄惰纵肆,凌慢师长,宜重禁之。尔礼部其著为学规,俾之遵守。”於是礼部乃条其目,自授业、讲读、进退、出入皆有定法,且令内不违亲之命,外不咈师之训,以至处朋友、待仆隶皆有其道。又戒以:“毋蔑礼玩法,毋矜能丧志,毋违卧碑以取愆,惟笃志圣贤,潜心古训,以勉其成,违者罪之。”

四川阔州同知董文义、礼州知州普德、中县知县禄舍等遣人进送二十四年黄册并贡马。

乙丑,播州宣慰使杨铿来朝,贡马,诏赐白金三百两、锦绮各十匹、钞五十锭,长官舍人而下五十六人钞有差。

丁卯,西平侯沐英卒。英字文英,凤阳定远人,与郭子兴同里。年八岁,遭兵乱,父母相继没,孑然无依。上见其孤幼,怜之,携以归,命孝慈皇后子之,赐姓朱氏,恩养之甚厚。年十八,授帐前都尉,镇京口。寻陞广武卫指挥使,守广信。取铅山,下崇安,大军取福建,英与有功。岁戊申,是为洪武元年,上即皇帝位,命英复姓曰:“不可使其本宗乏嗣也。”未几,调守建宁,节制延平、邵武、汀州三卫军事。洪武三年,迁镇国将军、大都督府佥事。四年,进阶荣禄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九年,命抚谕西河,修治城垒,怀来远近,西陲以安。十年,西番川藏部寇边,上命邓愈为征西将军,以英为副将军,率兵渡黄河,击败番寇,直抵崑仑山,大俘获而还,以功封西平侯,赐铁券。十一年,命英为征西将军,率京卫、河南、陕西、山西马步将士征西番朵工之地。未几,洮州十八族番酋三副使、瘿嗉子等叛据纳邻七站之地,命英移兵讨之,擒三副使、瘿嗉子等,西番以平。十三年,故元国公脱火赤、知院爱足为西北边患,命英往讨师,出宁夏,踰贺兰山,袭擒脱火赤等。十四年,从魏国公徐达北征沙漠,克灰山,略全宁地,收其遗民以归。是岁八月,还京师。九月,命英同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遂克普定、普安。将至曲靖,闻元司徒平章达里麻等拥兵十余万屯曲靖,英谋於友德等曰:“彼不意我师至,若倍道疾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遂进师。值大雾,师至白石江,雾霁,达里麻拥兵扼於水上,英拔剑,督师济江,与之大战。数合,英纵铁骑捣之,敌遂大败,擒达里麻,俘甲士二万余,长驱而进,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赴滇水死。十五年,遣将兵略建昌、澂江、临安、沅江、寻甸、楚雄、洱海,皆下之,进师大理,土酋世聚众扼下关。英率众造攻具,以夜四鼓出点苍山後立旗帜,酋众惊乱。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斩关而入,麾兵前後夹攻,遂克其城,下鹤庆、丽江、金齿。於是摩赀、和尼、车里、平缅皆相率来降,得府、州、县、宣慰司、长官司一百八,民七万四千六百余户。复讨乌撒、东川诸蛮,下之。十六年,班师,留英镇守。英宣上威德,约束将士,抚绥蛮夷,远近翕然。二十年,浪穹蛮叛,英讨平之。二十一年,百夷思伦发寇马龙他郎甸之摩沙勒寨,英遣别将击败之。二十二年,思伦发复寇定边,其众号三十万、象百余只,势甚猖獗。英选骁勇三万往击之,既抵贼营,与之挑战,贼所驱象中矢走,追其酋长,射杀之,斩首数百级,大败其众。英誓众整师,置火铳神机箭,悉众与战,贼众大溃,斩其将刀思郎等,俘万余人、象三十七只。思伦发遁去,惧而请降。是年冬,朝京师,上慰劳之,赐黄金二百两、白金五千两、钞五百锭、彩百匹。复赐钞一千锭,令建第于凤阳。寻遣还镇。二十三年九月,讨平临安教化三部夷。英为人寡言笑,沉毅有智量,好贤礼士,抚御士卒,尤有恩意。初下云南地方,绝远夷獠顽悍,英宣布恩信,抚而治之,招怀番酋,得其欢心。或时有叛者,必遣人开谕之,不下然後加兵。及其久也,夷人畏爱,无复叛者。上深倚信之,尝曰:“使吾无西南之忧者,英之功也。”至是,英旦视事于府,忽疾作,遽起还第,两足痹不能行,舁归,就寝而卒,年四十八。夷人为之流涕,罢市。讣闻,上哭之恸,辍朝,遣祭。命其子春迎丧还葬,诏所过军民官致祭。冬十月八日,春奉柩至京师,遣中使临祭。後十三日,诏追封黔宁王,諡昭靖,赐葬于江宁县之长泰北乡,仍命塑像祀于功臣庙。後岁余,父老复请立祠云南城中,岁时祀之。

凉国公蓝玉师至建昌。

夜,有大星青白色,有光,起自正西云中,西北行丈余,至近浊没。

戊辰,上以皇太子新薨,欲停祭祀而时享在迩,复命礼部右侍郎张智、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以郊庙合行典礼,参考古制,议定以闻。於是智等奏曰:“《宋会要·王制》:‘三年不祭,惟祭天地、社稷。’盖不敢以卑废尊也。真宗居丧,既易月而服除,明年遂享太庙,合祀天地于圜丘,服衮冕、车辂、仪物、音乐,缘臣事者不废南郊,所有卤簿、仪仗、冠冕、车辂、宫架、登歌、鼓吹并如常仪。及宰臣毕士安请听乐,真宗批答云:‘除郊天之事资礼乐以相成,须用乐外,所有卤簿、鼓吹及楼前宫架、诸军音乐皆备而不作。其各处警塲止鸣金、钲鼓角。’今定议天地、社稷、先师、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诸神皆系祀典神祗,历代帝王廼是绍承统系,宜如宋制,惟太庙乃祖先神灵所在,国既有丧而时享仍用乐,恐神不乐听,宜亦备而不作。”诏从之。

己巳,命四川布政使司以所铸铜钱及钞兼给本处武官月俸。

给海运军士六百余人钞各三锭。

辛未,江西南安府南康县奏:“岁歉民饥,请以预备仓粮贷给。”从之。

癸酉,遣使总兵官凉国公蓝玉曰:“都指挥使瞿能等,朕委以讨贼,乃失机败事,当寘诸法,姑宥之,俾立功自赎。彼月鲁帖木儿等皆无父无君,诡诈万状,方大军入境,遽信其降,歛兵以待,为其所玩。比又遣人至京,往来之间,则彼之寨栅已修,粮饷已足,孳畜之类已收,精锐之兵已选,与战则难图决胜。若大军初到之时,彼寨栅未修,孳畜之类未收,精锐之兵未选,速与决战,必当致胜。乃不乘此机而以诈为诚,非愚而何?即今彼寨中出者,不论多寡,尽拘收之,切莫纵还。近知其党与最凶顽者一杨把事及达达千户二人,速宜捕执之,乃其谋主也。既执之,彼再无与谋者矣。如获领真卜,当即戮之。其月鲁帖木儿多子,往往以之出质,若有来者收抚之。大军必多方搜捕,毋信其虚言,必擒之而後已。”

丙子,湖广竹山县知县朱大观奏以“岁徵秋粮,对给军士去营四百余里,山路险阻,民人负荷,动经旬月而後能至,道路之费倍於所输之赋,以是民愈贫困,田多荒芜,逋负之积难徵”,以贫户及荒田数类次成册以进。上命户部核实,悉免之。

戊寅,太阴犯五诸侯。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 齊紀六·司马光
  第八十八回 平浙东王式用智 失安南蔡袭尽忠·蔡东藩
  名山藏卷之五十九·何乔远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四)·陈寅恪
  卷二百十一·杨士奇
  ◎郑孝胥拒入段阁·刘以芬
  卷四十二·苏辙
  卷八十七上下·郝经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上·袁枢
  世上人家五·胡兰成
  元叉传·魏收
  戴顒传·李延寿
  詹体仁传·脱脱
  卷一百二十七·杨士奇
  卷八十五·宋敏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三回 挂将印为中金钱·陈端生

    第二十三回挂将印为中金钱二十三、二十四原出处未分开,此处并入第二十四回-----

  • 第廿四折 锄奸·李玉

    [末、老扮快手上]公门自有冰霜地,销尽奸雄铁石心。自家河南道御史蒋老爷衙门两名快手便是。[末]目下魏监身死,前案尽翻,忠臣一一追封,群凶个个定罪。倪文焕、许显纯两个恶人,因周吏部公子动了血疏,奉旨发到我老爷衙门勘问。早

  • 卷四百四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四十八鸳鸯类四言古赠秀才入军       【魏】嵇 康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盼俦侣俯仰慷慨优游容与酒防诗          嵇 康婉彼鸳鸯戢翼而

  • 列传第二十一 皇甫谧子方回 挚虞 束皙 王接·房玄龄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 列传第三十 辛术 元文遥 赵彦深·李百药

    辛术,字怀哲,少明敏,有识度。解褐司空冑曹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典营构邺都宫室,术有思理,百工克济。再迁尚书右丞。出为清河太守,政有能名。追授□州长史,遭父忧去职。清河父老数百人诣阙请立碑颂德。文襄嗣事,与尚书左丞宋游道

  • 卷之五百三十四·佚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八月。丁未朔。上诣颐年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戌皆如之。  ○祭先师孔子。遣署兵部尚书长庚行礼。外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浙江漕弊日深吏治日坏请旨

  • 一一七一 军机大臣奏检阅骆愉扬州寓所书籍字画情形片·佚名

    一一七一 军机大臣奏检阅骆愉扬州寓所书籍字画情形片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前据两淮盐政征瑞咨送骆愉扬州寓所书籍字画前来,臣等详加检阅。书本俱系坊刻,诗赋时文并无不法字迹,其字画亦系平常不堪之物。相应奏明,交

  • 南唐书原序·陆游

    天厯改元余待罪中执法监察御史王主敬谓余曰公向在南台盖尝命郡士戚光纂辑金陵志始访得南唐书其于文献遗阙大有所考证裨助良多且为之音释焉因属博士程熟等就加校订锓板与诸史并行之越明年余得告还金陵书适就光来请序按

  • 卷二百·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明 杨士奇等 撰求言宋哲宗元佑元年殿中侍御史孙升上奏曰臣闻古人有言曰武王谔谔而昌桀纣默默而亡夫以一士之謇谔岂足致成周之昌一人之循默安能速夏商之亡积累然也何则謇谔之言达则壅

  • 陈轸去楚之秦·佚名

    【提要】 这是张仪诋毁陈轸,陈轸在秦王前为自己辩解的另一个版本。这里陈轸又用了“欲擒故纵”的手法,以简单形象、有趣幽默而且带点情色味的故事说明了自己去楚国恰恰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原文】 陈轸去楚之秦。张仪

  • 卷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三礼部祠祭清吏司丧礼四凡皇太子丧礼未分封之皇子薨逝有追封皇太子者已冠皇帝成服十三日而除未冠皇帝去冠纬辍朝七日既歛奉安金棺於皇太子宫正殿设几筵建丹旐於宫门外之左简命王公大臣

  • 卷二 士冠礼第一·郑玄

    陈服于房中西墉下,东领北上。(墉,墙。)[疏]“陈服”至“北上”。○释曰:自此至“东面”,论陈设衣服器物之等,以待冠者。《丧大记》与《士丧礼》服或西领,或南领,此东领者,此嘉礼异于凶礼,故士之冠特先用卑服。北上,便也。爵弁服,?

  • 吃饭睡觉不说话·孔子

    【原文】 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 吃饭不交谈,睡觉不说话。 【读解】 吃饭不交谈符合卫生习惯,这是没有说的。可是吃国宴呢?如果大家都不说话,只是埋头苦干--吃!那像什么话呢?起码,祝酒辞还是要的吧。莫说国宴,就是你一家子在

  • 遭虎篇第四八·王充

    【题解】“变复之家”认为老虎吃人是天降灾异,是上天对官吏为奸的一种谴告。王充在本篇中针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批驳。王充指出,老虎是“山林之兽”,“禀性强勃”,人凑巧碰到“贪叨饥饿”的老虎而被吃掉,就像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道宣

      习禅五 本传十四 附见五。   唐相州寒陵山寺释道昂传一(灵智)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道哲传二(道成 静安)   唐潞州法住寺释昙荣传三。   唐京师弘法寺释静琳传四。   唐京师弘福寺释慧斌传五。   唐

  • 法海观澜卷第四(目录)·智旭

    【密宗要典】妙臂菩萨所问经苏婆呼童子经苏悉地羯罗经金刚顶瑜伽念珠经持明藏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

  • 评宝明君中国佛教之现势·太虚

    宝明君之“中国佛教之现势”一篇,其意思有从去年显教“中国佛教界最近思潮之观察”一篇抽引来者,简明扼要,阅之颇为醒豁。惟内有二点,吾意稍有不然:晚唐来禅、讲、律、净中华佛法,实以禅宗为骨子,禅衰而趋于净,虽若有江河就下

  • 丁香花·孟森

    《丁香花》,是 “辨伪”之作,欲辨之伪,乃是当时哄传龚自珍与绘贝勒夫人顾春的“婚外恋”。流言即以1839年自珍至北京接眷南下而自己不进京城为借口,说他正因为害怕贝勒报复而不敢进城。孟森将其他有涉暧昧的举证破除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