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丧服小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所以尊祖祢也。《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

祢(继祢)小宗小宗

祢(继祢)小宗小宗小宗

祢(继祢)小宗小宗小宗

祢(继祢)小宗小宗小宗

(别子继别为祖为宗)大宗大宗大宗大宗

诸侯(继世之君)君君君君君

陈氏《礼书》云:“公子不得祢先君,故为别子而继别者,族人宗之为大宗,远虽至于绝属,犹为之服衰三月。庶子不得祭祖,故诸兄弟宗之为小宗,以其服服之。大宗远祖之正体则一而已,小宗高祖之正体,其别有四,则继祢者兄弟宗之,继祖者从兄弟宗之,继曾祖者从祖兄弟宗之,继高祖者从曾祖兄弟宗之,四世亲尽属绝而不为宗矣。然言继别为宗,又言继别子之所自出者;言继祢为小宗,又言宗其继高祖者,则继别子者,子之子也;继别子之所自出者,即别子也;继祢者,庶子之子;继高祖者,五世之孙也。继祢言其始,继高祖言其终,继别言其宗,继别子之所自出言其祖。《经》言继别子之所自出,颖达言别子之所由出,然则别子之所由出,即国君也,其可宗乎?”

玺。卫宏《汉书旧仪》曰:“玺,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天子信玺,凡六。”又曰:“诸侯王印黄金橐驼纽,文亦曰玺;列侯黄金印龟纽,文曰印,丞相、将军黄金龟纽,文曰章;中二千石银印龟纽,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铜印鼻纽,文曰印。”孙坚得传国玺,方围四寸,上纽盘五龙。然则汉天子之玺,其方不过四寸,诸侯王已下其小可知。

土牛制义:

《月令》:“季冬,命有司出土牛,以送寒气。”

《正义》曰:“出,犹作也。丑为牛,牛可牵止也。送,犹毕也。其月建丑,又土能克水,持水之阴气,故时作土牛,以毕送寒气也。土胜水,故可以胜寒,又且以升阳。”《唐月令》:“季冬出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若立春在十二月望,则策牛人近前,示其农早;立春在十二月晦及正月朔,则策牛人当中,示其农平;立春近正月望,则策牛人近后,示其农晚也。”《后汉志》:“季冬作土牛六头于国都郡县城外丑地。其牛色以岁之干色为首,甲乙木,其色青;丙丁火,其色赤;戊已土,其色黄;庚辛金,其色白;壬癸水,其色黑。以支色为身,寅卯木,其色青;巳午火,其色赤;申酉金,其色白;亥子水,其色黑;辰戌、丑未土,其色黄。纳音色为腹,若甲子、乙丑金,其色白;丙寅、丁卯火,其色赤,他皆仿此。以立春日干色为角、耳、尾,支色为胫,纳音色为蹄。设令甲子岁,甲为干,其色青,则青为牛首;子为水,其色黑,则黑为身;纳音金,其色白,则白为腹。又若丙寅日立春,丙为干,其色赤,则赤为角、耳、尾;寅为支,其色青,则青为胫;纳音火,其色赤,赤为蹄。”九州释义:

衮州。衮,信也。五行星流而为衮。

豫州。豫,舒也。又序也,言阴阳分布,各得其序。

荆州。荆,疆也。阳盛物坚,其气急。

冀州。冀,近也。《尔雅》云:“两河间曰冀。”

青州。《元命苞》曰:“虚、危星精流而为青。”

雍州。雍,壅也。《唐地纪》曰:“雍兼得梁州之地,西北位,阳所不及,阴气壅遏,故取名焉。”

益州。益,谓溢也。

舒,徐也。扬,轻也。

钟山:

徐爰曰:“建康北十余里有钟山。汉末,金陵尉蒋子文讨贼战亡,灵发于山,因立蒋侯祠,故世号蒋山神。”

赤县:

张衡《灵宪图》曰:“昆仑东南有赤县之州,风雨有时,寒暑有节。苟非此土,南则多暑,北则多寒,东则多阴,故圣王不处焉。”《史记》邹衍曰:“中国于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禹之叙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州者又有九,乃谓九州也。有裨海环之,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也。如是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三川,河、洛、伊也。

司马光言行录:有司奏盲日当食。光盲:“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贺。臣以为日食四方见而京师独不见,天意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诏从之,后以为常。

汉宫中有宣室、武台:

召文臣则于宣室,召武臣则于武台。

春夏秋冬释义。《礼乡饮酒》云:“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圣也。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秋之为言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尊严之义气也;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盛德之仁气也。”

按《地志》:“今卫州城即殷牧野之地,周武王伐纣筑也。”又云:“武王至于商郊牧野,乃筑此城。”

祭说。唐韦彤议曰:“祭非外至,生于心者也。是故圣人等牲牢,布笾豆,昆虫草木可荐者,莫不咸在,所以享宗庙、交神明而全孝敬也。”

遗山尝与张哝斋论文,见有窃用前人辞意而复加雌黄者。遗山曰:“既盗其物,又伤事主,可乎?”一座为绝倒(哝斋即张允文先生,盖遗山戏语也。尝有诗云:“因君寄谢哝斋老,道我今年二十七。”)。作论法。鹿庵云:“语与义体式一般,亦是冒原讲证结,但论入作独句直下,不似义两句扇对而入,如麻先生《〈汉书〉贯〈五经〉论》最明白得体。”

金清漳老人,南宫人,曾撰本县二阆神庙碑,遗山见之,谓进士张和之有读得行之语。

光武同冯异遇雨燎衣处,在今南宫东北二十里冯村。

内外制。翰林学士所撰者为内制,中书舍入定撰者为外制。

金哀宗朝,有亲军杀其子者,法家断不至死。上曰:“亲军宿卫之人,父子之间,残忍如此,与常人不同。”竟坐死谕。

徐大卿云:“沼命之体,莫如两汉,以其体实故也(余则何恤)。”又,大卿等论及子告母事,孟德卿有庄公、文姜之说,徐公主义重于母。

李侍讲说:“中和真人在龙廷,时以瞻对无时,恒备物以充咀嚼。时一士人同在邸舍,师每与之分甘。一日,师复求之,彼辞无有,托便旋食焉。师知之,因曰:‘沙漠之羊,与中土桑用略同,肉充饥,毛作毡,皮为裘,角为丕。此人所共知,不忆近来羊尿又可以配饼食也。’闻者为大笑。彼徐悟其方已甚有愧色。”

杨劝农春卿夜读书,有鼠出,跃书几上,忽投膏罐中。杨子取一方木覆之。随突以出,环书册走不辍,作人语曰:“油著油著。”杨笑起曰:“吾避汝。”燕城阁前晌午市合更忙,猝不能过,即擎虚器云:“油著油著。”人即避开,故鼠亦云云。闻者为笑。

图克坦侍讲说:“右丞相琚,大定末,致仕居乡中。一日会客间,闻司录呵喝过门。公即起立,既远复位。客曰:‘丞相何若此。’公曰:‘参军虽微,国家命官也。吾敢不敬?’众客为叹息(丞相字子美,中山人)。

王西溪尝云:“表章体,臣无居首之理。故今之表式,皆以帝旨冠首。

王西溪云:“《元遗山录册》中云:‘东平范尊师庵内见化饭王先生,说渠海州为吏时,岁贡糟姜糟蟹。海棠出州东入海八百里峡岛,岛是龙宫地,生海棠作矮树,花色深红,大如茶碗面而百叶,香韵殊绝。开时可持一月久,既衰不落而萎。每岁自岛中移百本入海州御园,明年再移百本,而以先所种者供御,每花一金签牌记之,脚花乃得入州官民家,每一花必三叶承之,重九开。’”

鹿庵先生为学士日,命应奉编修辈,取《金实录》内名臣事迹,欲集为长编,俾士大夫家易于观录。或问其去取法。曰:“大抵人之功劳,必须具载,如西汉曹参、樊哙传,此其例也。”又曰:“西汉列传,是多少好墓志碑铭格佯,学之有余师矣。”既而侍讲某多略去其人勋效,鹿庵闻之曰:“某不解此,平日于书多漫读过去了。”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七十二·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五·李心传
  ●卷一·赵翼
  第二章 河东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其附带问题·陈寅恪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卷二百三十七·杨士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六百八十八·佚名
  卷之十三·祁韵士
  世家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四十一·郑麟趾
  萧琮传·令狐德棻
  周惠达传·令狐德棻
  宣武灵皇后胡氏传·李延寿
  卷十九·阿桂
  卷五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葵·唐圭璋

      葵字南仲,号信庵。衡山人。生于淳熙十三年(1186)。少从父方军中,补承务郎。以淮东提刑平李全有功,进兵部侍郎。淳祐中,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咸淳初,特授少师武安军节度使,封冀国公。咸淳二年(1266)卒,年八十一,赠太傅、谥忠靖。

  • 第廿五出 凯宴·李渔

    〖菊花新〗(外冠带,引众上)雁书来自故乡天,闻道娇雏尚待年。同事有高贤,恰好是雀屏佳选。下官得胜班师,正接着平安家报。大的女儿已许了戚家,二女尚无着落。我想韩状元年方弱冠,闻得他未有姻亲,舍了此人,那里去寻快婿?今日同赴太

  • 第三十二出 冥誓·汤显祖

    【月云高】〔生上〕暮云金阙,风幡淡摇拽。但听的钟声绝,早则是心儿热。 纸帐书生,有分氲兰麝。咱时还早。荡花阴,单则把月痕遮。〔整灯介〕溜风光, 稳护着灯儿烨

  • 卷三百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橙类七言律咏橙          【宋】梅尧臣洞庭朱橘未弄色襄水锦橙多巳黄玉臼虀怜鲙美金盘按酒助杯香虽生南土名犹重未信中州客厌尝欲寄百苞凭驿去只应佳味怯风霜九日

  • 卷九·常璩

      李特雄期寿势志   李特字玄休,略阳临渭人也。祖世本巴西宕渠賨民。种党劲勇,俗好鬼巫。汉末,张鲁居汉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值天下大乱,自巴西之宕渠移入汉中。魏武定汉中,祖父虎与杜濩、朴胡、袁约、杨车、李黑

  • 第二十七回 战湖口李司令得胜 弃江宁程都督逃生·蔡东藩

      却说旅长林虎,本与李烈钧同党,李至湖口,早已暗招林虎,令率军前来援助。林即率众北行,逾沙河镇,直赴湖口,偏被九江镇守使李纯,派兵堵住。至此见李纯一军,实是要着。李烈钧明知李纯前来,是个劲敌,早运动欧阳武,迫他撤回。李纯

  • 卷五十三·宋·蒋一葵

    【黄庭坚】 〔字鲁直。尝游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汉时,广陵有老翁钓于涪水,自号涪翁,山谷谪涪州因称涪翁。又谪黔州,寓开元寺,寺有摩围泉,因号摩围老人。陈后山云:“今代词手,惟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弘治十二年四月庚寅朔孟夏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吏部言广东南雄府知府林符先任广西按察使因公事诖误降官丁忧去任今已服阕以诏例应对原品调任但见无按察使员缺请调符为浙江布政司右参政仍支正二品俸从之○先是

  • 卷首·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首谕旨乾隆四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奉上谕我国家开基定鼎统壹寰区蒙古四十九旗及外扎萨克喀尔喀诸部咸备藩卫世笃忠贞中外一家远迈前古在太祖太宗时其抒诚効顺建立丰功者固不乏人

  • 序·杨士勋

    [疏]释曰:此题,诸本文多不同,晋、宋古文多云《春秋穀梁传序》,俗本亦有直云《穀梁传序》者。然“春秋”是此书之大名,传之解经,随事则释,亦既经传共文,题名不可单举。又此序末云“名曰《春秋穀梁传集解》”,故今依上题焉。此序

  • 二程子抄释卷一·吕柟

    明 吕柟 编李吁传第一伯淳先生尝语韩持国曰如说妄说幻为不好底性则请别寻一个好底性来换了此不好底性着道即性也若道外寻性性外寻道便不是圣贤论天德葢谓自家元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若无所汚坏即当直而行之若小有汚坏

  • 卷八十九·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十九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七襄公二十六年考异足利本经公会晋侯郑良霄宋人曹人于澶渊晋侯作晋人永怀堂同谨按注疏诸本皆误传子产辞邑曰自上降杀以两礼也谨按臣之所校

  • 卷二百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五体国经野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锥指传曰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渭案地理志桐栢大复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淮水所出东南至淮陵入海【陵当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千八百人俱&mdash;&mdash;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善解脱、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六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六卷(现病品第十八)出无病因谓怜愍众生施病者药 释五种人谓须陀洹八万劫得菩提乃至辟支佛十千劫得菩提义现病品第十八案。僧亮曰。次答云何诸菩萨远离一切病。病在前品已明。而未释无病

  • 卷第九十三·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六 【论】第三海岸聚落善住比丘主修行住。 【经】尔时善财童子专念善知

  • 无文和尚语录·道璨

    无文和尚初住饶州荐福禅寺语录  小师 惟康 编师於宝佑二年六月受请。指三门。红藕当门。绿杨绕路。新荐福八字打开了也。这里入得。天下横行。据室。山僧今日开地狱门。普请尽大地人造地狱业。证地狱果。若有一人

  • 孛经抄·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佛住祇园,有孙陀利女之谤,至第八日,卑先匿王察知其情,佛乃为说往昔行菩萨道时,其名曰孛,身为国师,受四臣及夫人谤,久后方明,今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