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汉年纪卷三十

宋 王益之 撰

平帝

孝平皇帝讳衎【初名箕子】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子也母曰衞姬年三歳嗣立为王元夀二年六月戊午哀帝崩太皇太后遣车骑将军王舜与大鸿胪左咸光禄大夫孙寳使持节迎中山王奉成帝后九月辛酉中山王即皇帝位诏曰夫赦令者将与天下更始诚欲令百姓改行絜已全其性命也往者有司多举奏赦前事累增罪过诛陷亡辜殆非重信慎刑洒心自新之意也及选举者其歴职更事有名之士则以为难保废而弗举甚谬于赦小过举贤才之义诸有臧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皆勿案验令士厉精乡【读曰向】进不以小疵妨大材自今以来有司无得陈赦前事置奏上有不如诏书为亏恩以不道论定着令布吿天下使明知之【本纪】故廷尉梁相复为大理【百官表 按百官表元夀三年故廷尉梁相复为大理或在哀帝未崩以前亦未可知此本书于平帝即位之后不知何据】

元始元年【按后汉书申屠刚传云平帝时举贤良方正因对防云云而汉书平帝纪初无举贤良方正之文惟元始元年公卿将军中二千石举敦厚能直言者各一人意刚以此时对防原本无此四字当是脱落今补入】扶风功曹申屠刚以方正对防曰臣闻王事失则神只怨怒奸邪乱正故隂阳谬错此天所以谴吿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懐邪之臣惧然自刻者也今朝廷不考功校徳而虚纳毁誉数下诏书张设重法抑断诽谤禁割论议罪之重者乃至腰斩伤忠臣之情挫直士之锐殆乖建进善之旌县敢谏之皷辟四门之路明四目之义也臣闻成王幼少周公摄政听言下贤均权布宠无旧无新唯仁是亲动顺天地举措不失然近则召公不悦逺则四国流言夫子母之性天道至亲今圣主幼少始免襁褓即位以来至亲分离外戚杜隔恩不得通且汉家之制虽任英贤犹援姻戚亲疎相错杜塞间隙诚所以安宗庙重社稷也今冯衞无罪久废不録或处穷僻不若民庶诚非慈爱忠孝承上之意夫为人后者自有正义至尊至卑其埶不嫌是以人无贤愚莫不为怨奸人贼子以之为便不讳之变诚难其虑今之保傅非古之周公周公至圣犹尚有累何况事失其衷不合天心者哉昔周公先遣伯禽守封于鲁以义割恩宠不加后故配天郊祀三十余世霍光秉政辅翼少主修善进士名为忠直而尊其宗党摧抑外戚结贵据权至坚至固终没之后受祸灭门方今师傅皆以伊周之位据贤保之任以此思化则功何不至不思其危则祸何不到损益之际孔父攸叹持满之戒老氏所慎盖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者不全今承衰乱之后继重敝之世公家屈竭赋敛重数苛吏夺其时贪夫侵其财百姓困乏疾疫夭命盗贼羣辈且以万数军行众止窃号自立攻犯京师燔烧县邑至乃讹言积弩入宫宿衞惊惧自汉兴以来诚未有也国家微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陛下宜遂圣明之徳昭然觉悟逺述帝王之迹近尊孝文之业差五品之属纳至亲之序亟遣使者徴中山太后置之别宫令时朝见又召冯衞二族裁与冗职使得执防亲奉宿衞以防未然之符以抑祸患之端上安社稷下全保傅内和亲戚外絶邪谋书奏莽令太后下诏曰刚所言僻经妄说违背大义其罢归田里刚嘉之七世孙也质性方直常慕史防汲黯之为人【后汉申屠刚传】是歳司宼更名防军【百官表】元始二年春黄支国献犀牛黄支民俗与珠厓相类武帝时来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竒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数年来还【地理志】夏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遣使者捕蝗民捕蝗诣吏以石防受钱天下民赀不满二万及被灾之郡不满十万勿租税民疾疫者舎空邸第为置医药赐死者一家六尸以上葬钱五千四尸以上三千二尸以上二千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募徙贫民县次给食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之勇反】食六月庚寅光禄大夫龚胜太中大夫邴汉以王莽专政皆乞骸骨太皇太后使谒者仆射防诏之曰盖闻古者有司年至则致仕所以恭让而不尽其力也今大夫年至矣朕愍以官职之事烦大夫其上子若孙若同产同产子一人大夫其修身守道以终高年赐帛及行道舎宿歳时羊酒衣衾皆如韩福故事所上子男皆除为郎于是胜汉遂归老于乡里汉兄子曼容亦养志自修为官不肯过六百石辄自免去其名过出于汉【两龚传】

元始三年春正月天雨草【五行志】诏有司为皇帝纳采莽女信乡侯佟【徒冬反】上言春秋天子将娶于纪则襃纪子称侯安汉公国未称古制请以新野田二万五千六百顷益封莽辞之【莽传】红阳侯王立莽之尊属平阿侯王仁素刚直莽使使者迫守皆自杀【莽通鉴】执金吾尹赏疾病且死戒其子曰丈夫为吏正坐残贼免追思其功效则复用矣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赏四子皆至郡守尚威严有治名【百官表尹赏传 按百官表元始二年左辅都尉尹赏为执金吾一年卒此处书执金吾尹赏病死而二年不书尹赏为执金吾事疑有脱落】

元始四年夏皇后见于高庙【本纪】徴能治河者大司马史长安张戎言水性就下行疾则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今西方诸郡以至京师东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干燥少水时也故使河流迟贮淤而稍浅雨多水暴至则溢决而国家数隄塞之稍益高于平地犹筑垣而居水也可各顺从其性毋复灌溉则百川流行水道自利无溢决之害矣【沟洫志】莽奏皇考庙本不当立累世奉之非是又孝文太后南陵孝昭太后云陵园虽前以礼不复修陵名未正谨与羣臣议皆曰孝宣皇帝以兄孙继统为孝昭皇帝后以数故孝元世以孝景皇帝及皇考庙亲未尽不毁此两统贰父违于礼制父为士子为天子祭以天子者乃谓若虞舜夏禹殷汤周文汉之高祖受命而王者也非谓继祖统为后者也臣请皇高祖考庙奉明园毁勿修罢南陵云陵为县奏可【韦元成传通鉴】冬大风吹长安城东门屋瓦且尽【本纪】是歳诏书追録忠臣封王嘉子崇为新甫侯追諡嘉为忠侯【王嘉传恩泽侯表】

元始五年春正月祫祭明堂【本纪】王莽奏复长安南北郊莽又颇改其祭礼曰周官天墬【古地字】之祀乐有别有合其合乐曰以六律六钟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祀天神祭墬只祀四望祭山川享先妣先祖凡六乐奏六歌而天墬神只之物皆至四望盖谓日月星海也三光高而不可得亲海广大而无限界故其乐同祀天则天文从祭墬则墬理从三光天文也山川墬理也天地合祭先祖配天先妣配墬其谊一也天地合精夫妇判合祭天南郊则以墬配一体之谊也天墬位皆南乡【读曰向】同席墬在东共牢而食高帝高后配于坛上西乡后在北亦同席共牢牲用茧栗元酒陶匏礼记曰天子籍田千畮【古亩字】以事天墬繇是言之宜有黍稷天地用牲一燔燎瘗薶用牲一高帝高后用牲一天用牲左及黍稷燔燎南郊墬用牲右及黍稷瘗于北郊其旦东乡再拜朝日其夕西乡再拜夕月然后孝弟之道备而神只嘉享万福降辑【与集同】此天墬合祀以祖妣配者也其别乐曰冬日至于墬上之圜丘奏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乐八变则墬只皆出天地有常位不得常合此其各特祀者也隂阳之别于日冬夏至其防也以孟春正月上辛若丁天子亲合祀天地于南郊以高帝高后配阴阳有离合易曰分隂分阳迭用柔刚以日冬至使有司奉祠南郊高帝配而望羣阳日夏至使有司奉祭北郊高后配而望羣阴皆以助致微气通道【读曰导】幽弱当此之时后不省方故天子不亲而遣有司所以正承天顺地复圣王之制显太祖之功也渭阳祠勿复修羣望未悉定定复奏奏可三十余年间天地之祠五徙焉【郊祀志 按奏复南北郊事郊祀志以为五年无月日疑当附之年末】诏曰盖闻帝王以徳抚民其次亲亲以相及也昔尧睦九族舜惇叙之朕以皇帝幼年且统国政惟宗室子皆太祖高皇帝子孙及兄弟吴顷楚元之后汉元至今十有余万人虽有王侯之属莫能相纠或陷入刑罪敎训不至之咎也传不云乎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其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亲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二千石选有徳义者以为宗师考察不从教令有寃失职者宗师得因邮亭书言宗伯请以闻常以歳正月赐宗师帛各十匹【本纪】夏四月乙未太师孔光薨【百官表按原本脱夏四月以下今补入】莽白太后使九卿防赠以太师博山侯印绶諡曰简烈侯赠赐葬送甚盛如大将军王凤制度【光传通鉴】徴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歴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敎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至者数千人【本纪】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儒林赞】

班固曰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防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寖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初书唯有欧阳礼后易杨春秋公羊而已至孝宣世复立大小夏侯尚书大小戴礼施孟梁邱易谷梁春秋至元帝世复立京氏易平帝时又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所以罔罗遗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

冬十月乙亥高原庙殿门灾【五行志荀纪】泉陵侯刘庆上书言周成王幼少称孺子周公居摄宜令安汉公行天子事如周公羣臣皆曰宜如庆言【按原本脱幼少以下今补入】十二月帝崩大赦天下莽徴明礼者宗伯凤等与定天下吏六百石以上皆服丧三年奏尊孝成庙曰统宗孝平庙曰元宗【莽传】

班固赞曰孝平之世政自莽出褒善显功以自尊盛观其文辞方外百蛮亡思不服休徴嘉应颂声并作至于变异见于上民怨于下莽亦不能文也

初秦分天下作三十六郡汉兴以其郡太大稍复开置又立诸侯王国武帝开广三边故自高祖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二十八昭帝一讫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地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提封田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六千四百五顷其一万万二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九顷邑居道路山川林泽羣不可垦其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四十七顷可垦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地理志】自昭宣元成哀平六世之间断狱殊死率歳千余口而一人耏罪以上至右止三倍有余【刑法志】自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至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云【食货志】

先兄行甫好嗜班史东西宦仕挈以自随饮食起居不去手者三十年尝即纪传而有述又攷其置官置兵本末以为总録晩益贯穿易以编年体为一代史其它传记率多采録盖又不专以班氏书为定标曰西汉年纪嘉定辛巳锓木于防漕治所学弟仪甫谓余考四蜀图志得之记载眉山二刘亦尝为此书一乃巽嵒李公之甥巽嵒以为不下刘道原余虽未及睹然观志之所称特不逸班史一字是但铨次年月似无所取舎余既惜行甫兄弗获与刘同时又以巽嵒不及见兄此书为恨也东阳王观之中甫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司马迁
  列传第二十一 武十七王·萧子显
  列传第十八 褚裕之·李延寿
  卷二百六十七·列传第二十六·脱脱
  卷三十六·志第十二·历六·张廷玉
  卷一百十 志八十五·赵尔巽
  卷九十二·毕沅
  卷十六·吴广成
  卷二百三十二·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十四·钱谦益
  玄宗本纪·刘昫
  卷一百二十九·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陈廷敬

    目  录 十二调六十九体,一百二字西平乐七体又名西平乐慢 山亭宴一体 望春回一体 水龙吟二十五体又名丰年瑞、鼓笛慢、龙吟曲、小楼连苑、庄椿岁 斗百草二体 石州慢六体又名柳色黄、石州引

  • 卷上·杜本

    ○辽东王浍玄佐(六首)浍博学醇行,博州刺史迎为师,教授弟子百余,贞佑中,就拜宣抚辽东,宰相累书请浍之镇,浍不应,浮海遯去。河之坊河之坊矣截截其平,岂曰不力言持其盈。国■〈亻旣〉覆矣视尔梦,梦云,胡昊天不终惠我。生云,胡昊天疾威

  • 卷八十三·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八十三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楼钥攻媿集钞楼钥字大防自号攻媿主人鄞人也登第历太府宗正寺丞出知温州光宗初累擢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奏留朱子时论韪之进吏部尚书以显谟阁学士奉外祠夺职韩侂胄诛复官兼

  • 卷一百五十八·毕沅

      ◎宋纪一百五十八 ∷起强圉单阏正月,尽屠维大荒落十二月,凡三年。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开禧三年金泰和七年,蒙古太祖二年   春,正月,丁丑朔,两淮宣抚使邱崈罢。己卯,命知枢密院张岩督

  • 常谈·吴箕

    宋 吴箕 撰书之酒诰所以为酒之戒者至矣羣饮者杀或者以为纣之故俗习于淫末不可不重为之禁其实不然汉律三人以上防饮者有罚盖为民之蠧者莫甚于酒诚不可不禁自孝武创为酤法始自京师稍及名都大邑至唐遂甚官既以为利

  • 李茂贞传·薛居正

    李茂贞,本来姓宋,名叫文通,深州博野人。祖父名铎,父亲名端。唐僖宗乾符年间,镇州有博野军,守卫京师长安,屯驻在奉天,文通当时隶属于博野军做市内巡逻,接连升迁为队长。黄巢进犯京城时,博野军留驻在凤翔,这时郑畋领兵在岐下,派文通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一 洪武十五年春正月辛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群臣于谨身殿,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初,上命儒臣重制九奏侑食乐章。至是大宴,始奏用之。其一奏《炎精开运》之曲曰:“炎精开运,笃生圣皇,大

  • 三年·佚名

    (壬辰)三年大明成化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戌,彗星見外屛星南,尾長五尺許。○停望闕禮及本朝賀禮,以禫祭致齋也。1月2日○己亥,彗星見外屛星南,尾長五尺許。○上詣景安殿行禫祭。○日本國西海路筑前州冷泉津尉兼內州太守田原

  • 卷十一·曾国藩

    卷十一事功篇“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世人都想建立不世之功,而曾国藩却说:“身居乱世,富贵无所图,功名亦断难就。”王安石另有体悟:“豪华尽告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虽然,曾国藩仍认为“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

  • 论语正义卷十八·刘宝楠

    卫灵公第十五集解凡四十九章正义曰:《释文》于君子不可小知章后,有「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十字。又郑注曰:「古皆无此章。」今皇、邢本无此章,则集解本与郑本异也。但皇、邢本祇四十二章,《释文》亦止四十三章。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四·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幻学品第十一(丹本云幻人品)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当有人问言:‘幻人学般若波罗蜜,当得萨婆若不?幻人学禅那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学四念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九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九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释通塞中先列异名。次明来意有法譬合。就初法中先正明来意。亦是结前生后。前破法遍者结前也。应入等者生后也。俱用三名以为生后。故云应入不入。当寻得失必滞是

  • 界论·佚名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论母设置分摄.非摄.所摄[者之]非摄.非摄[者之]所摄.所摄[者之]所摄.非摄[者之]非摄。相应.不相应.相应[者之]不相应.不相应[者之]相应.相应[者之]相应.不相应[者之]不相应。所摄[者之]相应与不相应.相应[者之]所摄与非摄.非摄[者

  • 沙丘之子·弗兰克·赫伯特

    《沙丘三部曲》终章,本书将沙丘的传奇推向了最高峰。  皇帝保罗·莫迪的神秘隐退,引燃了帝国内部各派政治力量的野心。杰西卡夫人代表姐妹会重返阿拉斯基星,前朝皇族策划反攻夺权,摄政女皇阿丽亚正在逐渐被内心的黑暗控

  • 煎饼坪·约翰·斯坦贝克

    《煎饼坪》是斯坦贝克的早期作品,出版于1935年,描写了一群流浪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享受生活的故事。这是斯坦贝克第一部大获成功的作品,自此他开始为评论界所关注。也是从这部作品起,斯坦贝克坚定地用细腻的笔调忠实反映

  • 谐铎·沈起凤

    文言小说集。 清沈起凤(1741—1805前后)撰,参见附录小传。全书十二卷一百二十二篇,约在乾隆四十五至五十五年(1780—1790)这十年间陆续写成。乾隆五十五年由其门生胡文水出资付刻。又有《续谐铎》,今残存不到十篇。作

  • 医学集成·刘仕廉

    综合类著作。清刘仕廉纂辑。四卷。仕廉字清臣,双流(今属四川)人。采集诸家学说整理而成,刊于同治十二年(1873)。卷一为医学总论,论及阴阳、脏腑、诊法等中医基本理论问题; 卷二至卷三,介绍伤寒、温疫、内科杂病、妇产

  • 牧令要诀·壁昌

    清壁昌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