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謝靈運晉書

  武帝

  咸熙二年請禪位。表曰。夫唐虞內禪。無兵戈之事。故曰文德。漢晉外禪。有翦伐之事。故曰順名。以名而言。安得不僭稱以為禪代邪。文選干寶武帝革命論注。

  武帝時禁絹扇。書鈔一百三十四。

  謝靈運論曰。世祖受命。禎祥屢臻。苛慝不作。萬國欣戴。遠至邇安。足以彰天啟其運。民樂其功矣。反古之道。當以美事為先。今五等罔刑。弗由王制。凡諸禮律。未能是正。而採擇嬪媛。不拘華門者。昔武王伐紂。歸傾宮之女。不以助紂為虐。而世祖平晧。納吳妓五千。是同哠之弊。婦人之封。六國亂政。如追贈外曾祖母。違古之道。凡此非事。並見前書。誠有玷于徽猷。史氏所不敢蔽也。御覽九十六。

  惠帝

  元康二年。巴西界竹生花。紫色。結實如麥。初學記二十八。御覽九百六十二。

  懷帝

  永嘉五年。劉曜、王彌、入于京都。焚燒宗廟。六宮幽辱。愍懷太子妃王氏拔刀距賊曰。吾皇太子妃。義不為逆胡所汙。遂見害。御覽四百三十九。

  百官志

  秦有太尉、掌兵。漢仍修之。或置或省。是故司馬之官。主九伐之職。初學記十一。御覽二百七。

  古者重武事。貴射御。取其捷御如僕。各置一人。尚書六人。謂之八座。參攝百揆。出納王命。古元凱之任也。同上。 御覽二百十一。

  以其總掌禁中書記。謂之中書。同上。

  漢成帝已後。無復中書之職。同上。

  漢官、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是為一作謂三臺。後漢蔡邕以侍御史轉侍書御史。遷尚書。三日之間。周遷三臺。上二十四字依通典二十四引補。自漢罷御史大夫。而憲臺猶置。以丞為臺主。中丞是也。同上二十二。御覽二百二十六。通典二十四。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三 宗元饶 司马申 毛喜 蔡徵·姚思廉
  东林始末·蒋大鸿
  卷之五百二十三·佚名
  ◎政治刷新旧绅士谤言四起·宣南吏隐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温睿临
  六五六 广西巡抚李世杰奏覆查明各大臣家并无镌刻奏疏朱批折·佚名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六·裴骃
   六、海外钓鱼①·林语堂
  牛温舒传·脱脱
  王廷瞻传·张廷玉
  卷十七·赵汝愚
  卷八十八·佚名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七十七·钱若水
  卷第廿九·太安万侣
  吴乃琛·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禁怨·陆采

    【西地锦】〔外上〕志气长冲碧汉。今朝陷入深渊。思家恋旧愁千万。凋尽素发衰颜。〔南歌子〕晚景入桑楡。一点寃心甚日除。食缺衣单图苟活。山妻。陷在深宫那得知。寂寞锁幽居。岁暮西风吹破庐。最是夜深肠断处。娇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五·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五第五段 说南北史 清平乐闲行间坐,不必争人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得其么功果。 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疎柳啼鸦。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 诗曰:燕子来时春雪消,几家留得旧窝巢。

  • 提要·洪焱祖

    【臣】等谨案杏庭摘槀一卷元洪焱祖撰焱祖字潜夫歙县人是集前有危素序称为徽州路休寜县尹致仕而叙其仕履乃曰年二十六为平江路儒学録浮梁州长芗书院山长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天歴元年年六十

  • 卷五十一 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班固

    贾山,颍川人也。祖父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也。山受学祛,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尝给事颍阴侯为骑。 孝文时,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其辞曰: 臣闻为人臣者,尽忠竭愚,以直谏主,不避死亡之诛者,臣山是也。臣不敢以久远

  • 卷第二百三十一·胡三省

    唐纪四十七〔起阏逢困敦(甲子)五月,尽旃蒙赤奋若(乙丑)七月,凡一年有奇。《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六》兴元元年〔(甲子、七八四)〕1五月,盐铁判官万年王绍以江、淮缯帛来至,〔万年,京县,属京兆。缯,慈陵翻。〕上命先给将士然后御衫。〔

  • 第六十回 吴佩孚失机退驻鸡公山·黄士衡

    诗曰:平生志气与天高,莫把文章结富豪。胆大锯龙头上角,心雄拔虎嘴边毛。却说张作霖将三省之兵,编成六军。第一军军长姜登选,第二军军长李景林,第三军军长张学良,第四军军长张作相,第五军军长吴兴权,第六军军长许兰洲。编制完全

  • 卷之七百九十三·佚名

    ○自避暑山庄启銮。幸木兰  ○浙江巡抚熊学鹏奏、江山县知县禀报闰七月初九等日。阴雨连绵。山水并发。沙石冲泻。计南乡二十八都三乡口等处。被水冲压田地。约有一千九百余亩。现饬各农佃上紧挑复。赶种荍麦。应

  • 一二九二 三通馆为知照拨送供事四名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一二九二 三通馆为知照拨送供事四名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五十三年二月初二日三通馆为移会事。前经本馆奏明皇朝三通全书缮写四分归入四库空函,并缮交武英殿刊刻颁行,照例咨取供事十二名到馆,一体上紧赶办。等因,奏准在案。

  • 三五四 谕杨魁将《国朝诗别裁集》原板及未删定之原本查明解缴·佚名

    三五四 谕杨魁将《国朝诗别裁集》原板及未删定之原本查明解缴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初一日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江苏巡抚杨<魁>,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初一日奉上谕:前因沈德潜选辑《国朝诗别裁集》进呈求序,朕偶加披

  • 八佾第三·智旭

    【孔子谓季氏,&ldquo;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rdquo;】【禅解】卓吾云:季氏要哭。【三家者以雍彻。子曰:&ldquo;&lsquo;相维辟公,天子穆穆&rsquo;,奚取於三家之堂?&rdquo;】【禅解】卓吾云:三家要笑。【子曰:&ldquo;人

  • 自序·林语堂

    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我本想题这书的名字为&ldquo;抒情哲学&rdquo;,用抒情一词说明这

  • 卷六·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六曲礼下第二之一正义孔氏颖达曰案义与前篇同简策重多分为上下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奉本亦作捧同芳勇反提徒兮反】正义郑氏康成曰高下之节 孔氏颖达

  • 卷十九·刘瑾

    <经部,诗类,诗传通释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十九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颂四颂者宗庙之乐歌大序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葢颂与容古字通用故序以此言之【孔氏曰颂之言容歌成功之容状也】周颂三十一篇多

  • 天运第十四·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天运」,司马作「天员」。暗昧,以意亿度,谓有主司关闭,事不得已,致令如此。以理推者,皆自尔也。方地不动,其义亦然也。 〔释文〕缄古咸反。徐古陷反。司马本作「咸」,云:引也。意者其运转

  • 第三 内揵 2·王诩

    【原文】内者,进说辞也;揵者,揵所谋也①。故远而亲者,有一陰一德②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③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④。不得

  • 妙臂菩萨所问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召请钵天说事分第八复次若欲召请钵天来下说事者。彼钵天下处而有数种。所谓手指铜镜清水火聚。平正地琉璃地。灯焰童子虚空中。及诸供养器等处。皆是钵天下处。

  • 三湘从事录·蒙正发

    明代崇阳人蒙正发圣功撰。蒙 正发于南明隆武元年 (1645) 十月在蒙阳起兵复城, 遂至湖南,依于督师何腾蛟、巡抚章旷题为参军,身历 行间,据其见闻,撰成此书。乙酉十月大顺农民刘体 纯、王进才等联明抗清之战,克复岳阳,直抵汉水

  • 教外别传·佚名

    凡十六卷。明代黎眉(郭凝之)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四册。本书系黎眉探究禅之奥妙、佛祖之本源,搜集机缘之语要,以举扬祖师之宗乘。并揭示五家之本源、各派家风,令参禅学道之士认识各自面目,高扬祖灯。本书计收四一○人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