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奏谳书五

原文:

十年七月辛卯朔甲寅,江陵余、丞驁敢讞之。乃五月庚戌,校長池曰:士五軍告池曰,大奴武亡,見池亭西,西行。池以告,與求盜視追捕武。武格斗,以劍傷視,視亦以劍傷武。.今武曰﹕故軍奴。楚時去亡,降漢,書名數為民,不當為軍奴。視捕武,誠格斗,以劍擊傷視,它如池。.視曰:以軍告,與池追捕武,武以劍格斗,擊傷視,視恐弗勝,誠以劍刺傷武而捕之,它如武。.軍曰:武故軍奴,楚時亡,見池亭西。以武當復為軍奴,即告池所,曰武軍奴,亡。告誠不審,它如池、武。.詰武:武雖不當受軍奴,視以告捕武,武宜聽視而後與吏辯是不當狀,乃格斗,以劍擊傷視,是賊傷人也。何解?.武曰:自以非軍亡奴,無罪,視捕武,心恚,誠以劍擊傷視,吏以為即賊傷人,存吏當罪,無解。.詰視:武非罪人也,視捕,以劍傷武,何解?視曰:軍告武亡奴,亡奴罪當捕,以告捕武,武格斗傷視,視恐弗勝,誠以劍刺傷捕武,無它解。.問武:士五,年卅七歲,診如辭。.鞫之:武不當復為軍奴,□□□弩告池,池以告與視捕武,武格斗,以劍擊傷視,視亦以劍刺傷捕武,審。.疑武、視罪,敢讞之,謁報,署獄如廥發。.吏當:黥武為城旦,除視。.廷以聞,武當黥為城旦,除視。

译文: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七月二十四日,江陵县县令余,丞骜呈请审议断决。五月庚戌日,校长池呈报:“‘士伍军向池告发,他的奴隶武逃亡了,现在池管辖的亭西,向西走了。’根据告发,池与求盗视一同去逮捕武。武拒捕,拿剑刺伤视,视也用剑刺伤武。”现在武陈述道:“我曾经是军的奴隶,楚时就逃离他。汉时,我申报户籍为民,不再是军的奴隶。视逮捕我时,我是和他对打,用剑刺伤了他。其他情形,和池所说相同。”视说道:“根据军的告发,我随同校长池去追捕武。武拒捕用剑对抗刺伤我。我怕不能取胜,也就用剑刺伤武,并将他抓获。其他情节,和武所说相同。”军说:“武以前是我的奴隶,楚时逃走了。在校长池管辖的亭部西面见到了武,我认

为他仍是我的奴隶,随即向校长池告发,说武是我的奴隶,他逃跑了。我控告的不真实。其他情况和池、武二人所说相同。”

诘问武:“虽然不应当再将你看做是军的奴隶,但视根据军的控告逮捕你时,你应服从视,而后再和官吏说明自己不再是奴隶。你与他对打,并用剑刺伤他。这是故意伤人。你有什么可辩解的?”武回答:“我自认为不是军的奴隶,没有犯罪。视要逮捕我,我很气愤,就用剑刺伤他,是故意伤害人,接受审判官的断决,无可辩解。”诘问视:“武并没有犯罪,你要逮捕他,并用剑刺伤他。这如何解释?”视答道:“军控告是逃亡奴隶,奴隶逃亡罪当拘捕。我是根据军的控告去逮捕武。武反抗,拒捕,并刺伤我。我恐不能制服他,便以剑刺伤了他。没有雕别的可说。”

验问:武是士伍,年三十七岁。经验证,所供属实。

审定:被告武不应当再做军的奴隶。军以亡向校长池告发,根据控告,池带领求盗视去逮捕武。武拒捕,用剑击伤视,视回击,用剑刺伤,并逮捕武。一切经审讯属实。武和视应判何罪,请审议断决。

狱[史]如廥签发

审判官意见:武黥为城旦,视免罪。

廷尉批复:武应当黥为城旦,视免罪。

猜你喜欢
  卷十九 百官公卿表第七·班固
  卷五百六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1925──中華民國十四年乙丑·郭廷以
  卷第十三·徐鼒
  读礼通考卷四十三·徐乾学
  春秋别典卷十二·薛虞畿
  ●卷六·毛奇龄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一百七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与曹(禺页)奉旨采办石竹情形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纪昀
  卷三十·傅恒
  绎史卷二十四之四·马骕
  杨行密传·欧阳修
  卷四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在火车中一次心软(译诗)·徐志摩

    哈代 原作在清朝时过一座教堂,再过去望见海滨的黄沙,正午过一处烟黑的村庄,下午过一座森林,黑橡与赤杨, 最后瞥见了在月台上的她:她不曾见我,这光艳的妙影。我自问,“你敢在此下车,为她?”但我坐在车厢里踌躇未定,车

  • 卷三百二十八·列卷第八十七·脱脱

        李清臣 安焘 张璪 蒲宗孟 黄履 蔡挺王韶薛向 章楶   李清臣,字邦直,魏人也。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暂经目辄诵,稍能戏为文章。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曰:"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

  • 卷二百三·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八月戊寅朔 命交阯布政司右参政莫邃男嵩袭父职食禄而不任事时邃与贼战死故推恩其子云 增设通州北关递运所副使二员 尼八刺国王沙的新葛遣人贡方物 上遣中官邓诚赍敕往赐之锦绮纱罗与其贡使偕行凡所经罕

  • 卷之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咸同朝将相琐闻·佚名

    ◎陆建瀛失金陵洪军既踞武昌,遂乘势东下,步骑夹岸,旗蔽野,帆樯如云。诸王皆衣黄袍,侯以下衣红,绣龙织凤,间以云物及麟狮鸾鹤之属,冠亦如之。时据船楼上置酒会饮,悬灯张彩,夜半照耀如火龙。后舱则鸣金擂鼓,丝竹间作,如世俗之戏十

  • 二〇一 拾遗丑·周作人

    九,生物学 我对于人类学稍有一点兴味,这原因并不是为学,大抵只是为了人,而这人的事情也原是以文化之起源与发达为主。但是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如道古雅的译语所谓化中人位,我们也是很想知道的,那么这条道路略一拐弯便又一直引

  • 苏秦之楚·佚名

    【提要】 要去游说的对象经常会拒绝与你见面,或者故意长时间闲置你。连面都见不了,怎么说服他人呢?游说需要等待、更需要你的耐心与毅力。 【原文】 苏秦之楚,三月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 論語全解卷二·陈祥道

    八佾第三 

  • 丽泽论説集録卷七·吕祖谦

    门人集録孟子説人皆説仁义便是利然不必如此説只防孟子言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以仁义为天下何利之足言当时举天下皆没于利防孟子此章剖判如此明白指示如此端的扫荡如此洁浄警防如此亲切当时之病固大孟

  • 卷五·李光坡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述注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五安溪 李光坡 撰乡射礼苐五郑目録云州长春秋以礼防民而射于州序之礼谓之乡者州乡之属乡大夫或在焉不改其礼○疏曰周礼五州为郷是州属乡也云乡大夫或在焉者一乡

  • 卷九十八·佚名

    △初分求般若品第二十七之十憍尸迦。菩萨摩诃萨所行般若波罗蜜多。不应於独觉法性求。不应於独觉向独觉果法性求。不应离独觉法性求。不应离独觉向独觉果法性求。所以者何。若独觉法性。若独觉向独觉果法性。若离独觉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欧洲佛教大会的论诤·太虚

    前几天在报上得到欧洲各国佛教徒在伦敦开大会的消息,我曾代表了国际的佛教正信会本部去了一个祝电。而不数日又见登载出该会开会时的情形,并知在会场中发生了论诤。兹先将报上的消息录载出来:哈瓦斯社伦敦二十四日电:欧洲

  •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一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一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迦叶菩萨品第二十四之一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怜愍一切众生。不调能调不净能净。无归依者能作归依。未解脱者能令解脱得八自在。为大医师作大药王。善星

  • 卷第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十一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多界品第二十之余云何欲界。谓于欲境诸贪等贪。乃至贪类贪生。总名欲界。复次欲贪及欲贪相应受想行识。并所等起身业语业。不相应行。总名欲

  • 卷第九(从第三十二经尽第三十七经)·澄观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九(从第三十二经尽第三十七经)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有七善知识半。第一贤胜优婆夷。第二坚固解脱长者。第三妙月长者。第四无胜军长者。第五最

  • 燕翼诒谋录·王栐

    史料笔记。五卷。南宋王栐撰。是一部记载北宋典章制度兴革得失的史书,上起建隆,下迄嘉祐,凡一百六十二条,涉及职官、选举、食货、兵、刑、地理等多方面,悉以国史、实录、宝训、圣政等书为据,凡稗官小说,悉弃不取。全

  • 摄大乘论释抄·佚名

    佛典注疏。作者及原著卷数不详。原件出敦煌藏经洞,首尾俱残,今下落不明,现题据内容拟补。本文所释系南朝陈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先以四门总述:第一门残,似述缘起。第二明藏摄分齐,谓此论于经律论三藏中属论藏,由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