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一

刘长川

刘长川肃代间诗人诗二首

宝劔篇

宝劔不可得相逢几许难今朝一度见赤色照人寒匣里星文动环边月影残自然神鬼伏无事莫空弹

将赴东都上李相公

四海兵初偃平津阁正开谁知大炉下还有不然灰郑常

郑常肃代间人诗一卷今存三首

寄邢【一作常】逸人

羡君无外事日与世情违【一作稀】地僻人难到溪深鸟自飞儒衣荷叶老野饭药苖肥畴昔江湖【一作若问湖边】意而【一作如】今忆共归

送头陀上人赴庐山寺

僧家无住着早晩出东林得【一作行】道非【一作无】真相头陀是苦心持斋山果熟倚锡野云深溪寺谁相待香花与梵音

谪居汉阳白沙口阻雨因题驿亭

汉阳无远近【一作知近远】见说过湓城云雨经春客江山几日程终随鸥鸟去秪待海潮生前路逢渔父多惭【一作愁】问姓名

陈存

陈存大历贞元间诗人诗六首

穆陵路

西游匣长劔日暮湘楚间歇马上秋草逢人问故关孤村绿塘水旷野白云山方念此中去何时此路还

清溪馆作

指途清溪里左右唯深林云蔽望乡处雨愁为客心遇人多物役聼鸟时幽音何必沧浪水庶兹浣尘襟

寓居武丁馆

暑雨飘【一作颷】巳过凉飈触幽衿虚馆无喧尘绿槐多昼隂俯视古苔积仰聆早蝉吟放卷一长想闭门千里心

楚州赠别周愿侍御

漂泊楚水来舍舟坐高馆途穷在中路孤征慕前伴风雨一留宿关山去欲嬾淮南木叶飞夜闻广陵散

送刘秀才南归【一作刘复诗】

鸟啼杨柳垂此别千万里古路入商山春风去灞水停车落日在罢酒离人起蓬户寄龙沙送归情讵巳

丹阳作【一作朱彬诗】

暂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抱琴沽一醉尽日卧垂杨王观

王观大历贞元间人或云太和时人诗一首

早行

鸡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路明残月在山露宿云收村店烟火动渔家灯烛幽趋名与趋利行役几时休崔瓘

崔瓘字汝器博陵人累官至澧州刺史大历中迁湖南观察使为别将臧玠所害诗一首

赠营妓【诗话总龟云崔左辖瓘牧江外郡祖席夜阑一营妓先辞归崔与诗曰】

寒檐寂寂雨霏霏候馆萧条烛烬微只有今宵同此宴翠娥佯醉欲先归

郑审

郑审繇之子乾元中袁州刺史大历初秘书监出为江陵少尹诗二首

酒席赋得匏瓢

华阁与贤开仙瓢自远来幽林尝伴许陋巷亦随回挂影怜红壁倾心向緑杯何曾斟酌处不使玉山颓奉使廵检两京路种果树事毕入秦因咏

圣德周天壤韶华满帝畿九重承涣汗千里树芳菲陕塞余隂薄关河旧色微发生和气动封植衆心归春露条应弱秋霜果定肥影移行子盖香扑使臣衣入迳迷驰道分行接禁闱何当扈仙跸攀折奉恩辉

朱彬

朱彬大历贞元间诗人诗一首

丹阳作【一作陈存诗】

暂入新丰市犹闻旧酒香抱琴沽一醉尽日卧垂杨李彦远【一作暐】

李彦远大历贞元间诗人诗一首

采桑

采桑畏日高不待春眠足攀条有余态那矜【一作怜】貌如玉千金岂不赠五马空踯躅何以变真性幽篁雪中绿范元凯

范元凯内江人与兄崇凯俱有才名诗一首

章仇公【兼琼】席上咏真珠姬【章仇公大历中蜀州刺史】

神女初离碧玉阶彤云犹拥牡丹鞋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步裵回拾翠钗

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一

猜你喜欢
  蜀妓·唐圭璋
  何·唐圭璋
  第七出 题鹞·李渔
  ◆张□□逊(溪云集)·顾嗣立
  楔子·郑光祖
  卷二·丁复
  五集卷九十九·乾隆
  五集卷八·乾隆
  四集目录四·乾隆
  目录·韦庄
  唐诗镜卷十七·陆时雍
  小诗·刘半农
  提要·佚名
  卷一百十八·陈元龙
  卷三百八十一·陈廷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王实甫

    (长老引行者上)(长老云)明心不把优花捻,见性何须贝叶传。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是这白马寺中长老。为贫僧积功累行,累劫修来,得悟大乘三昧,住持在此寺,朝参暮礼。今日上堂做罢好事,在此闲坐。行者,山门前觑者,看

  • 三集卷五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七古今体一百十首【丙戌五】河南巡抚阿思哈奏报得雨自春入夏雨沾畿泽虑他方足也微今日一封由豫递前旬五寸值霖霏遥知禾?秧全茁更报麦麰苖益肥接壤齐郊兼廑念

  • 列传第十七 长沙嗣王业子孝俨 业弟藻 永阳嗣王伯游 衡阳嗣王元简 桂阳嗣王象·姚思廉

    长沙嗣王业字静旷,高祖长兄懿之子也。懿字元达,少有令誉。解褐齐安南邵陵王行参军,袭爵临湘县侯。迁太子舍人、洗马、建安王友。出为晋陵太守,曾未期月,讼理人和,称为善政。入为中书侍郎。永明季,授持节、都督梁、南、北秦、

  • 列传第十九 侯张薛·欧阳修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称。少事秦王幕府,从征讨有功,擢累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预诛隐太子尤力。王即位,拜左卫将军,进封潞国公,邑千户。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俄检校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李靖讨吐谷浑,以君集为积石道

  • 卷之十六·佚名

    乙巳春正月庚申朔○己巳 常遇春邓愈克赣州熊天瑞出降天瑞荆州人初以乐工乘乱聚兵从徐寿辉攻略江湘间后以陈友谅命攻陷临江吉安又攻赣州凡四越月下其城友谅以其有功加天瑞参政俾守赣州兼统吉安南安南雄韶州诸郡孙本立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四·佚名

    齐高帝金土同价【袁皓 东坡】武帝武帝疾王融谋以子良易嗣君【温公】海陵王明帝谋继大统侍中谢朏求出致酒遗弟瀹书曰饮此勿豫人事【温公】通论高帝明帝东昏侯【温公】梁武帝临川王宏洛口之败幷窃发以宏为名因免官【温

  • 厍士文传·李百药

    厍士文性格孤直,即便是至亲乡邻,也难与交往亲近。在齐,袭封章武郡王,位至领军将军。周武帝灭齐,山东豪族纷纷迎接,惟独士文紧闭城门固守。帝惊异,特授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隋文帝受禅,加授开府,封湖陂县子。不久拜贝州刺史

  • 十一年·佚名

    (辛卯)十一年大明永樂九年春正月1月1日○壬戌朔,上率百官,遙賀帝正,停群臣朝賀,宴宗親于便殿,賜群臣宴。○吾都里指揮童猛哥帖木兒,使人獻熊鹿皮各一張。1月3日○甲子,與大臣議行楮貨之策。領議政府事河崙、左政丞成石璘,以如漢

  • 卷六十三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丧服之制,取其仁、义、礼、智四者也。《别录》属《丧礼》。’”)[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丧服四制》者,以其记丧服之制,取于仁、义、礼、知也。此于《别录》旧说属《丧服》。”郑云“旧说”,案

  • 说剑第三十·刘文典

    〔释文〕以事名篇。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疏〕赵惠王,名何,赵武灵王之子也。好击剑之士,养客三千,好无厌足。其国

  • 卷四十(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日藏分护持品第六尔时一切诸天大王并其眷属。一切龙王。一切夜叉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陀罗王。摩睺罗伽王。薜荔多王。毗舍遮王。富单那王。乃至迦吒富单那等一切诸王。各并眷属礼拜於佛。同心合掌作如是言:世

  • 佛教的教史教法和今后的建设·太虚

    一 全部教史的纲要 甲 佛法流变的原则 乙 印度佛教的三期 丙 世界佛教的三系二 全部教法的纲要 甲 四藏 乙 三法 1.五乘共法 2.三乘共法 3.大乘不共法三 今后佛学的建立 甲&n

  • 无字宝箧经·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时有无量百千万亿大菩萨众围绕如来。皆是大智善权方便勇猛精进。善能通达无字法门。善能清净是处非处。惭愧解脱罗网所覆。调伏诸根以慈悲牙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上大章第五释教相者。若弘余经不明教相。于义无伤。若弘法华不明教者。文义有阙。但圣意幽隐教法弥难。前代诸师或祖承名匠。或思出神衿。虽阡陌纵横莫知孰是。然义不双立理无两存。若深有所以。

  • 卷第一百·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他心智纳息第三之二诸有情类。有流转者有还灭者。流转者谓更受生。还灭者谓趣涅槃。若诸有情生欲色界。及诸异生生无色界。修他心智者。于

  • 第十四章 大寺及支提山之受纳·佚名

    闻长老之言王愈益欢喜,不受[园丁所捧]瞻波迦华,亦以此捧献于长老。(一)长老投瞻波迦华于地面。于此处大地亦震动。[此]为第八地之震动。(二)与国人等俱,王军队见此希有扬举叫声,振摇衣服。(三)&ldquo;大雄!第八地之震动何故耶?大慧者!

  • 太上洞玄灵宝护诸童子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护诸童子经,撰人不详。盖系唐宋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称世间男女身处浊世,出入门户常触犯恶星丑宿,致有灾祸。若能虔心祝诵,或读诵此经,将有北斗七星童子、五神童子及十方诸善童子前来卫

  • 杜蕊娘智赏金线池·关汉卿

    元杂剧剧本。简名《金线池》。关汉卿作。剧述书生韩辅臣进京赶考,途访故友济南府尹石好问。石宴请辅臣,并唤上厅行首杜蕊娘陪席。韩杜2人一见钟情,韩当晚即宿于蕊娘家中。蕊娘的假母李氏知辅臣是府尹好友,乃敬礼款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