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

政治制度,是没有绝对的好坏的,要视乎其运用之如何。民国肇建,本系仿效欧、美成例,行三权分立之制:以国会司立法,并监督政府;以大理院以下的法院掌司法;以国务院掌行政的。因国民未能行使政权,遂至为野心家所利用。纪纲不立,政争时起。国事紊乱,外患迭乘,中山先生鉴于革命之尚未成功,乃有以国民造党,以党建国,以党治国,然后还付之于国民之议。

中山先生的革命方略,是分军政、训政、宪政三时期的。军政时期,由党取得政权。训政时期,代国民行使。经过此时期后,将政权还付国民,则入于宪政时期。在训政时期中,代人民行使政权的是国民党;行使治权的,则是国民政府。政纲和政策,发动于国民党,由国民政府执行之。二者之间,则以政治会议为连锁。

国民党的组织,以全国代表大会,为最高机关。在闭会期间,则其权力属于中央执行委员会,而以中央监察委员会监察之。注995次于全国的,为省和特别市,未改省而与省相等的区域,及海北总支部。再次则县及重要市镇和国外支部。更次则区与区分部及国外分部。都以其代表或全体大会为最高机关。平时则权力属于执行委员会,而以监察委员监察之。亦与中央党部同。党部不直接干预政治,然对于同级政府的施政方针或政治有疑义时,得请其改正、解释,或呈请上级执行委员会,转请其上级政府办理。所以党的监督权,是兼及于行政的。

国民政府初成立时,设委员若干人,推一人为主席,若干人为常务委员。其下分设各部。十七年,十月,公布《组织法》。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次第成立。各部均属行政院。注996司法则改前此的四级三审制为三级。注997二十一年,五月,国民会议开会,制定训政时期的约法。其后又经中央执行委员修正。注998于是国民政府的组织,亦随而变更。设主席一人,委员二十四至三十六人。各院皆设院长及副院长,均由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主席不负实际政治责任。五权由各院分别行使。惟遇院与院间不能解决的事务,则由主席团解决之。主席并对外代表中华民国。此外直属于国民政府的,还有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部、参谋本部、军事参议院、全国经济委员会、建设委员会等。

地方制度,民国以来,还是沿袭前代的省制的。但废去府直隶州厅,而成为初级制。民国初元,各省的军民长官,称为都督和民政长。三年,改称将军、巡按使。六年,又改称督军、省长。统辖几省军事的,又有巡阅使、经略使等名目。裁兵议起,则督军改称督理或督办军务善后事宜。省与县之间,又曾设立道尹。国民政府所颁布的《省政府组织法》,亦取委员制。以一人为主席。其下分设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实业各厅,厅长即就委员中任命。首都及人口百万以上,或政治经济有特殊情形的为特别市,与省同属行政院。注999其人口在三十万以上,或在二十万以上,而营业、土地等税占全收入之半数以上的,则为普通市,不属县而直隶于省。市设市长,县设县长,其下都分设各局,以理庶政。未能设县的地方,则立设治局,置局长。其交通便利,或向来自治较有成绩之地,则设县政建设实验区。其区域或一县或合数县不定。得设立区公署。不设道尹,惟近年苏、皖、赣、鄂等省,设立行政督察专员。

县在建国大纲中,本定为自治单位,其下分为若干区。区之下为乡镇。镇之下为闾,闾之下为邻。邻五家。闾五邻。乡指村庄,镇指街市,大约在百户以上,注1000而不得超过千户。全县分十区至五十区。区及乡镇,各设公所。区长、乡长、镇长,本应由人民选举;但在未实行前,区长得由民政厅就考试合格人员中委任;乡、镇长由人民加倍选出,由县长择任。闾、邻长则都由民选。市以二十闾为坊,十坊为区,亦有区长、坊长,闾、邻长及区坊公所。区、坊、乡、镇,亦各有监察委员。到一县的区长都由民选时,即得成立县参议会。

以上所说,都系训政时期的办法。国民政府的政治,是以人民自治为目的的。所以到一县自治完成之后,其人民即得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县长由人民选举,并得选出国民代表一人,组织代表会,参与中央政事。一省的县都完成自治时,即为宪政开始。省长亦由人民选举。全国有过半数省份,达到宪政开始时期,则开国民大会,决定宪法颁布。宪法颁布之后,中央统治权归国民大会行使,——即国民大会,对中央政府官吏,有选举、罢免之权;对中央法律,有创制复决之权——是为宪政告成。全国国民,即依宪法行大选举。国民政府,于选择完毕后三个月解职,授权于民选的政府,是为建国的大功告成。

以上所说,为国民政府施政的纲领。至于目前的政务,则最要的,自然要推军财两端。民国的军制,本以师为单位,合若干师,则称军。国民政府北伐时,曾合所有的军队,编为四集团军。十八年的编遣会议,全国定设六十五师。但其后编遣迄未能就绪。兵制之坏,由于召募乌合。所以军人程度不一,而散遣之后,亦往往无家可归。二十年,六月,国民政府颁布《兵役法》。常备兵役,分为现役、续役、正役三种。民年二十至二十五,得为现役兵,期限三年,退为正役兵六年。再退则为续役,至年四十岁止。其年自十八至四十五,不服常备兵役的,则服国民兵役。平时受规定的军事教育。战时由国民政府以命令征集。海军,当民国初年,曾按江防、海防,分为第一第二队舰。护法战起分裂。十八年编遣会议,议决海军重行编制,乃复归于统一。空军起于民国以来,北京政府即设立航空署。国民政府,亦经设立,直隶于军政部。我国陆军,苦于兵多而不能战;海、空军则为力甚微,殊不足以御外侮,这是我国民不可不亟思努力的。

财政本苦竭蹶,而自帝制运动以后,中央威权失坠,各省多不解款,遂致专恃借债,以资弥补。欧战以前,所举最大的债,为善后大借款,已见第五章。欧战期间,各国无暇顾及东方,则专借日债。自九年以后,并日债亦不能借,则专借内债。国民政府,将中央和地方的税款划清。中央重要的收入,为关税、盐税、统税、注1001烟酒税、印花税、矿税等。田赋划归地方,和契税、营业税等,同为地方重要收入。病商的厘金,已于二十年裁撤。二十三年,又开财政会议。限制田赋的附捐。并通令各省,裁撤苛捐杂税。预算亦在厉行。但在目前,收支还未能适合,时时靠内债以资补苴(jū),其为数亦颇巨。

【注释】

注995 中央执行委员会,每半年至少应开大会一次。平时则互选常务委员若干人,以执行职务。

注996 现设内政、外交、军政、海军、财政、实业、教育、交通、铁道、司法行政十部;蒙藏、侨务、禁烟、劳工四委员会。

注997 四级,谓初级、地方、高等审判厅及大理院。三审,谓同一案件,只能经过三级法院审判。如初审在第一级,则上诉终于第三级。现制则分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三级,较为名实相符。

注998 第三届第五次、第四届第一次全体大会。

注999 但系省政府所在地者,仍属于省。

注1000 不满百户的,可以互相联合。

注1001 卷烟、麦粉、棉纱、火柴、水泥、薰烟、啤酒、洋酒各项,即货物税的改变。

猜你喜欢
  载记第四 石勒上·房玄龄
  卷六·谷应泰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十、那些狂肆毁谤皇帝的谣言·雍正
  卷十七·李斗
  卷十一·张九成
  卷之一百六·佚名
  二三八 军机大臣奏进呈吕留良《万感集》暨《四书讲义》片·佚名
  卷四十三·高士奇
  卷三十五礼俗志二·黄遵宪
  南诏德化碑·佚名
  齐纪十 和皇帝中兴元年(辛巳、501)·司马光
  ●皇朝通典卷九十一·佚名
  卷十九·雍正
  卷三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彭芳远·唐圭璋

      满江红   风前断笛平韵   愁满关山,又吹得、芦花雪深。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回首人间无此曲,数峰江上落馀音。似断云、飞絮两悠悠,何处寻。   江南路,晴又阴,声韵改,泪盈襟。自中郎去后,羽泛商沉。牛背斜阳

  • 乙集第七·钱谦益

    刘御医溥六十九首【看花吟】白日已堕地,回光烛青天。人生时景只如此,莫将眉目夸盛年。花开容易落,花落难复开。开落竟谁有,对之心为摧。君不见玉山山下树,曾见主人罗笙歌。主人去后亭馆废,空余满树秋风

  • 卷一·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一明 钱子正 撰绿苔轩集一古人之为诗非汲汲为欲传后而为之也或古今事物之臧否或风俗习尚之淳漓或卉木防鱼之细山林沼沚之幽凡触于目而动之于心自然发之于诗而托之于笔至或激扬振导而有益于学者

  • 哈代八十六岁诞日自述·徐志摩

    好的,世界,你没有骗我, 你没有冤我, 你说怎么来是怎么来, 你的信用倒真是不坏。 打我是个孩子我常躺 在青草地里对着天望, 说实话我从不曾希冀 人生有多么艳丽。 打头儿你说,你常在说, 你说了又说, 你在那云天里,山林间, 散播你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元年十有二月丙辰朔诏朕朝夕延见大臣咨访庶务群臣进对随事尽言退阅四方奏牍少空则披览载籍鉴观前古独于讲学久未遑暇念虽羽檄交驰巡幸未定亦不可废其以侍从四员充讲读官万几之暇就内殿讲读先是御史中

  • 乙酉扬州城守纪略·戴名世

    宏光元年四月二十五日,大兵破扬州。督师太傅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史可法死之。史公,字道邻,顺天大兴人,始为西安府推官有声,历迁安庐兵备副使,升巡抚,丁母忧,服阕起,总督漕运,巡抚淮阳,久之拜南京兵部尚书。当是时,贼起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万历十四年二月丙寅朔兵科给事中李弘道<婠勶-釒>荐海瑞颜鲸傅应祯梁纲管志道皆君子之当进者谓兵部尚书张佳胤总督蓟辽时营干回部威逼中军张炌剖心以死且以千金令七人携送夷人之桀骜者被夷人杀死六人大损国威是小人之

  • 卷之三百八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十二月。丁卯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外记  ○谕军机大臣等、延茂等奏、遵查黑龙江垦务拟办大概情形一摺。所筹咨商各城副都统。传询所属备交荒价。领地

  • 颜渊第十二·智旭

    【颜渊问仁,(僧问和尚,如何是佛)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和尚答曰:只你便是。)颜渊曰:“请问其目。”(僧又问曰:如何保任?)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 卷五十九·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五十九奔丧奔丧者以其居於他国闻丧奔赴也汉书艺文志云得古礼五十七篇於鲁淹中其十七篇与今仪礼正同此奔丧礼在十七篇外故谓之逸礼奔丧之礼始闻亲丧以哭答

  • 卷九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九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九十宗庙时享汉书文帝本纪文帝元年冬十月辛亥皇帝见于高庙景帝本纪元年诏高庙酎【张晏曰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纯也至武帝时因八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第一分遊行經第二之二   佛告阿難世有八衆.何謂八.一曰刹利衆二曰婆羅門衆三曰居士衆四曰沙門衆五   曰四天王衆六曰忉利天衆七曰魔衆八曰梵天衆.我自憶念昔者往來與刹利

  • 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佚名

        菩提金刚三藏译  归命满分净法身  毗卢遮那遍照智  开敷妙觉光明眼  修广犹若青莲叶  我今依经要略说  自利利他悉地法  真言次第方便行  发起信解胜愿门  先令自心离尘垢  观佛想印及真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一卷·佚名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一卷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序婆须蜜菩萨大士。次继弥勒作佛。名师子如来也。从释迦文降生鞞提国。为大婆罗门梵摩渝子。厥名郁多罗。父命观佛。寻侍四月具睹相表威变容止。还白所见。父得不

  • 卷五·心圆

    揞黑豆集卷五 心圆居士 拈别 火莲居士 集梓 六祖下第三十四世 天童密云禅师 讳圆悟。常州宜兴蒋氏子。八岁知念佛。春阳游嬉。輙动世间无常想。十五。能躬耕养亲。二十六。阅坛经。欢喜诵习。知有向上事。负薪入市

  • 禅灯世谱后序·道忞

    禅灯世谱后序吾祖之道之传于诸夏也。始于梁。盛于唐。而光显于宋。其间往往多高文博达之士。故先德之出处与其言行之大端。皆有传记可考。非直谱谍已也。自元而降。传灯不修。遂使一代宗匠与夫抗迹西山者同一湮没无闻

  •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卷上·佚名

    嗣法门人机轮等编康熙甲辰腊月望日众檀护请升座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云径僻游郎绝林深月影迟进云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云芟除闲草木脚下迥无私进云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云不存车马迹岂立主宾仪进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云

  • 谠论集·陈次升

    五卷。宋陈次升撰。陈次升(1044-1119),北宋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字当时。熙宁进士。为太学生时即斥王安石《字说》为秦学。曾做安邱县知县、监察御史,提点淮南、河东刑狱,劾蹇周辅经画盐法害民。后任殿中侍御史,论章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