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一卷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一卷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序

婆须蜜菩萨大士。次继弥勒作佛。名师子如来也。从释迦文降生鞞提国。为大婆罗门梵摩渝子。厥名郁多罗。父命观佛。寻侍四月具睹相表威变容止。还白所见。父得不还。已出家学。改字婆须蜜。佛般涅槃后。游教周妒国槃奈园。高才盖世。奔逸绝尘。撰集斯经焉。别七品为一揵度。尽十二揵度。其所集也。后四品一揵度。训释佛偈也。凡十一品十四揵度也。该罗深广。与阿毗昙并兴外国。傍通大乘。持明尽漏博涉十法百行之能事毕矣。寻之[漭-廾+卉]然。犹沧海之无崖。可不谓之广乎。陟之瞠尔。犹昆岳之无顶。可不谓之高乎。宝渚极目。厌夜光之珍。岩岫举睫。厌天智之玉。懿乎富也。何过此经。外国升高座者。未坠于地也。集斯经已入三昧定。如弹指顷神升兜术。弥妒路弥妒路刀利。及僧迦罗刹。适彼天宫。斯二三君子。皆次补处人也。弥妒路刀利者。光炎如来也。僧伽罗刹者。柔仁佛也。兹四大士。集乎一堂。对扬权智。贤圣默然。洋洋盈耳。不亦乐乎。罽宾沙门僧伽跋澄。以秦建元二十年。持此经一部来诣长安。武威太守赵政文业者。学不厌士也。求令出之。佛念译传。跋澄难陀禘婆三人执胡文。慧嵩笔受。以三月五日出。至七月十三日乃讫。胡本十二千首卢也。余与法和对校修饰。武威少多润色。此经说三乘为九品。持善修行。以正观迳。十六最悉。每寻上人之高韵。未尝不忘意味也。恨窥数仞之门晚。惧不悉其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矣

尊婆须蜜造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

聚揵度首第一(秦言地亲也自品首尽七品名聚揵度)

十力哀出世觉知一切法

我今礼如来法及诸圣众

最胜之善句诸贤圣听闻

瞿昙大众中有益众生类

云何为色相。问色相云何。答曰。如觉知诸法。云何觉知诸法。答曰。为有界想为有胜耶。答曰。彼有一想。问一想为有胜耶。答曰。一想之中着欲诸垢诸界所缚。终不缚者是故诸结则衰。问如中诸结为有胜耶。答曰。当有还甘露。问如中当还甘露为有胜耶。答曰。依生身意受诸苦恼缘亦不起。是故身意诸苦恼已过去。问如中无色相。问设无色相色亦无相。答曰。若无色相亦无彼色。色相亦无相亦无淫色相。问犹如汝无色相有色。如是我无色相亦无相。亦有色相耶。或作是说。渐渐兴色相。问一色中或兴或不兴。此义云何。或作是说。若色一时渐积彼无色相。或作是说。渐渐分别色相此亦如本所说。或作是说。摄统色相。问过去未来色最别无教便有无色。或作是说。摄系色相。或作是说。及诸盖色相。或作是说。坏败色相。此亦过去未来所说。或作是说。色相有三种。可见有对。不可见有对。不可见无对。问若诸色不可见无对。欲使彼无色相耶。或作是说。色相往来是谓色相。问过去未来义不有异。或作是说。色相为色。或作是说。因四大义为色。世尊亦说四大。缘彼四大生色阴受盛问取要言之。彼则不说缘诸所有色。彼一切是四大。四大所造。答曰。此非取要。又作是说。缘更生诸痛阴或作是说。汝问何色相。设青青为色相。设黄即彼色相也。问我问一切色相。设彼是色相相无胜。答曰。色不同一相。此中有何咎。设相相不同。此义不然。犹若地为坚相。如今地异坚异。问一切色同一相。犹如无常。问自相无相地为自相。是故不应作是说。问我无自相我问一切诸相。或作是说。有对色相是色。为色相有对相者。犹如捻箭笞。是谓有色。如种谷子在地。随时溉灌彼便有色。云何非色相。答曰。反上所说义。尊昙摩多罗说。诸物无对彼非色。是谓非色相。无对之物彼亦不生。是谓无对。犹如无对是对迹。彼便是无对。如是非色相。四大所造色。有何等异。或作是说。无有异也。诸四大即是造色。问如世尊言。诸所有色彼一切是四大四大所造耶。于此经有违。答曰。非所造声。更有余根。如说六更乐愚人所贪忍苦乐行从此所兴乐以来于其中间不出六更乐外更有七更乐也。亦无造者。问若无造声者。亦不变易欲色。是我所色。亦是我有耶。或作是说。坚濡热动是四大相。犹如非地色从色造色。问四大转转优劣色不常作。欲使彼有造色耶。答曰。虽彼四大转转优劣得四大相。四大所兴色。非得四大相。彼非所兴色。或作是说。诸缘彼四大四大所兴色。问四大亦因四大。欲使是兴色耶。答曰。彼虽因四大。有若干所因。四大是兴色相。问色缘色相色转生色。答曰。云何得知色转生色。复不缘四大耶。或作是说有漏四大所兴色。亦有漏亦无漏。问诸有漏所造兴色被四大有何差降。诸无漏所兴色何等四大造耶。或作是说。无记四大所兴。复次所造色者。善不善无记。此亦如上所说。或作是说。依彼四大得兴色。问心心念法亦依四大。欲使彼是兴色耶。答曰。依四大诸根。诸根亦依心心念法。是故彼不依四大。问名色者展转不相依。或作是说。增上四大四大增上兴色。问是谓衰耗增上。是谓增上不生犹如一切法展转增上相生。是故彼不生。尊僧伽多罗说。四大大事兴因缘生色。问四大各各不相离。亦非大事兴。此义云何。答曰。若得不离。或四大非色。如风种空流离色种无香味。四大非色入色造。尊婆须蜜说。更乐亦是四大所兴色也。如地色地香地味。尊昙摩多罗说。犹如微妙色四大得解。亦及余色。是谓兴色也。以何等故身识入细滑入。或是四大或非四大。或作是说。彼无因缘。如明识色。或青或非青。是谓身识入细滑入或是四大或非四大。或作是说。谓四大相。彼非一切从细滑得。四大相不同。濡坚相亦不同。粗细轻重寒饥渴。于彼细滑粗地所生。轻者火风所造。重者地所生。寒者水所造。饥渴火风所造。问无有出地坚者。细滑粗是地处所。是谓有增。如地平正故曰细滑。如地不平正故曰坚粗也。是故无粗细滑。设粗细滑当成就者。一切常可得。如青色不可得。是故不成就。彼或有轻因。彼复有重。是故轻重不得成就。若成寒者。云何得生青莲华。不于彼四大得。是故寒不成就。若火盛则饥。风为渴本。或作是说。一切身识细滑入。当言四大也。不离四大有身识也。四大转增各各说。云何无明。或作是说。无智是无明也。问云何无智言非智耶。设是非智彼是无明。草木墙壁皆不智。欲使彼是无明耶。答曰。心念法与法相应。问心所念法众名心法相无智。云何弥沙塞作是说。未辩无明修行无明。彼不有明时彼谓无明。如不有盐彼谓之无盐。问若彼无有明时彼便起明则有无明。犹如彼器无盐彼器谓之无盐。若不有明彼无明。空便有无明。若是明物是无明者。云何行有缘。或作是说。五盖是无明。世尊亦说。世间愚人无明所覆。问结无有要处。或作是说。思惟不净是谓无明。世尊亦说。比丘当思惟不净。未生欲漏便生。已生欲漏倍增广。有漏无明漏亦复如是。亦言。无明习即是有漏习。是故思惟不净。是谓无明也。问非思惟不净是无明耶。彼缘思惟不净亦是无明

猜你喜欢
  第三十二卷·佚名
  翻梵语·佚名
  佛说罗摩伽经卷下·佚名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佚名
  卷第九·佚名
  跋宝王论后·飞锡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佚名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第三·佚名
  第二卷·僧祐
  第十一 帝释相应·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九·澄观
  卷十七·佚名
  卷二十二·佚名
  金刚仙论 第五卷·佚名
  序言三: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李叔同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三家总论·尚鎔

    近日论诗竞推袁、蒋、赵三家,然此论虽发自袁、赵,而蒋终不以为然也。试观《忠雅堂》集中,於袁犹貌为推许,赵则仅两见,论诗亦未数及矣。 自明七子以後,诗多伪体僻体。牧庙远法韩、苏,目空一代,然如危素之文,动多诡气。梅

  • 卷64 ·佚名

    戴复古 岁旦族党会拜 衣冠拜元日,樽俎对芳辰。 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 排门乔木古,照水早梅春。 寒春将消歇,风光又一新。 戴复古 岁暮呈真翰林 岁事朝朝迫,家书字字愁。 频沽深巷酒,独倚

  • 卷32 ·佚名

    陈师道 柏 用直宁论世,名成不待官。 低枝缘我有,偃盖到谁看。 秀色有新故,英姿无暑寒。 要为千岁计,岂虑万牛难。 陈师道 北渚 南荡不可度,北渚风浪生。 向来狐兔迹,已复蛟鼍鸣。 陈师道 

  • 荆南倡和诗集原序·周砥

    前年予归养亲始寓荆南山中荆南者地志云义兴俗劲直有荆楚之风故水名荆溪溪之南曰荆南非江汉之间所谓荆南者也常之属邑四而义兴山独多凡山之羣峰簇出者惟荆南为然义兴故僻左而荆南延亘且百里予所寓处距州郭七十里四方宾

  • 巻十七·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十七宋 邵浩 编栾城懐渑池寄子瞻兄【汉书农郡渑池县注景帝中二年始徙万家为县】相防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崤西曽为县吏民知否【辙尝为此县簿未赴而中第】旧

  • 第十六回 诣东都马援识主 图西蜀冯异定谋·蔡东藩

      却说建武六年复月,光武帝因关东平定,乃拟西略陇蜀,先抚后攻。蜀地为公孙述所据,称王称帝,自霸一方。惟陇西一带,要算隗嚣为西州领袖,名盛一时。公孙述两见前文,隗嚣为西州大将军,见十一回。嚣前曾附汉,助击赤眉,尝受汉大司

  • 卷第七十九·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一〔起旃蒙作噩(乙酉),尽玄黓执徐(壬辰),凡八

  • 卷之四十三·佚名

    成化三年六月甲午朔○丙申巡抚甘肃右佥都御史徐廷章奏上边议三事一足兵食以备战守夫备边急务在足兵食而已甘肃等卫所大约原额旗军七万二千九百余名今实有者四万一千八百余名事故逃亡三万一千一百余名虽累清勾而解到者

  •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清波杂志跋·周煇

    读书贵有用昭礼于书无不读而其用不见于世胷中万卷浩乎沛然者其真为无用之具耶清波杂志之作随事纪载证据今古亦殚洽矣间出己意折衷之议论所到有前辈不曾言开卷一览闻所未闻使人起敬爱心声闻播流当同此书为不朽则知读书

  • 卷二十·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     宋 萧常 撰列传十五 人之行莫大于孝推以事君则爲忠故先之以孝友而忠义次之潜德之士重于爲己而无意于斯人则又次之传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故以方技终焉 李

  • 范如圭传·脱脱

    范如圭字伯达,建州建阳人。少年时代跟随舅舅胡安国学习《春秋》。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刚到武安军时,正碰上统帅准备杀人,范如圭指出统帅的失误,统帅认为已经签署命令不能轻易改变。范如圭严肃指

  • 刑部·佚名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刑名及徒隶勾覆关禁之政令其属古有四部曰宪部比部司门部都官部洪武二十三年因天下庶务浩繁钦改为十二部曰浙江江西福建山东北平四川山西湖广广东广西河南陜西各令清理一布政司刑名等事其云南布政司

  • 卷一百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大夫士庙祭仪礼有司彻【郑目录云少牢之下篇也大夫既祭傧尸于堂之礼天子诸侯之祭明日而绎郝氏敬曰承上?事毕有司彻室中馔傧尸于堂傧

  • 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释跋·太虚

    诸布施中,以法施之功德为最大。凡印送流通大乘经论者,尤足启发人之大悲菩提心,开豁人之实相般若眼,成无尽之慧命,证无上之法身,故为万福之所会、众善之所归也。钟仁益居士信佛有年,其长子普平居士,见义勇为,饶有父风。今以值三

  • 增壹阿含经卷第九·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惭愧品第十八(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

  • 第九十八章 西利奇奢耶罗奢西哈王·佚名

    由此,此王(西利奇奢耶罗奢西哈)首妃之弟王有严饰之德。(一)彼有西利奇耶之名,所知为罗奢西哈,行即位式!于三宝有净信,热心听闻正法,精勤而明敏,与善良士之交,常有恭敬心,为保护其种族,由彼玛睹罗城,招请诸王女为首妃,全楞伽国等,于硬软

  • 无锡县志·佚名

    臣等谨案无锡县志四卷不着撰人名氏考千顷堂书目有元王仁辅无锡县志二十八卷与此本卷数不符葢别一书也考明史地里志洪武二年四月始改无锡州为县是志古今郡县表末虽止于升无锡县为州然标题实称为无锡县已为明初之制又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