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一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己卯朔夜,荧惑入井宿。
辛巳,监察御史郭文献等奏:“户部左侍郎陈宗礼、大理寺丞曹瑾坐罪当杖,降官。”命勿杖,俾于工部办事。
壬午,上以巩昌至甘肃马驿相去甚远,马乏而人易困,乃命兵部同右军都督府遣官相度,凡百二十里以上者中增一驿,以秦、河二州所市马分给之,其驿夫则籍于有司附近者。于是自巩昌、凉州达于甘肃,增置延来等二十九驿,驿置马三十匹。
甲申,赐江阴卫出海运粮军士三千二百余人钞万六千三百余锭。
乙酉,置安陆中护卫。
命铸各按察分司印。先是,各按察分司所分巡按地方多有未当。至是,命都察院、六部官会议更定,凡四十八道:浙江四道,曰浙东道,曰海右道,曰浙江道,曰金华道;福建三道,曰宁武道,曰延汀道,曰漳泉道;山西四道,曰朔南道,曰云中道,曰泽潞道,曰河东道;江西四道,曰九江道,曰岭北道,曰湖东道,曰湖西道;湖广五道,曰蕲黄道,曰江陵道,曰汉江道,曰湖南道,曰湖北道;广西三道,曰苍梧道,曰南宁道,曰庆远道;广东四道,曰岭南道,曰潮阳道,曰海南道,曰海北道;四川三道,曰东川道,曰西川道,曰剑南道;山东二道,曰济川道,曰胶西道;北平三道,曰卢龙道,曰燕南道,曰冀北道;河南三道,曰河南道,曰汝南道,曰河北道;陕西四道,曰汉中道,曰岐阳道,曰河西道曰,陇右道;直隶六道,监察御史印曰淮西道,曰淮东道,曰苏松道,曰安池道,曰京口道,曰江东道。
夜,天鸣。
丁亥,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庭兰为浙江按察使,命观察使张景德、张希仁、徐志行、何均宝俱署都察院事。
戊子,刑部尚书杨靖奏:“左军都督府经历唐奉先以事请托通政使叶瓛,于法当杖。”上以奉先进士,命纪其过。
广西都指挥使韩观以讨宾州上林寇有功,命赏钞百锭,其从征将士赏各有差。
降太常寺少卿许昇为刑部主事,以典簿刘仲实为少卿。时上召昇问祭祀礼仪,昇不能对,典簿刘仲实从傍代对甚详。上曰:“国之大事,莫重于祭祀。职太常者昏惰如此,何以事神?”遂黜昇而以仲实代之。
夜,太阴犯垒壁阵。
庚寅,册立皇第三孙允炆为皇太孙,祭告太庙。
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淩汉为左春坊左赞善。
改大同左卫为大同中护卫,以代王分封其地故也。
高丽知密直司事赵胖等持其国都评议司奏言:“本国自恭愍王薨逝无嗣,权臣李仁人以辛肫子禑主国事,昏暴自恣,多杀无辜,至欲兴师侵犯辽东。其时,大将李成桂以为不可而回军,禑自知负罪,惶惧逊位于其子昌,国人弗顺,启请恭愍王妃安氏择立宗亲定昌国院君王瑶权国事,及今四年,亦复昬迷不法,听信谗说,离间勋旧。其子爽复痴騃无知,纵于酒色,与禑党玄禹宝等潜谋复禑位。守门下侍中郑梦周尝以前者欲攻辽东,为李成桂所阻,致令朝廷索取马匹,以此譛于王瑶,谋害成桂及赵俊、郑道、傅南訚等,国中臣民多被杀戮。群臣、国人以社稷生灵为虑,谓瑶不足以治民。今年七月十七日,以恭愍王妃安氏之命,退瑶于私第,择于宗亲无可以当舆望者。惟门下侍中李成桂,中外人心夙皆归附,于是臣等与国人耆老共推成桂主国事。伏望圣裁,俯从舆意,以安小国之民。”礼部侍郎张智奏其事。上曰:“我中国纲常所在,列圣相传,守而不失。高丽限山隔海,僻处东夷,非我中国所治,且其间事有隐曲,岂可遽信?尔礼部移文谕之,从其自为声教,果能顺天道,合人心,以妥东夷之民,不启边衅,则使命往来,实彼国之福也。”
辛卯,置河南中护卫。
癸巳,赐大河等卫海运军士钞锭有差。
丙申,天寿圣节,上御奉天殿受朝贺,云南土官黄威庆等各献方物。
戊戌,今上及湘王柏还国。
赐高丽国使者赵胖、庆仪等钞锭有差。
辛丑,湖广永明县枇杷千户所请筑城垣,诏以军士筑之,不许劳民。
壬寅,以四川苏州、建昌二卫军士乏粮,人给钞十二锭,寻加赐五锭。
癸卯,代王桂至国,上表谢。
工部尚书秦逵有罪自杀。
甲辰,迁兵部左侍郎邵永善为工部左侍郎,升户部郎中严震直为工部试右侍郎。
置广西迁江县屯田千户所。
夜,太阴犯灵台。
乙巳,遣监生潘文等百七十一人偕历事官王克敬等分往各布政使司,考较诸司案牍,人赐衣一袭、钞五锭。
丙午。先是,安南凭祥洞巡检高详奏言:“思明州知州门三贵谋杀思明府知府黄广平,广平先觉而杀之,乃称其病死。”朝廷以其言不实,逮广平鞠之。至是逮至,上谓刑部曰:“蛮夷争斗相杀,性习然也,独广平不以实言,当绳之以法。今姑宥之,使其改过。”遂命给道里费,遣之还。
戊申,疏凿溧阳县银墅东坝河道,自十字港至沙子河凡三千九百六十丈,又沙子河至胭脂坝凡三百六十丈,计役嘉兴等府州民丁三十五万九千七百人。
户部议减四川苏州、建昌二卫中盐则例。先是,商人于建昌卫输米八斗者给折盐一引,一石五斗给川盐,商人以建昌山路险远,难于转输,且米数重,故中纳者少,以故两卫军储不给。至是,议减浙盐一引纳米五斗,川盐米一石。
上谕右军都督府臣曰:“近闻陕西都司遣兵常随秦王出入,盖王府置护卫,又设都司,正为彼此防闲。都司乃朝廷方面,凡奉敕调兵,不启王知,不得辄行,有王令旨而无朝命,亦不擅发,如有密旨,不令王知,亦须详审覆而行,此国家体统如此。今秦府未给护卫,但令以兵五百暂为护从,而都司乃敢擅增兵至千人,其罪不可赦。朕以其皆旧臣,昔有劳于国,具不寘之法。尔都督府遣人谕之,今后有复违令者,治如律。”
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王圭卒。圭,合肥人,慷慨有大志。少时为淮西廉访司隶卒,见官长仪卫尊崇,辄慨然叹曰:“将相无种,在人为耳。”及元末兵乱,募集乡民守庐州,自称万户。上取和阳,圭自庐州来归,遂从渡江,克太平,命圭仍为万户,守太平,积功升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子安富从上征婺州,守南陵,取潜山,擒获甚众,攻安庆,被创而死。仲子安贵从征江州,亦战没。至是,圭以疾卒,季子宽袭职,未几亦卒。
猜你喜欢 卷八十六·列传第十六·脱脱 卷一一二 晉紀三十四·司马光 ●卷二百四·徐梦莘 后汉孝灵皇帝纪中卷第二十四·袁宏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卷之一千二十七·佚名 第三卷 徭役·缪荃孙 卷六十四上·班固 萧子显传·李延寿 裴聎传·欧阳修 按扎儿传·宋濂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司马迁 241.五人墓·林汉达 卷41·陈邦瞻 卷一百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