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十三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三>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三>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三>

狐白裘

狐青裘【豹褎】

黄衣狐裘

詩曰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又曰狐裘蒙茸匪車不東又曰取彼狐狸為公子裘又曰彼都人士狐裘黄黄語曰狐狢之厚以居又曰黄衣狐裘蓋狐善疑狢善睡疑斯戒睡斯安燕息者之事也故燕居與蜡服之然則玉藻所謂君衣狐白裘錦衣以裼之君子狐青裘豹褎玄綃衣以裼之燕服也狐裘黄衣以裼之蜡與燕服也玉藻曰天子卒食玄端而居諸侯夕深衣祭牢肉王制言養老之禮虞氏深衣夏后氏燕衣商人縞衣周人玄衣於夏言燕衣則深縞與玄皆燕衣也【鄭氏以此為燕羣臣之服然周人燕禮天子皮弁諸侯緇衣不以玄衣】蓋天子齊則玄端而冕燕則玄端而冠卒食玄端則夕不必玄端也諸侯夕深衣則非夕不必深衣也故周官小臣掌正王之燕服位而不言所服則王之燕服豈特玄端而已哉此所以有狐白裘錦衣也終南之詩言錦衣狐裘繼之以黻衣繡裳蓋始言燕服而繼以祭服也鄭康成以狐裘為行禮之服謂狐白之上衣皮弁歟非詩論語之意也君子狐青裘豹褎玄綃衣以裼之蓋大夫士之燕服也何則狐白所以象德之成狐青所以象仁之發故狐白錦衣為人君之服狐青而下為君子之服言君子之服則大夫士同之也夫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則狐白裘天下之尤難得者也觀紂以狐白免西伯田子方以狐白禮子思田文以狐白脱秦患則狐白之貴可知矣士不衣狐白裘不特以其德之未成也蓋亦不敢以賤服貴歟古者所貴不過狐白裘而已後世有黑貂青鳳鷫鸘雉頭鶴氅之侈此不可與言禮也【史記李兑遺蘇秦黑貂裘王子周使王以青鳳毛為二裘司馬相如服鷫鸘晉武帝焚雉頭裘王恭被鶴氅裘】

貍裘【青】

詩曰取彼狐貍為公子裘左傳曰晢幘而貍製【定九年】夫公子無豫於事而貍裘東郭即戎而貍製則貍裘非禮服之裘也傳又曰臧之狐敗我於狐駘【襄四年】則春秋之時戎服亦以狐裘也

虎裘

狼裘

人之手足右強於左獸之勇摯虎過於狼右虎裘左狼裘則武士之衛君手足之衛身也蓋君之所以制服人者不特恃夫道德之威而已故士謂之虎士門謂之虎門旗有熊虎之文車有虎幦之飾則左右虎狼之裘宜矣周官虎賁氏掌先後王而趨以卒伍旅賁氏掌執戈盾夾王車而趨左右皆八人然則君之左右蓋旅賁之類也爾雅狼壯貛牝其子獥舍人曰狼牡名貛牝名說文曰狼似犬銳頭白頰高前廣後陸機曰善為小兒啼禮記有狼臅膏

熊裘

羆裘

周禮穴氏掌攻猛獸各以其物火之以時獻其珍異皮革鄭氏曰蟄獸熊羆之屬冬藏者爾雅曰羆如熊黄白文詩曰舟人之子熊羆是裘則熊羆亦裘之美者也

禮書卷十三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五·湛若水
  卷十六·朱熹
  卷三·沈棐
  中庸直指补注·智旭
  第十二章 8·辜鸿铭
  卷三十四·冯复京
  卷一百二十七·山井鼎
  卷二十二·孔颖达
  卷四十一·王道焜
  卷五·佚名
  请食品第六·佚名
  利益存亡·佚名
  覆陈肇琪君书·太虚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六·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空想(外四章)·林徽因

    终日的企盼企盼正无着落,——太阳穿窗棂影,种种花样。黄雾扼住天的喉咙,鸟唱着,树梢交织着枝柯,——白云阳光投多少个方向,谁管?你,我轻轻的放着香,轻轻的放着香,蓝天里的白云行去,荒街小巷,蛇鼠般追随!绿萍遮住池塘上一层晚梦,紫藤

  • 清隽集钞·吴之振

    郑震鄂州南楼淳佑六年冬十月,我来独自上南楼。晓雾江山都不见,雾收日出城东头。照见汉阳树,照见鹦鹉洲。浪涛江汉出岷峡,洞庭云梦天共流。大船如龙卷寒碧,小船如叶飞洪沟。湘灵霞佩跨黄鹄,洞宾玉笛横清秋。泬寥突兀不可状,开

  • 第三十一出 李婆催亲·佚名

    【菊花新】(外)着仔割吊(刈吊)心憔懆,算得来做★(左人右再)得好?仔儿不愿嫁林厝,那畏姻缘不朝罗。金井梧桐叶落枝,返头不觉又一年。一年一岁人易老,更无二度再后生。那因仔儿不愿嫁林厝,冥日苦切,做★(左人右再)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佚名

    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壬戌朔○癸亥大学士赵志皋廿□寺以日讲请因言经书俱已讲过我 祖宗嘉谟善政比隆帝王具载 实录中欲每日摘取一条进讲以备 皇上法 祖通今之助不报已淂旨诗经讲完时请旨别讲他书不淂輙撰讲章已再请钦

  •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十七·佚名

      顺治八年。辛卯。五月。丁丑朔。上驻跸谟护里伊扎里河。苏尼特部落蒿齐忒部落喀喇沁部落王贝勒等进驼马赐银茶筒鞍辔等物  ○江西巡抚夏一鹗奏报逆渠傅鼎铨等盘跨江闽恃险负固臣调兵分路夹击追入福建阵斩贼级

  • ●绎史摭遗卷四·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浙东监国诸臣列传于颍庄元辰李长祥(章有功)徐孚远(沈光文)王思任王玉藻李山吴从鲁何弘仁刘穆(子肇绩、肇勷、吴邦璇、张国纪、谢震龙)鲁监国画江之役,向以为张公玉笋之勋也;而实自于公九瀛,始湛然明节。史乘

  • 卷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明 杨士奇等 撰圣学鲁哀公问子夏曰必学而後可以安国保民乎子夏曰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尝闻也哀公曰然则五帝有师乎子夏曰有臣闻黄帝学乎大真

  • 纲鉴易知录卷五三·吴楚材

    唐纪代宗皇帝纲 己未,十四年,春正月,以李泌为澧州刺史。目 常衮言于上曰:&ldquo;陛下久欲用李泌,昔汉宣帝欲用人为公卿,必先试理人,请且以为刺史,使周知人间利病,俟报政而用之。&rdquo;纲 二月,田承嗣卒。目 以其侄悦为魏博

  • 论语解卷三·张栻

    宋 张栻 撰公冶长萹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陆音绁息列翻今本作絏】门人记此以见圣人取人托子之道南容之行固髙于公冶长然公冶长虽在缧绁

  • 尚书句解卷十·朱祖义

    元 朱祖义 撰君奭第十八【周公召公辅相成王营洛邑洛邑既成周公复子明辟二公之心皆欲去矣成王既于洛诰中留周公召公不説周公之留周公又留召公故作比篇】召公为保【召公为大保文王世子曰保也者谨其身而辅翼之使归于道

  • 卷第四十四·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四十四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杂藏 此方撰述第二之三 弘明集(十四卷) (南车驾北八县) 梁释僧佑撰 牟子理惑论三十七篇。正诬论(未详作者)。宗炳明佛论,一名神不灭论。

  • 摄大乘论释 第五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五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应知胜相第二之一相章第一此义有四章。一相。二差别。三分别。四显了意依论曰。如此已说应知依止胜相。云何应知应知胜相释曰。前说次第有十义。已释第一依止胜

  • 卷九·彭绍升

    居士传九昭明太子传昭明太子统。字德施。梁武帝长子也。母丁贵嫔。仁恕恭俭。虔精奉佛。居常蔬食。受戒日甘露降於殿前。能通经义。所受供赐悉以充法事。普通七年薨。太子生而聪叡。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徧读五经。天

  • 释迦如来成道记注卷之上·王勃

    唐 太原 王勃 撰钱唐月轮山居慧悟大师赐紫道诚 注释迦者梵语也。华言能仁。即娑婆世界化佛之姓也。谨按长阿含经云。昔有转轮王。姓甘蔗氏。听次妃之谮。摈四太子至雪山北自立城居。以德归人。不数年间蔚为强国。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二·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住紹興府雲門顯聖寺語錄崇禎七年,甲戌臘月十二日,入寺。三門。「從門入者不是家珍,為什麼倚肩踏躡?大眾!且道:喚甚麼作門?」良久,曰:「莫待當來問彌勒。」大殿。「洞山麻三觔,名不須虛;雲門乾屎橛,跡不須實。且隨我

  • 鲍明远集·鲍照

    10卷,刘宋鲍照撰,《四库全书》收录此集。《隋书·经籍志》著录其集10卷,而注日梁6卷,然则后人又续增矣。此本为明正德庚午朱应登所刊,云得自都穆家,卷数与《隋志》合。未审即《隋志》旧本否。考其编次,有后人重辑之明验,知非

  • 柰女耆婆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捺女耆域因缘经同本,其文少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