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四章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

隋、唐承南北朝之后,在思想界,佛学的发达,可谓臻于极盛。这个留待下章再讲。而儒家的辟佛,亦起于此时。首创其说者为韩愈。宋人辟佛的,颇乐道其说。经学:自魏、晋以后,两汉专门的授受,渐次失传,于是有义疏之学。在南北朝时,颇为发达。然其说甚繁杂,于是又有官纂的动机,其事至唐代而告成。便是太宗敕修,至高宗时再加订定而颁行的《五经正义》。唐人经学本不盛,治经的,大多数是为应明经举起见。既有官颁之本,其他遂置诸不问了,于是义疏之学亦衰。惟啖(dàn)助、赵匡的治《春秋》,于“三传”都不相信,而自以其意求之于经文,则实为宋人经学的先声。

自汉以后,作史的最重表志纪传和编年两体,已见第九章。而表志纪传一体,尤为侧重。又新朝对于旧朝,往往搜集其史料,勒成一书,亦若成为通例。唐朝自亦不能外此。惟前此作史的,大抵是私家之业,即或奉诏编撰,亦必其人是素来有志于此,或从事于此的。唐时所修晋、宋、齐、梁、陈、魏、周、齐之史,都系合众撰成。自此以后,“集众纂修”,遂沿为成例。旧时论史学的,都说众纂之书,不如独撰。在精神方面,固然如此,然后世史料日繁,搜集编排,都非私人之力所及,亦是不得不然的。又众纂之书,亦自有其好处。因为从前的正史,包蕴宏富,一人于各种学问,不能兼通,非合众力不可。《晋书》的纪传,虽无足观,而其志则甚为史学家所称许,即其明证。唐代的史学,还有可特别记述的。其(一)专讲典章经制的,注404前此没有,至唐而有杜佑的《通典》。其(二)前此注意于史法的很少,至唐而有刘知幾的《史通》。

与其说隋、唐是学术思想发达的时代,不如说隋、唐是文艺发达的时代。散文和韵文,在其时都有很大的变化。从齐梁以后,文字日趋于绮靡,以致不能达意,已见第十七章。在此种情势之下,欲谋改革,有三条路可走:其(一)是废弃文言,专用白话。唐代禅家的语录,以及民间通行的通俗小说,注405就是从此路进行的。此法在从前尚文之世,不免嫌其鄙陋。而且同旧日的文章,骤然相隔太远,其势亦觉不便。所以不能专行。其(二)则以古文之不浮靡者为法。如后周时代,诏令奏议,都摹拟三代是。此法专模仿古人的形式,实亦不能达意;而优孟衣冠,更觉可笑。所以亦不可行。第(三)条路,则是用古人作文的义法,来运用今人的语言。如此,既不病其鄙陋,而又便于达意。文学的改革,到此就可算成功了。唐时,韩愈、柳宗元等人所走的,就是这一条路。注406此项运动,可说起于南北朝的末年,经过隋代,至唐而告成功的。此项新文体虽兴,但旧时通行的文体,仍不能废。中国文字,自此就显分骈散两途了。后人以此等文体,与魏晋以来对举,则谓之散文。做这一派文字的人,自谓取法于古;则又自称为古文。

韵文之体,总是随音乐而变化的。汉代的乐府,从东晋以后,音节又渐渐失传了。隋唐音乐,分为三种:一为雅乐,就是所谓古乐。仅用之于朝庙典礼。一为清乐,就是汉代的乐府,和长江流域的歌词,存于南朝的,隋平陈之后,立清商署以总之。其中在唐代仍可歌唱的,只有绝句。只有外国输入的燕乐,流行极盛。注407依其调而制作,则为词,遂于韵文中别辟新体。但是唐代最发达的,不是词而是诗。诗是汉朝以来,久已成为吟诵之物。大抵韵文的起源,必由于口中自然的歌调——歌谣。而其体制的恢廓,辞藻的富丽,则必待文人为之,而后能发挥尽致。在唐代,正是这个时候了。其时除五言古诗,沿袭前人体制外,自汉以来的乐府,则又变化而成歌行。自齐、梁以来,渐渐发生的律体,亦至此而告大成。注408这是体制的变化,其内容:则前此的诗,都是注重于比兴。唐人则兼长叙事。其中最有力的人物,就是杜甫。他所做的诗,能把当时政治上的事实,和社会上的情形,一一写出,所以后人称为诗史。其后韩愈、元稹(zhěn)、白居易等,也是很长于叙事的。唐诗,旧说有初、盛、中、晚之分,虽没有截然的区别,也可代表其变化的大概。大抵初唐浑融,盛唐博大,中唐清俊,晚唐稍流于纤巧,然亦是各有特色的。宋朝人的诗,非不清新,然而比之唐人,就觉其伧(cāng)父气了。

书法,唐人擅长的也很多。大抵承两晋、南北朝之流,而在画学上,则唐代颇有新开创。古代绘画,最重人物。别的东西,都不过人物的布景。后来分歧发达,才各自成为一科。而山水一科,尤为画家才力所萃。唐时王维和李思训,号称南北两派之祖。南派神韵高超,北派钩勒深显。宋元明清的画家,都不能出其范围。注409其擅长人物的,如吴道子等,亦盛为后世所推重。又有杨惠之,善于塑像。最近,在江苏吴县、昆山间的甪(lù)直镇,曾发现其作品。现已由当地郑重保存了。

【注释】

注404 马端临《文献通考序》说:“《诗》、《书》、《春秋》之后,惟太史公号称良史,作为纪、传、书、表。纪传,以述理乱兴衰,八书以述典章经制。”这两种现象,是中国史学家所最注重的。

注405 《敦煌石室书录》,有《唐太宗入冥记》、《伍子胥故事》等书。

注406 韩愈字退之,柳宗元字子厚,两人所作为《昌黎集》、《河东集》。

注407 唐以前后新声为清乐,合番部乐为燕乐,番部乐如高昌、龟兹等乐皆是。

注408 唐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及五七排律各体。

注409 此说起于明代的莫是龙,见所著《宝颜堂画说》。董其昌的《画眼》因之。所谓南北,并非指作画的人的籍贯;只是说自唐以后的山水画,有这两派作风。大抵宗北派的,专门画家居多;宗南派的,则文人为多。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三·列传第一百十一·张廷玉
  卷四十八 漢紀四十·司马光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八·杨仲良
  卷三 武帝·王夫之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十·佚名
  卷之八百二·佚名
  卷之四十四·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佚名
  四九 东湖学堂·周作人
  李华传·欧阳修
  孟郊传·欧阳修
  唐寅传·张廷玉
  孙镗传·张廷玉
  66.飞将军李广·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一·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十一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李攀龙【十八首】攀龙字于鳞歴城人嘉靖甲辰进士除刑部主事歴郎中岀知顺德府升陜西提学副使转参政终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谢榛梁有誉宗臣徐中行吴国伦称七才子有沧溟集【朱

  • 卷六·佚名

    台湾诗钞卷六张景祈陈衍李振唐陈宝琛张景祈景祈,字蘩甫;清浙江钱塘人。光绪间,尝宰淡水。有「揅雅堂集」。台湾纪事诗台湾抚番开山之议,创于沈文肃公;嗣后诸大吏相继成之,生番次第就抚,台北设立郡县,繁盛侔于内地;朝命督、抚岁

  • 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一崔琮崔琮登大历二年进士第诗一首长至日上公献夀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斗边看子月台上候祥风五夜钟初动【一作晓】千门日正融玉阶文物盛仙仗武貔雄率舞皆羣

  • 剧说卷五·焦循

    《战国策》云:&ldquo;齐军破淖齿,杀闵王于鼓里,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氏家,为溉园。君王后,太史氏之女,知其贵人,善事之。田单复齐,遽迎太子于莒,立之以为王,君王后以为后。&rdquo;《史记田敬仲世家》云:&ldquo;乐毅出临淄,愍王出

  • 校猎赋译文·扬雄

    有人称道俭素,举伏羲、神农,难道后世帝王越来越加以文饰吗?论者说不是的。各以其时而得宜,何必要同条而共贯呢?否则泰山之封禅,哪里会有七十又二个仪式呢?所以开创鸿业垂下统绪的帝王,后人都不能看见他们的差错,远近的人都

  • 卷三百九十五·列传第一百五十四·脱脱

        楼钥 李大性 任希夷 徐应龙 庄夏 王阮 王质 陆游 方信孺 王柟   楼钥,字大防,明州鄞县人。隆兴元年,试南宫,有司伟其辞艺,欲以冠多士,策偶犯旧讳,知贡举洪遵奏,得旨以冠末等。投贽谢诸公,考官胡铨称之曰:"此翰

  • 卷三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三·脱脱

        张九成 胡铨 廖刚 李迨 赵开   张九成,字子韶,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游京师,从杨时学。权贵托人致币曰:"肯从吾游,当荐之馆阁。"九成笑曰:"王良尚羞与嬖奚乘,吾可为贵游客耶?"   绍兴二年,上将策进士,诏考官,

  • 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七十四·赵尔巽

      佟国维 马齐子富良、马齐弟马武、马武子保祝 阿灵阿子阿尔松阿 揆叙 鄂伦岱   佟国维,满洲镶黄旗人,佟国赖次子,孝康章皇后幼弟,孝懿仁皇后父也。顺治间,授一等侍卫。康熙九年,授内大臣。吴三桂反,子应熊以额驸居京师,

  • 卷一百六十七·毕沅

      ◎宋纪一百六十七 ∷起昭阳大荒落四月,尽阏逢敦牂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蒙古太宗五年   夏,四月,壬寅,葬恭圣仁烈皇后于永茂陵。   金崔立

  • 周武王封比干墓铜盘铭·林献堂

    唐开元四年,偃师县武之奇耘耕卜筑,获一铜盘。形方四尺六寸,有镂文深二分,其文十六字。初获龛若豆釜,命工淬之,有古文字,不成言句:重凿所得处,乃见斯铭。共后冈前道与泉并存,惟林木无矣。考覆图籍,乃比干墓铭。铭

  • 卷九十·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九十歌颂【十】万夀祝厘茂典记一首礼部尚书【臣】纪昀钦惟我皇上正位星枢凝神云牖九阳元气运槖龠以周流二曜贞明转玑衡而不息万万年绵延凤纪积算无穷五五数契合龙图循环复始当由庚之直岁八

  • 奏谳书十·佚名

    原文:蜀守讞:采鐵長山私使城旦田,舂女為 ,令內作,解書廷,佐□等詐簿為徒養,疑罪。廷報: 為偽書也。译文:蜀郡郡守呈请审议断决。采铁长山擅自使役刑徒城旦为私田、舂女煮粥,在室内劳动。而在呈送郡府的文书中,佐史等却谎称刑徒

  • 提要·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传大全      诗类提要【臣】等谨按诗集传大全二十卷明胡广等撰亦永乐中所修五经大全之一也自宋以后言诗者皆宗朱子集传其荟集众説以相阐发者毋虑数十种往往得失互见学者旁参博考亦

  • 大雲初分解脱有德转藏健度第九·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大雲见流不可思议功德宝藏法门。唯愿如来。分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演说。有乐慈藏法乐悲藏法门。乐喜藏法门。乐舍藏法门。宝水流藏法门。大海行法

  • 佛说法身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于大众中以微妙音作如是言。诸佛如来有二种身。皆具河沙功德。何等为二。所谓化身法身。而化身者。示从父母所生。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以智

  • 法华经传记卷第九·佚名

    听闻利益第十一 附出轻毁见报&middot;光明女一&middot;妙意天二&middot;昔商主三&middot;旃陀罗子四&middot;鸽儿子五&middot;范良子六&middot;外沙弥七&middot;广法誉八&middot;毒蛇九&middot;舍卫王十&middot;浔阳

  • 兔子屋的秘密·安房直子

    家住卷心菜田边的年轻太太认识了会做各种美味佳肴的兔子,为了免除下厨的劳累与麻烦,她要求兔子每天为她提供饭菜,为此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兔子受到的挫折与挑战更大……在寒冷的冬天,年轻的画家屋里没有暖炉,冻得直发抖,而

  • 大乘缘生论·佚名

    一卷,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缘生论》同,实小乘之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