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八十一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一

崔琮

崔琮登大历二年进士第诗一首

长至日上公献夀

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斗边看子月台上候祥风五夜钟初动【一作晓】千门日正融玉阶文物盛仙仗武貔雄率舞皆羣辟称觞即上公南山为圣夀长对未央宫李竦

李竦大历二年登进士第官户部尚书邓岳观察使诗一首

长至日上公献夀

候晓金门辟乘时玉【一作宝】历长羽仪瞻上宰云物丽初阳汉礼方传佩尧年正捧觞日行临观阙帝锡洽珪璋盛美超三代洪休降百祥自怜朝末坐空此咏无强张惟俭

张惟俭宣城当涂人大历六年进士第官和州刺史诗一首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

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东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正朔虽传汉衣冠尚带戎幸承提佩宠多媿琢磨功絶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

章八元

章八元睦州桐庐人登大历六年进士第贞元中调句容主簿卒诗一卷今存六首

新安江行

江源南去【一作出】永野渡暂维梢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雪晴山脊见沙浅浪痕交自笑无媒者逢人作【一作即】解嘲

酬刘员外月下见寄

夜凉河汉白卷箔出南轩过月鸿争远辞枝叶暗翻独【一作高】謡闻丽曲缓步接清言宣室思前席行看拜主恩

寄都官刘员外

旧宅平津邸槐隂接汉宫鸣驺驰道上寒日【一作见月】直庐中白雪歌偏丽青云宦早通悠然【一作悠】一缝掖千里限【一作快】清风

题慈恩寺塔

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絶顶初攀似出笼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蒙蒙

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

昨辞夫子櫂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三月暖时花竞发两溪分处水争流近闻江老传鄊语遥见家山减旅愁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天台道中示同行

八重岩?叠晴空九色烟霞遶洞宫仙道多因迷路得莫将心事问樵翁

张莒

张莒长山人登大历九年进士第大中时官吏部员外郎诗一首

元日望?元殿御扇开合【大历十三年吏部试】

万国来朝【一作初】岁千年【一作秋】觐【一作覩】圣君辇迎仙仗出扇匝御香焚俯对朝容近先知曙色分冕旒开处见钟磬合时闻影动承朝日花攅似庆云蒲葵那可比徒用隔炎氛

史延

史延登大历九年进士第诗一首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上苑连侯第清明及暮春九天初改火万井属良辰颁赐恩逾洽承时庆自【一作亦】均翠烟和柳嫩红焰出花新宠命尊三老祥光烛万人太平当此日空复荷陶甄【一作钧】

韩濬

韩濬江东人大历九年进士及第诗一首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朱【一作玉】骑传红烛天?赐近臣火随黄道见烟遶白榆新荣耀分他日【一作室】恩光共此辰更调金鼎膳还暖玉堂人灼灼千门晓煇煇万井春应怜萤聚夜【一作者】瞻望及东【一作独无】隣

郑辕

郑辕大历九年进士诗一首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改火清明後优恩赐近臣漏残丹禁晚燧发白榆新瑞彩来双阙神光焕四隣气回侯第暖烟散帝城春利用调羮鼎余煇烛缙绅皇明如照隐愿及聚萤人

王濯

王濯大历九年进士第诗一首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御火传香殿华光及侍臣星流中使马烛耀九衢人转【一作传】影连金屋分辉丽锦茵焰迎红蘂发烟染绿条春助律和风早添炉煖气新谁怜一寒士犹望照东隣独孤绶

独孤绶大历十年登进士第举博学宏词尝试驯象赋德宗称之特书第三诗一首

投珠於泉

至道归淳朴明珠被弃捐天真来照乘成性却沈泉不是灵蛇吐非缘【一作犹疑】合浦还岸傍随月落波底共星悬致远终无胫怀贪遂息肩欲知恭俭德所宝在惟贤仲子陵

仲子陵峨眉人大历中登第历官常侍诗一首

秦镜

万古【一作里】秦时镜从来抱至精依台月自吐在匣水常清烂烂金光发澄澄物象生云天皆洞鉴表里尽虚明但见人窥胆全胜响应声妍媸定可识何处更逃情张佐

张佐大历中进士诗二首

秦镜

楼上秦时镜千秋独有名菱花寒不落氷质夏长清龙在形难掩人来胆易呈昇台宜远照开匣乍藏明皎色新磨出圆规旧铸成愁容如可鉴当欲拂尘缨

忆游天台寄道流【见衆妙集】

忆昨天台到赤城几朝仙籁耳中生云龙出水风声急海鹤鸣皋日色清石笋半山移步险桂花当涧拂衣轻今来尽是人间梦刘阮茫茫何处行

丁泽

丁泽大历十年试东都第一诗三首

龟负图【东都试】

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五方行有配八卦义宁孤作瑞旌君德披文叶帝谟乘流喜得路逢圣幸存躯莲叶池通泛桃花水自浮还寻九江去安肯曳泥途

上元日梦王母献白玉环

梦中朝上日阙下拜天顔仿佛瞻王母分明献玉环灵姿趋甲帐悟道契玄关似见霜姿白如看月彩弯霓裳归物外凤历晓人寰仙圣非相远昭昭寤寐间

良田无晩岁

人功虽未及地力信非常不任耕耘早偏宜黍稷良无年皆有获後种亦先芳膴膴盈千青青保万箱何须祭田祖讵要察农祥况是春三月和风日又长

阎济美

阎济美大历十年进士第元和初刺华州贞元末历福建观察使终工部尚书诗二首

下第献座主张谓

謇谔王臣直文明雅量全望炉金自跃应物镜何偏南国幽沈尽东堂礼乐宣转令游艺士更惜至公年芳树欢新景青云泣暮天唯愁凤池拜孤贱更谁怜

天津桥望洛城残雪

新霁洛城端千家积雪寒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阳残张少博

张少博大历进士诗二首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建礼?香处重城待漏辰徐声传凤阙晓唱辨鸡人银箭听将尽铜壶滴更新催筹当五夜移刻及三春杳杳从天远泠泠出禁频直庐残响曙肃穆对钩陈

雪夜观象阙待漏

残雪初晴後鸣珂奉阙庭九门传晓漏五夜候晨扃北斗横斜汉东方落曙星烟氛初动色簪佩未分形雪重犹垂白山遥不辨青鷄人更唱处偏入此时听

周彻

周彻大历进士诗一首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建礼通华省含香直紫宸静闻铜史漏暗识桂宫春滴沥疑将絶清泠发更新寒声临鴈沼疎韵应鸡人迥入千门彻行催五夜频高台闲自听非是驻征轮

高拯

高拯大历十三年进士第诗一首

及第後赠试官

公子求贤未识真欲将毛遂比常伦当时不及三千客今日何如十九人

王表

王表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官至秘书少监诗三首

赋得花发上林【大历十四年侍郎潘炎试】

御苑【一作上院】春何早繁花已绣【一作满】林笑迎明主仗香拂美人簪地接楼台近天垂雨露深晴光来戏蝶夕景动栖禽欲托凌云势先开捧日心方知桃李树从此别【一作必】成隂

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

春城闲望爱晴天何处风光不眼前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兴来促席唯同舍醉後狂歌尽少年闻说莺啼却惆怅诗成不见谢临川

成德乐

赵女乘春上画楼一声歌发满城秋无端更唱关山曲不是征人亦泪流

独孤授

独孤授大历十四年登第诗一首

花发上林

上苑韶容早芳菲正吐花无言向春日闲笑任年华润色笼轻霭晴光艳晚霞影连千户竹香散万人家幸遶楼台近仍怀雨露賖愿君垂采摘不使落风沙

王储

王储大历十四年登第诗一首

赋得花发上林

东陆和风至先开上苑花穠枝藏宿鸟香蘂拂行车散白怜晴日舒红爱晚霞桃间留御马梅处入胡笳城郭连增媚楼台映转华岂同幽谷草春至发犹賖

周渭

周渭大历十四年登第诗二首

赋得花发上林

灼灼花凝雪春来发上林向风初散蘂垂叶欲成隂人过香随远烟晴色自深净时空结雾疎处未藏禽菶茸何年植间关几日吟一枝如可冀不负折芳心

赠龙兴观主吴崇岳

楮为冠子布为裳吞得丹霞夀?长混俗性灵常乐道出尘风格早休粮枕中经妙谁传与肘後方新自写将百尺松梢几飞步鹤栖板上礼虚皇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一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六十七·彭定求
  张宰·唐圭璋
  古今诗话 八·李颀
  第十一出 约婚·许自昌
  第五折·刘唐卿
  第三折·关汉卿
  卷下·叶炜
  卷十三·万树
  自然与人生·徐志摩
  卷六十一·陆游
  卷三十五·陆游
  卷四百四·曹学佺
  卷五十七·吴之振
  秋声集原序·黄镇成
  湘驿女子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侯彭老·唐圭璋

      彭老字思孺,号醒翁。衡山(今湖南省)人。登大观进士。绍兴三年(1133),知藤州。   踏莎行   十二封章,三千里路。当年走遍东西府。时人莫讶出都忙,官家送我归乡去。   三诏出山,一言悟主。古人料得皆虚语。太平朝野总

  • 卷十七·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十七 宋 王十朋 注 燕集 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所治小斋戏作 江湖渺故国【厚江湖渺霁天】风雨倾旧庐东来三十年愧此一束书【演退之小儿诗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尺椽亦

  • 卷一百九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九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卢溪逸藁王庭珪字民瞻安福人贡太学时方禁士人説诗庭珪吟咏自若政和间进士调茶陵丞忤部使者遂拂衣归潭帅留之不得尝著论极言招安大盗之害洪帅李丞相

  • 淳熙稿卷二·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二 宋 赵蕃 撰 五言古诗 与苏运使诩四首 筠阳有贤牧典选得望郎汉廷急献纳使节乃辉光翰墨一门盛人才当代良平生愿识面今日获升堂培塿无大木沟渎无巨鱼窈然涧壑深渺若江海瀦涧壑虽云深萧艾宁废

  • 第九回 牢中报喜·蒲松龄

    方氏上白咳!俺初到监里,腥臊烂臭,好不难禁!及至住下来了,也就好了。 [叠断桥]一个年头,一个年头,住成家了便不愁。里边甚腥臊,闻下来也不觉臭。见儿泪流,见儿泪流,你今年过了整四秋。可怜未成人,跟我在这里头受! 这过了中秋十

  • 卷一百一十·志第六十三·礼十三等·脱脱

        ◎礼十三   ○上尊号仪 高宗内禅仪 上皇太后皇太妃册宝仪   旧史以饮食、婚冠、宾射、飨宴、脤膰、庆贺之礼为嘉礼,又以岁时朝会、养老、宣赦、拜表、临轩命官附之,今依《政和礼》,分朝会为宾礼,余如

  • 内篇 邑里第十九·刘知几

      昔《五经》、诸子,广书人物,虽氏族可验,而邑里难详。逮于太史公,始革兹体,凡有列传,先述本居。至于国有驰张,乡有并省,随时而载,用明审实。案夏侯孝若撰《东方朔赞》云:"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魏建安中,分厌次为乐陵郡,故又为

  • 东都事略卷五十六·王称

    列传三十九  王随字子正河阳人也举进士为将作监丞通判同州代还直史馆出为京西转运使时随父母在洛中京西乃其所部也真宗赐诗宠其行复以羊酒束帛使过家为夀时人荣之徙淮南召还为侍御史知杂事擢知制诰随于词命非所长也

  • 卷第一百四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齐纪十〔重光大荒落(辛巳),一年。〕和皇帝〔讳

  • 卷之七十四·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七十四 传第五十八 扎萨克一等台吉阿哩雅列传【今袭镇国公】 阿哩雅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扎萨克亲王善巴从子曾祖锡纳喇克沙特为赛因诺顔图蒙肯第十子号珲台吉居克噜伦

  • 卷四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七训将士一康熙十年辛亥十月壬辰上谕宁古塔将军巴海曰朕向闻尔贤能今侍朕左右朕益知尔矣飞牙喀赫哲虽已降服然其性暴戾当善为防之

  • 卷一○·邱濬

    ▲公铨选之法 《虞书》:禹曰:“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 蔡沈曰:“敷纳以言而观其蕴,明庶以功而考其成,旌能命德以厚其报。” 臣按:试人之法有二,曰言、曰功而已。所谓言者,《礼记》所谓“或以言扬

  • 经济文衡前集卷十一·佚名

    宋 滕珙 撰道体类论道即本之説未安答张南轩此段谓道体中自有要约根本处道即本也却恐文意未安盖莫非道也而道体中又自有要约根本处非离道而别有本也如云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此所谓本也无它达之天下也则是本既立而道生矣

  • 指月录卷之二十三·瞿汝稷

    六祖下第十世 ▲汾州太子院善昭禅师生俞氏。太原人也。器识沉邃。少缘饰。有大智。于一切文字。不由师训。自然通晓。年十四。父母相继而亡。孤苦厌世相。剃发受具。杖策游方。所至少留。不喜观览。或讥其不韵。师叹

  • 四分律卷第六十(第四分之十一)·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  毗尼增一之四尔时佛告诸比丘。若我所听。波陀舍阿[少/兔]波陀舍。便阇那阿[少/兔]。便阇那恶叉罗阿[少/兔]恶叉罗。应如是作。如我所不听。波陀舍阿[少/兔]波陀舍。便阇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四·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四 住杭州路凤山大报国禅寺语录 参学比丘 昙绍等 编 师於至元元年七月二十五日入寺。 山门。东门南门西门北门。门门有路。路头在什么处。五凤楼前。 佛殿。黄金殿上。释迦老子。不合

  •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徐道龄

    元人徐道龄撰,书成于元统二年。 以斋戒内练法街注解经文。五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玄阳子徐道龄集注,乾阳子徐道玄校正。道龄后序书于元统二年(1334年)。可知本注出自元。注文发挥经义,第5卷载各项真

  • 易外别传·俞琰

    元俞琰述。道教经书。一卷。前有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序。全书阐发魏伯阳《参同契》之学,描述先天图环中之秘,反而求之自身,认为此是养生之切务,不可不知。内收邵康节“心为太极图”,朱紫阳“太紫虚中先天图”, “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