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章 后汉的政治

莽末之乱,其经过约二十年。虽然不算很久,然而蔓延的范围很广,扰乱的情形,也十分厉害。所以民生的凋敝,更甚于秦汉之间。光武帝平定天下后,亦是以安静为治。内之则减官省事,外之则拒绝西域的朝贡,免得敝中国,以事四夷。而又退功臣,进文吏,留心于政治。所以海内日渐康宁。明、章两代,也能继承他的治法。这三朝,称为后汉的治世。

后汉的政治,坏于外戚宦官的专权;而外戚的专权,起于和帝之世。先是章帝皇后窦氏无子,贵人宋氏生子庆,立为太子。梁氏生子肇,窦后养为己子,后诬杀二贵人,废庆为清和王,而肇立为太子。章帝崩,肇立,是为和帝,太后临朝。后兄宪为大将军,专权骄恣。和帝既长,和宦官郑众谋杀之。是为后汉皇帝,与宦官谋诛外戚之始。和帝崩,殇帝立,生才百余日,明年,又崩。太后邓氏,迎立安帝,临朝凡十五年。邓太后崩后,安帝自用其皇后之兄阎(yán)显。又宠信诸中常侍,和乳母王圣等。阎皇后无子,后宫李氏生顺帝,立为太子,阎皇后谮(zèn)废之。安帝崩,阎后迎立北乡侯,未逾年薨;宦者孙程等迎立顺帝,杀阎显,迁阎后于离宫。顺帝用后父梁商为大将军。商死后,子冀继之,专恣较前此之外戚为更甚。顺帝崩后,子冲帝立,一年而崩。冀与太后定策禁中,迎立质帝。质帝虽年少,而知目冀为“跋扈将军”,遂为冀所弑,迎立桓帝。桓帝和宦官单(shàn)超等合谋,把梁冀杀掉,于是后汉外戚专权之局终,而宦官转横。

外戚宦官,更迭把持,朝政自然很腐败。因此而引起羌乱,因此而激成党祸。

羌人本住在湟水流域,后来弃湟水,西依鲜水、盐池。注226莽末,乘乱内侵。光武、明、章、和四代,屡次发兵,把他打破。然而降羌散处内地的很多,郡县豪右,都要侵陵役使他。安帝时,羌遂反叛。降羌本是个小寇,造反时,连兵器都没有。然而当时带兵的人,都观望不战。凉州一方面的长官,则争着迁徙到内地,置百姓于不顾;或则强迫迁徙,于是羌寇转盛。至于东寇三辅,注227南略益州,汉兵仅能保守洛阳附近而已。而兵费的侵渔,又极厉害。安帝时,用兵十余年,兵费至二百四十亿,才算勉强平定。顺帝时,羌乱又起,兵费又至八十余亿。直到桓帝,任用段颎(jiǒng),尽情诛剿,又经过好几年,才算平定。然而汉朝的元气,则自此而大伤了。

党祸起于后汉的士好立名,初则造作名目,互相标榜,进而诽议公卿,裁量执政。这时候,游学极盛,太学诸生,至三万余人,恰好做了横议的大本营。当时宦官兄弟姻亲,布满州郡,尽情惩治,自然是人情之所欲,而亦是立名的一个机会。于是宦官与名士,势成水火。桓帝也是相信宦官的,宦官遂诬他们结连党与,诽议朝政,一概加以逮治。后因后父窦武,替他们解释,才放归田里,然而还禁锢终身。桓帝崩,无子,窦后和窦武,定策禁中,迎立灵帝。年方十二,太后临朝。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傅,谋诛宦官贾节、王甫等,不克,反为所杀。于是党狱复兴,诸名士身受其害;和因其逃亡追捕,而人民因之受祸的更多。善类遭殃,天下丧气。灵帝年长,尤其相信宦官。又喜欢“私稸(xù)”卖官、厚敛,无所不为。于是民穷财尽,而黄巾之祸又起。

黄巾的首领,是巨鹿张角,借符水治病以惑众。注228其徒党,遍于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角遂谋为乱。暗中署置其众,为三十六方。约以公元一八四年举事,未及期而事泄,角遂驰敕诸方,一时俱起。虽然乌合之众,旋即打平。然自此盗贼群起,都以黄巾为号,郡县莫能捕治。于是听刘焉的话,改刺史为州牧,外官的威权渐重,又伏下一个乱源。注229

而中央又适有变故,以授之隙。灵帝皇后何氏,生废帝。美人王氏,生献帝。灵帝意欲废嫡立庶,未及行而病笃,把这事,属托宦官蹇硕。时何皇后之兄进为大将军。灵帝崩后蹇(jiǎn)硕意欲诱杀何进而立献帝。何进知之,拥兵不朝。蹇硕无如之何。于是废帝立,而蹇硕亦被杀。何进因欲尽诛宦官,太后不肯。进乃谋召外兵,以迫胁太后,宦官知事急,诱进入宫,把他杀掉。进官属袁绍等,遂举兵攻杀宦官,正当大乱之际,而凉州将董卓适至,京城中大权,遂落其手。董卓既握大权,废废帝而立献帝。袁绍奔山东,号召州郡,起兵讨卓,推绍为盟主。董卓劫献帝奔长安。山东州郡,并无讨贼的决心,各据地盘,互相吞并。而董卓暴虐过甚,为司徒王允,和其部将吕布所杀。卓将李傕(jué)、郭氾(fàn),起兵为卓报仇,攻破长安,王允被杀。吕布奔东方。后来傕、氾二人,又自相攻击。献帝崎岖逃到洛阳,空虚不能自立。其时曹操据兖州,颇有兵力。乃召操入洛阳以自卫。操既至,迁帝都许。注230于是大权尽归曹氏,献帝仅拥虚名而已。而纷纷割据的人多,曹操亦一时不能平定,遂终成为三国鼎立之局。

【注释】

注226 湟水,今大通河。鲜水,今青海。盐池,今青海西南盐池。

注227 汉初,本以内史治京师。后分为左右。武帝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为左冯翊(píngyì),又改主爵都尉为右扶风。使治内史右地,谓之三辅。后汉虽都洛阳,以其为陵庙所在,不改其号。

注228 参看第十章。

注229 参看第六章。

注230 今河南许昌县。

猜你喜欢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二·叶隆礼
  四四七 军机大臣拟赏四库全书馆哈密瓜人员名数单·佚名
  卷十三·朱轼
  锦里耆旧传卷一·句延庆
  二四 几乎成为小流氓·周作人
  ·设义塾约·丁曰健
  徐勉传·姚思廉
  金英传·张廷玉
  焦礼传·张廷玉
  卷九十八·阿桂
  目录·阿桂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佚名
  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卷四十三·佚名
  光緒九年·曾纪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二十四·彭定求

        卷524_1 【斑竹筒簟】杜牧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卷524_2 【和严恽秀才落花】杜牧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   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

  • 第二折·郑光祖

    (净扮陶去南领乔卒子上,云)我做元戎实是美,见阵交锋敢对垒。昨日教场去点军,吊下马来跌了腿。某姓陶名去南,在于履癸部下,为元帅统军之职。今有天乙,在履癸手下,为方伯之职。此人背了履癸之恩,自领一枝人马,与俺交锋,量你湫洼之

  • 五集卷二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六古今体九十一首【丙午八】立秋【七月十四日】秋月已将半今朝方立秋灵台律有验碧宇火无留微雨间【去声】时洒闲云傍晩收农占真协吉【农谚以立秋日不雨为秋掉

  • 卷五·汤右曾

    钦定四库全书怀清堂集卷五吏部侍郎汤右曾撰赠乔石林侍读四首南宫风月已多时得路烟霄去较迟闲与墨卿为职业冷看芸府是曹司关心小贮铜匜火过眼慵争玉局棊那更宦途论巧拙护花累石足幽期有才如此合腾骞尺一俄闻诏旨传泚笔

  • 卷211 ·佚名

    陆游 病目废书终日危坐 肺渴常止酒,目昏复捐书。 蒲团坐袖手,一窗宽有余。 心知世缘薄,分与钟鼎疏。 湛然千仞渊,养此径寸珠。 光明照忧患,何适不自娱。 白云可与友,晴空闲卷舒。 陆游 病疟

  • 卷一百八十三·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六十 陈渊 延平江上呈吴国华先生 青山如伟人可望不可致屹然瞰洪流龙翔并虎视春风何时来草木舞深翠禽鸟暖相依飞鸣得真意愿言

  • 卷七百九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九十联句裴度春池泛舟联句【此首又见刘禹锡张】度 刘禹锡 崔羣【籍集字敦诗清河人元和中户部侍郎同】【平】 贾餗【章事河南人太和中中书侍郎】 张籍凤池新雨後池上好风光【同平章事

  •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姓名爵里八羽流衲子张宇初【字子璿嗣汉四十二代天师正常之冡子洪武十年袭掌道教召见奉天殿永乐中赐号无为真人有岘泉集】邓羽【南海人明初知青阳县后为道士常居武林复隐武当南岩自号松石道人有观

  • 碧云集卷上·李中

    登仕郎守新淦县令知镇事赐绯鱼袋李中春日作和气来无象物情还暗新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染水烟光媚催花鸟语频髙台旷望处歌咏属诗人寒江暮泊寄左偃维舟芦荻岸离恨若为寛烟火人家逺汀洲暮雨寒天涯孤梦去篷底一灯残不是慿

  • 甲集·叶绍翁

      恭孝仪王大节恭孝仪王,讳仲。王之生也,有紫光照室,及视则肉块,以刃剖块,遂得婴儿。先两月,母梦文殊而孕动。二帝北狩,六军欲推王而立之。仗剑以却黄袍,晓其徒曰:&ldquo;自有真主。&rdquo;其徒犹未退,则以所仗剑自断其发。

  • 绎史卷五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卫元咺构讼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卫侯闻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陈使元咺奉叔武以受盟 或诉元咺于卫侯曰立叔武矣其子角从公公使杀之咺不废命奉夷叔以入守六月晋人复卫侯甯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曰天祸卫国君

  • 卷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七兵制志六军令天命三年太祖高皇帝兴师伐明谕诸贝勒大臣俘获之人勿去其衣服勿淫其妇妾勿离异其匹耦拒战而死者听之若归顺者慎勿轻加诛戮天聪三年太宗文皇帝谕朕仰承天命兴师伐明拒战者

  • 萨福均·周诒春

    萨福均 字少铭。年三十一岁。生于福州。父镇冰。已婚。子一。女三。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光緖三十二年。自费游美。入卜渡大学。习土木工程。宣统二年。得学士学位。是年回国。宣统三年。任粤汉铁路学习工程师。民

  • ●践信鉴第七(十三案)·徐谦

      燕鸿应候,豚鱼孚诚。无輗无軏,车何以行。白水信誓,阴雨寒盟。辑践信   申州虎(《警心录》)   贞元间,王徵为申州牧,时多虎暴,徵约得一虎者酬十缣。有老卒丁岩,善为陷阱,不数日,得一虎,聚观者千百人。时岩方被酒,因衣襟挂树

  • 难一 译文·韩非

    一晋文公准备和楚军作战,召来舅犯询问说:“我准备和楚军作战,敌众我寡,怎么办?”舅犯说:“我听说,讲究礼仪的君子,不嫌忠信多;战场上兵戎相见。不嫌欺诈多。您还是使用欺诈手段罢了。”文公辞退舅犯,又召来雍季问道:“我准备和楚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海意。复有二法。于大乘中而能多作。一者精进修七觉支。二者深心说觉支法。复有二法难作。一者不住尽智。二者无生智忍。复有二法多作。一者善行

  • 米歇尔·斯特罗哥夫·凡尔纳

    整个晚上,来自普里布拉坚斯基和保罗斯基的乐队一直在不停地演奏波尔卡、玛祖卡、苏格兰慢步圆舞曲以及华尔兹这些最精彩的常备曲目。在皇宫富丽华贵的殿堂里无数对舞伴穿梭起舞。这座皇宫距“老石屋”几步之遥,“老石屋

  • 法帖释文·刘次庄

    十卷 宋刘次庄撰。刘次庄,字中叟,长沙人 (今湖南长沙市)。宋徽宗崇宁 (1102—1106)中官至御史。据曹士冕《法贴谱系》中说,元祐间刘次庄以家藏《淳化阁帖》十卷,摹刻在石上,去掉卷尾篆题,而增加他写的释文。曾敏行《独醒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