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元年

(庚子)元年清順治十七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日丁巳,禮曹啓曰:「以工曹判書閔應亨所啓,有供上紙量減之命,恤民除弊,瞻聆咸聳。第日用不足,則亦涉苟簡,請朔封三十卷中,減除五卷。」上曰:「五卷太少,姑減七卷。」又命減中殿朔封三卷。

○持平閔光熽、呂聖齊,以承召不進,引避遞。

1月3日

○己未,領議政鄭太和,初度呈辭,不允批答。

○行大司憲金南重等啓曰:「統制使金逿年老,又得風症,且多不謹之誚,請罷職。頃年沔川郡守尹璾之身死行喪也,有一頑民,脫褌露身,詬罵一行。又於上年郡守黃德柔之喪,亦遭此變,結黨作梗,使不得出境。如此亂民,置而不治,將來之弊,不可勝言。請令本道監司,嚴査啓聞處置。」上從之。

○上,下敎曰:「京畿、海西罪人,因赦蒙放者,只是數人,似涉文具。稟秩及仍配中,量其罪名,可恕者更議以啓。」

○賜老人年八十以上者,歲饌、衣資,從承旨姜栢年之請也。

○禮曹啓,請申明監試擧子照訖之法,且禁用咨文紙,從之。

○上令承旨趙珩等,代草宋時烈處諭旨,遣假注書金錫之,傳諭于時烈曰:「自卿去朝,予心惄焉,食不知味,寢不安席。不啻如失左右手。噫!日者之事,尙忍言哉?卿所謂不忍聞之說,雖不知何樣奸兇,做出飛語,以爲逐卿之計,其情狀予固洞燭。今聞向來流言,至以駙馬入讒爲說,卿之決歸,職由於此云,若有是事,予豈不知?予之心曲,已悉於益平尉洪得箕之疏批矣。自古忠賢之被誣,間或有之,而皆出於上下相阻,情義未孚,讒言乘隙而起,終致跋疐之患,予未嘗不歎息痛恨於前代也。予之於卿,心肝相照,雖有讒者百人,不足以動予一髮。卿以山林宿德,爲世模楷,先王托爲心腹,遺予小子,予之倚卿如何,卿之責任如何?春日向暖,昔疾宜瘳,從速還朝,以破奸言。」錫之還奏時烈所對曰:「臣於上年病伏中,猝聞煩言一起,心膽焦煎,蒼黃下來,實因冤氣撑拄,心火發動,得不仆於道路矣。及至還家,長委枕席,時一回思,釁孽如山,只願溘然而無知也。不謂聖眷愈隆,綸音遠下,臣誠感隕,涕淚如瀉。至於流言之諭,尤極惶感。此無非臣爲臣無狀之致也。此則臣自訟之不暇,而不敢有尤人之心也,亦不敢謂讒者之言,或徹於聖明之前也。然臣不敢留而必歸者,蓋有說焉。里名勝毋,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子回車,人臣旣得此號,亦何敢擧顔而事君父乎?益平尉洪得箕之疏,臣未之見,不敢妄有所陳。又不欲與之相較,又不欲帶累多人。只欲自著其罪於臣身而已。今者聖明,諭臣上來,非不欲忍死上去,一謝闕下,狗馬賤疾,如右所陳,只自隕涕而已。」上留中不下。

1月6日

○壬戌,以鄭榏爲右副承旨,李惟泰爲同副承旨,安後說爲副校理,李時馠、金萬基爲持平,李汝發爲統制使。

○內醫都提調李景奭,因入診陳達,慈殿症候,彌留尙不復膳,不勝悶慮之意,又曰:「連歲大無,民命近止。戶、兵曹各司所儲,無所靳惜,以救民急,則庶可濟塡壑之患。」又曰:「北路貢賦,未蒙大蠲減。且聞端川銀穴已窮,未收之銀,多至四千餘兩。而所減者,只是一千兩云,三千兩,將何以辨出乎?」上曰:「四千兩盡數蕩滌可也。」景奭又陳,凶年不粟馬之義,請依仁祖朝故事,減太僕馬匹,上曰:「匹數書入可也。」景奭又請,宋時烈、李惟泰等處,歲時問餽,上曰:「令本道擧行。」

1月7日

○癸亥,左參贊宋時烈,上疏辭職,又曰:

臣昨者,竊聞相臣,以改貢案事,陳達於筵席,而語意之間,未免有些少失實者,臣不得不略陳焉。臣在先朝,語及貢案,先王顧謂賤臣,以爲:「此列聖以來,每欲變通者。卿試與若干人,私相商正,可改則改之,不可則置之,亦無妨也。今日人情,好爲紛紛,吏胥輩若聞將改貢案,必將譁然矣,此似不便。故不欲以未定之事,先設虛聲,以駭其聽矣。」臣奉承明旨,出與今右相臣鄭維城、延城君臣李時昉,同共看詳,而臣復以啓於筵中,以爲:「此不過裒多益寡,移彼就此,使得均平而已,似無大段蠲役之處矣。第其中甚無關於御供,而傷財費物者,則不勝其多。以其㝡甚者言之,則如桔梗,菜之賤者也。閭閻下賤,尙且厭棄,而一年御供所用之價,至於白米三百九十石之多。又聞李時昉之言,則該掌猶且以爲不足,故自戶曹每年加給云矣。」先王大駭曰:「乃至於是耶?如此之類,須一一書來。其所不緊者,予當盡減之矣。」又敎曰:「外方進上之物,或有不堪當鼻而棄之者,而捐財於此者,不貲,甚可惜也。」臣對曰:「今日之事,須用皇明之法,一應供上,悉皆自內貿用然後,生民庶蒙實惠矣。」先王敎曰:「試將從容商量矣。」厥後未及了當,而先王遽已違豫矣。嗚呼痛哉!今相臣所謂,其後不爲啓達,必有所難便而然者,似非實狀也。《易》曰:「窮則變,變則通。」程子曰:「小變則小益,大變則大益。」夫民窮財盡,至於此極,而拱手熟視,終不爲之所者,甚非先王當日之心也。臣親奉德音,常若在耳,故今敢流涕而陳達焉。伏乞聖明,諒察而財赦之。

上答曰:「所陳之辭,是卿受命於先朝事也,若非卿在,雖有右相、延城,將何以獨爲?願卿勿爲兇言所動,翻然上來,使國家大事,無差於先朝之志。專望於卿矣。」

1月9日

○乙丑,弔慰差倭賚來賻儀,沈香三斤,燭二百柄,細布二十匹,卓子一,燭臺一,花甁一,香爐一。譯官自釜山,領來,禮曹啓,請入內。

○吏曹判書宋浚吉,陳疏乞免,上答曰:「予豈不欲使卿安意,無勞苦之事?近來左參贊決歸,人心未定之時,又遞卿職,人謂如何?予不欲强迫,而卽今不可輕遞。卿不諒此意,只欲遞職,豈所謂君臣之間,惟貴存誠?勿辭察職,以副如渴之望。

1月10日

○丙寅,大妃殿執喪甚固,有疾患,而猶不從權。大臣、三司百官,陳啓累日,而不得請,至是,下敎于藥房曰:「大王大妃殿,委臨極勸,不得已從之矣。」

○時以湖西災傷,減收米每結一斗,扶餘、石城兩邑,以尤被災,又減一斗。扶餘縣監朴由常陳疏,請全減賦稅,又減兩邑田稅米豆每結一斗。

1月11日

○丁卯,以歲饑減太僕馬二十匹。從李景奭之言也。

○申明庶孽許通後赴科之法。

1月13日

○己巳,江原道進士朴震諧等、平安道生員尹隣等、咸鏡道儒生李之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九十五·儒林六·脱脱
  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脱脱
  第八十二回 弃越疆中法修和 平韩乱清日协约·蔡东藩
  名山藏卷之七十六·何乔远
  尚史卷三十三·李锴
  第二二七札光绪十七年八月二十二日一一五○九--三·佚名
  第二十四卷明宣德·缪荃孙
  后集卷十二·宋名臣言行录
  元景山传·魏徵
  ●皇朝通典卷八十·佚名
  卷二十七·宋敏求
  礼四六·徐松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七·高晋
  223.鄱阳湖大战·林汉达
  三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晨阮肇误入桃源·臧懋循

    刘晨阮肇误入桃源杂剧(元)王子一撰●刘晨阮肇误入桃源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楔子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太白金星降临凡世紫霄玉女夙有尘缘 正名 青衣童子报知仙境刘晨

  • 巻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元音卷一刘因【字梦吉号静修容城人太子賛善】黄金台燕山不改色易水无新声谁知数尺台中有万古情区区后世人犹爱黄金名黄金亦何物能为贤重轻德辉照九仭凤鸟才一鸣伊谁腐防弃坐见饥鸢争周道日东渐二老皆西行

  • 卷三十·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三十宋 范成大 撰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并序】余归石湖往来田家得岁暮十事采其语各赋一诗以识土风号村田乐府其一冬舂行腊日舂米为一岁计多聚杵臼尽腊中毕事藏之土瓦仓中经年不坏谓之冬舂米其二

  • 卷二十五·商辂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五 【起壬子元仁宗皇庆元年尽己巳元文宗天历二年】凡十八年 【壬子】仁宗皇帝皇庆元年春正月制进翰林国史院秩【帝谕省臣曰翰林集贤儒臣须朕自选用毋辄拟

  • 卷之五十五·佚名

    洪武三年八月丁巳朔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命来年曲阜庙庭官给牲币俾衍圣公主祀事岁以为常○戊午祭大社大稷○己未大都督府同知康茂才卒于狭州茂才字寿卿蕲州人能通经史大义事母孝有志事功元季盗起蕲州茂才团结乡兵以御之

  • 二百六十五 内务府奏曹(兆页)送来缎疋如数收讫摺·佚名

    雍正三年二月十五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奏闻事。 案据户部咨称,前据江宁织造曹(兆页)咨称:应收之银十九万两,因由部预付咨单甚久,会经每年备办丝、颜料等,先行织缎收存,如有颜色花样不合者,即行留库,年年调换呈进。现在库存缎疋,共

  • 钦定执中成宪卷一·佚名

    唐帝尧书稽于众舎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厯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六韬帝尧王天下之时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亷洁爱人者厚其禄民有孝慈者爱敬之尽力农桑者慰勉之旌别淑慝表其门闾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

  • 晋纪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泰始九年(癸巳、273)·司马光

    晋纪二 晋武帝泰始九年(癸巳,公元273年) [1]春,正月,辛酉,密陵元侯郑袤卒。 [1]春季,正月,辛酉(二十二日),密陵元侯郑袤去世。 [2]二月,癸巳,乐陵武公石苞卒。 [2]二月,癸巳(二十五日),乐陵武公石苞去世。 [3]三月,立皇子祗为东海王。 [

  • 闻人与达人·孔子

    【原文】 子张问:“土何如斯可谓之达①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②,在家③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④。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

  • 第十二章 18·辜鸿铭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辜讲上面刚提到的贵族(季康子)被国内频繁发生的抢劫搞得心烦意 乱,他问孔子该怎么办。孔子回答:“假如您向他们表现出自己不喜欢钱财,即使是偷盗有 奖,人们也不会

  • 卷二·梁寅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二 明 梁寅 撰 邶国风 武王克商分纣城为三自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邶鄘不详其始封意皆小国为卫之附庸卫则武王弟康叔之国也其後邶鄘皆入卫而其诗皆为卫事而冠以旧国之名岂以卫地之

  • 序·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序自鹫岭拈花。鹤林示寂以来。二千有余岁矣。所谓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初不增减也。然古人有言。得之於心。伊兰作栴檀之树。失之於旨。甘露乃蒺藜之园。若作得失论量。未免傍观者哂。初机后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六·江味农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经中凡言是名,皆是约相说,即是约缘起义说。凡言即非,皆是约性说,亦即约性空义说也。须知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者,意

  • 第二十四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辛五 识阴魔相 分三  壬初 具示始终  二  中间十境  三 结害嘱护 壬初分二  癸初  始修未破区宇  二 终破显露妄源 癸初分二  子初  蹑前行

  • 卷之十八·铁壁慧机

    嘉兴大藏经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八嗣法门人幻敏重编书问复蝶庵居士(附来书)法音垂示遂近二千言此接引佛中不多见者念(周)自垂髫时即喜玩楞严后因读成唯识论不契又见讲僧演说肤浅如守晦愚庵

  • 太公兵法·吕尚

    一卷。旧本题周吕望撰。此书首见于《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二卷。考此书内容,首列“天阵”、“地阵”、“人阵”之名,其说出 《六韬》。而“风”、“云”、“日”、“星”等占,皆以七言诗句为歌诀。可知书出《六韬》之后,

  • 字鉴·李文仲

    辨正文字的字书。元代李文仲撰。凡五卷。李文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馀未详。据卷首颜尧焕、于文傅、张楧、唐咏涯、黄潜等人所撰叙文云,李文仲伯父李伯英曾撰《类韵》三十卷,从形、音、义三者关系出发,训释文字假借用法,该

  • 华严不厌乐禅师语录·道乐

    清道乐说,德晋记录。卷首收序、行由;卷一收住贵州兴隆卫龙山寺语录。住四川遵义府南隅里玉泉寺语录、住重庆府华严禅寺语录;卷二收小参、机缘、拈颂;卷三收单颂、杂著、印偈、佛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