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总目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

御定全唐诗録总目     总集类

卷一

太宗皇帝 古体诗二十八首近体诗四十九首高宗皇帝 古体诗二首

中宗皇帝 近体诗二首【附】聨句诗二首明皇帝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十七首德宗皇帝 古体诗八首近体诗一首

文宗皇帝 近体诗三首

宣宗皇帝 近体诗一首

长孙皇后 近体诗一首

徐贤妃  古体诗二首

江妃   近体诗一首

卷二

虞世南  古体诗三首近体诗二首

魏徴   古体诗二首

褚亮   近体诗一首

王绩   古体诗十一首近体诗五首

上官仪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五首

刘希夷  古体诗十九首近体诗四首

乔知之  古体诗六首

杨师道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五首

马周   近体诗一首

杜淹   近体诗一首

谢偃   近体诗一首

李百药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四首

许敬宗  近体诗二首

李义府  近体诗一首

卢藏用  近体诗一首

卷三

苏味道  近体诗三首

李峤   古体诗三首近体诗二十五首王适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一首

薛稷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一首

崔液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四首

长孙正隠 近体诗二首

李适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八首

许景先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一首

于季子  近体诗一首

刘允济  近体诗一首

韦承庆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二首

韦嗣立  近体诗三首

东方虬  近体诗三首

张柬之  近体诗一首

陈嘉言  近体诗一首

卷四

王勃   古体诗六首近体诗十六首

杨炯   古体诗三首近体诗十三首

卢照隣  古体诗九首近体诗十一首

骆賔王  古体诗三首近体诗十七首

卷五

陈子昂  古体诗四十九首近体诗十七首杜审言  近体诗二十五首

卷六

沈佺期  古体诗十二首近体诗四十六首宋之问  古体诗二十一首近体诗四十一首

卷七

李元纮  近体诗二首

徐安贞  近体诗七首

齐澣   古体诗一首

常理   近体诗一首

邢象玉  古体诗一首

徐彦伯  古体诗五首近体诗二首

郭元振  古体诗十一首近体诗一首

刘袆之  近体诗一首

郑愔   近体诗二首

马懐素  近体诗二首

赵冬曦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五首

卢従愿  近体诗一首

卢鸿   古体诗十首

卷八

张说   古体诗十九首近体诗四十九首苏颋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二十二首

卷九

张九龄  古体诗二十七首近体诗二十八首孙逖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十四首

王翰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四首

李乂   近体诗六首

楼頴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四首

卷十

张敬忠  近体诗一首

姚崇   近体诗一首

李邕   近体诗一首

李景伯  近体诗一首

贾曾   近体诗一首

袁恕已  近体诗一首

张旭   近体诗三首

贺知章  近体诗五首

张谔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八首

武平一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三首

阎朝隠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一首

卢僎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四首

韦元旦  近体诗三首

徐坚   古体诗一首

韦述   古体诗一首

宋璟   近体诗二首

王湾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二首

王泠然  近体诗一首

万齐融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一首

李憕   近体诗一首

崔湜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七首

卷十一

孟浩然  古体诗二十三首近体诗六十三首崔灏   古体诗十七首近体诗十九首

卷十二

独孤及  古体诗十一首近体诗五首

崔国辅  古体诗十六首近体诗二首

綦母潜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四首

薛据   古体诗七首近体诗一首

丘为   古体诗四首近体诗三首

祖咏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十五首

张子容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六首

崔宗之  古体诗一首

卢象   古体诗七首近体诗十三首

卷十三

王维   古体诗五十二首近体诗一百七首王缙   近体诗二首

卷十四

岑参   古体诗六十首近体诗六十四首

卷十五

高适   古体诗四十二首近体诗二十二首李颀   古体诗三十七首近体诗十八首裴迪   近体诗四首

陶翰   古体诗十首近体诗二首

卷十六

王昌龄  古体诗二十九首近体诗五十首常建   古体诗三十首近体诗九首

崔曙   古体诗四首近体诗四首

卷十七

储光羲  古体诗六十一首近体诗三十六首严武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四首

郑防   近体诗一首

崔成辅  近体诗一首

奚贾   近体诗一首

李康成  古体诗二首

卷十八

元结   古体诗四十一首近体诗五首元季川  古体诗二首

刘眘虚  古体诗九首近体诗四首

万楚   近体诗三首

王之涣  近体诗四首

王諲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二首

萧頴士  古体诗十五首

李华   古体诗七首近体诗三首

于逖   古体诗二首

张彪   古体诗一首

赵征明  古体诗二首

贺兰进明 古体诗五首

李嶷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四首

芮挺章  近体诗二首

卷十九

王季友  古体诗八首

张志和  古体诗五首近体诗一首

沈千运  古体诗五首

孟云卿  古体诗六首近体诗一首

张谓   古体诗五首近体诗十五首

张巡   近体诗二首

顔真卿  古体诗三首近体诗二首

任华   古体诗三首

张若虚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一首

李适之  近体诗一首

蒋冽   近体诗一首

金昌绪  近体诗一首

殷遥   近体诗一首

陶岘   近体诗一首

韦建   近体诗一首

吴筠   近体诗二首

贾至   古体诗三首近体诗十二首

卷二十

李白   古体诗九十二首

卷二十一

李白   古体诗一百九首

卷二十二

李白   古体诗六十七首

卷二十三

李白   近体诗一百六十四首

卷二十四

杜甫   古体诗四十八首

卷二十五

杜甫   古体诗九十首

卷二十六

杜甫   古体诗四十八首

卷二十七

杜甫   古体诗六十首

卷二十八

杜甫   古体诗四十四首

卷二十九

杜甫   近体诗一百七十一首

卷三十

杜甫   近体诗一百七十九首

卷三十一

杜甫   近体诗五十一首

卷三十二

杜甫   近体诗九十一首

卷三十三

杜甫   近体诗一百二十五首

卷三十四

刘长卿  古体诗五十五首近体诗八十三首

卷三十五

钱起   古体诗二十二首近体诗八十三首

卷三十六

韦应物  古体诗九十首近体诗二十三首

卷三十七

栁宗元  古体诗六十七首近体诗二十首

卷三十八

刘禹锡  古体诗五十九首

卷三十九

刘禹锡  近体诗一百十五首

卷四十

刘禹锡  近体诗一百一首

秦系   近体诗十三首

刘方平  近体诗十二首

卷四十一

郎士元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二十首

皇甫冉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三十一首皇甫曾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二十首

韩翃   古体诗六首近体诗四十九首

卷四十二

卢纶   古体诗五首近体诗五十首

司空曙  古体诗三首近体诗三十四首耿湋   近体诗十四首

李端   古体诗六首近体诗二十二首

卷四十三

顾况   古体诗二十四首近体诗三十八首戎昱   古体诗七首近体诗十八首

包何   近体诗三首

包佶   近体诗八首

李嘉祐  近体诗十首

常衮   近体诗二首

卷四十四

窦叔向  近体诗六首

窦常   近体诗六首

窦牟   近体诗五首

窦羣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一首

窦庠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二首

窦巩   近体诗十五首

畅当   近体诗四首

畅诸   近体诗一首

朱湾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六首

于鹄   古体诗三首近体诗十五首

朱放   近体诗一首

戴叔伦  古体诗九首近体诗二十七首

卷四十五

李益   古体诗八首近体诗二十七首严维   近体诗十四首

裴度   近体诗二首

于良史  近体诗三首

李宣逺  近体诗一首

宋济   近体诗二首

何扶   近体诗一首

宋邕   近体诗一首

赵光逺  近体诗三首

鲍防   古体诗一首

刘商   古体诗四首

令狐楚  近体诗十五首

长孙佐辅 古体诗八首近体诗三首

卷四十六

韩愈   古体诗三十五首

卷四十七

韩愈   古体诗四十七首

卷四十八

韩愈   古体诗十八首【附】聨句诗四首

卷四十九

韩愈   古体诗二十三首近体诗四十九首

卷五十

孟郊   古体诗一百十八首近体诗二首

卷五十一

李贺   古体诗六十二首近体诗三十九首

卷五十二

卢仝   古体诗九首近体诗四首【附】韩愈仿

玉川子月蚀诗一首

刘乂   古体诗五首近体诗五首

贾岛   古体诗十一首近体诗四十八首

卷五十三

杨巨源  古体诗四首近体诗四十三首李约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六首

刘言史  古体诗三首近体诗九首

李观   古体诗一首

李翺   近体诗二首

崔立之  近体诗一首

皇甫湜  古体诗一首

卷五十四

张籍   古体诗五十八首近体诗八十五首

卷五十五

王建   古体诗四十首近体诗四十九首

卷五十六

王建   近体诗一百三十二首

欧阳詹  古体诗十四首近体诗十二首栁淡   近体诗五首

张继   近体诗六首

张南史  近体诗三首

蘓涣   古体诗四首

郑常   近体诗一首

卷五十七

权德舆  古体诗九首近体诗二十八首武元衡  古体诗六首近体诗四十三首羊士谔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九首

张碧   古体诗四首

卷五十八

白居易  古体诗四十三首

卷五十九

白居易  古体诗四十六首

卷六十

白居易  古体诗六十七首

卷六十一

白居易  古体诗五十三首

卷六十二

白居易  古体诗三十四首

卷六十三

白居易  近体诗一百二十二首

卷六十四

白居易  近体诗一百三首

卷六十五

白居易  近体诗一百十首【附】九老防诗七首

卷六十六

元稹   古体诗二十首

卷六十七

元稹   近体诗八十一首

卷六十八

吕温   古体诗八首近体诗八首

鲍溶   古体诗十三首近体诗十五首张仲素  近体诗十一首

段文昌  近体诗二首

严休复  近体诗二首

李渉   古体诗八首近体诗八首

卷六十九

李绅   古体诗九首近体诗十四首

施肩吾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四十五首殷尧藩  近体诗二十四首

卷七十

张祜   古体诗三首近体诗七十七首徐凝   近体诗二十首

杨凝   近体诗三首

杨衡   古体诗一首

费冠卿  近体诗二首

沈亚之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二首

蒋防   近体诗一首

熊孺登  近体诗三首

于武陵  近体诗六首

卷七十一

李德裕  古体诗十首近体诗二十五首牛僧孺  近体诗三首

王涯   近体诗四十五首

舒元舆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一首

章孝标  近体诗九首

李廓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十五首

周贺   近体诗二十四首

卷七十二

姚合   古体诗八首近体诗一百三十一首朱庆余  近体诗二十八首

卷七十三

杜牧   古体诗十六首近体诗二十一首

卷七十四

杜牧   近体诗八十八首【附】聨句诗一首

卷七十五

李商隠  古体诗二十八首

卷七十六

李商隠  近体诗七十六首

卷七十七

李商隠  近体诗一百五十四首

卷七十八

温庭筠  古体诗四十八首

卷七十九

温庭筠  近体诗八十一首

卷八十

许浑   近体诗九十九首

喻鳬   近体诗二首

卷八十一

雍陶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二十三首马戴   近体诗二十七首

薛逢   古体诗二首近体十一首

李逺   近体诗八首

刘得仁  近体诗十首

卷八十二

项斯   近体诗三十首

赵嘏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四十二首薛能   近体诗三十九首

卷八十三

司空图  古体诗四首近体诗八十七首许棠   近体诗九首

曹邺   古体诗二十一首近体诗三十一首

卷八十四

李群玉  古体诗二十首近体诗二十四首刘驾   古体诗三十六首近体诗四首段成式  近体诗十一首

卷八十五

陆防  古体诗六十二首

卷八十六

陆龟防  近体诗七十八首

卷八十七

皮日休  古体诗四十六首【附】聨句诗三首

卷八十八

皮日休  近体诗六十七首

郑嵎   古体诗一首

刘沧   近体诗十八首

于濆   古体诗八首

聂夷中  古体诗十四首

卷八十九

杜荀鹤  近体诗二十九首

孙棨   近体诗二首

崔珏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八首

李频   近体诗十五首

陈陶   古体诗六首近体诗九首

李咸用  古体诗四首近体诗十八首

李山甫  近体诗十六首

卷九十

方干   近体诗四十三首

李昌符  近体诗四首

来鹏   近体诗二首

王遵   近体诗二首

胡曽   近体诗二十首

唐彦谦  近体诗七首

高骈   近体诗八首

顾云   古体诗一首

章碣   近体诗三首

崔涂   近体诗十首

李郢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七首

郑畋   近体诗一首

卷九十一

罗隠   古体诗四首近体诗五十七首郑谷   近体诗三十八首

张乔   近体诗十六首

邵谒   古体诗六首

卷九十二

吴融   古体诗三首近体诗八十二首罗邺   近体诗三十首

卷九十三

韩偓   古体诗六首近体诗六十八首又香

奁集古体诗四首近体诗

卷九十四

韦庄   古体诗八首近体诗一百五十四首路德延  近体诗一首

罗虬   近体诗十首

卷九十五

李洞   近体诗四十九首

曹唐   近体诗八十首

卷九十六

张蠙   近体诗二十八首

欧阳炯  古体诗二首

李中   近体诗十七首

牛峤   近体诗五首

卷九十七

黄滔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十三首

周朴   近体诗十首

孟賔于  近体诗三首

张佖   古体诗二首近体十四首

于邺   近体诗二首

陆希声  近体诗一首

高蟾   近体诗四首

钱珝   近体诗四首

王驾   近体诗四首

王贞白  近体诗七首

王毂   古体诗一首

曹松   近体诗八首

裴说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五首

任翻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四首

郑巢   近体诗九首

卷九十八【以下方外诗】

皎然   古体诗二十一首近体诗二十四首灵一   古体诗五首近体诗十八首

灵彻   近体诗一首

法振   近体诗四首

法照   近体诗二首

太易   近体诗一首

惟审   近体诗一首

无本   近体诗一首

金地藏  近体诗一首

子兰   古体诗三首近体诗一首

防国   古体诗一首

应物   近体诗二首

可朋   近体诗一首

法宣   近体诗二首

慧宣   古体诗一首

辨才   近体诗一首

虚中   近体诗五首

贯休   古体诗五首近体诗九首

尚顔   近体诗一首

栖白   近体诗一首

无可   近体诗八首

清江   近体诗一首

齐已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十首

栖蟾   近体诗二首

清塞   近体诗十一首

无闷   近体诗二首

文益   近体诗一首

修睦   近体诗八首

景云   近体诗二首

栖一   近体诗一首

处黙   近体诗三首

澹交   近体诗一首

若虚   近体诗一首

昙域   近体诗一首

懐浦   近体诗一首

慕幽   近体诗三首

卷九十九【以下宫闺诗】

上官昭容 近体诗九首

宋若照  近体诗一首

宋若宪  近体诗一首

宋若笋  近体诗一首

开元宫人 近体诗二首

天寳宫人 近体诗二首

宣宗宫人【韩氏】近体诗二首

鲍君徽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一首

金德真  古体诗一首

七嵗女子 近体诗一首

赵氏   古体诗一首

林氏   近体诗一首

杨容华  近体诗一首

张夫人  古体诗二首

张文姬  近体诗四首

蒋蕴   古体诗一首

郎大家【宋氏】 古体诗三首

侯氏   近体诗一首

魏氏   古体诗一首

王韫秀  近体诗三首

杜羔妻【赵氏】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四首

裴柔之  近体诗一首

孙氏   近体诗一首

崔公达  近体诗一首

长孙佐【辅妻】 古体诗一首

刘元载妻 近体诗一首

陈玉兰  近体诗一首

慎三史  近体诗一首

葛亚儿  近体诗三首

杨德麟  近体诗一首

张氏   近体诗二首

裴羽仙  古体诗一首

张琰   古体诗二首

刘云   古体诗二首

刘瑶   古体诗二首

刘瑗   近体诗二首

李弄玉  近体诗二首

薛瑗   近体诗一首

防氏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二首

崔萱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一首

刘氏妇  近体诗一首

程长文  古体诗一首

闗盼盼  近体诗四首

张窈窕  近体诗一首

湘驿女子 近体诗一首

夷陵女子 古体诗二首

崔仲容  近体诗二首

梁琼   古体诗一首近体诗一首

尼海印  近体诗一首

元淳   近体诗一首

李冶   古体诗三首近体诗九首

鱼?机  近体诗二十七首【附】聨句诗一首步非烟  近体诗二首

姚月华  古体诗四首

刘采春  近体诗五首

薛涛   近体二十八首

杜秋娘  古体诗一首

周德华  近体诗一首

盛小丛  近体诗一首

章台栁  古体诗一首

妓常浩  古体诗一首

徐月英  近体诗一首

王苏苏  近体诗一首

平康妓  近体诗一首

武昌妓  近体诗一首

故台城妓 近体诗一首

卷一百【以下神仙诗不分古近体】

太上隠者   诗一首

许宣平    诗三首

古丈夫    诗一首

毛女     诗一首

钟离权    诗二首

吕岩     诗六首

许碏     诗一首

谭峭     诗一首

沈廷瑞    诗一首

许坚     诗一首

伊用昌    诗一首

紫微孙处士  诗一首

裴航     诗一首

樊夫人    诗一首

吴彩鸾    诗一首

慈恩塔院女仙 诗二首

郎子神    诗一首

清逺道士   诗一首

梦中美人   诗一首

碧衣女子   诗一首

殷七七    诗一首

李真     诗一首

崔常侍    诗一首

西鄙人    诗一首

无名氏  古体诗十五首近体诗二十首

【臣】等谨案全唐诗録一百卷

国朝徐倬编倬字方虎号苹村德清人康熈癸丑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是编以唐诗卷帙浩繁乃采撷菁华辑为一集每人各附小传又间附诗话诗评以备考证康熈丙戌恭逢

圣祖仁皇帝圣驾南巡倬缮録进

呈得

防嘉奬

特由侍读擢礼部侍郎以旌好学并

御制序文

赐帑金刋板儒臣荣遇至今传焉谨案

御定全唐诗用胡震亨统籖之例或分体或不分体各因诸家原集以存其旧倬是编惟仙鬼之诗仍不分体余皆以古体近体分编全唐诗以上官昭容宋若昭姊妹列帝王之后倬则以长孙皇后徐贤妃江采苹附于帝王而以上官昭容等别入宫闺又聫句随人类附不另为门韩愈效玉川子月蚀诗不入愈本集而附于卢仝诗下香山九老诗不人自列名而附于白居易诗下体例与全唐诗亦殊盖全唐诗编纂成书在康熈四十六年丁亥倬是书则先一年成虽以全唐诗録为名实尚未见

颁行之本故编次稍有异同云乾隆四十三年十月

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六百四十三·彭定求
  陈以庄·唐圭璋
  第三十出 媲美·李渔
  第四幕·老舍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张四维
  第十九出 放归·梁辰鱼
  高秀文·隋树森
  槎翁诗集卷一·刘崧
  五集卷四十二·乾隆
  巻上·姚合
  提要·毛晋
  卷二十九·陈元龙
  卷六十六·佚名
  御选宋诗卷三十六·康熙
  卷一·吴景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適·唐圭璋

      適字安道,慈溪人。隐居大隐山,以行义闻于乡里,人称大隐先生。嘉祐六年(1061),以荐授将仕郎,试太学助都,不赴。卒年七十六。自署慈川逸民。   长相思   题丈亭馆   南山明。北山明。中有长亭号丈亭。沙边供送迎。  

  • 歴代诗话卷二十六·吴景旭

      丁集下之上  古乐府  巴渝  乐府原题曰巴渝本舞名即鞞舞也汉髙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因率賨人以従为前锋号板楯蛮勇而善鬬及定三秦封因为阆中侯复賨人七姓其俗善舞髙帝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因以为名故曰巴渝

  • 第六卷·佚名

    激 赏   郭暧,升平公主婿也。盛会文士,即席赋诗,公主自帷观之。李端中宴诗成,有“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之句,众称妙绝。或为其宿构,端曰:“愿赋一韵。”钱起曰:“请以起姓为韵。&rdquo

  • 卷八·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八 明 陈耀文 辑 小令 庆春时          晏叔原 倚天楼殿升平风月彩仗春移鸾丝凤竹长生调里迎得翠舆归 雕鞍游罢何处还有心期浓薰翠被深停画烛

  • 卷八百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一护国护国江南人工词翰有声大历间诗十二首归山作諠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纵然在【一作好】朝市终不忘林峦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一作时三】

  • 列传五·薛居正

    李存信,本姓张,父君政,回鹘部人也。大中初,随怀化郡王李思忠内附,因家云中之合罗川。存信通黠多数,会四夷语,别六蕃书,善战,识兵势。初为献祖亲信,从武皇入关平贼,始补军职,赐姓名。大顺中,累迁至马步都校,与李存孝击张浚军于平阳。

  • 卷一百二十七·杨士奇

    永乐十年夏四月乙卯朔享 太庙○丙辰○秦王尚炳讣闻 上辍视朝三日遣官赐祭谥曰隐命有司治丧葬 皇太子亲王俱遣祭△设禄谷长官司隶云南镇沅府其地本禄平寨时镇沅府知府刀平请设治所故有是命○丁巳○升鸿胪寺左侍丞许

  • 卷之二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水沙连纪程·丁曰健

    水沙连归化生番共二十四社,在彰化县界外;非与生番互市之社丁不能至,而越界私垦有厉禁焉。嘉庆二十年,今淡水司马吴朴庵性诚知县事,因奉檄往逐占垦埔里社之汉民,作诗以纪其事。越七年,而余来为北路理番同知,读朴

  • 二〇 广州同住·许寿裳

    同年八月底,鲁迅离开北京,至厦门大学教书去了。临行,我表示亦将离京谋事,托他随时为我留意,因为,我和他及寿山三人的教育部职务虽已恢复,总觉得鸡肋无味。他极以为然,所以对于我之所托,非常关心,视同己事,《两地书》中时时提到,至

  • 十国春秋卷十四·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吴十四僧祖肩石头大师僧令遵僧祖肩善阴阳五行之术常居太祖军中太祖将攻杭州潜令祖肩至城下侦险易祖肩反曰是腰鼓城也击之终不可得又闻其鼓角声曰钱氏子孙当贵盛未易图也后悉如其言石头大师者夙与徐温交善

  • 卷一百二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统言礼】宋英宗时程颐代彭思永论濮王典礼疏曰臣伏见近日以仆王称亲事言事之臣奏章交上中外论议沸腾此盖执政大臣

  • 卷一·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宋 宋敏求 编帝王即位册文太宗即位册文肃宗即位册文德宗即位册文顺宗即位册文宪宗即位册文穆宗即位册文敬宗即位册文文宗即位册文宣宗即位册文懿宗即位册文哀宗即位册文即位册文太宗即位

  • 卷七·吕本中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集解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七宋 吕本中 撰庄公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左氏传二十三年秋丹桓宫之楹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御孙谏曰臣闻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

  • 卷五·季本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觧頥字义卷五  明 季本 撰小雅鹿鸣【一章】呦呦犹喓喓声之细也鹿本滛兽交则聚麀知礼者之所恶也诗人奚取焉此诗特以在野而食见其山林之性初非为其鸣而相呼也旧说以呦呦为和声

  • 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尊者童子迦叶在憍萨罗国。游行次第至於尸利沙大城之北尸利沙林鹿野园中止祝是时有王名大正句。都尸利沙城。其王先来不信因果。每作是言:无有来世亦无有人复无化生。常起如是断见尔时尸利沙大城中有大婆罗

  •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佚名

    大唐至相寺沙门释智严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法界藏殿诸佛所会无边道场。与大比丘众菩萨摩诃萨俱。时此道场有一夫人。名曰功德庄严开敷花。合掌向佛退坐一面。  尔时夫人白佛言。若有初修行菩萨。何等之人非善知

  • 法海遗珠·佚名

    成书于元末明初。为道教符箓咒法的总集。四十六卷。所收符咒秘法四十余种,而以雷法为主。其特点是继承白玉蟾系之雷法,认为施法者的内炼默运存想诸功法与外界之召请相结合,内神外神合为一体,乃能显其神灵。全书内容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