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

万历七年五月乙巳朔升兵部职方司员外王筵为四川佥事升太常寺少卿乌昇为南京右通政升太仆寺少卿王缉巡抚贵州

○丙午以撰进雝肃箴赐元辅张居正白金五十两彩叚四表里次辅张四维申时行各三十两二表里

○浙江抚按李世达等奏所属府州县官有积谷过数知县姜召等二员宜行奖励不及数知县李增等十五员各酌量议罚覆奏得旨如议

○丁未以端阳令节赐元辅张居正金书黄符金书红符金艾叶绫符及次辅张四维申时行讲官何雒文等五员有差

○升礼科都给事中林景旸为太常寺少卿升兵科给事中光懋为江西左参政○户部题查议销缴鱼课勘合事查  大明会典开载鱼课每岁南京户科编印勘合六百八十九道南京户部领发各衙门收掌各记所收鱼课米钞若干每年终进缴俱系额办钱粮但近来有司遵依缴报者十无一二宜移文南京户将编发各省直鱼课勘合查明的数咨部载入会典行令各省直府州县河泊所等衙门将填完勘合每年终申送类缴着为例报可

○己酉以端阳节赐三辅臣上尊珍馔

○差狭西道御史谢师启往浙江巡按升河南道御史李辅任为太仆寺少卿

○辛亥  孝宗敬皇帝忌辰祭  泰陵遗隆平侯张炳行礼

○调京城巡捕左参将谢天祐补分守通州地方兼管练兵军务参将○壬子  上御文华殿讲读

○除起复庶吉士王守诚授刑科给事中

○吏部尚书王国光等<婠勶-釒>请朝觐考查宽期详覆得旨今后考察朝觐官员务从容详慎但以事完为期不必拘定一日两省内有诖误及被诬者许来朝二司官于说事之日从公分辩即与开豁毋致亏枉

○以后军都督府佥事右都督雷龙充总兵官镇守甘肃等处地方以五军四营游击解一清充京城巡捕左参将

○癸丑赐元辅张居正次辅张四维申时行及讲官何雒文等五员各色金扇有差

○特赐左赞善沈鲤母孺人宋氏照依父沈杜祭葬以沈鲤侍讲三年启沃功多也

○赐给彭城伯张熊祭葬

○甲寅  太祖高皇帝忌辰  上于奉先殿祭祀

○升编修王弘诲为国子监司业○制京官四品以下不得滥乘帏轿生徒不得聚众欧官南京序班郭廷林肩舆除道监生聂文贤途遇欧竞拥噪呼公署都察院劾奏并黜之

○乙卯  上御文华殿讲读

○巡盐御史房寰奏宽河东额盐二十七万八千余引以淫潦为灾捞办不敷故也

○升工科左给事中颜容舒为礼科都给事中刑科左给事中戴光启为兵科都给事中工科给事中李实为兵科右给事中礼科给事中齐世臣为刑科右给事中

○升直隶安庆府知府胡心得为云南副使

○丙辰  仁宗昭皇帝忌辰祭  献陵遣定西候蒋建元行礼

○兵部覆御史安九域奏勘海州东昌等堡捷功叙李成梁应加封爵张崇功等一十三员应升赏有差得旨依拟命封李成梁为寍远伯岁支禄米八百石辅臣居正言李成梁屡立战功忠勇大节为一时诸将之冠加以显秩良不为过况系流爵非世袭者  因以鼓将士敌忾之气作人臣任事之忠亦振兴边事之一机也谨拟票上请故有是命

○丁巳户部题严催各省节欠秋粮并派剩折色以济边储计二十九万三千三百有奇列款上请从之

○户部以文移繁冗奏参酌裁并以省浮费

○户部覆江西抚按刘斯洁等奉旨查解绢价并解脚银共八万三千一百有奇以充内用

○工部右侍郎陆光祖因御史张一鲲参劾乞休部覆谓光祖处心制行古直是希惟自持意见不免咎累命照旧供职

○戊午  上御文华殿讲读

○升宣府万全右卫城守备黄明臣铨注山西都司佥书

○命翰林院侍读罗万化修撰张元忭充编纂章奏官○先是万历六年十二月虏犯耀州虎獐屯等处杀虏甚多巡按御史安九域参原任辽东车营游击副总兵因被参长定堡杀降邀功革任陶承喾彼时策应有违法当重拟海盖参将李澄清守备徐维翰等一十三员当分别治罪部覆奉旨提问

○庚申  上御文华殿致斋

○总督粮储南京户部右侍郎程嗣功因吏科给事中杨言论其贪庸不职辩冤乞休不许

○礼部覆礼科都给事中林景旸所奏宾兴事宜一曰正文体二曰核实学三曰严防范四曰严缉访五曰惩诈冒命着实举行

○辛酉  上御文华殿讲读

○以南京兵部尚书杨兆久历边防素谙戎务改任京营<婠勶-釒>辞不许

○癸亥  上亲祀  方泽是日车驾夙发丑刻即至坛所  上坐幄次候至明始行礼元辅张居正次辅张四维俱不陪祀以扈驾从见于幄次祀毕还宫赐三辅臣珍馔

○以辽东广寍左营游击孔东儒充左参将分守辽东海盖地方

○广东巡按御史龚懋贤参整饬南韶兵备管志道并自陈不职求罢部覆谓御史藩臬各官一路然弹压之权御史尤重礼遇文移沿习旧矣今管志道职司南韶一应事务直与御史争较则彼此颉颃事权不一必有废格掣肘之患御史龚懋贤宜令供职候代管志道宜量加裁抑得旨志道降一级

○广西永寍兵备副使钱立以病乞休许之

○戊辰  上御文华殿讲读

○升原任辽海东寍道张崇功为山东副使

○革翟绣裳按察使新衔仍以原佥事职衔管事以前日长定堡之捷禆将邀功冒赏被劾波及故也○户部以南京银库钱粮册籍浩繁请三年差科道官清查一次从之

○刑部题广东珠池之盗有司因无律例概以强盗坐之似属过重今议捉获盗珠贼犯俱比常人盗官物并赃论罪免剌仍分为三等持杖拒捕者为一等不论人之多寡珠之轻重不分初犯再犯首从俱远戍若杀伤人为首者斩虽不曾拒捕但聚至二十人以上珠值银二十两以上者为二等不分初犯再犯为首者远戍为从者枷号三月照罪发落人及数而珠未及数者亦坐此例若其人与珠俱不及数或珠虽及数而人未及数为三等为首者初犯枷三月照罪发落若假以盗珠为由在海劫客□船只或登岸劫人财物者各依强盗论依拟着为令

○己巳浙江巡按御史劾知县王亮采及林纭董盛等一十三人计赃论罪各有差部覆得旨王亮采革职为民林纭远戍董盛等拟徒发落

○调贵州副使彭雷补广西副使升福建漳州府同知沈植为广东佥事

○以按直隶御史崔廷试荐副总兵戚继光参将黄孝副留守雷以诚中军都司俞尚志守备檀武臣指挥同知徐道指挥佥事孙维山胡世忠百户陈颂当循资擢用及参副留守卞实指挥使朱绍贤指挥同知包万善当革任提问覆奏从其议

○以辽东都司佥书冯文弼充辽东广寍左营游击以辽东长勇堡都指挥佥事王守道铨注辽东都司佥书

○  上以金华知府王懋德奏荐新茶表印文糢糊谕各该抚按官通查所属衙门印信有该换者奏请换给其领印缴印各有费用宿弊悉行查革毋使人畏难因循致滋奸伪

○庚午  穆宗庄皇帝忌辰祭  昭陵遣庆都伯杜继宗行礼○辛未  上御文华殿讲读

○四川丢骨人荒没舌等三寨番蛮节年入犯荼毒松藩兵备副使杨一桂总兵刘显副总兵吴予忠等雕剿首恶群夷纳款巡抚王廷瞻备叙功次部覆谓王廷赡运谋决策尤宜首赉得旨赏王廷瞻杨一桂刘显等银弊有差

○四川巡抚王廷瞻言本处地方民贫词简所属府州县难以照额积谷似应量减部覆积谷备荒本以为民若要取盈势必重罚则是以惠民者虐民也宜行各省直分别地方贫富词讼繁简定为上中下则以便责成报可

○调广东右参政苏思补贵州右参政兼佥事以江西道御史李学诗为直隶提学

○升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余有丁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仍充经筵讲官

○户部奏酌停僧道纳银事例并申明旧制以弭后患一停在京请给一禁私自披剃一立僧道名籍一议查给文引一禁私建院观得旨依拟行

○壬申礼科给事中萧彦<婠勶-釒>言序班郭廷林敢于乘轿恐南中诸臣效尤成习今南京五府勋臣出则明坐大轿入则拥列歌舞心志骄惰气体柔脆缓急何赖请严行申饬以彰法纪部覆从之

○升贵州副使王三爵为广西右参政升广西右参政庄国桢为广东按察司使

○新升南京兵部尚书凌云翼以病乞休不许

○升江西万安守备庞成裕署副留守铨注中都留守司佥书升辽东抚顺城备御杨四德署都指挥佥事铨注辽东都司佥书升保定左营指挥佥事王科署都指挥佥事大寍都司佥书职衔管统领蓟镇通津春班官军游击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九十一·儒林二·脱脱
  ●卷五·李绛
  第二十六回 篡宋祚废主出宫 弑魏帝淫妪专政·蔡东藩
  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卷之八百八十三·佚名
  二首一韵·佚名
  第一一七详光绪六年二月十三日一一三○八-一四·佚名
  ●浦阳人物记原序·宋濂
  外集卷九·宋名臣言行录
  世家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三十五·郑麟趾
  第五章 光绪二十六年·冯玉祥
  一三八 爱罗先珂上·周作人
  二七 花瓶·周作人
  ●卷四外篇·何孟春
  卷一·郭良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二·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九十二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漫塘诗钞刘宰字平国金坛人绍熙元年进士历江宁尉真州司法泰兴令以浙东仓司干官告归监南岳庙累召不起隐居三十年卒谥文清宰以吏事称而淡於荣利一时

  • 晋纪·方诗铭

    [一](《竹书纪年》):郑桓公(厉)[宣]王之子。《史通&middot;杂说上》案:《史通&middot;杂说上》:&lsquo;《竹书纪年》出于晋代,学者始知&hellip;&hellip;郑桓公厉王之子,则与经典所载乖剌甚多。&rsquo;赵绍祖《竹书纪年校补》卷二云

  • 卷之五百十九·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秋七月。癸未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内记  ○诣颐年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内记  ○奉皇太后幸颐和园驻跸。内记  ○外务部奏。日本议员伊泽修二、进呈各种书

  • 金佗续编卷十七·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十七宋 岳珂 撰百氏昭忠録卷一昔太史司马氏之作记也於贤臣志士之行事备矣方其袭仍世掌之职多读先秦之书金鐀石室以博其观名山大川以考其迹固若无假於它人之助矣其言犹曰罔罗天下放失旧闻何耶

  • 卷二十一·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二十一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 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

  • 裴怀古传·刘昫

    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仪凤年间(676~679),到皇帝殿庭上书,授官下圭阝县主簿。武则天长寿年间(692~694),转任监察御史。当时姚州、..州少数民族首领反叛,诏命怀古前去招降安抚。怀古到任后讲明赏罚条例,叛军士卒每天归顺的人以千

  • 黄淮传·张廷玉

    黄淮,字宗豫,永嘉人。父黄性,方国珍占据温州时,他遁迹逃避方国珍的伪任命。黄淮考中洪武末年进士,被授予中书舍人。成祖即位后,黄淮应诏对答时很合成祖之意,命他与解缙常站在御榻之左,备顾问。有时到了深夜,皇上就寝了,还给两人

  • 九八、孟子在齐威王时先已游齐考·钱穆

    《孟子》:&ldquo;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餽七十镒而受。于薛,餽五十镒而受。&rdquo;玩其语气,似孟子至宋在去齐之后。阎潜邱谓:&ldquo;孟子去齐过宋,当周慎靓王之三年,正康王改元之岁,宋始称王。&rdquo;全

  • 目录二·允禄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目録二卷三仪器钦定天体仪钦定黄道经纬仪钦定赤道经纬仪钦定地平经仪钦定象限仪钦定纪限仪钦定地平经纬仪御制简平仪御制三辰简平地平合璧仪御制地平半圆日晷仪御制星晷仪御制四逰表半圆仪御

  • 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以如美渊泽第十五·晏婴

    晏子使晋,晋平公飨之文室,既静矣,晏以,平公问焉,曰:“昔吾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曰:“君飨寡君,施及使臣,御在君侧,恐惧不知所以对。”平公曰:“闻子大夫数矣,今乃得见,愿终闻之。”晏子对曰:“臣闻君子如美,渊泽容之,众人归之,如鱼有依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②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③必于是,颠沛①必于是。” 【注释】 ①这句的“得”’宇应是”去”字之误

  • 春秋讲义卷四上·戴溪

    宋 戴溪 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衞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虢之防宋之盟为之也夫天下之事恶其始之不正也不明天下之大义徒狥一时之美名其意以善为之而不知其

  • 卷十·张自超

    <经部,春秋类,春秋宗朱辨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宗朱辨义卷十高淳张自超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昭公即位茅堂胡氏以为有子野之命此文定内承国于先君而后书即位之説也然昭公之立有子野之命无子野之命皆不可知夫子

  • 卷一·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总论卷一    明 季本 撰总论按朱子于诗序有辩说而六义于纲领又详论之今考为总论以见一经大意东莱吕氏读诗记纲领别有诗乐删次及章句音韵训诂传授之目今亦损益其文而附论焉大小序郑诗谱大

  • 卷五十一(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七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二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为求如是深极妙善清白觉慧故。由是妙善净法明门。精勤方便如理证入观如理句。舍利子,云何名为如理证入。复以何等为如理句。

  • 朝鲜志·佚名

    域外地理著作。 明佚名撰。二卷。卷首略叙疆域沿革,正文以京都、风俗、古都、古迹、山川、楼台六目为经,以所属京畿、忠清、庆尚、全罗、黄海、江源、平安、咸镜八道为纬,备载朝鲜历史沿革、京都宫殿,堂、阁、亭、坛庙;风

  • 还丹至药篇·赝图

    还丹至药篇,原题“悟玄子贤芝膺图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据篇首作者序文,自称名膺图,字贤芝,号悟玄子。修炼五金八石二十余载而无成,后遇至人授以秘诀,始见神功。本篇中收录其七律诗十首,述修道之辛勤,叹真诀之难

  • 诗经通论·姚际恒

    十八卷。姚际恒撰。是书成书于康熙年间汉、宋学斗争之时,它不受传统传疏束缚,认为《诗序》无论大序、小序皆东汉人卫宏所撰,多不可信;而朱熹《集传》虽反《诗序》,又每每阳违之而阴从之。汉学、宋学各有缺点和谬误,“汉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