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盖苗传

盖苗字耘夫,大名元城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好学,善于记诵,二十岁游学四方,学业大有长进。

延..五年(1318)授济宁路单州判官。州狱中囚徒太多,苗请求审理处决,知州认为囚犯人数已上报,刑部的使者未通知,不可处决。苗说:“假如使者有疑问,由我负责。”知州只得同意,而使者来看看档案就走了。这年饥荒,呈报郡府,没有答复,不久其他邑也告急,郡府遣苗到户部请求救济,户部为难,苗伏于中书堂下,拿出糠饼说:“济宁百姓都吃这个,何况连这种饼子也吃不到的还多得很,难道见死不救么?”说完泪下,宰臣恍然大悟,凡受灾的都得到赈济。有五百担陈腐的官粟,借给百姓,秋熟时偿还。秋熟时,郡里要求偿还很急,户部的使者怪罪知州,苗说:“官粟实际是我借出去的,现在百姓饥饿不能偿还,苗请求代还。”使者也就不再责备了。单州税粮,每年都要运送到馆陶仓库,距单州五百余里,百姓肩挑背驮,非常之苦,直至春季,还不能运完。这年秋季,馆陶丰收,苗提前让百姓在仓库近处买下粮食,十月初,仓库券已到,民力节省十分之五。

朝廷召苗任御史台辅佐,拜山东廉访司经历,任礼部主事,提升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建议整饬武备,以备预料不到的事发生,精简兵卒,以壮国威,保全功臣以隆盛国之大体,珍惜官爵以澄清吏治,考核实际行为以抑制为名为利而奔走竞争,明令赏罚以杜绝欺诈行为,讲清利害以示信于民,清除民贼以尊崇国家礼节。所有这些,都切中当时国计民生的需要,公论对此都称善。

天历初年(1329),文宗下诏,以他在建康即位前的住所为佛寺,要求建造得极端壮丽,需毁居民住宅七十余家,让御史大夫负责监督此项修建工程。苗上奏文章说“:臣听说使用百姓要适时,使用臣子要按礼节,自古以来没有不是依这条道路而达到社会兴旺和安定的。陛下即位前居住建业之时,居民供给困难,幸能见到今日之昌盛,百姓踮脚翘首盼望得到格外的恩典。现在要违农时而建佛寺,又要毁民宅,使他们破家荡产,这是圣人治理天下的方略么?昔日汉高祖兴兵于丰、沛,为两县免除赋税,光武帝中兴南阳免税三年。如今不这样做,而要将佛寺看重,怎样满足百姓的希望呢?况且佛以慈悲为心,方便为教,今天要尊佛而害百姓,不是违背佛家的方便之教了么?台臣的职责是专管纠察,表扬或纠正百官,现在委托他修缮的任务,符合礼的要求么?”奏章上后,果然免去御史大夫监督修缮的任务。

入朝任监察御史。文宗驾临护国仁王寺,泛舟玉泉,苗进言说“:现已几年农田收成不好,边境又不安定,处理政事应该谨慎,要修身反省,哪有闲暇游逸,以此面对不测之渊?”帝高兴地采纳了这个意见,赐予对衣和美酒,当天回宫。台臣让苗任淮东廉访司之事启奏皇上,帝说:“仍然留下盖御史,朕要听听他正直善良的话。”盖苗因父丧回乡,免于服丧,任太禧..院都事。中书行文令苗视察河道,他视察回来说:“河道口淤塞,现在如不治理,日后必定是中原的大患。”但疏浚河道的事并未办成。

至元元年(1335),任亳州知州时,修建学宫和州官署。有豪强霸占民田归己,民五十余人向苗控告,苗进行审讯,豪民都服。苗说:“你们的罪很重,然而看到你们有改过之意,就从轻发落。”后至元四年出任左司都事,在左司仅十八天,就解决处理事情数百件。因母丧,宰相不忍他离去,重重地给了他一笔治丧费。

至正二年(1342),起任户部郎中,不久提拔为御史台都事,御史大夫欲以其故友为谏官,苗说:“他无谏官之才。”大夫不高兴地站起来走了。当晚邀他到家中道歉,人们称他们为贤良。出任山东廉访副使。益都、淄、莱原是产金之地,朝廷建一府六所总管其事,民每天要买金交给官府,至此已六十年了,如果民有对官长不恭,就说他住的地方有金矿,掘地至出泉水为止,狡猾之吏从中渔利,谁也不敢说。苗提出意见后作罢。

三年,入朝任户部侍郎。四年,由都水监调任刑部尚书。当初,盗贼杀河南省长官,株连五百余户,皇上已下诏:除罪首外,其余赦罪。到这时,宰臣又要全都处死,苗坚持不可,御史很快立案,苗说“:赦罪人又要杀他在法律上是没有的,御史只弹劾我盖苗,怎敢损害朝廷的宽厚仁爱!”终于依从了苗的意见。出任山东廉访使,民因饥而为盗,并到处聚集成群,他上书朝廷提出救荒以消除盗贼的十二条建议,弹劾宣慰使枉法行为。官府按例要为苗征收所得职田的赋税,苗说“:年荒民困,我没有办法救他们,还忍心征敛来肥自己么!”就命停征,同僚们都没有一个敢去征田的,召入朝任参议中书省事。

五年,出任陕西行台侍御史,迁陕西省参知政事。六年,再进京任治书侍御史,升侍御史,不久拜中书参知政事、同知经筵事。大臣以两京之间的驰道狭窄,启奏皇上要毁民田扩宽,已派遣使臣监督有司办理,苗坚持说:“驰道始创于至元初年,为何只在今天感到狭窄?”他力争才作罢。朝廷欲以卫士官出任郡之长官,使他们能养贫,苗议论说“:郡长是治理百姓的,并不是养贫之地。果然有不能生存的,赐予他们钱就可以了。如任郡长官也必然选择贤才。”这件事也作罢。朝廷又要以万贯钞给予角抵者,苗说“:多处地方报告饥荒,受不到赈济抚恤,角抵的人有何功劳,获此重赏?”宰相对左右僚臣说“:之所以引荐盖君来参与机务,是要他当助手,奈何每件事都相抗,这是为何?今后有公务,不要告诉他。”苗叹息说“:我本不才,待罪执政,中书之事,都应知道,今宰相既这么说,不退隐,待何时?”将隐退,适巧有旨授江南行台御史中丞,然而宰丞对苗气愤始终不减,而将他改任甘肃行省左丞,这时苗已辞官归田,宰丞又上奏请皇帝命苗迅速去甘肃赴任,苗带病启程,到任后,即上奏文说:“西土诸王,为国家的藩属和屏障,赏赐虽有规定,而官府拘泥于成法,因而使恩泽不能及时,有匮乏的忧虑,很不符隆亲厚本的意思。”又说:“甘肃每年的钱粮,弊端百出,请求以粮、钞兼给,则军民都能得利。”朝廷同意。迁调陕西御史台中丞,到任数日就上疏请求辞官归里。第二年逝世,终年五十八岁。赠摅诚赞治功臣、中书左丞、上护军,追封魏国公、谥号文献。

苗学术纯正,生性孝顺父母,忠于朋友,乐于施舍,购置义田以赡养宗族。平时谦恭谨慎,在遇到事情时,敢于直言,虽遇挫折,很少退却。大有古代正直之遗风。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七 嘉祐七年(壬寅,1062)·李焘
  第三十九回 讨淮南箭伤御驾 过沛中宴会乡亲·蔡东藩
  名山藏卷之七十三·何乔远
  卷之一千六十六·佚名
  卷之六百十·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八八五 寄谕广西巡抚朱椿等不必查办回教书籍·佚名
  二八 云南巡抚李湖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佚名
  金佗稡编卷二十·岳珂
  徐豁传·沈约
  朱世隆传·李延寿
  燕铁木儿传·宋濂
  ●原序·袁守定
  卷三百二十二·佚名
  卷六十陆军四·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协·唐圭璋

      协字同季,南丰人,肇之孙。绍兴中举进士不第。以荫仕兴丞。迁嵊县丞,擢镇江府通判、临安通判,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又改永州。九年(1173)卒。有云庄集。   点绛唇   送李粹伯赴春闱   小驻征骖,一尊古寺留君住

  • 第四十回 高小姐山上赠金 赵知府舟中送酒·萧晶玉

    且说白杨树上被绑的车夫望着四个公人骂道:“都是你们这害馋佬,贪吃美酒,误了正事,带累人跟着受罪,这可瞪着眼等死罢!”数数落落,连哭带骂,那四个公人勒着嘴说不出话来,只好肚子里乾鼓。直等至第三天,饿了个杜阮蓝

  • 梨园原提要·黄旛绰

    梨园原一卷,据本书序文说:在淸代干、嘉时候,有一位名叫黄旛绰的老艺人,汇集他生平所得,着成一书,名曰“明心鉴”。后来又经他的朋友胥园居士(庄肇奎)增加了一些考证,改名为“梨园原”,有一八一九年(嘉庆二十

  • 卷八 前赵录八·崔鸿

    刘宣 刘宣字士则渊之从祖也初为北部都尉右贤王朴钝少言好学修洁师事乐安孙炎沉精积思不舍昼夜好读毛诗左氏传炎每叹曰宣若遇汉武当踰于金日磾也学成而返不出门闾者盖数年每读汉书至萧何邓禹传

  • 國語卷第四·韦昭

      魯語上   1 長勺之役,曹劌問所以戰於莊公〔一〕。公曰:「余不愛衣食於民〔二〕,不愛牲玉於神〔三〕。」對曰:「夫惠本而後民歸之志〔四〕,民和而後神降之福〔五〕。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務治而小人務力;動不違

  • 谷山笔麈卷之十二  形势·于慎行

    三代以前,江北繁盛,江南旷阔,汉晋以下,江南富实,江北凋敝,盖由三国、五胡之乱,兵火战争,多在江北,江北之民,大半南徙,如侨兖、侨徐等州,大氐皆其旧民移江淮之上,因而郡之,被以故名。此皆天地之运,流转无端,递相盛衰,非人力所及也。方今

  • ·谢郝制府兼论台湾番变书·丁曰健

    得潮州家报,具知宪驾临潮,存问鼎元之家;赐米盈仓,嘉殽旨酒罗列满庭。重以手书殷懃,称许逾量;捧读之下,惶恐殊深。自念穷厄废员,饥寒乃其分内。两载士民供给,已觉赧颜;继以全郡同寅上官周恤,又逾一载。正在惭恧无地,

  • 纥石烈志宁传·脱脱

    纥石烈志宁本名纥石烈撒曷辇,上京胡塔安人。从第五代祖先太尉韩赤以来,他家族世代为国舅。其父纥石烈撒八,海陵王时被赐名纥石烈怀忠,为泰州路颜河世袭谋克,转为猛安,曾经任东平尹、开远军节度使。纥石烈志宁沉稳坚毅有雄才

  • 卷四·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四明 黄训 编保治【景泰 天顺】休庵诗序【何宜】兵部尚书王公以疾乞归河州既得命乃取古人以休休名亭之意亦以休名庵朝士大夫惜公之去愿公之复来者咸

  • 卷四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一蠲赈四康四十八年己丑十月壬戌上谕户部今岁入夏以来朕因南方二麦不登北地微潦宵旰轸念甚切焦劳继而畿辅稔收三吴秋熟兼以四方

  • 提要·吕午

    臣等谨案左史谏草一巻宋吕午撰午字伯可歙县人嘉定四年官至进士起居郎右文殿修撰知漳州事迹具宋史本传是编凡奏议六首后附其子沆奏议一首后又附载家传诗文之类最后载吕氏节女事皆因家传附编者也午两为谏官以风节自励知

  • 258.文字狱·林汉达

    清朝统治者对明朝留下来的文人,一面采取招抚办法。一面对不服统治的,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手段。就在康熙帝即位的第二年,有官员告发,浙江湖州有个文人庄廷鑨,私自招集文人编辑《明史》,里面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

  • 五行之義第四十二·苏舆

      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終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後,土居中央,此其父子之序,相受而布。是故木

  • 卷一·刘瑾

    <经部,诗类,诗传通释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一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国风一【愚按集传于国风之下系以一者以国风居四诗之首也下文周南一之一者周南又居国风中十五国之首也后仿此】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謡之

  • 卷三·佚名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为如日。何等为十。能除无明黑闇。能令信心开敷。能令十方周匝皆暖。能令善法生长。能令有漏灭没。能作照明。能使邪道异见蔽障不现。能令高下丘坑悉显。能令善业皆悉得起。能令智者喜乐愚者增恶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马血天子问八政品第四十三(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马血天子非人之时。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天子白世尊言。向者生此念。在地步度。可尽此世界不乎。我今

  • 十住经卷第一·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欢喜地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他化自在天王宫摩尼宝殿上。与大菩萨众俱。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从他方界。俱来集会。此诸菩萨。一切菩萨。智慧行处。悉得自在。诸如来智

  • 劝修净土诗·省庵

    实贤谫劣庸僧,褊卑陋器。本无大力,仰承前辈宗风。时有好怀,独结西方净愿。虽躬行不逮,原无实得于自心。而兼济未忘,乃有愚衷于此世。原夫净土一门,理极顿圆,事诚简易。在因强而得果疾,用力少而成功多。浅之则夫妇与知,深之则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