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八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八

洪武十九年五月乙卯朔,上谕吏部臣曰:“国家人才非一日所能造就,曩者,进士魏安仁等六人尝以过谪为浙江按察司书吏,使知自新,今已历年,恐为小人所侮,则终身丧志,虽欲改过,不可得矣。其召还用之。”

丙辰,申明游民之禁,命户部板刻训辞,户相传递,以示警戒。

丁巳,上闻嘉兴府崇德县知县毕辉、县丞齐搏刚正能官,遣行人赍敕往劳之曰:“朕观历代名臣流芳后世者,必能灼见于事几之先,智出于众人之上,故能竭忠事君,施惠及民,财利不能夺其守,威武不能怵其中,以故生不苟禄,死必立名。若区区小人,不学无术,节义罕闻,为政则贪墨无厌,遇难则逃避弗顾,死者含耻,生亦何为?视彼之流芳后世者,相去远哉。今嘉兴府崇德县知县毕辉、县丞齐搏,在官执法,不容奸恶,较诸有司,可不谓之出众者耶?特遣行人赍醴以劳,尔其竭尽心力,以光初志。”

戊午夜,荧惑犯斗宿。

己未,诏户部以今年秋粮及往岁仓储通会其数,凡有军马之处存给二年,并儒学廪膳、餋济孤老、驿传廪给外,余悉折收金银、布绢、钞锭,输京师。

夜,太阴犯岁星。

庚申,命虎贲右卫百户甘羙率军士千人,赍白金三万一百三十九两,往云南、东川等军民府市马,得马二千三百八十余匹。继又命龙虎等卫将士以白金十三万两复往云南市之。

戊辰,妖僧彭玉琳与新淦县民杨文曾、尚敬等谋作乱,事觉,伏诛。玉琳,福建将乐县阳门庵僧,初名全无用,行脚至新淦,自号“弥勒佛祖师”,烧香聚众,作白莲会。县民杨文曾、尚敬等皆被诳惑,遂同谋为乱。玉琳称晋王,伪置官属,建元天定,县官率民兵掩捕之,槛玉琳并其党七十余人送京师,皆诛之。

己巳,常州府官范好古言行人王良至郡奉职不谨,黩货无厌。上谕礼部臣曰:“朕观自古材智之士,不屈于无能之下,故克流芳于后,设使居官莅事之时,屈于常人之下,无补于君,无益于民,坏法乱政,何所不有?今好古乃能守邦宪以尊朝廷,发奸贪以安黎庶,其不屈于无能之下可见矣。尔礼部即遣人赍醴以劳。”仍令械良至京,罪之。

壬申靖州苗蛮复叛命常德辰沅诸卫发兵讨平之

乙亥,广东潮州府程乡县民钟文远作乱,捕至京,伏诛。

诏凡武臣、士卒有欲复姓更名者,兵部为具奏改正。

丁丑,监察御史蔡新等检核河南开封等府民被水患而赈济不及者三千一百户,补给钞三千八百四十五锭。

己卯,授湖广诸卫年深总旗冯遇保等百四十三人皆为流官百户。

甲申,处州丽水县民有卖卜者,尝干谒富室,不应所求,乃诣阙告大姓陈公望等五十七人聚众谋乱,命锦衣卫千户周原往捕之。知县倪孟贤闻原将至,密召父老询之,父老皆曰:“无是事。”孟贤又微服往察,见其男女耕织如故,乃归谓寮属曰:“朝廷命孟贤令是邑,惟欲抚辑斯民,安于田里。今使良善受恶逆之名,岂朝廷命孟贤意耶?”即具疏上闻,复令耆老四十人诣阙诉其妄。上命法司论妄告者罪,赐耆老酒食及道里费,遣还。孟贤,南昌人。

是月,长河西军民安抚司土官油笼思卜等来朝,贡马,诏赐文绮六匹、钞十五锭、衣一袭。

六月乙酉朔。

丁亥,思南宣慰使司宣慰使田大雅贡马十二匹。

己丑,监察御史郑祖奏:“梧州府兴业县知县王献、县丞曾玉容皆由进士授官而征输税课违期,请逮问。”上以其进士,特宥之。

置福建延平府尤溪县银屏山银场局。

辛丑,云南地震。

壬寅,置郁林守御千户所。时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何福奏:“郁林州宜置千户所,令浔、梧二州分兵守御,以防寇盗窃发。”诏从之。

甲辰,诏天下曰:“昔元末播荡,海内忧兵,所在黔黎苦殃甚矣,如此者一纪有奇。朕命前征虏大将军中山武宁王、开平忠武王及公侯群将,发兵诸道,所向兵偃,民得粗安,一天下曰大明,今十有九年。然奸臣在位,谍间臣民,恩本施而弗及,德将布而沮行,政乖理悖,莫甚此艰,先王之道未究于行,失存问于高年及矜恤于鳏寡孤独。去岁,《大诰》颁行,民从朕命,至奸扰吾民者循治而歛迹,进士、监生职任于诸司,想吾民乐生有渐矣。今特命有司存问于高年,恤鳏寡孤独者必得其所,笃废残疾者收入,孤老岁给所用,使得终天年,所有合行事理,条列于后。凡民年八十、九十而乡党称善者,有司以时存问;若贫无产业,年八十以上者,月给米五斗、肉五斤、酒三斗,九十以上者,岁加赐帛一匹、絮一斤;其有田产能瞻者,止给酒、肉、絮、帛。惟应天、凤阳二府富民年八十以上,赐爵里士,九十以上赐爵社士,皆与县官平礼,复其家。冠带服色,别议颁行。各处鳏寡孤独不能自给者,悉蠲其差徭;若孤儿有田不能自蓺,则令亲戚收养,无亲戚者,邻里养之,其无田者,岁给米六石,亦令亲邻养之,俱俟出幼,收籍为民。笃废残疾不能自存者,即日验口收籍,依例给米、布,俾遂其生。累年开边,士卒亲冒矢石,或肌肤伤残,或因伤死亡,子息见存不能生理者,悉放回原籍为民,复其家。垛集土军因征伐伤残者优免军役三年,改为贴户,因伤死亡者优免军役十年,本户改为民籍,仍免差役三年。军官从大将征讨没于行阵,子见存者,厚加抚恤,仍令其世袭,未升者升一级。逃军、逃囚能赴官自首者免罚。山林岩穴隐逸之士,有司旁求博访,以礼敦遣赴京,量材录用。於戏!礼寿尊贤,报功崇德,恤孤赈寡,古哲王之大典。令出恩沾,有司如命,故兹诏谕,想宜知悉。”

赏江西袁州等卫从征云南官军钞四万九千锭。

丁未,山东青州府旱,民饥,遣廷臣往赈之,凡二万七百五十余户。

河南开封府郑州旱、蝗,命户部遣官赈济饥民。上谕户部臣曰:“河南诸府州县军马数多,民间供给频年不休,地亩徵输重于他处。自今,河南民户止令纳原额税粮,其荒闲田地听其开垦自种,有司不得复加科扰,违命者罢其职。”

赐北平燕山等卫军士九万二千七百余人绵布四十四万一千五百匹、绵花一十三万七千六百斤。

癸丑,给各处粮长所造赋役籍册之费,凡籍有五千户者钞五锭,随其户之多寡而加损焉。

平越卫麻哈苗蛮杨孟等聚众作乱,征南将军頴国公傅友德发兵讨平之。

筑福建长乐县海堤。长乐之田濒海者半,其堤久坏,田稼岁为潮卤所伤。时县丞赵尹初莅官,请奏仍旧筑之,尹亲董其役,民皆乐于趋事,由是长乐田无斥卤之患而岁获其利。

秋七月乙卯朔,苏州府吏钱英奸宄不律,知府王观等廉得其状,棰死之。以闻,上遣使赍敕谕之曰:“朕闻居官莅政,设施不一,然非威无以治下,非恩无以得众,惟中正之士秉公平之心,励廉洁之操,临民治政,恩威兼行,吏胥徒卒焉敢侮慢?朕尝戒敕诸司,鲜能如命,惟观尔及同知曹恒、经历王昈能秉公心,行正道,将奸吏棰死,莅下之方得矣,政令必行,奸邪斯远,境内肃清,民安有日矣。今特遣行人赍敕并醴以劳,尔其益励厥志,用成嘉绩。故谕。”

丁巳,赐陕西西安等二十七卫军士八万五千余人绵布三十七万五千二百疋、绵花十二万七千六百斤。

戊午,享太庙。

癸亥,三辰昼见。

改成都护卫为成都左护卫,并置中、右二护卫。

置东宁卫。初,辽东都指挥使司以辽阳高丽、女直来归官民每五丁以一丁编为军,立东宁、南京、海洋、草河、女直五千户所,分隶焉。至是,从左军都督耿忠之请,改置东宁卫,立左、右、中、前、后五所,以汉军属中所,命定辽前卫指挥佥事芮恭领之。

命扬州、武昌等府俱设粮长,以徵民粮。

丙寅,上以左都御史詹徽、通政使蔡瑄、左通政茹瑺、工部侍郎秦逵、户部侍郎杨靖在职公勤,诏有司复其家。

甲戌,诏以凤阳府王儿桥东西山场赐中山武宁王徐达家及韩国公李善长等,凡十有四人。

乙亥,赐山西太原等一十九卫军士九万六千一百余人绵布四十六万九千九百疋、绵花一十四万九千五百斤。

丁丑,国子博士吴沉以老疾乞致仕,许之。沉字浚仲,金华人,故元国子博士师道子也,博学善属文。国初,举为县学训导,以疾辞不就。洪武十二年,用荐授翰林院待制。明年,降编修,寻复为待制,因顾问应对失旨,左迁渭源县学教谕。未行,改翰林院典籍,升东阁大学士。考功劾其怠于事,降为侍书,寻改国子博士。至是,致仕。

己卯夜,太白入太微垣。

辛巳夜,荧惑犯斗宿。

癸未,诏举经明行修、练达时务之士年七十以下者,郡县礼送京师。

上谕礼部郎中郑居贞曰:“古之老者,虽不任以政,至于咨询谋谟,则老者阅历多而见闻广,达于人情,周于物礼,有可资者。”居贞对曰:“人至六十精力衰耗,则不能胜事,请六十以上者不遣。”上曰:“正为比来有司不体朕意士,有耆年便置不问,岂知老成,古人所重。文王用吕尚而兴,穆公不听蹇叔而败,伏生虽老,犹足传经,岂可概以耄而弃之也?若年六十以上、七十以下者,当置翰林,以备顾问;四十以上、六十以下者,则于六部及布政使司、按察司用之。”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七 外戚传第六十七·班固
  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范晔
  列传第二十 元坦 元斌 元孝友 元晖业 元弼 元韶·李百药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脱脱
  入官第二十一·王肃
  第八十七回 扫残孽南燕定都 立奸叔东宫失位·蔡东藩
  卷十八·朱熹
  六二六 寄谕两江总督萨载等速将程树榴一案审讯明确定拟具奏·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八·佚名
  ●卷十四·钱谦益
  先天·周绍良
  郡城炮位·佚名
  陈纪五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壬辰、572)·司马光
  第三节 杂迷信·吕思勉
  俞子章·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 古體詩·王士祯

    【鑾江大雪歌寄家兄西樵】夜聞觱發曉漾漭,衝寒四顧江天朗。雲氣欲壓揚子津,濤頭直突仙人掌。平生愛雪勝瓊貝,況復橫江發奇賞?朔風獵獵犯貂裘,急霰霏霏灑烏榜。大澤蛇龍避寒蟄,高天雕鶻盤空響。江南群山張畫屏,玉笏嶙峋袤百丈

  • 列传第六十 自序·沈约

    昔少暤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颛顼嘉之,封诸汾川。其后四国,沈、姒、蓐、黄。沈子国,今汝南平舆沈亭是也。春秋之时,列于盟会。定公四年,诸侯会召陵伐楚,沈子不会,晋使

  • 第二十二回 黎园别部·德龄

    照宫中的习惯,虽然不是明定的法制,逢到每月的朔望两日,照例是要唱一次戏的。这些戏的脚本有许多就是太后自己所编的;原来太后对于中国的古剧认识得也很深切,再加伊的文学本来也有相当的根底,所以要写些剧本,实在不是一

  • 卷之三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弢园随笔·徐一士

    《弢园随笔》一册,史念祖撰。其门人周肇祥为之梓行,跋云:“右《弢园随笔》一卷,先师江都史绳之先生遗著也。先生所为诗词,骈散文已先后刊行,独《随笔》不轻示人,先生昔语肇祥身后为刊之。今先生殁将十年,惧久而散失,函其

  • 慕容白曜传·魏收

    慕容白曜,是慕容元真的玄孙。父亲慕容琚,历任官职都以廉洁清白著称,朝廷赐给爵位为高都侯。慕容琚卒于冠军将军、尚书左丞任上,朝廷追赠为安南将军、并州刺史、高都公,谥号为简。慕容白曜年轻时曾任中书吏,由于性情敦厚正直

  • 完颜娄室传·脱脱

    娄室,字斡里衍,是完颜部人。他二十一岁时,代替父亲白答做七水各部的头领。太祖攻克宁江州,让娄室传令给属于辽籍的女真人,招降了移瞛益海路太弯照撒等人。娄室在婆剌赶山打败辽兵。再次打败辽兵时,擒获了两名将军。之后,益改

  • 卷三十七 布萨揆侵宋更盟·李有棠

    章宗明昌元年春正月丙辰朔,宋试户部尚书郭德麟、宜州观察使蔡锡贺正旦。秋七月己巳,遣礼部尚书王翛等贺宋生日。八月己酉,宋使贺天寿节。冬十一月乙卯,遣签书枢密事巴达尔呼等贺宋正旦。二年春正月庚戌朔,宋试吏部尚书苏山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九·高晋

    奏议【臣】等谨按刘勰有云唐虞之世敷奏以言奏者进也言敷于下情达于上也帝王圣神广运涣号聿颁于时百尔臣工祗服训词敷陈政要故在上者莫不有以进考夫为治之説而为之试其言以要其功至若时届省方鸿仪懋举礼俗政事教治诸大

  • 正经第九·桓谭

    学者既多蔽暗,而师道又复缺然,此所以滋昏也。秦近君能说《尧典》,篇目两字之说,至十余万言,但说「曰若稽古」,三万言。子贡问蘧伯玉曰:「子何以治国?」答曰:「弗治治之。」《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

  • 第十二章 7·辜鸿铭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辜讲有一次,有位学生(子贡)问孔子,对国家政府来说,什么

  • 显学·韩非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乐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

  • 卷八十二·道世

    △持戒部第二(此别三部)▲述意部第一窃闻戒是人师,道俗咸奉;心为业主,凡圣俱制。良由三宝所资,四生同润。故经曰:“正法住,正法灭。”意在兹乎!是以持戒为德,显自大经;性善可崇,明乎大论。或复方之日月,譬若宝珠,义等涂香,事同惜水。

  • 佛说阿难四事经全文·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欲灭度时。阿难白佛言:我念天龙鬼神。帝王人民与佛相见。闻佛教诫。无不欢喜。在志所愿。或作沙门。得应真者,或有居家。奉行五戒。死得上天者,今佛去世。天龙鬼神。帝王人

  • 解脫道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阿羅漢優波底沙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一]頭陀品第三   問爾時淨戒坐禪人[二]心欲成就勝善功德.又爲欲得頭陀功德當如是成就.何故受此   頭陀功德。答.爲坐禪人性不一種.爲於少欲.爲於知足.爲於無

  • 三十八、庭前柏树·慧开

      赵州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州云:“庭前柏树子。”   无门曰:若向赵州答处见得亲切,前无释迦,后无弥勒。   颂曰: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

  •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经卷上·佚名

    宋沙门翔公于南海郡译一名决了诸法如幻化三昧经。闻如是:一时世尊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五百人俱。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须菩提、阿难揵等,率自耆年素行修行,皆弃瑕疵垢除清净,宿树众德,所作已办。了厌身弊

  • 美芹十论·辛弃疾

    兵书。又称《御戎十论》。宋代辛弃疾撰。乾道元年(1165年),辛弃疾上奏分析宋、金形势,提出抗金主张的美芹十论1卷。其中审势、察情、观衅3论,言客观上金之可胜。其余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徵、久任、详战7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