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四十七

洪武二十九年九月丙辰朔修广西兴安县灵渠三十六陡其渠可溉田万顷亦可通小舟国初尝修浚之至是兵部尚书致仕唐铎以军务至其地图其状以闻且言修治深广可通官舟给军饷于是命监察御史严正直发旁县民丁修之浚渠五千余丈筑渼潭及龙母祠土堤百五十余丈又增高中江石堤改作滑石陡凡陡磵之石碍舟行者悉以大煆凿去之于是可通漕运矣

○朝鲜国王李旦遣其门下评理赵胖等贡金银器布席等物贺 天寿圣节又遣其臣权仲和等来谢恩先是以其表辞侮慢逮其撰表之人至是旦遣仲和来言小邦事大之诚不敢少怠而海外之人学问粗浅未识中朝表笺体制以致字样差谬闻命以来兢惶罔措钦遇 圣节不敢上表故遣陪臣仲和来谢

○上以桂阳溪洞猺人先为官军剿捕逃窜山谷乃命桂阳千户所招抚之于是复业者七十余家

○丁巳户部尚书郁新言近置开平卫军士粮饷皆仰给于北平道路辽远所费不赀宜广募□人于开平纳米以淮浙盐偿之庶免转输之费从之

○庚申狭西行都指挥使司言自凉州至庄浪马驿递运所九其大河黑松林岔口三驿以谪发刑徒充役余役夫皆临洮等府民与庄浪等卫军参为之其民去乡既远赀给不充往往捕逃宜皆以刑徒充之又言白城子去肃州百有余里北通和林亦集乃路当冲要今令肃州卫遣军沙山侦守去城四十余里倘遇烽警猝难策应如置千户所分拨精壮骑卒就彼屯守庶得备御诏并从其言仍命右军都督府遣军戍白城子

○乙丑五军断事官言军校四十五人皆犯重法当死 上曰此辈非訹杓利则胁于威致陷重辟然其情亦有可矜者其以情之至重者一人寘于法余皆减死发戍三万卫

○命五军都督府遣人往北平山东山西河南狭西各卫所核实将士队伍仍具其善战步骑将校姓名及马骡之数以俟调遣

○丁卯朝鲜国王李旦送撰表人郑总等三人至且言郑道传病不能行表辞实总等所撰 上谓礼部臣曰今朝鲜送来数儒生勿遣其还盖此辈略通古今未知大道故任其小智调弄戏侮若朝鲜废置无乃皆数生之为彼数生者幸灾乐祸曾不如昔楚国一伶人耳昔楚伐郑军少北郧公钟仪陷焉郑得之献于晋晋公见之问南冠者为谁有司云郑人所献楚囚也晋公召问之钟仪所言皆中理以语范文子文子知钟仪虽伶人君子也盍归之晋楚构兵连岁不已此人归晋楚罢兵必成公从之厚待而归之楚遣人报钟仪之归晋之德也由是兵解数十年无征战之劳此一人怀君子之道能排难解纷以安黎庶朝鲜数生曾不如一伶人古人云以道助人主不以兵强天下此数生不为王量力敢为小敌之坚故作戏慢生隙殃民尔移文朝鲜无用是数生留之京师别授微职以杜绝王左右之祸

○庚午狭西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冯溥言甘州中纳潞盐□人稀少盖是各处盐池常以私盐侵鬻故官盐沮遏不行请禁之 上命户部遣人封闭延安绥德庆阳三郡盐池仍令军士巡逻察罕脑儿一十三池之地有以私盐出境者罪之

○壬申有流星二俱青白色一大如鸡子起自天仓东南行至云中没一大如杯起自天苑东南行至游气中没

○癸酉 天寿圣节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乙亥大赉天下致仕武臣凡壬辰年至甲辰年从军洪武十一年以前为官者指挥使银一百两钞二百锭指挥同知银九十两钞一百八十锭指挥佥事银八十两钞一百六十锭正千户仪卫正银七十两钞一百四十锭副千户卫镇抚仪卫副银六十两钞一百二十锭百户所镇抚银五十两钞一百锭壬辰年至甲辰年从军洪武十二年以后为官者指挥使银九十两钞一百八十锭指挥同知银八十两钞一百六十锭指挥佥事银七十两钞一百四十锭正千户仪卫正银六十两钞一百二十锭副千户卫镇抚仪卫副银五十两钞一百锭百户所镇抚银四十两钞八十锭乙巳年以后从军洪武十一年以前为官者赏同乙巳年以后从军洪武十二年以后为官者指挥使银八十两钞一百六十锭指挥同知银七十两钞一百四十锭指挥佥事银六十两钞一百二十锭正千户仪卫正银五十两钞一百锭副千户卫镇抚仪卫副银四十两钞八十锭百户所镇抚银三十两钞六十锭先是 上念诸功臣多物故幸其存者欲加恩赉乃诏天下致仕武臣入朝至是至京师凡二千五百余人咸赉之 上谕之曰元末兵争中原鼎沸人不自保尔诸将奋起从朕效谋宣力共平祸乱勤劳备至天下既定论功行赏使尔等居官任事子孙世袭永享富贵朕思起兵时与尔等皆少壮今朕年老尔等亦皆老矣久不相见心恒思之故召尔等来见所赐薄物以资餋老尔等还家抚教子孙以终天年诸将臣叩首谢 上又曰同历艰难至有今日顾朕子孙保有无穷之天下则尔等子孙亦享有无穷之爵禄诸将臣无不感激至有堕泪者

○赐国子监琉球生秋冬衣

○丙子民有犯死罪者其弟诉于通政使司愿为军以赎兄罪辞意恳切 上悯之命同系者三十余人皆减死戍边

○丁丑太阴掩轩辕右角星

○是月赐天策等卫军士万四千七百余人绵布各一疋苏木各一斤

冬十月乙酉朔享太庙

○有流星大如鸡子赤色起自天苑北东北行至参旗没

○置甘州中卫千户所调安东中护卫官军一千三十八人往实之

○置广西浔州卫

○癸巳陕西西安府咸宁县民孙长宁妻一产三男事闻遣行人许谦赐钞十锭仍命循例月给米赡之

○升锦衣卫指挥佥事宋忠为指挥使

○甲午安定卫酋长塔孩虎都鲁来朝贡马四十匹先是 上遣行人陈诚立撒里畏兀儿为安定卫锡以印章以塔孩虎都鲁等为指挥千百户至是诚归塔孩虎都鲁随诚入贡 上嘉其慕义厚赉之复遣中使赍金币往赐其酋长指挥人织金衣一袭文绮帛各三疋白金一百五十两千户人衣一袭文绮帛各二疋白金一百两百户人衣一袭文绮帛各一疋白金五十两

○丁酉思南宣慰使田大雅贡马及方物

○诏定各司奏事次第礼部会议凡奏事一都督府次十二卫次通政使司次刑部次都察院次监察御史次断事官次吏户礼兵工五部次应天府次兵马指挥司次太常司次钦天监若太常司奏祀事则当在各司之先每朝 上御奉天门百官叩头毕分班序立仪礼司依次赞某衙门奏事奏毕复入班伺各司奏毕俱退若 上御殿奏事官升殿以次奏毕先退其不升殿者俱于中左中右门外两廊伺候奏事官出则皆出若于文华殿启事则詹事府在先余次第并同前凡晚朝唯通政使司六科给事中守卫官奏事其各衙门有军情重事者许奏余皆不许诏从之

○戊戌升致仕武官 上既大赉天下致仕武臣复谕兵部令升其官各一级皆授职于甘肃大同北平大宁辽东诸卫所其嗣子职任卑者后皆许从今职升授

○庚子皇第四十六孙有煽生周王第七子也

○金吾前卫军钱伯奴言京卫士卒有老疾无丁壮代役者其江西淮西诸处屯田军士多壮勇之人乃委置农亩不能振拔今宜选拔更代庶兵不缺伍农无废业从之

○辛丑赐国子监云南生冬衣

○癸卯岁星退行入于井

○丙午赐云南左右前三卫并楚雄大理临安曲靖四卫军士三万五千人钞凡七万锭

○己酉更定云南通海盐价初以二处盐价未定遣官与布政使张紞议之紞以通海去云南尚三百余里米视云南价复减于商人不便今宜输米云南府二斗者给淮浙盐一石三斗者川盐三石者安宁井盐二石三斗者黑盐井盐输米通海者三斗给淮浙盐一石五斗川盐四石安宁井盐三石黑盐井盐其川盐及安宁黑盐二井视入米先后为支盐之次淮浙勿拘从之

○辛亥荧惑犯上将

○西平侯沐春言旧例恩军在边十年不逃者赏与旧军同人给布三疋旧军有逃而复役者人二疋今有逃而复役并以户丁补役已及十年者亦宜循十年不逃之例给赏从之

○甲寅皇曾孙文奎生皇太孙允炆长子也 上曰十月数之终又生于晦日命内庭勿贺

○改置天下按察分司为四十一道初以天下为四十八道至是

上欲省之且以各道名称有未安者因欲易之命廷臣集议之于是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茹瑺等议改置为四十一道直隶六道曰淮西道治凤阳庐州二府徐滁和三州及太仆寺中都留守司曰淮东道治淮安扬州二府及六合县两淮都转盐运使司曰苏松道治苏州松江二府曰建安徽宁道治池州安庆徽州三府曰常镇道治镇江常州二府曰京畿道治太平宁国二府广德州句容溧水溧阳三县浙江二道曰浙东道治绍兴宁波温州台州虔州金华衢州七府曰浙西道治嘉兴湖州杭州严州四府四川三道曰川东道治重庆夔州保宁顺庆潼川五府州及贵州都司所属卫分曰川西道治成都叔州马湖三府嘉定泸眉雅龙五州及建昌等卫松潘军民司曰黔南道治云南大理等府州县并各卫分山东三道曰济南道治济南东昌兖州三府曰海右道治青州登州莱州三府曰辽海东宁道治东宁沈阳中辽海铁岭三万金州复州盖州海州义州十卫及广宁中护卫广宁左前后四屯卫定辽左右中前后五卫河南二道曰河南道治开封河南汝宁南阳四府曰河北道治怀庆彰德卫辉三府北平二道曰燕南道治保定河间真定广平顺德大名六府曰燕北道治北平永平二府及行都指挥使司所属卫分狭西五道曰关内道治西安凤翔平凉三府曰关南道治汉中府曰河西道治延安庆阳二府宁夏卫曰陇右道治临洮巩昌二府洮州岷州河州兰州四卫曰西宁道治西宁庄浪凉州永昌山丹甘州肃州七卫山西三道曰冀宁道治大原一府泽潞辽沁汾五州曰冀北道治大同一府东胜等卫曰河东道治平阳一府江西三道曰岭北道治南安赣州吉安临江袁州五府曰两江道治南昌南康九江瑞州四府曰湖东道治建昌饶州广信抚州四府广东三道曰岭南道治肇庆南雄韶州广州潮州惠州六府曰海南道治琼州府及海南等卫曰海北道治高州廉州雷州三府广西三道曰桂林苍梧道治桂林梧州平乐三府曰左江道治南宁浔州二府曰右江道治庆远柳州二府福建二道曰建宁道治建宁邵武延平汀州四府曰福宁道治福州兴化漳州泉州四府湖广四道曰武昌道治黄州德安武昌汉阳四府曰荆南道治荆州岳州襄阳三府沔阳安陆二州曰湖南道治长沙衡州宝庆永州四府桂阳郴二州曰湖北道治常德辰州二府靖沅二州

○是月迁富川县治于富川千户所富川广西平乐府属县也时富川守御千户所新立于矮石城典史徐鲁言县治无城恐蛮寇窃发无以御之宜迁于城内为便从之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七

猜你喜欢
  卷十·吴广成
  卷第六十九·胡三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佚名
  卷之六百五十二·佚名
  卷四十二·朱轼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上·袁枢
  绎史卷一百四十三下·马骕
  列传卷第三十 高丽史一百十七·郑麟趾
  史记集解卷三十五·裴骃
  卷四十七 班梁列传第三十七·范晔
  杨子崇传·魏徵
  贾纬传·欧阳修
  郭嘉传·宋濂
  卷三十四·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龚日昇·唐圭璋

      日昇号竹芗,或作竹乡(疑误),或作竹卿。嘉熙(1238)进士。曾为知县,后官侍郎。   柳梢青   范系尉美任   二十年前。君家桃李,种满螺川。凛凛英风,真如小范,不数梅仙。   薰风吹送朝天。指何物、装添去船。千首新诗,一

  • 第二折·郑廷玉

    (外扮陈德甫上,诗云)耕牛无宿科,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小可姓陈,双名德甫,乃本处曹州曹南人氏。幼年间攻习诗书,颇亲文墨,不幸父母双亡,家道艰难,因此将儒业废弃,与人家做个门馆先生,度其日月。此处有一个是贾

  • 卷二·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东莱诗集卷二    宋 吕本中 撰 山阳宝应道中与汪信民兄弟洪玉父杜子师张益中日夕过从自过高邮不复有此乐也因作此诗寄怀 日日南风沙打围挂帆端为故人回长空渺渺水无际远树冥冥花自开疾病久辜鹦鹉

  •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七十八·良吏一·宋濂

        ◎良吏一   自古国家上有宽厚之君,然后为政者得以尽其爱民之术,而良吏兴焉。班固有曰:“汉兴,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先,故文、景以后,循吏辈出。”其言盖识当时之治体矣。   元初风

  • 卷十一·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十一(宋)吴缜 撰○十一曰载述脱误衡王传误唐义识字误常山及薛谭字误程处亮名不同韦伦传记襄州事误严善思传误王同皎传误狄仁杰传误宰相世系表脱漏不载者宰相世系虽有名而计目中脱漏者宁王传

  • 十国春秋卷一百八·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北汉五列传郭忠恕郭忠恕字恕先【宣和画谱云恕字国寳】洛阳人幼敏慧七歳童子及第富有文学尤工篆籀常有人于龙门得鸟迹篆示之忠恕一见辄诵有如宿习干祐初湘阴公赟镇徐州辟为推官隠帝遇弑于北冈侍中郭威命宰

  • 小云石海涯传·宋濂

    小云石海涯,其家世见其祖父《阿里海涯(牙)传》。父为楚国忠惠公,名贯只哥,所以小云石海涯以贯氏为姓,自号“酸斋”。小云石海涯十二三岁时,臂力过人,能挽强弓射猛虎,善骑马,诸将都钦佩其矫捷的骑术。长大后改变原来好武的志愿

  • 中正篇第八·张载

      中正然后贯天下之道,此君子之所以大居正也。盖得正则得所止,得所止则可以弘而至于大。乐正子、颜渊,知欲仁矣。乐正子不致其学,足以为善人信人,志于仁无恶而已;颜子好学不倦,合仁与智,具体圣人,独未至圣人之止尔。  学者

  • 卷十四·陆九渊

    卷十四 与包详道 宇宙间自有实理,所贵乎学者,为能明此理耳。此理苟明,则自有实行,有实事。实行之人,所谓不言而信,与近时一种事唇吻、闲图度者,天渊不侔,燕越异向。 若能猛省勇改,则天之所以予我者,非由外

  • 卷中·佚名

    佛告阿难。汝今至心受持此四大观法。慎勿忘失。为未来世一切众生当广演说。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作此观时。以学观空故。身虚心劳。应服酥及诸补药。於深禅定。应作补想观。补想观者,先自观身。使皮皮相裹,犹如

  • 卷第七·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七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奖道部第十二(此有七缘) ·述意缘  ·诫男缘  ·诫女缘  ·劝道缘  ·眷属缘  ·离著缘  ·教诫缘述意缘第一夫三界轮转。

  • 卷第十二·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善庆童子 毕之铉 较订五代後梁朱氏。都汴迁洛。二主。共十七年。丁卯(梁)(太祖开元)(唐)(李克用天佑四)(秦)(李茂贞)(吴越)(武肃王钱鏐)(楚)(武穆王马殷)(荆南)(南平高季兴)(吴)(景帝杨

  • 蟠龙山玉泉其白富禅师语录叙·其白德富

    蟠龙山玉泉其白富禅师语录叙通于教者得清净口辩才轮通于律者得清净身神通轮通于禅者得清净意无碍记持轮又教明权实律达开遮禅知纵夺自利利他不假勉力而自绰绰然有余地矣其白富禅师德玉四十年前干戈队里得益之友慈航

  • 别本东里文集·杨士奇

    二十五卷。明杨士奇(1365—1444)撰。士奇,初名寓,以字行,号东里,泰和 (今属江西)人。建文初,以荐入翰林,累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历仕太宗、仁宗、宣宗、莫宗四朝,赠太师,谥文贞。著有《东里全集》、《别集》、《代言录》(已录著)

  • 续轩渠集·洪希文

    元代诗文别集。10卷。洪希文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有明祁氏澹生堂抄本,清洪氏揖石山房刻本(附洪焱祖《古庭摘稿》1卷)等版本。卷首有明嘉靖十一年(1532)蔡宗兖序,洪希文自序。据洪希文

  • 乾坤大略·王余佑

    中国古代论述军事战略原则兵书。王馀佑著。10卷,补遗1卷,约5万字。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宝兴堂刊本和清宣统三年(1911)绿云楼、民国间《畿辅丛书》铅印本。1920年山西育才馆铅印本更名为《兵鉴》。该书写于顺治、康

  • 平砂玉尺辨伪·蒋大鸿

    《平砂玉尺辨伪》为地理风水学著作,为明末清初地理风水学家蒋大鸿所著。此书乃为蒋大鸿针对风水上多伪书的情况而进行辨伪,有拨乱反正而是地理学回归正途之功绩。蒋大鸿在此书“辨伪总论”章节中说:“地理多伪书,平尺者,伪

  • 明宫十六朝演义·许啸天

    明宫十六朝演义,8册120回,许啸天著。民国十六(1927)年三月新民书局出版。又称《明代宫闱史》、《明代宫廷艳史》、《明代宫廷秘史》、《细说明宫十六朝》等。本书从成吉思汗出生起,到康熙时永历帝身死南明王朝彻底灭亡止,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