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二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二

洪武十二年春正月己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辛未,今上及周王橚、楚王桢、齐王榑自凤阳来朝,赐其从官、卫士钞有差。

癸酉,旌表节妇九人。延平府顺昌县民萧贡材妻颜氏、衢州府西安县民杨智妻陈氏、绍兴府上虞县民柳宗远妻唐氏、沂州剡城县民傅十五妻王氏、济宁府曹县民许从政妻曹氏、武昌府江夏县民曾养吾妻陈氏、重庆府巴县民晏阿堂妻谢氏、永川县民程鹏翔妻马氏、太平府当涂县民祖鼎四妻高氏俱蚤岁寡居,守节不贰,有司以闻,诏皆旌表其门,复其家。

乙亥,罢天下盐运司批验所,凡三十有二。

初昏,有星大如鸡子,西北行,二小星随之,三丈余而没。

己卯,合祀天地于南郊大祀殿,命魏国公徐达及公侯等分献日月星辰、岳镇、海渎、山川诸神。凡一十七坛,正殿三坛,昊天上帝、皇地祇坛,俱南向,仁祖配位坛西向,丹陛之东为坛曰大明,西向,其西为坛曰夜明,东向,两庑为坛各六,星辰之坛分设于东西,星辰之次东则太岁,次五岳,次四海,西则风云雷雨,次五镇,次四渎、天下山川神祗为坛二,分设于海渎之次。各坛陈设仍旧仪,但仁祖配位玉用苍璧,太岁、风云雷雨酒盏各十,东西庑各共设酒尊三、爵一十八于坛之南。前期,皇帝致斋五日。前祭二日,太常司同光禄司诣坛省牲。至日,奠玉帛,进俎,三献酒,俱先诣上帝神位前,次诣皇地祇神位前,次诣仁祖淳皇帝神位前,余悉仍旧仪。其祝文云:“嗣天子臣元璋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后土皇地祇:时维孟春,三阳交泰,敬率臣僚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恭祀于大祀殿,备兹燎瘗,皇考仁祖淳皇帝配神。”礼毕诘旦,驾还御奉天殿,百官行庆成礼,宴群臣于奉天殿。是祭也,自斋誓百官至将祭之夕,天宇澄霁,升坛,星纬昭焕,祥飈庆云,光彩烨煜。上心甚悦,礼成,敕中书省臣胡惟庸等曰:“立纲陈纪,治世驭民,斯由上古之君立,至今相承而法则焉,凡有国者必以祀事为先,祀事之礼起于古先圣王,其周旋、上下、进退、奠献莫不有仪。然仪必贵诚,而人心叵测,至诚者少,不诚者多,暂诚者或有之,若措礼设仪文饰太过,使礼烦人倦而神厌弗享,非礼也。故孔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朕周旋祀事十有一年,见其仪太繁,乃以义起,更其仪式,合祀社稷。既祀,神乃欢,今十二年春始合天地大祀而上下悦,若有肹蚃答于朕心。尔中书下翰林,令儒臣纪其事,以彰上帝、皇祇之昭格而锡黔黎之福。朕与卿等尚夙夜无怠,以答神明之休祜焉。”

己卯,太阴犯井宿。

辛巳,袭封衍圣公孔希学辞归曲阜,上命赐宴,仍给道里费。

置北平齐化关递运所。

甲申,洮州十八族番首三副使汪舒朵儿、瘿嗉子、乌都儿及阿卜商等叛,据纳邻七跕之地,命征西将军沐英移兵讨之。告祭西岳诸神曰:“惟神磅礴西土,为是方之镇。古昔帝王知神有所司,故载在祀典,为民祈福。今予统中国,兼抚四夷,前者延安伯颜帖木儿密迩中国,屡抚不顺,告神进讨,已行殄灭,自陕西迤北民无兵祸之忧。惟河州西南土番川藏及洮州三副使瘿嗉子虽尝以子入侍,而叛服不常,复欲为生民之患,是用命将率兵进讨,惟神鉴之。”

朵甘都指挥同知赏竺监藏、灌顶国师答力麻巴剌遣使奏举西番故官十六人为宣慰、招讨等官,从之。

丙戌,汰夷陵、远安县丞、簿,以其民稀赋薄也。

丁亥,琼州府儋州仓副使李德言:“天下有司官例以九年为满,若福建所属汀、漳二府,湖广所属郴州,江西赣州府所属龙南、安远二县,其地亦瘴疠,宜一体量减。”从之,著为令。

皇第六孙有燉生,周王世子也。

定丞相、御史大夫等官岁禄之数,刻石官署中书省、左、右丞相、御史台左、右大夫,每岁各给二千五百石若,驸马都尉李祺、梅殷每岁各给六百石,平章李伯昇、王溥、潘原明每岁各给七百五十石,俱于江西官田内给与。

己丑,享太庙。

辛卯,温州府永嘉县地震。

升户部员外郎任彬为本部侍郎。

以通政使涂节为御史中丞。节,江西进贤人,洪武六年由中书省掾累官至通政使,至是拜今官。

癸巳,赐秦王樉、晋王 黄金各百斤。

命平凉卫指挥李荣署陕西都指挥使司事。

甲午,复置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于庄浪,后徙于甘州。

乙未,诏中书:“凡丁忧官,在任三年之上无赃犯者,依品级月与半俸,止于终制,在任三年者亦依本品级全俸三月,以餋其廉。”著为令。

丙申,命礼部凡国子生居京师岁久,有父母俱存或父母亡而祖父母、伯叔父母存者,皆遣归省人,赐衣一袭、钞五锭为道里费,其父母或祖父母、伯叔父母存者,人赐帛二匹。

朵甘乌思藏灌顶国师答力麻巴敕遣酋长汝奴藏卜等表贡方物,赐衣服、绮帛有差。

平羗将军御史大夫丁玉率师讨松州叛酋,平之。

二月戊戌朔,命曹国公李文忠往河州、岷州、临洮、巩昌、梅川等处整治城池,督理军务,边境事宜悉从节制。

庚子,册大都督府都督佥事王弼女为楚王桢妃。

癸卯,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

遣官祭先农及旗纛。

乙巳,敕谕中书省臣曰:“今春雨雪,经旬不止,严宁之气切骨,朕思昔在寒微,当此之际,衣单食,艰苦特甚。今居九重,拥裘衣帛,尚且觉寒若是,其天下孤老衣不蔽,体食不充腹者有之,尔中书令天下有司俱以钞给之,助其薪炭之用。”又敕曰:“连日阴雨,京民中亦有孤贫者,尔中书审其户,凡孤幼户给盐十五斤,孤寡者户十斤。”

初昏,有星大如鸡子,赤色,起自天市东垣,东行至游气中没。五鼓,一星起自紫微上辅,西北行入文昌没。

丁未,命丞相胡惟庸释奠于先师孔子。

戊申,祭大社、大稷。

建神乐观,上以道家者流务为清净,祭祀皆用以执事,宜有以居之,乃命建神乐观于郊祀坛西。

己酉,礼部尚书朱梦炎奏定遣使外国仪注,颁之。安南凡使臣将命,至其国境,先遣人报国王,王先遣官远迎于郊外,预设香案于王府正堂之中,如赐酒物则别设案于香案之北,设龙亭彩仗于公馆。使者至公馆,王率众官至公馆迎接,鼓乐仪仗,众官及王俱前导,使者从于龙亭之后,至王府正堂之中。使者立于龙亭之左,王率众官俱就拜位,行五拜三叩头礼,然后与使者相见,使者在左,王在右,各行再拜礼。使者出入王府,由中道于王府正门外上马,下马,王出府门外迎送,序坐则使者在左,王在右。上曰:“中国之于四夷,惟推诚待之,不在乎礼文之繁也。自今无故制诰文移,不须频至安南,彼若来贡,亦令三年一来,所遣之人不过五员,所贡之物务从简俭,且须来使自持,庶免民力负戴之劳,物不贵多,亦惟诚而已。”

辛亥,召前丹徒县知县李思迪于贬所。思迪,济南人,登元进士第,为国子助教。洪武元年,以故官入京,授起居注,六迁至山西行省参政,以事降丹徒知县,坐失入人罪,安置闽中。至是,上敕中书曰:“思迪为县无贪墨,其守可嘉,偶为奸吏所欺,致失入人罪,窜居炎方,已数年矣,可特召还,俾训国子。”

赐太医院判郝致才致仕。致才,濠梁人,初,上在潜龙时,尝遘疾,致才进善药而瘥。及上即位,召至京,命为太医院判。至是,闵其年老,特敕致仕而官其子。时院使葛景山、院判郑德亦各以年老乞以子代,许之,遂以致才之子文杰为院使,景山子允谦为左院判,德之子为右院判。赐文杰诰曰:“历代设医官而不世其职,唯能者命之。前太医院判郝致才事朕十载,而年齿益迈,已敕令致仕,尔文杰为其嗣子,善继其学,特命为保冲大夫、太医院使,尚其益精素业,以世厥家。”院判葛允谦等诰文同。

壬子,礼部尚书朱梦炎言:“《祖训录》已定公主、郡主、县主岁赐禄米之数,其有适长子者,今宜从其父之品秩食禄而不任事,如驸马从一品,郡主之夫从二品,县主之夫从三品,其子当食其父之品禄。”从之。

丁巳,朵甘乌思藏灌顶国师答力麻巴剌及怕木竹巴万户府等官遣使贡方物。

命登州府于海口设官,船渡军士遗骸。初,辽东军士死者,家人归其遗骸,每渡海,輙为舟人所弃,都指挥使司以闻,故有是命,违者论如弃尸律。

置济宁府城武县税课局。

己未,羽林卫军士进白兔。

置梧州府郁林州金鼎寨巡检司。

癸亥,遣使敕曹国公李文忠曰:“二月二十五日报至,知大军已入西番,朕思之自河州至西番多不过五六日,今诸将已至其地,胜负必决矣。符至,尔即率师从洮州铁城之地取道而出,朕尝有密谕,当遵而行之,事宜速成,山西之军即令还卫,洮州尤宜择人守之。”

甲子,朝日。

夜,有星起自上台,青赤色而芒,五小星随之,西行至井宿没。

赐西番僧怜真锁南等六人米三十石。

乙丑,置辰州府下里、高严、乾溪三巡检司。

丙寅,命信国公汤和率吉安侯陆仲亨、江夏侯周德兴、宜春侯黄彬、巩昌侯郭子兴等往临清练兵,赐赉有差。

征西将军沐英等兵至洮州,故城番寇三副使阿卜商、河汪顺、朵罗只等率众遁去,我军追击之,获碛石州叛逃土官阿昌七站土官失纳等,斩之,遂于东笼山南川度地势筑城戍守,遣使来报捷,且请城守事宜。上曰:“洮州,西番门户,今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矣。”遂命置洮州卫,以指挥聂纬、陈晖、杨林、孙祯、李聚、丁能等领兵守之。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司马迁
  上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范晔
  卷三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六·脱脱
  卷九·佚名
  ●卷十二·徐锡麟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七·佚名
  台湾后语(查东山笔、沈仲方阅)·查继佐
  ·试院谕诸生(六条)·丁曰健
  夏鲁奇传·薛居正
  卷四十三·雍正
  卷三十五·陆宗楷
  卷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05 ·佚名

    魏野 冬日书事 一月天不暖,前村到岂能。 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 松色浓经雪,溪声涩带冰。 吟余还默坐,稚子问慵应。 魏野 冬日述怀 瘿枕闲欹苇箔褰,浩然情性雪晴天。 却嫌雏鹤饶声气,惊觉

  • 卷七·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七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二十八首襄阳歌落日欲没岘山西倒着接?【一作行客辞归】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萧本作翁】醉似泥【岘山接?白铜鞮山公醉俱见

  •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佚名

    ——福建省外海战船做法(三)第三则赶缯船,四只。内台湾协标右营「澄」字九号船一只:身长五丈,头起■〈乔亢〉四尺二寸、尾起■〈乔亢〉三尺。船头长一丈九尺,面匀宽九尺五寸、底匀宽八尺六寸;船中长一丈六尺,面匀宽一丈四尺六

  • 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二十六人物志一百六忠义传十八【蒙古八旗三康熙十五年至五十七年共八十六人】罗希罗希蒙古镶黄旗人姓齐墨特氏世居喀喇沁顺治五年从征江西叛镇金声桓用云梯攻南昌府奋勇先登克其城赐号

  •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孟子

    一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

  • 卷二 孝本二·孙星衍

    《尚书大传》孔子对子张曰:“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女二十而通织瑽绩纺之事,黼黻文章之美;不若是,则上无以孝于舅姑,下无以事夫养子也。舜,父顽母嚚,不见室家之端,故谓之鳏。”《尚书大传》《书》曰:“高宗梁闇,三年不言。

  • 用晦卷八·杨慎

    【原文】制器画谋,资之为用也,苟无用,虽器精谋善何益也。沉晦已久,人不我识,虽知己者莫辨其本心。用晦在时,时如驹逝,稍纵即逝之矣。欲择时当察其几先,先机而动,先发制人,始可见晦之功。惟夫几不易察,幽微常忽,待其壮大可识,机已逝

  • 孟子集注通证卷下·张存中

    元 张存中 撰离娄下篇子产听郑国之政章十月成梁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营室之中土功其始【见国语】诸葛武侯尝言治世以大徳不以小惠蜀志诸葛亮之相蜀也【亮名孔明字也琅琊阳都人諡忠武侯】有言公惜赦者亮荅曰治世以

  • 第七章 27·辜鸿铭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辜讲有一次孔子说:“有些人或许提出理论,自己却不理解。我从来不做这样的事情。我不管读什么,学什么,总是选择优秀的部分去接受;不管看到什么,

  • 起世经卷第十·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最胜品第十二之余复次诸比丘。汝等应知。日天宫殿。纵广正等五十一由旬。上下亦尔。七重墙壁。七重栏楯。多罗行树。亦有七重。周匝围绕。杂色间错。以为庄严。彼诸垣墙。皆为金银琉璃颇梨赤珠

  •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上卷·道宣

    唐干封二年季春终。南山释氏感灵所出。夫寺塔之基其源远矣。自贤劫创启诸佛告成。引四生而开三圣。引五乘而会一极。莫不以革俗为出有之本。通理为入空之致。故使权图匪定而义实斯显。所以道场别住。木石土宇周徼短长

  • 卷第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六卷三十一  云门宗南岳下第六世 雪峰存禅师法嗣  云门文偃禅师南岳下第七世 云门偃禅师法嗣  白云子祥禅师 德山缘密禅师  新开颢鉴禅师 双泉师宽禅师  香林澄远禅师 洞山守初禅师 

  • 杨忠介集·杨爵

    诗文集。明杨爵(1493—1549)撰。十三卷,附录五卷。爵字伯珍,号斛山,以学行名,富平(今属陕西)人。嘉靖进士。授行人,擢御史。以母老乞归。服阕起故官。时郭勋用事,岁频旱,帝日夕建斋醮,不理朝事,爵上疏极谏,帝震怒。下

  • 乾隆福州府志·徐景熹

    清徐景熹修,鲁曾煜纂。七十六卷,首一卷。分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城池、山川、水利、乡都、津梁、田赋、学校、军制、海防、坛庙、寺观、古迹、公署、第宅园亭、冢墓、风俗、物产、封爵、职官、选举、名宦、人物、流

  • 古今律历考·邢云路

    七十二卷。明邢云路撰。邢云路字士登,安肃(今河北徐水)人。万历进士。曾任河南佥事,陕西按察副使等职。其书详于历而略于律。只六卷讲音律,辨黄钟三寸九分之非,甚为精当,余无新意。六十六卷讲历法,从六经到明《大统历》,一一

  •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汪宗沂

    汪宗沂辑。一卷。汪氏从《水经注》《环宇记》《晋书》《文选》《通典》《北堂书钞》、杜牧《注孙子》《玉海》《御览》等史籍中辑录出关于诸葛亮八阵战法的资料,内容涉及八阵图遗迹,八阵布列及各部分的名称。后附《用阵

  • 胡非子·胡非

    一卷。周胡非子(生卒年不详)撰。关于胡非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略。汉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云:“胡非氏,胡公之后有公子非,其后子孙因以胡非为氏。战国有胡非子,著书。”由此可知,胡非是战国时期人。郑樵《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