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圣祖至德纯孝

圣祖皇帝八岁,世祖宾天;十一岁,慈和皇太后崩逝。当时呼抢哭踊,尽礼尽哀,圣孝纯诚,已为薄海传诵。比康熙二十六年,值太皇太后违豫,上躬侍寝榻,废餐辍寐,衣不解带者至一月余;复自宫中步祷南郊,亲制祝文,词义恳笃。太常宣读之际,涕泗交颐,文武从官,靡不感泣(以上略见前笔)。既遭慈宁大丧,三日以内,悲号无间,饣粥水浆,不入于口,居庐席地,毁瘠过甚,至于昏晕呕血。梓宫启攒之夕,攀慕不胜,左右大臣固请升辇,上坚不就驾,断去车引,恸哭步送,刻无绝声。每舁校更番,辄长跪伏泣,直至郊园殡宫,颜悴足疲,凄感衢陌。又传旨回宫之日,仍居幕次乾清门外,并定志服三年丧,不忍以日易月。经王大臣等屡疏乞既葬除服,祗行心丧,台省诸臣,引经据古,切谏过中。太学诸生,咸以节哀顺礼为请。上骨立长号,勉释衰经,而有触辄痛,忧悴惨损之容,阅三年不改。圣祖之至德纯孝,洵虞舜后一人已,详见昆山徐尚书《忄詹园集》,尚书盖其时襄理葬仪者。

◎李惺长髯之荣遇

乾隆辛丑进士李惺,以钱唐令起家,氵存升顺庆守,告养。起复,年七十余矣。长髯髟髟,华采铄,陛辞日,上甚赏叹,令赴政事堂共观之,同时以为异遇,见陈太仆兆仑《紫竹山房诗》。荣哉此髯,真可谓绝伦超群矣。

◎算学启蒙重入中国

前卷纪朝鲜士人私谥翁覃溪为文达,以为艺林佳话。兹诵张石洲《[C064]斋集》为朝鲜贡使题画诗,知贡使之师金正喜前充贡使时,慕中朝仪征相公之学,别署阮堂。阮堂为彼国通儒,性喜古籍,朱氏《算学启蒙》中国久轶,阮堂于其国得之,携以来京,展转入仪征手,爰属罗君次球校算付梓。道光朝士,多与阮堂师弟纳交,石洲亦尝以仪征所著诗书古训及自撰亭林年谱邮赠,诗之所云“敬以老阮书,用慰阮堂情”是也。近贤自苏斋而后,江号郑堂,李字无阝斋,各自明其瓣香所在,不图此俗沿及东瀛。

◎张石洲之狂放

平定张石洲穆,以优行贡成均,道光己亥应顺天乡试,携瓶酒入,监搜者呵曰:“去酒。”石州辄饮尽,而挥弃其余沥。监者怒,命悉索之,破笔砚,毁衣被,无所得。石洲扪腹曰:“是中便便经笥,若辈岂能搜耶。”监者益忿,乃摭笔囊中片纸有字一行,谩曰:“此怀挟也。”送刑部,谳白其枉,然竟坐摈斥。石州渊博无涯,世以东京崔、蔡目之,微眚见黜,固由赋命之奇,然亦太使气已。

◎罗壮节不愧循吏

罗壮节公遵殿抚吾浙,坐席未暖,遽为狂寇所乘,省城被陷,公以身殉,妇稚相随尽节,吾浙人犹以公短将略訾之。康祺窃谓:公循吏也,由牧令擢封圻,所至大著名绩。官湖北时,佐胡文忠公整饬吏治,筹画储胥,文忠倚为心腹。外任三十年,身后止薄田四十亩,土屋十余间,亮节清风,为近代疆臣所未有。以视后此失守之巡抚,拥赀百万,贪虐昏愚,彻衢严之门户,塞明越之咽喉,象齿焚身,祸延南纪,其污廉仁暴,岂复可同日语欤?

◎王渔洋深以开捐为非

张石洲跋渔洋草稿内一札云:“佐计部七年,无所短长,徒以区区冰檗之操,受知九重,擢总台宪。”石洲谓与渔洋年谱所称,时捐纳方开,多相缘为奸利,山人一无所豫,戒司官,凡捐纳事勿以一呈一稿至前。在户部七年,爵然如白圭振鹭,举朝皆能谅之云云,如出一吻。康祺按:今部寺堂上官,遇事不概心者,必别折陈奏,始免会同画押。渔洋当时,即以开捐为非,而身为少农七年之久,凡涉捐务,竟能不置一词,不画一诺,亦可见国初令甲之宽,公卿中力持清议者,居然得行其志也。

◎卓文端充兼尹之久

本朝定制:凡以尚书协办大学士者,不开尚书缺,既大拜,或仍预部务,则曰管理某部,不复系尚书原衔。亦有以大学士、尚书管理顺天府者,曰兼尹。兼尹一职,较管部尤繁冗,易招过,差未久,辄更代,惴惴以无事为福。独华阳卓文端公,自宪长汔登揆席,充兼尹者几二十年,群僚肃然,百废具举,无纤毫干吏议,人以为难。

◎太祖躬行节俭

太祖尝出猎,雪初霁,恐草上浮雪沾濡,撷衣而行。侍卫辈私语曰:“上何所不有,而惜一衣耶?”太祖闻之,笑曰:“吾岂无衣而惜之,吾常以衣赐汝等,与其被雪沾濡,何如鲜洁为愈。躬行节俭,汝等正当效法耳。”自是八旗臣民,无敢以褕衣华服从事者。

◎乾清宫先朝战图

乾清宫敬藏《太宗实录》,中有战图八册,乃盛京旧本。高宗以尊藏之帙,子孙不能尽见,因于辛丑春,命依式重摹二本,以一本藏上书房,一本恭送盛京藏弆,示不忘先朝桓烈之勋也。

◎国初八旗兵善以少击众

本朝八旗劲兵,善以少击众,盖家法也。太祖以十三甲破尼堪外兰;萨尔浒之战,太宗以三十精骑败明兵四十万,载在琅书,千古无对矣。顷读《开国方略》,太祖丙戌四月,破哲陈部诸路兵于界藩南山,乃以四人而败八百人之众,尤为神武迈伦。四人者:太祖与弟穆尔哈齐,及近侍延布禄、乌凌阿也。

◎林文忠公创设信炮

江南人文甲天下,每乡试,合江宁、江苏、安徽三布政司所属士子,恒万六七千人。入锁院时,唱名授卷,竭一昼夜之力,未能竣事,有拥挤颠仆者。林文忠公为监临,创设信炮,立灯牌,阴以兵法部勒之,日晡而毕。世谓文忠当官,无一事不尽心,故无一事无良法,诚然。

◎林文忠办理河工之精核

河工为国家漏卮二百年矣,道光十一年,林文忠公擢东河总督,奏言秸料乃河工第一弊端,其门垛、滩垛、并垛诸名目,非抽拔拆视,难知底里,遂将南北十五厅各垛逐查,有弊者察治,所属懔然,岁省度支无算。得旨:“向来河臣,从未有如此精核者。”

◎郑夫人对门下士之言

林文忠公以粤事议戍,有门下士官陕迎谒公,微露不平,见公谈笑自若,不敢尽其言。退谒郑夫人曰:“甚矣此行也。”夫人曰:“子毋然,朝廷以汝师能,举天下大局付之。今决裂若此,得保首领,天恩厚矣。臣子自负国耳,敢惮行乎?”按:前卷纪沈文肃公困守广信,卒完危局,并述及林夫人内助之功。文肃,文忠快婿也,然则文肃夫人微特大义素闻,抑非是母不生是女已。

◎请增至圣诞辰祭祀

乾隆中,大庾戴筤圃仆少请增至圣诞辰祭祀,高宗谕曰:“国家尊师重道,备极优崇,自有常制,援据礼经,实不同于寻常庙祀。戴第元乃欲于彝典之外,轻增一祀,转为亵越,不足以昭隆礼。士不通经,所奏宜摈,原折发还。”

◎琉球臣服本朝之恭顺

故事:琉球国间岁一贡,道光十九年,诏改每四年遣使朝贡。是岁中山国王尚育咨达闽抚,谓“琉球地滨海,最患多风,惟朝贡以时,则风雨和顺,每遇贡年,岁必大熟。又贡舶出入闽疆,岁颁时宪书,得以因时趋事,庶务合宜。又琉球不产药材,赖贡舶载回应用,至航海针法,全赖随时学习,番休更替。若四年一朝,则丰歉不齐,人时莫授,药品缺乏,针盘荒疏,请奏复旧制。”时抚闽使者为吴文节公文,疏闻,手敕报曰:“据奏情辞真挚,如所请行,并允令陪臣子弟随同贡使,入监读书。”按:琉球臣服大朝,最称恭顺,在我国家八荒亭毒,原望其承庥衍绪,永为瀛海维屏也。

◎多隆阿之将略(二则)

中兴名将帅世隶旗籍者,必首数塔忠武及今将军都兴阿公,天下无异词。其骁果任战,叠树大勋,与兵事相始终,尤以忠勇公多隆阿为八旗劲旅中功第一。顾世犹谓公突将耳,乃其料敌审机,出奇不测,虽韩淮阴、魏武帝不复过之。咸丰八年冬,公偕提督鲍超御安庆援贼,一日,贼犯鲍军急,来请援,公辞不赴,特张乐宴诸将,酣呼达旦。贼侦知无备,遽舍霆营,乘夜来袭。公预伏兵要隘,贼至,大败之。十一年七月,贼由英、霍趋太湖,连营数十里,公命佯败以诱之,称病甚不能督军。贼至,偃旗息鼓,闭关不出。贼大詈,如弗闻也者,如是数日夕,贼终疑之。寻获我间谍,谓公实大病,遂来犯。公预伏二十营于左右路,贼至夹击,皆弃械奔桐城。嗣是追逐截击,捷报日闻。一夕,公登巢车远眺曰:“贼众十倍我,连战皆挫,今知吾所在,夜必来劫营。”乃潜徙其军,贼夜至,得空营,大惊,自相践藉,死无数,引去。安庆之克,公功最多。盖天授将略,其神勇尤出塔公、都公上云。

多忠勇公治军二十年,所得廉俸,悉以赏健士、恤伤亡。官文忠公知公贫,邮寄三千金赡其家,公知之,驰卒追取,为战士购征袍。方公受创时,上发内府珍药敷治,并命黑龙江将军传知其子双全,驰驿往视。而忠勇无家,其子絮衣葛屦,寄食亲串,将军资以行装,始得上道。忠勇遗疏有云:“不使家有长物,身有余财。”确非虚语。

◎陈岱云之气节

长沙陈岱云太守源兖,生平以气节自高,与曾文正公为密友,卒殉咸丰三年庐州之难。官编修时,分校礼闱,首辅穆彰阿有子与试,分试十八人,皆其门下士也。十七人者,争觅公子卷,冀得一当,独惮太守方正。卷适在太守房,以艺劣未呈荐。同事物色之,且以情告,太守亟加批抹焉,穆相无如何也。

◎昆山徐司寇乡居怙势

徐司寇被议放归,欲延潘次耕于家,而亭林书尼之,其词甚激,至云:“彼之官弥贵,客弥多,使佞者留,刚正者去,今且欲延一二学问之士,以盖其群丑,不知薰莸不同器而藏也。吾以六十四之舅氏,主于其家,见陂蝇营蚁附之流,骇人耳目,至于征声发色而拒之,仅得自完。”读此,知当日昆山兄弟,乡居怙势,招致宾游,兰艾枭鸾,杂然并进,其气焰实不可近,故亭林痛嫉之也。

◎李学士应制诗之得体

李学士中简,值上书房最久,诸皇子皆服其品学。乾隆乙酉秋,上偶以鸠唤雨命题,试内庭诸翰林。学士诗最先成,中一联云:“愆阳犹可挽,拙性本无他。”即小喻大,时皆称其得体。

◎汪容甫少时之狂放(二则)

汪容甫少狂放,肄业安定书院,每一山长至,辄挟经史疑难数事请质,或不能对,即大笑出。孙编修志祖、蒋编修士铨,皆为所窘。时侨居扬州者,程太史晋芳、任礼部大椿、顾明经九苞,皆以读书该博负盛名。容甫众中语人:“扬州一府,通者三人,不通三人。通者高邮王念孙、宝应刘台拱与已是也。”不通者即指程、任诸人。适有荐绅家居者,请容甫月旦,容甫大言曰:“君不在不通之列。”其人喜过望,容甫徐曰:“君再读三十年书,可以望不通矣。”其诙谐皆此类。

稚存太史、容甫明经,同肄业扬州书院。一日,偕至院门外,各跨一石狻猊,谈徐氏《读礼通考》得失。忽一商人,冠服贵倨,肩舆访山长。甫投刺,适院中某生,趋出足恭,揖商人述连日趋谒状,商人微颔不答。容甫愤甚,潜往拍商人项大声曰:“汝识我乎?”商人逡巡曰:“不识。”“识向之趋揖者乎?”曰:“亦不识也。”曰:“我汪先生,趋揖者某先生。汝后识之乎?”曰:“识之矣。”曰:“汝识之,即速去,毋溷吾事。”商人大懊丧,登舆去。夫商人谒山长,某生之趋出足恭,自取辱也。于石狻猊上谈《读礼通考》者何与?讲学家闻之,必以容甫为诞率。然今日讲学家,一遇冠服贵倨之商人,吾甚憾其不诞率也。盖汪先生一,某先生者百也。

◎汤文端小节必谨

萧山汤文端相国金钊,每遇奏事日,前一夕宿澄怀园,必静数更筹,频问晷刻。偶假寐,辄忄矍然起坐,自咎失时,其小节必谨如此。

◎世祖称赏万古愁曲

《万古愁》曲子,沉郁诡瑰,于自古圣贤君相,信笔诋诃,而独痛哭流涕于桑海之际,盖明遗民归庄元恭所作,魏叔子元恭寿序及之。沈绎堂詹事荃谓:“世祖章皇帝尝见此曲,大加称赏,命乐工歌以侑食。”黍离麦秀之歌,乃获播于兴朝之钟吕,亦异事也(按:元恭与亭林齐名,即前笔所称“归奇顾怪”者)。

◎陶紫笥之志节

陶紫笥进士元淳昆山、常熟两尚书之乡里也。年少入都,能文章,尚志节,季野、百诗皆忘年交之。昆山领史局,季野为之任考索,而颇委紫笥以文。已而为忌者所排,与昆山绝。紫笥甫通籍,一日在翁邸,翁之子妄人也,辱何义门于众中,紫笥愤甚,请翁出以正谊责之。翁护其子,甚不直紫笥,紫笥长揖出。且谓之曰:“明公之力,不过使陶生不为翰林,请从此辞。”已而果不与馆选,出令粤之昌化,有惠政。呜呼!紫笥设当时稍依违其间,骥尾青云,宜可旦夕致通显。然而冰山一颓,西江莫濯,安得复与万、阎诸老宿,追逐于文苑、儒林二传中哉?

◎沈端恪儒释之奏对

仁和沈端恪公,少时尝在灵隐寺中为僧。世宗夙耽禅悦,一日,公独对,上问之曰:“汝于宗门必多精诣,试言之。”公对曰:“臣少年潦倒,偶逃于此,幸得通籍,方留心经世之学,以报国家,日惧不给,不复更念及此。亦知皇上圣明天纵,早悟大乘,然万几为重。臣愿陛下为尧舜,不愿陛下为释迦。臣即有所记,安敢妄言,以分睿虑。”上改容颔之,公真受孔子戒者矣(按:临川李侍郎在朝,世宗尝问:“汝于书无所不读,则二氏谅所尽通。”侍郎对曰:“主臣向于藏经亦谛观之,然无补于天下国家。”上笑曰:“汝言良是。”二公奏对若合符节,前笔未详,爰附纪之)。

◎曾文正公愿法林文忠

曾文正公致其弟威毅伯书云:“闻林文忠三子分家,各得六千串。督抚二十年,家私如此,真不可及,吾辈当以为法。”读此,见文忠之清操,亦见文正兄弟之志趣。

◎宣宗勤政

道光二十九年,圣躬不豫,自夏徂冬,犹力疾视事,不趋简便。三十年正月十四日,皇四子(敬按:即文宗显皇帝),始代阅章奏,召见大臣,事甫毕,而宣宗龙驭上宾。盖以七十天子,笃疾半载,其不躬亲庶政者,仅弥留之顷也。见曾文正公日记(按:是则与初笔引季文敏所纪,互有详略,谨补录之)。

◎张忠武逸事(二则)

高要张忠武公年十五,贾广西贵县,为土豪所辱,怒率众毁其家,官名捕,亡命江海。伺奸商墨吏,夺其赀,羁孤旅客,戒其曹不得辄犯。人为之语曰:“济弱锄强张嘉祥。”嘉祥,公原名也。

张忠武公驻师金陵,大小数百战,未尝挫衄。一日,偶伤指,向忠武以闻。文宗轸念,驰赐御用药散,公深感焉。自向公卒,和帅骄愎忌公功,遇事。公度不济,誓以身殉,抉一指寄家,示无还意。盖是指即用御药医痊,不欲使落贼手也。

◎董文恪力变川省华侈之风

以翰林入直军机者,上元董文恪公教增其一也(按:公乾隆五十二年一甲三名进士)。出为外吏,强毅不阿。任川藩时,俗尚华侈,公力矫之,务为俭约。每公宴,诫不用优伶。总督勒公以春酒召,公至门,已通刺矣,闻音乐声,即返去。勒公为之撤乐,乃复至,饮尽欢,风尚为一变,蜀人两贤之。

◎何子贞手钞东华录不载之事

何子贞太史在国史馆,每日手钞十页,录《东华录》所不载,而事有关系者,约五十字。曾文正日记谓为敏而好学。太史所钞,不知今尚存否。

◎人肉价值

同治三、四年,皖南到处食人,人肉始买三十文一斤,后增至一百二十文一斤,句容、二溧,八十文一斤,惨矣。今兵事大定,年谷屡丰,愿有位者无忘在莒也。

◎同治间奏裁南河官缺

同治间,奏裁南河各官,计裁去河督一缺、河厅十缺、佐杂六十四缺、武员七十六缺。新添总兵一缺,改二十四营为十营,留旧操防兵二千七百余人,以修防改为操兵五千九百余人。每年省工程银一百三四十万两,省廉俸三万余两。曾文正谓近来大政,此事最有条理。噫,承平二百年,国家崇尚宽大,不复校及细微,自海上多故,军谟地险,时有迁改,冗兵赘吏,独南河也欤哉!

◎积古斋钟鼎款识

阮文达精心金石文字,能以彝觯簋鼎诸器,通仓籀之学。其所辑《积古斋钟鼎款识》,离奇炫耀,贯串坟典,嗜古者家置一编矣。顾是书虽由文达审定,而编释属稿,实出平湖朱侍郎为弼。侍郎,文达弟子也。其初稿尚世守,先署己名,后改题文达著。路慎庄、独山莫友芝,咸有跋。路、莫,亦文达门下士,言当不诬。康祺按:是书考义释文,远驾欧、薛,文达与侍郎皆当代荩臣硕学,虽不必以之为重轻,而拥清尘,功不可没也。

◎林文忠封翁饲鹤图

林文忠公服官中外,常以封翁谷先生《饲鹤图》珍袭行帣,遍索题咏,一时作手,阐述其先德甚详。此举寻常不足录,而齐东之言,有谓文忠本徐姓,育于封翁,通籍后每自郁陶者,可灼然辨其谬矣。

◎举人擢用翰林

上海顾少詹,以举人擢用翰林,官至三品,其遇甚奇。雍正七年闰月,世宗查阅蔡嵩寓中笔札,见有举人顾成天《皇城草》诗一首,寄情寓意,似有查嗣庭、吕留良诸人感愤讥刺之心,因传旨询问蔡嵩、顾成天平日有无诗文著作。于是续查出顾成天所刻诗一册,中有圣祖仁皇帝挽词六章,词意悲切,上览之凄然堕泪,谕称以未登仕籍之人,怀感恩戴德之诚悃,则其秉性善良,居心忠厚可知。《皇城草》一诗,乃别有寄托,为不如己意之人而作。因行文江南督抚,将顾成天送部引见,听候录用。成天遂仰蒙眷眄,氵存陟清班,先圣皇之庆赏刑威,不设成心如此。

◎李文勤之权变

乾隆三十七年,木果木之变,李恭勤公世杰方以蜀臬总理登春沟粮台。值黑夜,降番猝发,大学士温公战死,粮台在促,浸者百无一存。公闻变,集夫役择险踞守,遥望隔山贼众如蚁,风驰电卷而来,四无援兵,审势不敌,因下令曰:“事亟矣,弃此不保,是资寇也,粮宜亟焚,帑则任尔曹取之,不尔罪。”既以一炬罄储胥,夫役咸携白镪遁还内地。公退保老营(今隶抚边屯,距美诺三十里),飞檄日隆关官属,凡逃兵入关,置第善款之,检搜腰缠,而薄赀其行旅,帑藏竟得无缺。是役也,粮不被掠,帑仍运回,夫役不亡失一名,录功最懋,恩赏孔雀翎。公饶权术,而有毅然任事之略,肫然爱民之诚,其由流外至兼圻,非幸也,宜也。

◎张亮基却河弁馈金

铜山张督部亮基,初以中书从王文恪公治河工,适林文忠谪襄河务,独契公。时公尝却河弁馈金三千,文忠密识诸简,未以告人也。逮公为永昌守,文忠方由西域赐环,授滇督,公道谒焉。文忠欢甚,出手籍记却金日月,公忄双然异之,盖不复省记矣。公之清恐人知,文忠之求贤若渴,殆未易于今人中求之(按:文忠尝疏荐公云“其才胜臣十倍”,宣宗始知公可大用。文忠之识公,实基于却金一事)。

◎杀贼改为抚贼

百文敏公督两广,以海盗方张,锐意灭贼。过皖,贻皖抚董文恪教曾诗,有云:“岭南一事君应羡,杀贼归来啖荔支。”及盗魁张保就抚,文恪遗书曰:“昔蒙赠诗,当更一字为‘抚贼归来’也。”文敏报书引咎。

◎仁宗赐百文敏子名札拉芬

百文敏壮年官京师,有子不育,屡荷仁宗垂廑。嘉庆十六年九月万寿之辰,枢臣面奏公得子,上喜甚,下诏曰:“百龄年逾六旬,望子甚切,连年任事,有裨封疆,故得上蒙天佑,老年生子,朕甚为欣悦,可锡名札拉芬。”(敬按:国语长寿也)公奏谢,手诏优答,有“天赐麟儿”语。堂廉一德,父子家人之谊,不是过矣。

◎黄翼升始任长江水师提督

同治三年粤匪平,长江奏设经制水师,以一提督节制五镇官兵,首被命膺此选者,三等男长沙黄公翼升也。公起家材官,隶曾文正戏下,久任军事,力济巨<喜>,功与彭、杨埒。初隶水军,方监造战船,有龙降其舟,色正青,长五六寸,隐见倏忽。或曰:此黄河庙中常示现者也。文正偕幕僚往观之信。嗣是公每战,龙见则必捷。戊辰秋,官军蹙捻寇于燕齐接壤之运河,时河水浅,跃马可渡,公虑贼之潜遁也,祷于龙神庙,祷毕,龙复见,水不雨而涨,贼突围不济,遂尽歼焉。公忠忱耿耿,战绩,训士则以匈奴未灭为激昂,论功则以雍齿且侯为慰藉,其厚得神助,有繇来矣。

◎黄翼升识拔鲍超

今长江提督黄公,初从曾文正游。夔州鲍军门超夫妇来长沙,以贫故,谋生计不就,久之赀罄,存钱止数百,鲍故烈士,以钱市酒肴置鸩,将与其夫人饱饫以死。邻妪知之以告公,公亟往叩门,则户键矣。毁门入,鲍夫妇方对案举箸,公问何为;以实对。公曰:“壮士奈何效匹夫匹妇死沟渎?”鲍曰:“奈绝食何!”公曰:“子主我,隶名军籍中,岂惟不死,且可图进取,王侯将相庸有种耶?”鲍泣拜,公遂挈以归,进之曾文正。不数年,鲍由步卒起,战比有功,官浙江提督,封一等子,与公对树旌节,列爵苴茅,海内识与不识,争以郭、李、韩、岳相比拟。然则鲍固人杰,公亦巨眼矣哉。

◎曾威毅抚晋之政绩

威毅伯曾公之抚晋也,值山右大,赤地千里,前抚噤不以闻,公下车即飞章请命,于是公私赈贷,集金粟至亡算,晋民始苏。龙山典史朱克敬笔记,称公初次祷雨,未即应,下令诫所部官吏毕至坛,绅士自廪生以上皆集,积薪塞庙门,誓次日不雨,即自燔,雨果应时至。晋父老感涕讴歌,乃家尸而户祝之。论者谓公此举,视昔年攻拔金陵,平积年僭号之贼功相等。盖一则夺数百万生灵于豺貘封豕之吻,一则活数百万生灵于沟渎饿殍之余,前古勋臣,未有斡回元化,大任叠肩,建立如斯其伟者也。

◎吴文节逸事(二则)

吴文节公文,自道光十八年奉命查办安徽、浙江、江宁、东河各事件,副萧山汤相国以行。回京,即授福建巡抚,调湖北,复调江西,调浙江,擢云贵总督,调浙闽,复调湖广,遂殉粤匪之难。前后十有七年,自出国门,每旦必焚香北向跪拜,虽邮程戎幕亦然,见公年谱。

楚人好鬼,越人好礻几,自古而然。云贵僻处天西,其崇信鬼神,乃复不亚中土。省城旧有华光寺,城内外与之同名者凡数十处,俗称某天子庙,又曰某天坛、某天台。住持僧道,创设无稽神像,诈言祸福,惑民渔利。道光间,督部吴文节公、抚部铜山张公深恶之,檄属亲督兵役,将各州县所供奉不经之土木偶像,投之浊流,并将庙宇分别毁拆,或改为善堂义塾,或改祀正神,氵㸒祀遂革。

◎花杰诬劾戴文节及状元洪莹

嘉庆十四年殿试后两月,给事中花杰诬劾戴文端公营私舞弊各款,并连及状元洪莹,谓与戴衢亨交结情密,故援引为一甲一名。一仁宗特派满洲军机章京,将洪由福园门带至上书房,命二阿哥监看,令其默写试策,核与原卷相符,上称为真才实学。并以洪横被诋诬,赏纱二件,以示奖异。花杰所劾文端他事,经诸大臣会讯,均系子虚,交部议罪(按:文端贤相,洪亦宿学之士,花杰乃欲以青蝇贝锦之伎俩,欺蔽圣明,洵自贻伊戚矣)。

◎仙鹤龄因贺表获咎

嘉庆十三年,以诞育皇长孙,中外大臣具折陈贺,侈陈吉祥,叠奉严谕斥责。提督仙鹤龄折中,至有“诞降重熙,承华少海,玉质龙姿,前星拱极,本支百世,派衍东宫”诸语。上益震怒,将仙鹤龄及拟稿之营书郭裕昆,改拟之幕友石先几,先后降旨褫职,治罪有差。

◎新进士条奏地方利弊

乾隆二年五月,特旨准本年新进士条奏地方利弊。

◎圣祖决计亲征准夷

康熙中,准夷入寇,圣祖命大学士李文贞公蓍之,遇复之上六,文贞变色。上笑曰:“逆虏犯顺,自蹈迷复之凶,我战必克矣。”遂下诏亲征,果大捷。经生家之拘文牵义,终不如圣天子之应天顺人也。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十一·列传第七十·脱脱
  卷九十二·志第五十九·柯劭忞
  卷第二百四十八 唐紀六十四·司马光
  后汉孝和皇帝纪下卷第十四·袁宏
  第三回 伐燕南冒险成功 捍东都督兵御寇·蔡东藩
  卷第一百八十六·胡三省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八百九·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三·佚名
  錦衣志·王世贞
  皇王大纪卷三十二·胡宏
  四六一 大学士阿桂等题请将武英殿修书处额外供事从优议叙本·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七·阿桂
  卷十一·佚名
  卷三十二·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方夔

    钦定四库全书 富山遗稿卷六 宋 方夔 撰 五言律诗 夜坐 竹翠浓如滴絺凉薄似空遐观山缺处露坐月明中计较围碁胜喧呼琢句工畏途谁触热衣袂涨尘红 宿赤山岭 杖屦过山东一重高一重云烟呈晩色雨露洗秋容偃蹇石伏虎连蜷木

  • 卷十九·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十九宋 范成大 撰犍为江楼河边堵立看归篷三老开头暮欲东涨水稠滩连峡内浅山浮石似湘中无人驿路榛榛草有客江楼浩浩风种落尘消少公事賸裁新语寄诗筒【县令师永锡同年能诗】宣化道中瘦草萧疎已

  • ●崇祯实录卷之十·佚名

    怀宗端皇帝(十)崇祯十年春正月辛丑朔,日食;免朝贺。以程国祥为户部尚书。甲辰,常熟张从儒讦奏前礼部右侍郎钱谦益——盖怨家嗾之也。疏上,温体仁修吝,命逮下刑部狱,几殆。谦益尝作「故太监王安祠记」,曹化淳出王安门

  • 世宗实录一·佚名

    世宗肃皇帝嘉靖元年壬午春正月己酉朔,追录平宸濠功,各赏银币有差。丙辰,夜晓刻,金星犯牛宿。戊午,夜晓刻,水星犯罗堰星。己未,坤宁宫后三小宫灾。钦天监毕湘言: (「钦天监毕湘言」,明实录世宗实录卷一0嘉靖元年正月己未条、卷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八十二·纪昀

    列传宋 【八十六】○宋八十六范如圭 吴表臣 王居正晏敦复 黄龟年 程瑀张阐洪拟赵逵张焘 黄中孙道夫曾几开 句涛李弥逊【弥大】范如圭吴表臣王居正晏敦复黄龟年程瑀张阐洪拟赵逵张焘黄中孙道夫曾几句涛李弥逊△范

  • 鱼朝恩传·刘昫

    鱼朝恩,天宝末年以宦官身份进入内侍省,始为有品级之官,供职黄门。生性聪慧,善于宣旨应对,通晓文字筹算。至德年间,常令其监督军事。九节度于相州讨伐安庆绪,大军不置统帅,以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观军容使官名,即从朝恩开始

  • 靳德进传·宋濂

    靳德进,祖先潞州人,后迁大名。祖父靳璇,是儒生。父靳祥,曾以陵川郝温为师,兼善星历。金末兵乱,祥与母散失,母亲因悲泣而双目失明,祥后来找到母亲,用舌舐母眼,百日后复明,人称其孝。当时蕃帅有生杀之权,许多无辜的人,多由于祥而得免

  • 晋纪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年·司马光

    晋纪七 晋惠帝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 [1]春,正月,李特潜渡江击罗尚,水上军皆散走。蜀郡太守徐俭以少城降,特入据之,惟取马以供军,余无侵掠;赦其境内,改元建初。罗尚保太城,遣使求和于特。蜀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特遣使就抚之

  • 卷二十一·陆九渊

    卷二十一 易数 天下有不易之理,是理有无穷之变。诚得其理,则变之不穷者,皆理之不易者也。 三五以变错综其数 有一物,必有上下,有左右,有前后,有首尾,有背面,有内外,有表里,故有一必有二,故曰「一生二」,有上

  • 卷二十一·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二十一    宋 卫湜 撰既封主人赠而祝宿虞尸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舍奠於墓左反日中而虞葬日虞弗忍一日离也是日也以虞易奠郑氏曰赠以币送死者於圹也有司视虞牲谓日中将虞省其

  • 卷十一·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权衡卷十一     宋 刘敞 撰闵公元年公羊曰诛邓扈乐而归狱焉季子至而不变也又曰旣而不可及不探其情而诛焉亲亲之道也非也庆父弑般欲取其国是时季子力不能诛故遁逃他国尔设令季子力能诛之则庆父

  • 卷一百六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三十五射礼仪礼乡射礼【郑目録云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之礼谓之乡者州郷之属乡大夫或在焉不改其礼于五礼属嘉礼】【张氏尔岐

  • 晁错第八·桓宽

    【题解】本篇就上篇尚论秦国商鞅,引出对当代晁错的评价。晁错(公元前200&mdash;&mdash;公元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省禹县)人,学申、商刑名之学。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深得太子刘启的信任,号称&ldquo;智囊&rdquo;。刘启(即汉景帝)即

  • 碧岩录卷第三·圆悟克勤

      垂示云。建法幢立宗旨。锦上铺花。脱笼头卸角驮。太平时节或若辨得格外句。举一明三。其或未然。依旧伏听处分。  【二一】举。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钩在不疑之地。泥里洗土块。那里得这消息来)智门云。

  • 卷一·性音

    宗鉴法林卷一 集云堂 编 释迦文佛 世尊初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惟吾独尊。 云门偃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雪窦显云。便与掀倒禅床。 法眼益云。云

  • 卷之一·佚名

    莲峰禅师语录卷之一嗣法门人性深等编福建兴化孤山禅寺语录顺治十年癸巳二月念八日,师在兴化府隐高寺受本府莆田县孤山寺监院慧闻等请至。山门云:船来陆来,总须亲到一番始得。秪如入门一句,作么生道,遂策杖而进。佛殿云:三

  • 张公艺九世同居·佚名

    简名《九世同居》。杂 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末本。史载张公 艺九世同居,唐高宗封泰山,曾亲临其宅,问睦 族之道,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剧据此而增 饰。写寿张县张公艺一家自北齐至隋唐,九世 同居。张使二子、三子赴

  • 和菩萨戒文·佚名

    又题《和戒文》、《祸戒文》。杂言佛家赞文。据各本题记,大多为晚唐年间抄写。作者不详。共十首,北服30列有小标题,分别为杀生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沽酒戒、自说戒、毁他戒、多悭戒、多嗔戒、谤三宝戒,每首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