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七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

洪武七年春正月丁卯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戊辰,召四川按察司佥事茹太素、郑思先入朝。

柳州道村寨蛮寇韦布党等作乱,广西都卫指挥佥事周谊率兵讨平之,禽布党及从贼黄布寡等一百八十人。事闻,命斩布党,枭其首于寨,余贼送京师。

己巳,江夏侯周德兴奏阅武昌等十五卫所军计四万四千八百九十九人,马骡一千二百一十五匹。

辽东卫指挥佥事房暠来朝,奏计边务。上善之,赐罗、帛各六疋,布四疋及其妻纱、罗、布、帛各四疋,遣还卫。

庚午,吏部奏:“主事员多,欲以主事王性改任户部。”上不许曰:“自古设官分职,以理庶务,政有烦简,故官有多寡,当因时制宜,岂得尽拘一律乎?况初入仕者政非素习,必久而后通,今未满考而遽迁之,使所施者非所习事,何由治职,何由称哉?自今六部官,毋得轻调,如有年劳者,就本部升用。”

中书省奏:“国初,改铸‘洪武通宝’小钱,皆用废钱及旧器铜铸之。然废钱铜一斤较旧多铸钱一十五文,旧器铜一斤较旧多铸钱十三文,请令宝源局及各行省放此为例。”上曰:“铸钱当以轻重为准,岂得以多寡为则,盖钱轻则多,钱重则少,若违轻重而较其多寡,则工匠不堪矣,难为定例。”

上谕都督府臣曰:“中立府乃朕乡里,为江淮要地,宜益兵镇守。”于是选浙江杭州、金华、衢州、绍兴四卫精兵凡七千五百人增守之。

赈松江府水灾民八千二百九十九户户,各赐钱五千。

壬申,命工部令太仓海运船附载战袄及裤各二万五千事,赐辽东军士。

甲戌,享太庙。

定辽都卫奏并卫所官军,以左千户所青州土军五千六百人属定辽左卫,以右千户所莱州土军五千人并本卫军七百九十四人属定辽右卫,余军分为八千户所,内调千户余机领中、后二所,往金州守御,俱隶都卫。从之。

长兴侯耿炳文言:“巩昌、庆阳、平凉三卫土著头目石抹仲荣等三十九人随征甘肃等处有功,请授以职。”从之。

改王相府牧正署为孳生所。

上以河南、山东、北平虽建置兵卫,偃武连年,士卒懈怠而兵饷日劳民供,顾谓都督佥事王简、王诚、平章李伯昇曰:“国家治兵,以备不虞,自古贤君皆安不忘危,治不忘乱。今重兵之镇,惟在北边,然皆坐食民之租税,将不知教,兵不知习,猝欲用之,岂能济事?且兵食一出于民,所谓‘农夫百餋战士一’,若徒疲民力,以供闲卒,非长策也。古人有以兵屯田者,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兵得所餋而民力不劳,此长治久安之道。然必委任得人,庶不废事。今命尔简往彰德,诚往济宁,伯昇往真定,统理军政,凡镇守、屯田、训练之务,尔皆专之。”

诏以靖海侯吴祯为总兵官,都督佥事于显为副总兵官,领江阴、广洋、横海、水军四卫舟师,出海巡捕海寇,所统在京各卫及太仓、杭州、温、台、明、福、漳、泉、潮州沿海诸卫官军,悉听节制。

乙亥,辽东卫镇抚张革入奏边务,命赐文绮绵战袄、罗布衣各一袭及织金文绮衣二袭。

宣化府太平诸洞土官可主什用子南墨虎等入朝,贡方物。上谓中书省臣曰:“蛮夷在前代多负险阻,不受朝命,今无间远迩,皆入朝奉贡,顾朕德薄,其何以当之?古之王者,待远人厚往而薄来,”其各加赐文绮、袭衣以答之。

户部言:“定辽诸卫初设屯种,兵食未遂。”诏命水军右卫指挥同知吴迈、广洋卫指挥佥事陈权率舟师出海转运粮储,以备定辽边饷。

定亲王国中所居,前殿曰承运,中曰圆殿,后曰存心,四城门,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东曰体仁,西曰遵义。上曰:“使诸王能睹名思义,斯足以藩屏帝室,永膺多福矣。”

上召太子宫臣,谕之曰:“汝之所谓重器乎?”对曰:“岂非商彝周鼎乎?”上曰:“汝所谓商彝周鼎者,此非重器也。太子者,天下之重器,人有彝鼎尚知宝爱,太子承主器之重,岂得不宝爱之乎?宝爱之者,必择端人正士以为辅翼,朝夕与居,使其熟闻善言,不迩诐行,自然渐渍以成其德,若惟委之于便嬖近习,是委重器于涂而不知宝爱之矣。汝等日辅太子讲论诵说之时,必导之以正,使其道明德立,才器充广,庶几他日克胜重任,可以副朕所望。”

己卯,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城隍、旗纛诸神。

享先农。

庚辰夜三鼓,流星大如鸡子,赤色,起自天棓,东北行至游气中没。

辛巳,月晕太微垣。

壬午,广平府成安县丞唐询莅事逋三月,以细故禁系二年,自狱中上书陈情。上曰:“非大故而系狱二年,若不幸而死,询何辜?”即命释之,逮问其官吏之淹禁者。

升太原府繁峙县主簿虞文采为大同府知府。时文采上言:“山西行省并按察司官吏事多不法,按有验。”上曰:“文采职居下僚,能不避权势,举言其非,可嘉也。宜升擢以旌异之。”故有是命。

赐在京文武百官罗、帛各一疋,武官加赐高丽布一疋,赐河州卫指挥同知何琐南普等三人白金各二百五十两。

赏北平、河南等处军士六千九百余人,文绮、绫布四万五千贰百余疋,白金三万三千三百余两,绵二万九百余斤,米二万三千余石。

赏山西诸卫从征军校白金十万二千余两,羽林诸卫军士布八万八千余疋,濠梁诸卫军士米十一万二千余石。

赐边民戍江浦者衣,人二袭。

赏湖广各卫将士从卫国公邓愈征蛮者,文绮、帛一千三百余疋,白金十一万九千七百余两。

赐豹韬等卫军士盐。

暴风。

癸未,民有讼曲阜知县孔希大,当逮问。上曰:“希大,先圣之后,若罪之恐累其世德,非所以示优崇也。”弗问。

乙酉,命各卫资送军士寡妇还乡,凡二千八百五十三人。

丁亥,长安卫指挥佥事李义收集故元张良弼麾下将校四百一十人,命分隶行伍。

戊子,贵州平伐、谷霞、谷浪等寨苗蛮攻劫的敖诸寨,掠人畜,烧庐舍,贵州卫指挥佥事张岱率兵讨之。

己丑,以白金、绵布易米、麦七万九千五百余石,充平凉、巩昌、临洮军饷,又以白金六万六千八伯九十两易米一十六万七千二百余石,充广州军饷。

礼部尚书牛谅进历代帝王像凡十七。上曰:“伏羲、神农之时,未有衣裳之制,不必加以冕服,余皆衮冕。”仍命塑为坐像,皆高五尺九寸五分,正殿五间,中一间伏羲、神农、黄帝,东一间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西一间夏禹、商汤、周武王,又东一间汉高祖、光武、隋文帝,又西一间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

庚寅,旌表济南府沂州民王辅妻张氏、海州民宋谷良妻王氏、沐阳县民曹良佐妻姚氏、淮安府山阳县民耶律养正妻韩氏贞节。

癸巳,以广西行省左丞方国珍长子礼为广洋卫指挥佥事。

甲午夜三鼓,流星初出如弹丸,青赤色,有尾,起自紫微西蕃,东北行三尺余,发光大如鸡子,至阴德没。

是月,置马鞍门千户所,寻改为定淮门。

礼部奏:“凡大祀,皇帝躬省牲,其中祀、小祀,宜命官省牲。又旧仪,凡皇帝躬祀入就位时,太常司奏‘中严’,奏‘外办’,盥洗、升坛、饮福、受胙各致赞辞;又凡祀,各设爵洗位,涤爵、拭爵、饮福、受胙;初升坛、再拜及祭酒、唱赐、福胙之类,俱似烦渎,悉宜删去。”诏从之,命著为式。

二月丁酉朔,日有食之。

戊戌,故元和林国师朵儿只怯烈失思巴藏卜遣其讲主汝奴汪叔来朝,进表,献铜佛一、舍利一、白哈丹布一,及元所授玉印一、玉图书一、银印四、铜印五、金字牌三。诏礼部佛像、舍利送佛寺,赐汝奴汪叔文绮、禅衣、帽靴等物。

西天阿难功德国王卜哈鲁遣其讲主必尼巴来朝,贡方物及解毒药石。诏赐文绮、禅衣及夏布等服。

己亥,朝日,以丁酉春分日食,故以是日行礼。

以田州土官总管黄志成为奉议州知州兼守御事,直隶广西行省。

癸卯,贵州卫指挥佥事张岱率兵攻谷峡剌向关,击蛮寇的令等,走之,追至的敖寨,大破其众,斩首数百级,蛮人震慑,复遣总旗康成等追禽的令、的若二人而还。事闻,上曰:“守边将士能为国宣威,以服蛮夷,宜旌赏之。”于是命赏岱、康成白金各十六两,军士人三两。

召大同卫都指挥佥事曹兴入朝。

乙巳夜三鼓,流星赤色,有尾,起自轩辕,西北行至北河没。四鼓,流星二,一赤色有光,起自左旗,东行至近浊没,一青白色,有尾,起自紫微东蕃,北行至近浊没。

山东按察司佥事赵纶言:“山东民乏食盐,而官盐久积,商贾不通,宜令懋迁以便民。”从之。

增设应天府知事、照磨各一人。

燕山卫指挥朱杲于大宁锦川县获故元达鲁花赤王歹都等三十余人及其部民三千余口,送至京师。

丁未,诏皇太子率诸王诣阅武场祭旗纛之神,为坛七,各用羊、豕一,帛色赤,行三献礼。是日,皇太子及诸王皆具仪卫,执事者捧旗纛于马上,以序前行。至坛,皇太子先行礼,次诸王。礼毕,诸王诣皇太子行幕进胙讫,奉旗纛还宫。

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以朔日上丁日食,故以是日致祭。

戊申,祭大社、大稷。

己酉,故元甘肃行省平章汪文殊奴及左丞朵儿只星吉、副使失宁卜班、经历普烟不花、副使薛彻里、司卿倒剌沙、监丞那速立丁、元帅禄禄等挈其家属,自河州来归。诏长兴侯耿炳文等遣人送京师,遂遣官往赐和林国师及各官来归者夏衣、靴帽,令服以入朝。

辛亥,太阴犯角宿。

儋州洞黎人洞符均胜等作乱,海南卫发兵讨平之。

甲寅,日中有黑子,自庚戌至于是日。

青州府昌邑县海水涨,陷没庐舍。

浙江等行省并直隶府州县皆以《山川险易图》来献。

乙卯,上谕都督府臣曰:“今二月过半,天气尚寒,其北平守边将士,宜再以皮祅、革翁鞋等给之。”

丁巳,济南府历城等县蝗,诏免田租。

上以平阳、太原二府并汾州等州县去年遭罹旱灾,恐民饥困,诏免今年田租。

升大同卫指挥佥事曹兴为福州都卫都指挥使,太原护卫指挥同知王诚为福州都卫都指挥同知。

戊午,衍圣公孔希文言:“先师庙堂、廊庑圮坏,祭器、乐器、法服不备,乞令有司修治先世。田产兵后多芜废,而岁输税额如旧,乞从实徵纳。”上曰:“孔子有功万世,历代帝王莫不尊礼。今庙舍、器物废弛如此,甚失尊崇之意。”乃命有司修治其田产荒芜者,悉蠲其税,仍设孔、颜、孟三氏子孙教授,训其族人。

以都督佥事王简子虎袭龙骧卫指挥使。

己未,上谓户部曰:“比者,卫辉府汲县久不雨,麦苗枯槁,今年夏税并所给种麦,俱宜蠲免。”

癸亥,苏州府奏属县农民缺食,上遣官命发太仓米赈贷之,本府请用小麦。上曰:“麦经年久,恐有蠹腐,宜以米、麦兼贷之。”

临江侯陈德领兵于会宁等处获鞑鞑元帅秃鲁迷失等九十七人,并其族属及马、牛、羊等物,六安侯王志领兵于朔州等处获鞑靼一百余人,俱送至京师。

上谓都督府臣曰:“近者,北平守边军士已给衣鞋,今大同等卫增兵戍守,可验数给之。”于是以战祅及绵裤裙、革翁鞋计十四万六千往给之。

甲子,大都督府奏:“近以西安左卫兵分隶河州卫,宜以凤翔卫兵调补左卫。”从之。

置大同前卫。

上命省臣选仪貌端庄、善应对、知时务者以备任使。于是中书省考唐制,通事舍人掌通奏、引纳、辞见、承旨、宣劳,皆以善于辞命者为之,隶四方馆,又属中书省;元制,中书省设直省舍人三十二人,皆以公卿子弟为之,职掌传布王命、宣行制诰及国有重事,悉得差遣。今议,中书省宜设直省舍人十人,秩从八品。从之。

丙寅故元将作院使孙义大、都护王成等十一人自塞外来降。

置岐宁卫指挥使司,以故元平章答立麻、国公买的为指挥同知,枢密院判官古巴、平章着实加亦怜直为指挥佥事。

定掾史、宣使、令史、奏差、司吏俱以三十月考满出身、资格有差。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范晔
  列传第一百六 陈三李曹刘·欧阳修
  志第四十九 艺文三·欧阳修
  卷十·吴兢
  卷第二百五十二 唐紀六十八·司马光
  读礼通考卷五十·徐乾学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五·佚名
  ●吴郡二科志·阎起山
  张方传·房玄龄
  郁林王本纪·萧子显
  石亨传·张廷玉
  俸禄例·佚名
  礼四二·徐松
  许翥世·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巧对录卷之八·梁章钜

    蒲留仙《聊斋志异》所载,事多奇诡,雅俗皆称之。中有数对,颇有巧思,如云:有万福者私一狐,其友孙得言善俳谑,狐亦谐甚,每一语即倾倒宾客。一日,孙戏谓万曰:“一对请君属之:‘妓女出门访情人,来时万福,去时万福。’&rd

  • 第一折·王实甫

    (冲末扮押宴官引祗从上,诗云)小帽虬头裹绛纱,征袍砌就雁衔花。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鹓班将相家。老夫完颜女真人氏。小字徒单克宁,祖居莱州人也。幼年善骑射,有勇略,曾为山东路兵马都总管行军都统,后迁枢密院副使,兼知大兴府事

  • 二集卷八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八十古今体六十二首【戊寅六】七月朔日作协律惟夷则载时届素商步晨觉露重度水喜风凉树影增长?蝉声纷夕阳情知秋信到婪热审无妨【是日午後剧热】早桂臯涂送到一枝芳【臯涂精舍香山藏桂处也】

  • 卷三百四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四十七凌霄花类五言古凌霄花         【宋】梅尧臣草木不解行随生自有理观此引蔓柔必慿高树起气类固未合萦缠岂由已仰见苍虬枝上发彤霞蕊层霄不易凌樵斧者谁子凌霄花 

  • 奉别张岳州说一·张说

    (一作答张燕公岳州宴别)王熊长沙辞旧国,洞庭逢故人。 薰兰敦久要,披雾转相亲。 岁月空嗟老,江山不惜春。 忽闻黄鹤曲,更作白头新。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评花新谱》·张次溪

    (清)艺兰生 録●目录《评花新谱》序《评花新谱》序《评花新谱》题辞 用温飞卿〔春江花月夜〕词韵评花新谱《评花新谱》自跋●《评花新谱》序曩读余不钓徒、殿春生《明僮合録》,叹其赵瑟燕筑,善陶情申栟畹兰,自乐佩带。数

  • 文信国集杜诗原序·文天祥

    天与人不能两得道与身不能两全古之忠臣义士惟知合乎天而于人有不校也惟知全其道而于身有不恤也故人虽有爱憎之殊身虽有死生之异而天理之昭昭吾道之明明者为不昧夫然后匹夫为天下之师一言为后世之法譬之丽水之金昆吾之

  • 友林乙稿·史弥宁

    宋 史弥宁 撰青山青山见我喜可掬我喜青山重盍簮石鼎车声煎玉乳竹鑪云缕试花沈三杯暖热渊明酒一曲凄清叔夜琴莫恠相看能冷淡交游如此却情深觅句山院清吟雪作堆锦囊开口等诗来尚嫌句里欠平淡忍冷巡檐看老梅客舍瓦池片

  • 第二九单光绪四年三月十日一一二○四-一·佚名

    台北知府林,因淡水厅裁缺,饬差吊销各匠首旧戳以凭换新戳特调福建台北府正堂、加三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十次林为特饬吊换事。照得各匠首原领、裁缺淡水厅戳记,应行吊换,合行票饬。为此票,仰许来立着后

  • 卷三十七 士丧礼第十二·郑玄

    厥明,灭燎。陈衣于房,南领,西上,纟青。绞,纟今,衾二。君衤遂、祭服、散衣、庶衤遂,凡三十称。纟今不在?,不必尽用。(纟今,单被也。衾二者,始死敛衾,今又复制也。小敛衣数,自天子达,大敛则异矣。《丧大记》曰:“大敛,布绞,缩者三,横者三

  • 第二篇 改过之法·袁黄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於厚者常获福,过於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 九经辨字渎蒙卷十二·沈炳震

    归安沈炳震撰注解传述人【见陆氏释文】宓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于天文俯则察于地理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逺取诸物始画八卦【或云因河图而画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文王拘于羑里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彖辞象辞文言

  • 卷十八·王志长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八明王志长 撰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灋以佐王平邦国注平成也正也疏九灋以施于诸侯为主故云邦国也制畿封国以正邦国注封谓立封于疆为界设仪辨位以等邦国注仪谓诸侯及诸臣之仪辨别也别尊

  • 卷四百六十二·佚名

    △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三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观一切法自相皆空。佛言: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观色由色空。应观受想行识由受想行识空。应观眼处由眼处空。

  • 卷三百六十二·佚名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十二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虽於诸法常乐决择。而不得色。亦不得受想行识。不得眼处。亦不得耳鼻舌身意处。不得色处。亦不得声香味触法处。不得眼界。亦不得耳鼻舌身意界

  • 大义觉迷录·雍正

    四卷。清世宗敕撰。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是清朝定鼎北京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六年(1728年),清朝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大案,即曾静反清事件。次年,清世宗在处理此案之后刊布了《大义觉迷录》。内收上谕

  • 方言校笺·周祖谟

    考订《方言》的著作。周祖谟撰。书前有作者1950年自序。1956年由科学出版社合吴晓铃《方言校笺通检》为《方言校笺及通检》出版。是书以宋李孟传刻本为底本,参酌清载震、卢文弨、刘台拱、王念孙、钱绎等人整理过的本子

  • 善见律毗婆沙·佚名

    亦称《善见毗婆沙律》、《毗婆沙律》、《善见律》、《善见论》等。佛教律书。18卷。古印度*佛音著。南朝齐僧伽跋陀罗与僧猗于永明六年(488)在广州竹林寺译出。内容前4卷述说佛教的三次结集和*阿育王时佛教向外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