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信国集杜诗原序

天与人不能两得道与身不能两全古之忠臣义士惟知合乎天而于人有不校也惟知全其道而于身有不恤也故人虽有爱憎之殊身虽有死生之异而天理之昭昭吾道之明明者为不昧夫然后匹夫为天下之师一言为后世之法譬之丽水之金昆吾之剑愈炼愈坚愈试愈利不少变也予尝叹古之人名之重者身多阽危才之长者时多不偶以屈大夫之忠自沉以贾太傅之贤早夭文如韩桞而遭贬斥武如关岳而得竒祸何也盖天欲寿其名故使之危其身所谓天人不两得身道不两全以此宋有天下三百年待士之礼甚厚至其季世死事者不少独丞相信国文公天祥之名最着以其拘幽数年畧不改节卒之从容就义视死如归此则众人之所难者其详已载国史公初在燕狱中不遑他及日惟集杜工部之诗句以写忧国之懐句虽得之少陵义则关乎时事读之未有不凄而怛悼者且少陵在唐有才而不尽用不得已托之吟咏之间所选三百篇之作谓其可配风雅信公独有取焉忠义之在人古今无间若此予晩生后进景仰信公如祥麟威鳯欲见不可得得序公之集幸莫大焉夫信公大节不待诗而见诗亦不待序而传然使后之人因言以得其心因心以知其人则是集也非世之流连光景杂于嘲谑应时人之求述一时之兴者可比而凡为人臣者得是集而观之诚能探索其义惩艾其失以之酬酢万变经纶大经必能审义利之辨识轻重之分人不可以诡随身不可以幸免惟合乎天全乎道此则信公集杜之本心也不然公岂徒为是者哉王伟撰

予少时得宋丞相信国文公指南集读之然闻公在幽囚中有集杜句诗未见也及官词林始见而録得之诗皆古体五言四句凡二百首分为四巻首述其国次述其身次述其友次述其家而终以写本心叹世道者莫如何于人胜天夷猾夏而有待于天胜人夏变夷之必有日也巻目皆公所自分其先公而后私尽已以听天于此亦可以见而俗本或混之今皆为复其初集首有总序又有小序散于章首其后又有防尾序防中有缺文者指元之君臣宋之叛逆缺而不书使知者以意属读今皆补之而为白字者不没公初意也不书纪年者陶靖节削永初之意也姓某履善甫者指南集中所谓范睢变张禄越蠡改陶朱之意也而其事之难有甚于指南之时焉者矣小序之末多曰哀哉者公所以伤其国之亡悯其忠臣义士之同尽恸其家族之殉国而自处其身于死岂待南向再拜引颈受刃之际而后有决志哉呜呼孔子不以仁许人而独以许殷之三臣孤竹之二子予以为若公者文山之隐京口之脱去而不汚矣伯顔拘于江舰范絷于海舟世祖维于燕狱囚而不屈矣仰药于庾岭絶粒于郷郡已而殒首于燕市死而不悔矣兼微箕比干之心而为心者其在公乎若乃是诗之作而岂徒哉麦秀黍离之歌作于其国已亡之后而其身可以不死也懐沙抱石之辞作于其身临絶之际而其国犹未至于亡也身且死矣国已亡矣于是乎有首阳采薇之歌燕狱集杜之作所谓求仁得仁而奚怨者也合伯夷叔齐之言而为之言者不在是诗乎以是心也为是诗也公其可谓仁矣仁者天地之元气古今之人极其在上为日月之明风霆之壮其在下为江湖之所以长流山岳之所以常镇其混然在中为君臣民物之所赖以长治久安而在宋之末世为公之本心在公之死也为是诗有读是诗而不防伤者是岂仁人也哉刘定之撰

予坐幽燕狱中无所为诵杜诗稍习诸所感兴因其五言集为絶句乆之得二百首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日玩之不置但觉为吾诗忘其为子美诗也乃知子美非能自为诗诗句自是人情性中语烦子美道耳子美于吾隔数百年而其言语为吾用非情性同哉昔人评杜诗为诗史盖其以咏歌之辞寓纪载之实而抑扬褒贬之意灿然于其中虽谓之史可也予所集杜诗自予颠沛以来世变人事槩见于此矣是非有意于为诗者也后之良史尚庻几有考焉岁上章执徐月祝犂单阏日上章协洽文天祥履善甫序

是编作于前年不自意流落余生至今不得死也斯文固存天将谁属呜呼非千载心不足以语此壬午正月元日文天祥书

猜你喜欢
  厉寺正·唐圭璋
  李元卓·唐圭璋
  卷二十五·阮阅
  ●全史宫词卷十九 元·史梦兰
  第八章 云游遇师·屠隆
  卷四·董解元
  参寥子诗集卷三·道潜
  石虎胡同七号·徐志摩
  深夜的泪·闻一多
  余集卷十九·乾隆
  卷二百八十五·陈思
  卷十三·文洪
  卷八百二十·佚名
  卷三·贺铸
  原序·岳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景伯·唐圭璋

      景伯字季甲,号金渊,建康江宁(今江苏省南京)人。开禧三年(1207)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   沁园春   登凤凰台   再上高台,访谪仙兮,仙何所之。但石城西踞,潮平白鹭,浮图南峙,云淡乌衣。凤鸟不来,长安何处,惟有碧梧三数枝

  • 卷二十·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二十      宋 韩淲 撰词 点绦唇【寻瑶草】 山囿春生探梅只道今年早暗香迎晓人与花能好岁岁持杯天地同难老须吟啸放开怀抱更约寻瑶草 又【王园】 南陌柔桑粉墙低见谁家女燕飞莺语依约提

  • 卷二十一·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二十一明 梅鼎祚 编相和歌辞瑟调曲艳歌何尝行【四解二曰飞鹄行别有一篇语小异鹄二作鹤鹄鹤古通用飞来双白鹤本此古今乐录曰王僧?技録云艳歌何尝行歌文帝何尝双白鹄二篇又古

  • 卷二百八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五 宋濓 杂诗 丹桃艳阳质移自武陵源柔风拂纎条鲜泽沃灵根吐葩当春茂结实俟秋蕃盈盈大如斚有色极华丹卫之不敢?期以奉君餐君餐发灵和神滋生玉顔无为升

  • 西南纪事卷一·邵廷采

    桂王由桹桂王桂王由桹,神宗显皇帝之孙,桂恭王常瀛仲子也。神宗五子,恭王最少,母曰李贵妃,万历二十九年封桂王,天启七年始就国衡州。崇祯十六年,张献忠陷衡州,王奔广西,留居梧州。大清顺冶二年乙酉冬薨,葬焉;请于福建,谥曰恭长。子

  • 卷之二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一·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一○帝王自有真永昌陵卜吉,命司天监苗昌裔往相地西洛。既覆土,昌裔引董役内侍王继恩登山颠,周览形势,谓继恩云:&ldquo;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rdquo;断恩默识之。太宗大渐,继恩乃与参知

  • 九八三 谕内阁遗漏销毁《问山集》之总纂等官着分别罚俸·佚名

    九八三 谕内阁遗漏销毁《问山集》之总纂等官着分别罚俸乾隆四十八年五月二十六日吏部奏遗漏销毁《问山集》之总纂、提调等官罚俸一疏,内阁奉谕旨:汪如藻着罚俸六个月;孙士毅着于现任内罚俸三个月;萧际韶、德昌着各销去纪

  • 守拙日录 光绪廿四、廿五年戊戌、己亥·恽毓鼎

    六月十四日阴雨。世变日亟,人心日非,天下事非区区措大所能挽救,日夕忧愤,亦复何益!此后当戢影一室,涵养天和,薄有所知,则专疏上陈,以尽臣职。馀日则我行我素,择家藏书籍之切实有益而又简约易守者,罗列案旁,晨夕玩味,既以自娱,兼以课

  • 广明·周绍良

    №广明001【盖】失。【志文】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使持节宁州诸军事守宁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淮南军防御□□兵马使上柱国颍川郡陈府君墓志铭并序外甥乡贡进士杜朋撰陈氏郡望颍川,其来甚远尔。俊家

  •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mdash;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ldquo;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rdquo;。又曾为文&ldquo;论六家之要旨&rdquo;,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而完

  • 卷九·徐自明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宋宰辅编年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九   宋 徐自明 着哲宗元丰八年【乙丑】五月庚戌左仆射王珪卒珪自熙宁九年十月拜相至是年五月以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岐国公薨于

  • 论语集注考证卷十·金履祥

    子張有所得而守之太狹則德孤【德孤出易坤文言敬義立而德不孤謂敬義並立而德不孤單也】小道如農圃醫卜之屬【農如楚之許行為神農之言漢書藝文志農家者流諸書圃如種樹之書畜牧之方醫如方衇諸書卜則龜書周禮三兆今亡史記

  • 卷十一·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十一宋 林之奇 撰禹贡        夏书九州攸同周礼职方氏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盖必先辨之于其始然后可以同之于其终不有以辨之则亦无自而同之也禹贡所载冀州既载壶口

  • 卷十五·佚名

    (二九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天子名曰因陀罗。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身光晖曜遍照祇洹赫然大明。顶礼佛足却坐一面。而说偈言:云何不知寿,云何觉了寿。云何贪着寿,云何系缚寿。尔时世尊,以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六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六卷辨因果非有非无义 广辨正因缘因义 广辨了因缘因义 师子吼更设七翻难责无佛性 第一谓人无性人可作天天可作人义故知无性 第二论阐提断善根故知无佛性 第三有初发心故知无佛性 

  • 一乘决疑论·彭绍升

    佛教论著。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彭绍升著。一卷。是驳斥儒家排佛反佛言论,主张儒释融通之作。意在“解诸儒之惑,以究竟一乘(指华严宗教义)之旨”。所列排佛反佛儒者有程颢、陆象山、王阳明、高攀龙等。认为他们反佛乃

  •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佚名

    佛典注疏。所疏为唐道液撰《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首之道液自序及所引僧肇《维摩诘经序》。前者即名《维摩疏释前小序抄》,唐契真法师撰;后者名《释肇序抄义》,似亦为契真法师述,体清记。两者合为一卷。《小序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