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六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

洪武六年十一月戊戌朔,分巡御史于永达言:“杨州所属通州秋粮俱输淮安,其民多贫困,如粮少力薄者,令于本处州县储留,以备官吏、师生、俸廪及祭祀、存恤孤老之用,为便。”从之。

四川行省奏:“会计明年官吏、军士岁支俸粮,合用七十四万一千七百余石。今稽其所徵,不及所用。”诏以银二十万两兼给之。

命赏北征军士与出海捕倭及中立府营造者钱各有差。

日中有黑子。

夜有流星,初如鸡子,青赤色,起自内阶,北行至文昌,发光照地,大如盏,就没,三鼓复如前,自紫微西蕃,东北行至北斗第三星没。

辛丑,礼部奏“:颛顼帝陵在东昌府聊城县,庙貌不存,止设坛以祭。请待岁丰民裕,官为立庙。”从之。

壬寅,上谕皇太子、诸王曰:“用人之道当知奸、良,人之奸、良固为难识,惟授之以职,试之以事,则情伪自见。若知其良而不能用,知其奸而不能去,则误国自此始矣。历代多因姑息,以致奸人侮惑。当未知之初,一概委用,既识其奸,退亦何难?书曰:‘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尔等其慎之。”

以山东盐运使夏礼为江西行省参政。

癸卯,改重庆守御千户所为重庆卫。初,巴县王立保作乱,称应天大将军,烧佛图关,犯通远、南纪二门,千户左辅击走之。至是,立卫治,命指挥戴鼎守之。

丙午,应天府言:“民间交易,杂以私铸铜钱,以故钱法不通。”乃诏:“自今遇有私铸铜钱,许作废铜送官,每斤给官钱一百九十文偿之,诸税课内如有私钱,亦更铸之。”

戊申,浚太平门外城濠,增造军营,其地并湖,多侵民田,乃诏以公田给之,有麦苗者,亩给银伍钱偿之。

雷电交作。

己酉,占城国遣使上言:“安南以兵侵本国,仗天朝威灵,败之境上,谨遣使告捷。”上语省臣曰:“海外诸国,阻山隔海,各守境土,其来久矣。前年安南表言占城犯境,今年占城复称安南扰边,二国皆事朝廷,未审彼此曲直,其遣人往谕二国,各宜罢兵息民,毋相侵优。”仍赐占城国王文绮及其使者,遣还。

赐钦天监官及天文生冬衣。

庚戌,置四川成都等府县税课司局一十六处。

海南卫指挥王玙卒,遣官致祭。其文曰:“朕举兵以来,尔从征伐,累效勤劳,俾守章贡,戍南雄,军政肃然,遂移镇海南,政复有闻,岭海之间,托尔为重,何其遘疾,遽尔殒身?讣至衋然,兹以牲醴谕祭,尔其亨之。”仍诏东宫、亲王及省、府、台官致祭,有司营葬,给米、布恤其家。

赐青州府高苑县丞王公懋文绮、帛各五匹。时有强贼数十人入高苑劫掠,民不能御,公懋率民兵捕之,贼拒敌,斫公懋左耳,公懋不为动,击杀二人,余皆擒之。事闻,故赏之。

临江侯陈德、巩昌侯郭子兴、都督佥事叶昇等奏:“绥德、庆阳之境,胡寇出没无常,民多惊溃,请迁入内地,听其耕种,有胁从诖误者招抚之。”诏可。

辛亥,更内正司为典礼司,秩正七品,官制仍旧。

壬子夜,岁星退犯鬼宿。

大将军徐达等自朔州还至代县,闻王保保兵至大同北,即与左副将军李文忠、右副将军冯胜率师往击之。至猫儿庄,遇大雪,退营鴈踏堡,逻骑获故元平章邓孛罗帖木儿,诘之,言怀柔有胡兵千骑。达即遣禆将领步骑三千掩捕之,至三角村,擒故元武平章、康同佥,获马八十余匹而还。

癸丑,诏户部凡民间畜养官马者每一匹,免输田租五石。

赐京卫军士十二万五千余人钱千四百四十五万有奇。

暹罗斛国王女兄参烈思狞复遣使柰文隶罗进贡方物于中宫,礼部尚书牛谅以闻,诏仍却之,使者赐文绮、袭衣遣还。

命建历代帝王庙于中立府皇城西,仍命于北平立元世祖庙。

甲寅,山西汾州官上言:“今岁本处旱,朝廷已免民租,候秋种足收,民有愿入赋者,请徵之。”上谓侍臣曰:“此人盖欲剥下益上,以觊恩宠,所谓聚歛之臣,此真是矣。民既遇旱后,虽有收,仅足给食,况朝廷既已免其租,岂可复徵之?昔孔子论治国,宁去食,不可无信。若复徵之,岂不失信乎?夫违理而得财,义者所耻;厉民以从欲,仁者不为。”遂不听。

乙卯,赐太仓等卫征进开元等处战没军校杨春等十八户麻布各十匹。

上谕工部臣曰:“山西岢岚,苦寒之地,筑城军士劳苦,可遣人诣山西行省,以皮鞵万緉给之。”

丙辰,定圜丘燔柴礼。凡祀,预以犊牛刳净,陈之器,置之燔炉之右,候驾自斋宫诣坛,太和钟鸣则举火炉,内以燔柴,候赞燔柴,即以犊牛置柴上燔之。

诏免安丰守御千户所今年田租,中书省奏徵其牛租,上命俱免之。

丁巳,田州府知府岑伯颜奏:“安州、顺龙州、候州、阳县、罗博州、龙威寨人民率无牛可耕,且乏食,愿有以赈之。”诏有司各给牛、米,仍蠲其税二年。

四川龙渠洞宣抚使墨吾什遣其子墨备可宜来朝,纳元所授印,诏赐衣帽、靴袜,从人赐各有差。

大辂成。其制:通高丈三尺六寸九分,座面至脚高三尺八寸,至上面盘高六尺八寸五分,顶高三尺四分,面阔五尺六寸五分,深入五尺六寸九分,辂身长八尺九寸,辕条二,各长二丈一尺三寸九分,顶盘方八尺四寸五分。顶盖一,座用青文绮鞔罩,铜铁钉铰,上安金铜龙一,玉色地明金龙耀叶板八十一片,漆圈三层,铜铁钉铰,上有耀叶板,青绿彩妆斗栱,朱漆圆盘闬八;顶内黄文绮绷,嵌绣九龙,抹金铜钉铰,朱红漆辂箱,朱漆屏风,正南描金云龙,周圆雕刻,实云龙花板,并描金云龙叠胜化窗二扇,红纱糊,抹金钉铰,朱漆转角阑干二座,一字阑干一座,俱彩妆明金玲珑云板阑干;柱上安明金妆蹲龙,抹金钉铰,紫檀香色座褥一、黄绒瓣并绒绳金朱漆辕条二,护泥鴈翅板前后鴈翅,下有干片木,妆五彩翔禽海兽,抹金铜钉铰并抹金龙头、尾各二,朱漆轮心木一并抹金铜龙头铁簮二,朱漆大捍四,朱漆车下脚轮二,抹金铜铁事件并铁六花,周围过辋铁钉铰,朱漆大小升辂梯二,红油象鞍二,朱红漆行马二,象鞦辔二,黄帷太常旗二,上绣云龙十二,左旗中绣日、月、星,右旗中绣黻文十二,斿攒竹朱漆旗杆二,抹金铜左、右戟龙头各一,铜铃四,抹金铜盖二十四,红缨球二十四,青丝绦结二,五色垂线并铁锁黄文绮帏幙裙,沥水索罗带,黄文绮轮衣三层、八十一片,各绣云龙锦褥一,黄绢雨衣一,座褥四,红竹帘三,花氊单大小二,白花氊鞍笼一,青文绮络带四,黄文绮垫褥一,绒锦褥一,担皮大小七,黄罗单帷幙一。诏付仪鸾司掌之。

己未,潞州遣官贡人参。上谕之曰:“朕闻人参得之甚艰,岂不劳民?今后不必进,如用,当遣人自取。”因谓省臣曰:“往年金华贡香米,朕命止之,遂于苑中种田数十亩,每耘耔刈获之际,亲往观之,足以自适,及计所入,亦足供用。朕饮酒不多,太原岁进蒲萄酒,自今亦令其勿进。国家以餋民为务,岂以口腹累人哉?尝闻宋太祖家法:‘子孙不得以远方取珍味。’甚得贻谋之道也。”

复以户部尚书李俨为刑部尚书。

庚申,改典礼司为典礼纪察司,升秩正六品,设司正一人,正六品,司副一人,从六品。

暹罗斛国遣使者柰思俚侪剌识悉替进金叶表,贡方物。诏赐其王织金纱罗、文绮各八匹,使者绮罗各四匹及袭衣、靴袜,通事以下皆有赐。时其国王参烈昭毗牙懦而不立,国人推其伯父参烈宝毗牙口思哩哆罗禄主国事,故奉表来告。

甲子,赏京卫军士米,人三石。

真定府晋州、冀州、赵州、饶阳、新河、武邑诸县饥,诏兵部尚书刘仁、户部主事尚质赈之。初,饶阳知县郭灌见邑中大饥,民食草实、木皮,欲奏于朝,僚吏多沮之,灌不听,卒以上闻。上览其奏,复咨访得晋、冀等州皆饥,至是,命仁等往各州县赈之,蠲民租税。

乙丑,以工部郎中唐俊为北平行省参政。

丙寅冬至,上体不豫,改卜郊于闰十一月十五日。

丁卯,命更造大辂一乘,复制象辂十乘、中宫辂一乘,其制小于大辂,后宫车十乘,其餙俱以凤不用龙,以将幸中立府也。

闰十一月戊辰朔,太原府阳曲县地震。

己巳,诏赐亲王土田各百顷,岁入租米七千八百石,并湖池鱼课米三千石。

庚午,升隆渠洞、千崖、太平三安抚司并宣化州俱秩从三品。

癸酉,置定辽右卫于辽阳城之北,立所属千户所五,命定辽都卫指挥佥事王才等领原将山东诸卫军马屯守。

甲戌,以阎时雍为侍仪司官。时雍,故原员外郎,自沙漠来归,上以其能通胡语,故授是职。

大同卫送边民寡妇及遗弃人口六十一户至京师,命以衣被、钱物赐之。

夜,有流星青白色,自八谷西北行,后有小星随之,至五车中天潢没。

乙亥,上命都督府凡开国以来大小功臣,有未食其报而卒及身膺爵禄而恩未及其嗣者,皆具以闻。于是公侯以下至百户亡浸子孙应袭者凡二百九人,皆升用之;士卒有于丙申岁以前充大号军者二十九人,皆授官有差。

壬午,祀昊天上帝于圜丘。

甲申,诏定品官家用祭服、公服。上谕礼部臣曰:“古者,士大夫祭家庙,亦有祭服,其见私亲尊长,亦必有公服。其仪、制度等杀以闻。”于是定议:“品官之家,私见尊长而用朝君公服,于理未安,宜别制梁冠、绛衣绛裳、革带大带、白袜乌舄,佩绶,其衣裳去缘襈,三品以上用佩绶,三品以下不用。其祭服,三品以上去方心曲领,三品以下并去佩绶。”从之。仍令如式制祭服,赐公、侯各一袭,以为祭家庙之用。

复命定祭祀斋戒礼仪。凡祭天地,正祭前五日午后,沐浴更衣,处外室,次日早,百官于奉天门观誓戒牌,次日,告仁祖庙,退处斋宫,致斋三日,行事。享宗庙:正祭前四日午后,沐浴更衣,处外室,次日,为始致斋三日,行事。祭社稷、朝日、夕月、周天星晨、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等神,正祭前三日午后,沐浴更衣,处外室,次日,为始致斋二日,行事。凡传至降香,遣官代祀历代帝王并孔子等庙,先一日,沐浴更衣,处外室,次日,遣官。凡祭五祀、户、灶、门、井于四孟月,时享太庙日,遣内官致。祭中霤于季夏土旺戊日,遣内官致祭。

乙酉,田俨等使缅国,不至而还。缅国在云南之西南,八百国、占城接境,谓之缅甸。元时最强盛,麓川平缅皆服属之。上闻其尝通贡于元,因遣俨与程斗南、张祎、钱允恭赍诏往使。俨等至安南,值占城以兵相攻,道阻不通,留二年余,不得进。有诏召之还,至是,惟俨至,余皆道卒。

己丑,复诏沿江芦场听军民采用,势家无得侵据,且免徵其地税粮。

庚寅,赐京卫军士十七万九千四百余人白金有差。

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先是,上既命颁行律令,又恐小民不能周知,命大理卿周祯等直解其义,颁行民间。既而,又令儒臣同刑官共讲唐律,日录二十余条进览。上为酌量,择其可行者从之。至是,重命惟谦详定《大明律》,篇目皆准于唐。其刑五,一曰笞刑,五自一十至五十,每一十为一等加减;二曰杖刑,五自六十至一百,每一十为一等加减;三曰徒刑,五,徒一年,杖六十、一年半,杖七十、二年,杖八十、二年半,杖九十、三年,杖一百自一年至三年为五等,每杖一十及半年为一等加减;四曰流刑,三,二千里,杖一百、二千五百里,杖一百、三千里,杖一百自二千至三千里为三等,每五百里为一等加减;五曰死刑,二,绞、斩。其篇目曰名例,曰卫禁,曰职制,曰户婚,曰厩库,曰擅兴,曰盗贼,曰斗讼,曰诈伪,曰杂律,曰捕亡,曰断狱,采用旧律二百八十八条,续律一百二十八条,旧令改律三十六条,因事制律三十一条,掇唐律以补遗一百二十三条,合六百有六,分为三十卷,其间损益,务合轻重之宜,每成一篇,辄缮写以进。上命揭于两庑之壁,亲加裁定。及成,翰林学士宋濂为表以进,命颁行天下。

暹罗斛国王参烈宝毗牙口思哩哆罗禄遣其臣柰昭氊哆罗等上表谢恩,贡方物,其使臣亦自有献,上命郤其使臣所贡者。

壬辰,故元四大王寇岢、岚州,命大同卫边军讨之。已而千户唐诚吉率兵于同瓦沟椽方山,捕获其党人哈剌张,送京师斩之。

贵州谷峡剌向关蛮寇的令等聚众树栅为乱,命贵州卫指挥佥事张岱率兵讨之。

夜,大阴犯心。

乙未,遣使敕谕大将军徐达等曰:“尔诸将屯军塞上,为日颇久,军中动静,王保保安得不知?兵法曰:‘多筭胜,少筭不胜。’况无筭乎?此确论也。近有自军中来者言王保保部下之卒有盗印诣军门降者,观其来意甚笃,然古之智将谋虑深长,有鬼神不测之机,朕窃为将军虑之。尔所率步骑多王保保部属,当其来降,实迫事势,非出诚心,今随尔往征,其心有不可测,当以诚待之,宜亦以计堤防。今王保保力势虽微,然多诈谋,必筹之万全而后动,能不战而屈之,乃为上智,尔其免之。”

十二月丁酉朔,旌表孝子姜瑜及节妇潘氏。瑜,山东宁海州人,母亡,庐于墓侧,日夜号泣,不饮酒食肉者三年,人称为孝子。潘氏,镇江府丹徒县民窦文彬妻,夫亡守节。事闻,皆旌表之。

戊戌,徵绍兴府知府唐铎为刑部尚书,群牧监臣也先帖木儿为工部侍郎。

并僧、道寺观,禁女子不得为尼。时上以释、老二教近代崇尚太过,徒众日盛,安坐而食,蠹财耗民,莫甚于此。乃令府、州、县止存大寺观一所,并其徒而处之,择有戒行者领其事。若请给度牒,必考试精通经典者方许。又以民家多女子为尼姑、女冠。自今年四十以上者听,未及者不许。著为令。

己亥,命置仓于临清,以贮转运粮储,仍以军士三千守之。

庚子,西平卫指挥佥事撒尔只拜遣镇抚卜鲁哈帖木儿进表、贡马,赐以文绮并袭衣。

壬寅,六番招讨使高英遣其子敬严等来朝,贡方物,赐以文绮、袭衣。

置澧州仓。初,武昌都司言:“澧州积粮之地曰大庸,其地卑隘,不若于且住冈筑城积粮为宜。”上命都司及澧州官别择地之平坦有河、便于漕运者为之,至是仓成。

上谕礼官曰:“历代帝王庙皆祀开基创业之君,周文王虽基周命,然终守臣节;唐高祖虽有天下,然皆太宗之力,可勿设二主,止于陵庙致祭,庶于公论为宜。其定祭仪,来岁朕将亲祀焉。”

癸卯,胡兵寇永平之抚宁县及瑞州,大肆剽掠而去。诏以瑞州逼近虏境,宜罢州治,迁其民于滦州,徙抚宁县治于洋河西,民之近边者皆徙内地。

丙午,立四川龙州,以土官薛文胜为知州。

置四川天全六蕃招讨司,秩从五品,以前土官高英为正招讨,王藏卜为副招讨。

夜,太阴犯昴宿。

甲寅,以四川之云阳、荣山、万三州为县,又开设州、县九,井研、资阳隶成都府,荣州、迂远、浦江、舟棱隶嘉定府,荣昌、永川隶重庆府,芦山隶雅州,九姓长官司隶永宁宣抚司,并罗江县入绵州,以筠连等县隶之。

乙卯,陕西文县土官千户赵伯达贡马二、虎二并虎、豹、狨皮。

诏升思南宣慰司为思南道宣慰使司,永顺安抚司为永顺宣慰使司,保靖军民安抚司为保靖军民宣慰使司,俱秩从三品,隶湖广行省。

改设贵州宣慰使司,秩从三品,仍隶四川行省。

夜,有星赤色,自南河下,西南行至弧矢没。

丁巳,龙骧、定远二卫火。

己未,燕山都卫遣人送故元来降刑部侍郎普颜奴、将作佥院善僧等入朝,命赐以衣服等物,令回北平访其家属。

庚申,工部奏:“河南开封府自小木至陈州沙河口一十八闸,淤塞者六十三处,宜疏浚以通漕运,计工二十五万,以万人役二十五日可成。”从之。

以儒士朱右、赵埙、朱廉为翰林编修,孙作为太平府儒学教授,以修日历故也。

降大同卫都指挥使曹兴为指挥佥事,以奏大同左卫指挥使薛寿不法事无状,罪当坐。上念兴勋旧,不忍加罚,降其职,使备御岢岚。

三佛齐国王怛麻来沙那阿者遣其臣八蹄足翰等来进金表二,通贺明年正旦,并贡方物。命赐其国王织金文绮纱罗杂彩二十四匹,其臣八蹄足翰等三人文绮、纱罗各二匹、衣一袭,副使薛里哇等二人绮罗各一匹,通事以下布帛有差。

乙丑,暹罗斛国王参烈宝毗牙口思哩哆罗禄遣其臣婆坤冈信等进金表,贺明年正旦,贡方物,以本国地图来献。诏赐其国王织金文绮、纱罗、杂彩各八匹,婆坤冈信绮罗各二匹、衣服一袭,副使陈举成以下赐绮罗布有差。

雨木冰。

丙寅,享太庙。

命中书省臣定议北平各卫军士岁给布絮绵花钱米之例。于是验地远近分为四等,永平、居庸、古北口为一等,密云、蓟州次之,北平在城次之,通州、真定又次之,其所给高下以是为差。

高丽遣其奉翊大夫、密直副使郑庇奉表及笺,贺明年正旦,贡方物。

西番土官朵儿只巴遣其子知院僧吉加督、左丞管著等来朝,贡方物,并以故元詹事院印来上。诏以僧吉加督、管著俱为镇抚,赐织金罗绮、衣服、帽靴,仍赐第居于京师。

是岁,命都督府资送各卫军士寡妇还乡,凡六千八百二十人。

户部奏今岁天下垦田三十五万三千九百八十顷有奇。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八·徐乾学
  卷之九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十五·佚名
  ◎笨伯“小诸葛”·恽逸群
  ●续吴先贤赞卷之十三·刘凤
  绎史卷一百五十三·马骕
  卷三十三·佚名
  契丹传·李延寿
  朱国祚传·张廷玉
  丙、钤记·佚名
  卷四十七·佚名
  卷八十二·雍正
  卷五十·徐天麟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八·拜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芮烨·唐圭璋

      烨字国器,一字仲蒙,湖州乌程人。生于徽宗政和四年(1114)。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与弟煇力学起家。初仕为仁和令。为左从政郎。以得罪秦桧,追一官,武冈军编管。绍兴二十五年(1155),桧死,复元官。除国子正。三十一年(1161),除秘书

  • ●卷八·翁方纲

    (王文简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五首)《渔洋诗话》:“余往在如皋,马上成《论诗绝句》,从子净名作注。”此诗作於康熙元年壬寅之秋,先生年二十九岁,与遗山之作,皆在少壮。然二先生一生识力,皆具於此,未可仅以少作目之。

  • ◆九灵山人戴良(九灵山房集)·顾嗣立

    良字叔能,浦江人。少学文于柳待制贯、黄侍讲溍,学诗于余忠宣阙,皆得其师承。起为月泉书院山长。至正辛丑,以荐授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然时事已不靖,无可行其志。乃携家浮海至中州,欲与豪杰交,而卒无所遇,遂南还四明

  • 楔子·佚名

    (冲末赵匡又领卒子上,云)自小学成文武全,纷纷五代乱征烟。花根本艳公卿子,纠纠成名胆力坚。某姓赵双名匡义,祖居河南人也。父乃赵弘殷,见为殿前都指挥使之职。生俺弟兄二人,兄乃匡胤,学成文武全才。俺弟兄二人,结下十个弟兄,京

  • 卷六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六十八虎丘山类五言古从永阳王逰虎丘山    【陈】张正见沧波壮鬰岛洛邑镇崇芒未若兹山丽岧嶤擅水乡地灵侔少室涂艰像太行重岩标虎踞九曲峻羊肠溜深涧无底风幽谷自凉寳沈余玉气劒

  • 19、毒友·蒲松龄

    王子雅、王子平家人抬酒上云小生王子雅是也。俺兄弟二人,合高四于孩童相交,合他最厚。听说在葛天民家吃了大亏,不免去望他一望。 [耍孩儿]樊满城不是人,棒槌常打葛天民,怎么又权妹妹印;看着时势不大好,就该撒腿早起身,因什么

  • 卷之一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春。正月。庚戌朔。以大行皇太后梓宫在殡。命停止朝贺筵宴。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俞命雄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山戊不□贡礼物。赏赉如例。  ○辛亥。上居苍震门内。

  • 第3章 我请蒋介石回来·冯玉祥

    蒋出国之后,李、白、何三位在南京的东边龙潭山附近,把孙传芳过江的军队打败了。当孙传芳攻过长江两岸的时候,南京中央党部的人们,有好多都走开了。多亏了李烈钧将军在南京主持,还没有大坏。李的第七军,何的第一军在孙传芳的

  • 大理土司传·张廷玉

    大理,唐朝时在叶榆县境内。唐朝麟德初年,此地设置姚州都督府。唐朝开元末年,蒙诏的皮罗阁在此建都,称为南诏,治所在太和城。到阁罗凤时,号称大蒙国,异牟寻又改为大礼国。其后,郑买赐、赵善政、杨干贞互相篡权夺位,到五代的后晋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 洪武五年秋七月丙午朔。 戊申,上谕都督府臣曰:“近营中都闻军士多以疫死,盖盛暑重劳,饮食失节,董其役者又督之大急,使病无所餋,死无所归,朕甚痛之。尔其速遣官具医药往视之,病甚者官给舟车送还其

  • 卷48·陈邦瞻

    ○建中初政哲宗元符三年春正月,帝崩。皇太后向氏哭谓宰臣曰:“国家不幸,大行皇帝无嗣,事须早定。”章惇抗声曰:“在礼、律,当立母弟简王似。”太后曰:“老身无子,诸王皆神宗庶子,莫难如此分别。”惇复曰:“以长则申王佖当立。”

  • 大学衍义卷二十一·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二辨人材憸邪罔上之情【谗臣】诗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其八章曰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辜亦罪也】谗口嚣嚣【嚣嚣众多貌】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孽灾害也】噂【音撙上声】沓背憎职竞由人【噂聚也沓重复也

  • 唐梵文字一卷·全真

    夫欲[辦-力+歹]识两国言音者。须是师资相乘。或是西国人亦须晓解悉昙童梵汉之语者。或是博学君子欲得作学汉梵之语者。悉昙文字五天音旨不出此途傅大瑜伽教千岁阿阇梨方傅流通此地并是中天音韵最密要文字出自声明论本

  • 藏海诗话·吴可

    宋代诗论著作。1卷。吴可著。此书约成于南宋绍兴(1131—1162)中,为作者暮年所撰;但一度沉晦,直到清初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后,才得以刊刻流传。观其内容,不主记事,多为对诗人诗作的品评,亦有对诗法诗理的探讨。作者

  • 藏书纪事诗·叶昌炽

    诗集。清叶昌炽(1848—1917)撰。七卷,一作六卷。昌炽字鞠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光绪进士,官侍读,督甘肃学政。学问渊博,尤长于金石、版本之学。著有《语石》、《石宝录》。叶氏以毕生精力笃攻坟典,广录博采,“自正史以逮

  • 慈悲道场忏法·佚名

    梁志公宝唱等集。归依三宝第一。断疑第二。忏悔第三。发菩提心第四。发愿第五。发回向心第六。显果报第七。出地狱第八。解怨释结第九。自庆第十。警缘三宝第十一。忏主谢大众第十二。总发大愿第十三。奉为天道礼佛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