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三
洪武五年三月戊申朔,应天府言:“运输官物,悉役在京之民,其力甚劳。”上谕省臣曰:“京师之民,自开国以来,皆其供亿劳费,倍于外郡。今天下太平正当休养之,岂可重扰耶?凡有差役,宜悉免之。”
己酉,上以将官子弟因年少骄佚故,承袭者多不称职,乃命其子弟年幼者入国学读书,稍长,令随班朝参,以观礼仪,退则令习弓马,学武事,待其可用,然后官之。
辛亥,命礼部重定官民相见礼。先是,元俗,官僚相见辄跪一足以为礼,拜则以叩头为致敬,既拜,复跪一足。属官、下人见上司、官长与为礼,即引手于后,退却若避之然,上甚厌之。自即位之初,即加禁止,然旧习不能尽革。至是,复定为仪节,令颁示之。凡内外诸官,每旦会于公堂之上,必肃揖,然后就坐,幕官亦须先揖长官,乃退就幕署。其属官见上官,必序立堂阶之上躬揖,上官随坐随立,拱手答礼,幕官答揖如初见。及以事出,隔旬而还见上官,则行再拜礼,见幕官亦然,上官则拱手答礼,幕官答拜。品秩等者互揖,凡内外掾史、令史、书吏、宣使、奏差人等,晨谒长官,必序立阶下一揖,乃退,长官不答礼,幕官拱手。如节序及公参或差遣辞见,俱两拜,长官不答礼,幕官答礼。凡典吏见幕官,亦序立阶下,肃揖,幕官不答礼。如时节、公参、差遣、辞见,行两拜礼,幕官拱手。凡子孙之于祖父母,每旦必诣前肃揖。若远出,隔旬日而见及节序、庆贺,皆四拜,余尊长亦然。若尊长之疏远者,行肃揖礼,远出隔旬日而见及节序、庆贺,止行两拜礼。凡民间平交者,亦如之,其不如仪者,以违制论。上谓礼部臣曰:“礼者,所以羙教化而定民志。成周设大司徒,以五礼防万之伪而教之中夫。制中莫如礼,脩政莫如礼,故有礼则治,无礼则乱。居家有礼,则长幼序而宗族和;朝廷有礼,则尊卑定而等威辨。元以夷变夏,民染其俗,先王之礼,几乎熄矣!而人情狙于浅近,未能猝变。今命尔稽考典礼,合于古而宜于今者,以颁布天下。俾习以成化,庶几复古之治也。”
壬子,以户部尚书徐本为浙江行省参政。
癸丑夜,有星青白色,起自太微垣中,西北行至西蕃外没。
乙卯,故元枢密同知别哥秃等率其家属来降,各献驼马。
诏庶民妇女袍衫,止以紫绿、桃红及诸浅淡颜色,其大红、鸦青、黄色悉禁勿用,带以蓝绢布为之。
丙辰,以刑部尚书李文谅为福建行省参政,工部尚书安然为山东行省参政,工部侍郎黄肃为本部尚书。
丁巳,前普定府同知安瓒叔阿查来朝,贡方物,赐安瓒文绮二匹,阿查衣一袭。
故元金筑安抚密定、程番安抚程谷英等来朝,贡马,诏赐文绮人三疋。
戊午,赐辽东诸卫指挥罗衣一袭,千户以下罗各一疋。
庚申,以礼部主事魏观为苏州府知府。
壬戌,置金筑、程番长官司,秩正六品,隶四川行省,以密定、程谷英等为长官,世袭其职。
夜,月食。
癸亥,以张遇林为应天府尹。
丁卯,都督蓝玉兵至土剌河,与王保保遇,击败其众,保保遁去。
戊辰夜,福建兴化府仙游县大水,民多溺死。
庚午,澧州洞蛮作乱,袭杀安福隘军民,守将讨平之。
辛未,礼部言:“周制,天子出入,条狼氏夹道,以辟止行人;汉制,则卤簿前驱,持弓以射窥者;唐、宋,清道幰弩,辟止行人,不许登高窥望,惟驾之人于仗外俯伏迎拜。今定拟车驾出入,有司肃清街道,官民不许开门观望行立,所在官员、父老合迎驾者于仗外,路右叩头俯伏,候车驾前行,方起。若遇驻跸之处,合迎驾之人行五拜礼,车驾行处有冲入仗内者绞,仗外五十步内观望者杖百。如于郊野外一时不能回避者俯伏,行立观望者杖百,典仗卫官故纵者同罪,失觉减二等。陈诉冤抑,仗外俯伏以听,如冲入仗内者如律。合迎车驾之人,仗外不俯伏者亦如律。车驾所至,凡文武官非近侍及宿卫、护驾而在五十步内者,依例俯伏,行立观望者如律。纵放牲畜突入仗内者,杖八十。凡皇城宿卫及在京守门官员、军士遇驾出入,执仗肃立,不须回避。其在外城镇守门官及士卒如遇车驾经行,则俯伏回避。”上可其议,命昭示中外,使不误犯。
壬申,罗罗斯宣慰安定来朝,赐绮六疋,纱衣、葛衣各一袭,通事衣有差。
癸酉,置靖州、武冈守御千户所。初,平章杨璟克广西,元武冈路总管舒时伟诣军门降,璟遣百户韩裔同时伟还,招集军民,驻守其地。至是,置千户所,以周顺为千户。
置钦州百户所。先是,征南将军廖永忠兵次横州,钦州土民黄谷瑞率众来降,遣还抚安其民,寻调雷州卫百户昌秀领兵守御。至是,命百户陈让、杨玉即其地立百户所,昌秀还雷州。
置胶州守御千户所。
都督佥事单发以罪黜为南宁卫指挥佥事。
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大雨,山水横溢,漂流庐舍。
是月,高丽国王王颛遣蜜直同知洪师范、郑梦周等奉表贺平夏,贡方物,且请遣子弟入太学。其词曰:“秉彝好德,无古今愚智之殊;用夏变夷,在礼乐诗书之习。故我东夷之人,自昔以来,皆遣子弟入太学,不惟知君臣父子之伦,亦且仰声明文物之盛。伏望皇仁察臣向化之诚,使互乡之童得齿虞庠之胄,不胜庆幸。”上顾谓中书省臣曰:“高丽欲遣子弟入学,此亦美事,但其涉海远来,离其父母,未免彼此怀思尔。中书宜令其国王与群下熟议之,为父兄者果愿遣弟子入学,为弟子者果听父兄之命,无所勉强,即遣使护送至京。或居一年,或半年,听其归省也。”
夏四月戊寅朔。
己卯,山东行省奏:“济南、莱州二府连年旱涝,伤禾麦,民食草实、树皮。”上曰:“山东之民,久罹兵祸,方底平定,又复频年艰食,何厄之甚也?古人云:‘匹夫匹妇,不获自尽。’若己推而内之沟中。今民若此,岂可坐视其毙乎?”即命于淮安运粟往赈之。
赐秦王樉、晋王 、今上苏州吴江县田各百顷,又以江西湖池鱼课岁米赐之,秦王九千二百石,晋王、今上各三千石。
乙酉,享太庙。
丁亥,以中书左司郎中吕本为刑部侍郎。
赐京民盐,户七斤。
夜有星如杯,青赤色,光润,自天市垣口起,后有三小星随之,东北入天市垣,至游气中没。
戊子,广东亡卒王福可等聚逋逃为盗,剽掠惠州海豊县。诏发广东卫兵讨捕之,斩首十五级,一百二十二人,获马二十三疋,其党遂平。
宣化盗起,劫掠南宁府。诏发广西官军讨之,斩首百余级,生擒二千八百余人,获马五十匹。初,南宁卫指挥佥事左君弼核民之无籍者为军,又纵所部军士入山伐木,民多惊扰,遂相构为盗。至是,讨平之。仍命大都督府按罪君弼而禁戢其卒。
庚寅,故元参政阿失宁自西蕃来降,贡马,以灌顶国师玉印来上,诏赐织金文绮。
丁酉,河州卫言:“乌思藏怕木竹巴,故元灌顶国师,章阳沙加,人所信服。今朵甘赏竺监藏与管兀儿相仇杀,朝廷若以章阳沙加招抚之,则朵甘必内附矣。”中书省以闻。诏章阳沙加仍灌顶国师之号,遣使赐玉印及彩叚表里,俾居报恩寺,化导其民。
戊戌,诏天下举行乡饮酒礼。上以海内晏安,思化民俗,以复于古,乃诏有司举行乡饮。于是礼部奏取仪礼及唐、宋之制,又采周官属民读法之旨,参定其仪。在内应天府及直隶府州县,每岁孟春正月、孟冬十月,有司与学官率士大夫之老者行之于学校;在外行省所属府州县,亦皆取法于京师,其民里社以百家为一会,粮长或里长主之,百人内以年最长者为正宾,余以序齿坐,每季行之于里中。大率皆本于正齿位之说,而宾兴贤能、春秋习射亦可通行焉。所用酒肴,毋致奢靡,若读律令,则以刑部所编申明戒谕书兼读之。其武职衙门、在内各卫亲军指挥使司及指挥使司,凡镇守军官,每月朔日亦以大都督府所编戒谕书率僚佐读之,如此则众皆知所警而不犯法矣。制曰:“可。”
广西浔州府天鸣、梧州府苍梧县、贺州、恭城、立山等县地震。
山西潞州黎城县大雷风雹。
己亥,礼部奏更定品官命妇冠服制度。一品命妇礼服,用山松特髻,翠松五株,金翟八,口衔珠结;正面,珠翠翟一,珠翠花四朵,珠翠云喜花三朵;后鬓,珠梭球一,珠翠飞翟一,珠翠梳四,金云头连三钗一,珠帘梳一,金簮二,珠梭环一双;大袖衫用真红色,霞帔、褙子俱用深青色,纻丝、绫、罗、纱随用,霞帔上施蹙金绣云霞翟文,钑花金坠子,褙子上施金绣云霞翟文。常服用珠翠庆云冠,珠翠翟三,金翟一,口衔珠结;鬓边珠翠花二,小珠翠梳一双,金云头连三钗一,金压鬓双头钗二,金脑梳一,金簮二,金脚珠翠佛面环一双,镯钏皆用金;长袄、长裙,各色贮丝、绫、罗、纱随用,长袄缘襈或紫或绿,上施蹙金绣云霞翟文;看带用红、绿、紫,上施蹙金绣云霞翟文;长裙横竖金绣缠枝花文。二品特髻上金翟七,口衔珠结,余同一品,常服亦与一品同。三品特髻上金孔雀六,口衔珠结,正面珠翠孔雀一,后鬓翠孔雀二,霞帔上施蹙金云霞孔雀文、钑花金坠子,褙子上施金绣云霞孔雀文,余同二品。常服,冠上珠翠孔雀三,金孔雀二,口衔珠结;长袄缘襈,看带或紫或绿,并绣云霞孔雀文;长裙横竖襕并绣缠枝花文,余同二品。四品特髻上金孔雀五,口衔珠结,余同三品,常服亦与三品同。五品特髻上银镀金鸳鸯四,口衔珠结,正面珠翠鸳鸯一,小珠铺翠云喜花三朵,后鬓翠鸳鸯二,银镀金云头连三钗一,小珠帘梳一,镀金银簮二,小珠梭环一双;霞帔上施绣云霞鸳鸯文,镀金银级花坠子,褙子上云霞鸳鸯文,余同四品;常服冠上小珠翠鸳鸯三,镀金银鸳鸯二,挑珠牌;鬓边小珠翠花二,朵云头连三钗一,梳一,压鬓双头钗二,镀金簮二,银脚珠翠佛面环一双,镯钏皆用银镀金;长袄缘襈绣云霞鸳鸯文,长裙横竖襕绣缠枝花文,余同四品。六品特髻上翠松三,株银镀金练鹊四,口衔珠结,正面银镀金练鹊一,小珠翠花四朵,后鬓翠梭球一,翠练鹊二,翠梳四,银云头连三钗一,珠缘翠帘梳一,银簮二;大袖衫绫、罗、 、绢随所用,霞帔施绣云霞练鹊文、钑花银坠子,褙子上施云霞练鹊文,余同五品;常服冠上镀金银练鹊三,又镀金银练鹊二,挑小珠牌,镯钏皆用银,长袄缘袄,看带或紫或绿,绣云霞练鹊文,长裙横竖襕绣缠枝花文,余同五品。七品礼服、常服俱同六品。其八品、九品礼服惟用大袖衫、霞帔、褙子,大衫同七品,霞帔上绣缠枝花,钑花银坠子,褙子上绣摘枝团花,通用小珠庆云冠;常服亦用小珠庆云冠,银间镀金银练鹊三,又银间镀金练鹊二,挑小珠牌,银间镀金云头连三钗一,银间镀金压鬓双头钗二,银间镀金脑梳一,银间镀金簮二;长袄缘襈,看带并绣缠枝花,余同七品。凡品官祖母及母与子孙同居亲弟侄妇女礼服,合依本官所居官职品级,通用漆纱珠翠庆云冠、大衫、霞帔、褙子缘襈袄裙,惟山松特髻止许受封诰敕者用之。品官次妻,许用本品珠翠庆云冠、褙子为礼服,销金阔领、长袄、长裙为常服。婢使人等绾高顶髻,用绢布狭领,长袄,长裙;小婢使绾双髻,用长袖、短衣、长裙。制曰:“可。”
庚子,故元赵王汪古图、左丞钱友德来降,燕山卫都指挥使司收集故元山后宜兴等州遗民为军,诏人给绵战袄一领、绵布一疋。
征南将军卫国公邓愈兵至澧州,遣营阳侯杨璟等讨散毛柿溪、赤溪、安福等三十九洞,平之。
盘顺元帅墨梢什用遣其弟万户墨西什用来朝,贡方物,纳元所授银印一、铜印六。诏赐墨梢什用文绮,墨西什用衣一袭,置盘顺长官司,以墨梢什用为长官。
酉阳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都元帅府元帅冉如彪遣其弟如喜来朝,贡方物。诏赐如彪文绮二疋,如喜衣一袭,置酉阳州,以如彪为知州。
乙巳,礼部言:“旧制以文武班资同者,武官居左,文官居右。今各行省掌印官秩从一品,都指挥使司掌印官秩正二品,凡公会行礼,宜以行省掌印官班首。”诏令行省未除从一品官者,其班首依品级行之。
五月丁未朔,上以辽东地寒,戍卒艰苦,命中书预以衣鞋三万往给之,仍以绵裘加赐将校。
庚戌,命各置斋戒牌。上谕中书省臣曰:“斋戒,古人所以致洁于鬼神也。朕于祭祀,每斋戒必尽其诚,不敢少有怠忽,尚虑诸司不能体此致斋之日,亵慢弗谨,虽幽有鬼神司察其罪,不若预为戒饬,使知所警。其命诸司,各置木牌,刻文其上曰‘国有常宪,神有鉴焉。’每遇祭祀则设之。”
辛亥,升骁骑右卫千户江文清为广武卫指挥佥事。文清以招集红罗山故元遗兵四千余人来降,故有是命。
壬子,大将军徐达兵至岭北,与虏战失利,歛兵守塞。
赐京卫将士平广西叛蛮还者文绮、帛各四百八十疋有奇,钱二千七十五万有奇。
癸丑,青州都指挥使司言:“青州军储,宜令商人于堰头、石辛纳米中盐,以省转输之费。”从之。
夜,中都皇城万岁山雨冰雹,大如弹丸。
乙卯,青州即墨县、莱州胶水县大风雨雹。
中书右丞建昌王溥遣人来言:“近督工取材木建昌蛇舌岩上,有衣黄衣者歌曰:‘龙蟠虎踞势岧峣,赤帝重兴胜六朝,八百年终王气复,重华从此继唐尧。’其声如钟歌,已忽不见。”上曰:“明理者,非神怪可惑;守正者,非谶纬可干。汉之文成五利,足以为戒,事涉妖妄,岂可信耶?”
丙辰,以将有事于方丘,赐陪祀官及乐舞生以下凡执事人明衣布。
上御斋室,谓省臣曰:“朕前数日,心中弗宁,夜不安寝,若有所警者,忽闻中都皇城万岁山雨雹甚大,其在是乎?据占书,冰雹乃兵象,宜遣人戒饬守御官,严加防护,以备不虞。”省台官因奏各州县冰雹伤禾稼,乌雀亦有死者。上曰:“汉宣帝及石勒时,亦有雨雹损禾稼、毙飞鸟事,人君能恐惧脩德,则天灾可弭。朕于此,敢不谨乎?”
戊午夏至,祭皇地祗于方丘。礼毕,驾还乾清宫。皇后妃嫔见。上曰:“方农时,天久不雨,秧苗尚未入土,朕恐民之失望也,甚忧之。汝等宜皆蔬食,自今日始,俟雨泽降,复常膳如故。”于是宫中自后妃而下皆蔬食。是夜,大雨,诘旦,水深尺余。皇后具冠服贺,且曰:“妾事陛下二十年,每见爱民之心拳拳于念虑之间。今兹天旱,陛下诚意所孚,天心感格,遂至雨泽之应,民得足食,妾敢进贺。”上曰:“人君所以餋民也,民与君同一体,民食有缺,吾心何安?幸上天垂念,获兹甘雨,吾何德以堪?皇后能同心忧勤,天下国家所赖也。”
己未,辰州卫指挥同知谷继先卒。诏有司护榇还葬六安,且遣官祭之曰:“朕起兵淮右,遂定江左,尔自宁国来事朕,擢授千夫长,俾守赣州,多效勤劳,遂命尔同知辰州武卫,控制蛮夷。曩闻尔得疾,即遣医治疗,岂期竟以此疾,乃殒其身?朕心恻然,今令尔妻子迎柩,还葬乡里,遣官以牲醴致奠。惟灵不昧,尚其享之。”
甲子,日中有黑子。
丁卯,倭夷寇海盐之澉浦,杀掠人民。
戊辰,命户部募商人于永平卫鸦红桥纳米中盐,淮盐,米一石五斗,浙盐,米一石三斗,山东盐,米二石,河涧盐,米六石。时纳哈出觇伺,欲挠边,故储偫,以俟征讨。
高丽、日本归所掠海滨男女七十八人,诏有司送还乡里。
故元沿海行枢密院同知叶延秀等来降。
是月,诏天下曰:“朕闻三皇立极,导民以时,庖厨、稼穑、衣服始制,民居舍焉;五帝之教以仁信,不过遵三皇之良规。盖未备之时,宜当时之君示其所以,天下从之。自周至汉、唐、宋,亦因时损益,国乃昌,民乃安。朕蒙皇天后土之恩,命统天下,祖宗之灵,百神护佑,得正帝位,已五年于兹。朕本布衣,失习圣书,况摧强抚顺二十有一年,常无宁居,纪纲粗立,故道未臻,民不见化,市乡里闾尚循元俗,天下大定,礼义风俗,可不正乎?兹有所示,谕尔臣民,曩者兵乱,人民流散,因而为人奴隶者,即日放还。士庶之家,毋收餋阉竖,其功臣不在此例。古者,邻保相助,患难相救,今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俟有余赡,然后偿还。孤寡残疾不能生理者,官为养赡,毋致失所。其有疾愈,愿占籍为民者,听乡党论齿,从古所尚。凡平居相见揖拜之礼,幼者先施,岁时燕会、坐次之列,长者居上,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乡饮之礼,所以明长幼,厚风俗,今废缺已久,宜令中书详定仪式,颁布遵守。婚姻,古之所重,近代以来,狃于习俗,专论聘财,有违典礼。丧事以哀为本,葬祭之具,称家有无,今富者奢侈,贫者假贷,务崇眩耀,又有惑于阴阳,停柩经年,以至暴露,宜令中书集议,颁示天下。四方既定,流民各归田里,其间有丁少田多者,不许仍前占据他人之业,若有丁众田少者,许于附近荒田内,官为验其丁力,给与耕种。中国衣冠,坏于胡俗,已尝考定品官、命妇冠服及士庶人衣巾、妇女服饰,行之中外,惟民间妇女首饰、衣服尚循旧习,宜令中书颁示定制,务复古典。僧道之教,以清净无为为本,往往斋荐之际,男女溷杂,饮酒食肉自恣,已令有司严加禁约。福建、两广等处豪强之家多以他人子阉割役使,名曰‘火者’,今后有犯者,以阉罪抵之,没官为奴。於戏!用夏变夷,风俗之所由厚;哀穷赈乏,仁政之所当施。因时制宜,与民更化,其臻礼义之风,永厎隆平之治。咨尔臣庶,体予至怀。”
骁骑、羽林、江阴诸卫火燔庐舍及官仓,死者凡十人。
猜你喜欢 卷十六 漢紀八·司马光 广西巡抚金奏折三条 一、雍正收用密亲王妃嫔的谣言·雍正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三·佚名 卷之九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九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二·佚名 一四一五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钦定兰州纪略卷五·阿桂 三国志补注卷五·杭世骏 卷三·司马迁 第七章 法国乐魁索城·林语堂 范延光传·欧阳修 歴代建元考卷四·钟渊映 卷七十三、预备立宪之宣示·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