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三

万历十七年七月丙午朔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侯李言恭吴继爵分献

○丁未升湖广按察使文作为云南右布政使广东左参政徐汝阳广西右参政徐汝翼各按察使汝阳福建汝翼本省

○己酉  仁孝文皇后忌辰遣侯常胤绪祭  长陵

○宣府地震越数日复震

○吏部推大理寺卿蹇达为户部左侍郎旨升孙丕扬为左以达右之

○补原任四川按察使麻永吉于湖广

○升狭西按察司副使余之祯为广东左参政长芦运盐使司运使李焘为广西右参政○原任太子少保南京吏部尚书袁洪愈卒洪愈吴县人嘉靖丙午举应天解元明年成进士授中书舍人选礼科给事中由藩臬入为太仆少卿礼吏二部尚书凡八迁皆南京当其为给事上疏言检讨梁绍儒奔走权要文选郎中白璧招权  官并论尚书万镗等不能表正  世庙为切责尚书侍郎下璧于狱而罢绍儒长南台有御史抗章忤旨代为申雪得不问橐无厚积为德于乡里乡之人尸而祝之其子治中一鹗蚤失官以贫死都御史周孔教抚吴中捐金葬之予谥安节则名副厥实云

○庚戌赐四辅臣及日讲官鲥鱼

○大学士申时行等言近日南京浙直等处俱遭大旱群情汹汹且南京军士骄悍成风近因放粮之时米色稍恶几至激变故今日所当亟处者南京仓粮是已宜敕南京户部将见在仓粮盘验足几年放支是否俱堪食用如有不堪作何区处预备至各处灾伤宜俟勘到之日覆请优恤

○是日  上谕户部朕闻南京地方荒旱军士贫苦见在仓粮足支几年如有不敷作何处补著南京户部会同科道查验计议具奏其各处灾伤候巡按御史勘到从优议恤务称朝廷悯念军民之意

○辛亥升卫辉府知府周思宸为狭西副使榆林兵备

○升临江府知府蔡斗移为长芦运盐使司运使

○  寿工就绪命管工尚宝司卿葛昕回司管事

○左都御史吴时来言士风偷薄长官以优容为盛德属官以偃蹇为风裁惟都察院<矢见>矩不大凌夷以故院臣有缺必求曾为御史者一人居之为其能持此<矢见>矩勿失也今王藩臣揭帖独不投堂若不一申则又安用南京都察院为哉乞严谕南京十三道恪守堂<矢见>一照北院将王藩臣量行罚治以重纲纪之司至于陈有年羔羊之节骨鲠之风表表士林定向既知其人能视其罢斥乎得旨夺潘臣俸二月又因吏部覆命定向供职如旧

○壬子应天巡抚周继以人言再疏求罢不许

○癸丑升巡抚福建右佥都御史周采为大理寺卿

○大学士王锡爵屡以母病乞归  上免留之再疏固请命其子扶侍还乡仍差官护送而从锡爵视事

○巡视京营给事中洪有复言勇士营官马临印烙时少二百二十五匹缘该营督自内监营官藉口恣为欺冒乞行处治章付兵部○乙卯先是礼部尚书朱赓丁内艰吏部推于慎行以代疏上不报又有荐迁谪科臣姜应麟部臣孙如法者吏部覆请亦不报许弘纲王孟煦二疏亦留中未发兵科给事中薛三才言此三事关大臣之擢用铨部之题覆言官之论劾于国体匪轻乞赐批决报闻

○南京御史刘寅言有司巧取民财以结纳过客善事上官徵收则先扣羡余支放则侵克钱粮批词滥及佐领两造俱罚爰赎种种吏弊乞严行参究得旨申饬抚按官开款禁革

○丙辰南京礼科给事中朱维藩言南京各卫军储有本折之分故支放亦有兼搭之令自万历十五年米价腾涌专放本色是一年而支两年之用矣所存几何况十五十六两年解者不及十三十七年犹未可知大都又视十六年而减耳南京内城三山门直溯江流舟船如织而今已湮塞各府仓粮悉由水道运进今尽失其旧舍舟而徒费不可言臣以为在仓粮则宜会计其数足支几年少则分投督催又不敷则于丰足处收籴在河渠则由城外以达城隅责成所司作速挑浚章下户工二部户覆各府未完粮未除见灾缓徵外余严督徵解工覆河渠淤塞责成都水司及应天府水利官查勘设处俱允

○戊午礼部尚书朱赓忧去以讲读劳准予其父母祭葬仍赐银币驰驿

○己未福建福州兴化浙江温州杭州绍兴皆地震

○大学士王锡爵辞免差官奉母留京从之○协理京营兵部左侍郎杨俊民言总协二臣部下摽兵数各五百欲于三备兵营内选增二千名共合一营训练从之

○庚申月食

○中元节遣侯郭大诚汤之诰伯王应龙方烨毛登刘应元卫国本吴国乾王学礼分祭  九陵伯张元善祭  景皇帝陵寝都指挥同知周清祭  哀冲  庄敬二太子坟

○乌思藏长河西鱼通宁远等处宣慰司各遣人贡方物赏赉如例

○辛酉火星顺行犯房宿第二星

○吏科都给事中陈与郊等奏荐原任江西巡抚陈有年原任顺天巡抚翟绣裳原任应天巡抚郭思极原任宁夏巡抚张九一原任江西巡抚马文炜当及时推用论劾柳州府知府沈淇南阳府知府林敬冕平凉府知府殷三礼巩昌府知府路楩所当议处吏部覆有年等遇缺推用淇三礼年老致仕敬冕楩不及改调报可

○壬戌三屯营地震越二日复震

○广西提学副使杨德政致仕调狭西按察司副使周思宸以代

○升云南右参政陆万垓为福建按察使

○升山东按察司使管辽东苑马寺事郝杰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湖广道御史王世扬等言大学士王锡爵累疏乞归朝廷日下留行之诏人臣日上去国之疏非所以明臣节也乞责以君臣大义不得动以母子为请报已有旨

○铸给管理延绥人路城堡铸换宣府在城同知关防各一颗

○河南巡抚周世选等言潞府应添各官房舍查景府旧构数少不备欲添至九百二十八间工部覆王府眷属仪卫司群牧所及教授等官系府僚正员委不容已其他职事委琐宜裁减于中酌量止将  潞王请免搭棚银一万三千六百九十余两尽数支用不得数外更加从之

○癸亥  成祖文皇帝忌辰遣侯徐文炜祭  长陵

○前太常寺卿陈于陛以原官起补

○刑部办事进士薛敷教上疏曰臣顷见左都御史吴时来欲申饬南台宪<矢见>其言专为耿定向而发必欲立仗稀鸣创一警百吁亦狡矣掌院者  陛下之掌院言官者  陛下之言官时来安得视友僚为重而视  陛下为轻耶往王事饶伸论及时来阿附栲之诏狱覊之编氓辛苦流离路人酸鼻向犹为已鸱张今乃代人狼噬虐焰方燃渐不可长使宪<矢见>果系当□何不白于班行杂乱之时土偶台卿椽曹柱史抑何悖也海瑞先朝遗直也房寰丑诋犹且包容定向何人敢妨言路为时来者不惟不能参驳反尔朋连无论愧古名臣即回想抗论严嵩一事有靦面目已大抵少年励志多思树立垂颓颜辄丧生平道心难固势利易迷习尚使然也即如一二辅臣阳托饮醇之名阴图登垄之实貌庆历之和气而掩其争齿贞观之协谋而讳其断平津曲学金陵险诐迩又故峻诸司共绳庶采九列之体貌崇而九重之聪明塞矣臣览古昔未闻豪右凌官阃戍压帅可与下僚忤长并者亦未闻引裾黼座借剑尚方反谓多言惑听者尔来习成机套变幻是非清议付之罔闻臣以为此曹不复有人心矣乞亟严党邪之禁更易两都台长以清首宪不然臣未知所税驾也○甲子大学士申时行等言今日发下文书有进士薛敷教一本此政体所关不敢不为  皇上明之  圣祖建立都御史及十三道御史御史出差回道俱听都御史考察明有堂属之分北京御史但有章疏本日即送堂官揭帖南京御史有疏三日后送堂官揭帖原系相沿旧<矢见>王藩臣不送揭帖于耿定向定向因而参劾乃科臣以为阻塞言路故吴时来因而申明臣等以堂属名分拟将藩臣罚俸二月今如薛敷教所言欲使臣等专抑大臣则岂敢哉臣等忝备弼臣不欲与新进小生分剖是非故拟从轻处分庶九卿大臣皆得安位行志而无知小臣尚可改过自新也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詹仰庇言臣闻薛敷教上疏日于朝房待旨不知其所言何事所论何人第对人言曰我欲去二三大臣耳以至六卿人自疑惑有注门籍不出者有避嫌不赴朝房者  圣明之世岂宜有此景象敷教初入仕籍摇乱国是望  皇上即从处分以正出位狂躁之罪得旨朝廷开言路正纪纲自有大体耿定向所论事情已有旨处分薛敷教新进小臣尚未谙练如何轻率妄言姑箸回籍省过三年于教职内叙用大臣共安心供职

○升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詹事府事于慎行为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吏部趋请者数矣给事中张应登洪有复以为言至是始下

○山东巡按傅好礼言接邸报原任泰安州同知张寿朋降永平府推官臣不胜骇异州同推官品级虽不同然推官委任职掌所关甚重州同何敢较低昂也寿朋原系部官京察浮躁降外又与本管乔同知彼此互殴裂冠碎衣其被降之由若此该部当有以辨之敢以名器私非人视谭柱调黄州喻均升副使殆有甚焉乞将寿朋罢斥益该司郎中谢廷采究处以儆将来庶大小臣工有所惩劝矣

○乙丑以原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沈一贯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时一贯在籍令抚按敦促前来

○湖广道御史林道楠言臣巡视库藏凡各省直解纳甲乙丙丁承运广积广盈广惠赃罚九库钱粮臣得而监收之有奸弊臣得而禁革之至若供用库酒醋局内官监乃苏松常嘉湖五府解纳白粮额派二十万石有奇虽不属臣监收而兼管挂号查核奸弊臣有责焉乃正耗之外又要加耗铺垫之外又要加银每一斛淋尖则多至斗余每一石折罚则多至三斗买御道有钱遮拦门官有钱大小呈样巡路探筒旗尉书办之勒取家人兵番之赫诈种种难以枚举臣因吊取万历九年题准<矢见>则米一石不过加耗五升耳今加至四斗五升米百石不过派铺垫脚价等银七八两耳今加至二十余两此白粮也自彼处运至京师率三石而致一石至京上纳而复遭此无端之需索若不设法禁止受累何穷乞令科道官会同监收查革诸弊仍乞命司礼监晓谕各监局内官将前项弊端尽行禁革其耗米铺垫务照先年题准则例不许加增违者参究得旨白粮解役苦累可悯各库局如有分外勒索者著司礼监查革○大学士许国言薛敷教论吴时来党护耿定向语侵辅臣极其诟诋新进小生未谙政体臣何庸于辩独念臣滥叨恩厚伴食有年而敷教又臣今春所举士也使其言是耶则臣之辅理为失职失职当罢即其言非耶则臣之贡举为非人非人亦当罢且臣宽厚不如时行直亮不如锡爵简重不如家屏而犬马之齿又长于三臣是三臣皆举其职原无可指摘而敷教所指臣实当之但平津曲学曾导謏阿世否金陵险诐曾改法害民否臣年六十有三老矣正敷教励志之日而臣愚颓颜之秋也并诸大臣谓无有人心臣窃耻之乞将臣屏归田里别求和而能争如韩范谋而能断如房壮者俾与三臣共事则后进之心服而尚言之风息矣旨慰留○左都御史吴时来闻言乞罢言不堪再进都察院者有八因力诋敷教及饶伸辈旨慰留

○丙寅宴乌思藏辅教等王遣来入贡国师琐喃远丹等四十员名如例

○督理易州山厂工部主事张新言易厂所司专为柴炭而设岁计柴价银三十余万两惟红萝大炭乃御前所用每岁该七十万斤本厂领价烧造此炭非杂本可烧止用三种曰青信曰白枣曰牛觔总谓之甲木尊其名也由柴荆六十里至金水口始有此木则所谓炮架藩篱正应禁者山厂以供应为急而边隘以边墙为重不若就厂后种植今有隙地九顷可种四万余株得以经久永赖章付部

○丁卯升广西按察司副使李熙为云南右佥政潞安府知府李杜为狭西按察司副使○刑部左侍郎何源卒源江西广昌县人前吏部尚书文渊刑部尚书乔新之后嘉靖己未进士授嘉兴知县靖江王盘游至浙所过驿骚时饥民待赈者数千人源令民哀噪求赈于王王遁去召为都水主事治吕梁调职方裁抑内竖不得典京营太和山提督不得行分守事历考功郎典甲戌计事以公虚称累升南京吏部侍郎改刑部右侍郎闻言乞休未几卒赠右都御史谥靖惠

○戊辰大学士申时行等言先是  圣谕以唐太宗魏徵五伦失一何取小节而掩大义思九经圣贤所作其可不知若大学衍义明修齐治平之道至于通鉴善恶得失有若明镜而照妍媸书经乃为君至要可先将礼记代贞观政要通鉴候书经完日读讲今秦誓已完应遵  圣谕将鉴书进讲臣等查得通鉴纂要一书乃  孝宗命阁臣纂辑以备进讲者臣等拟令讲官分撰讲章接续书经之后日每进览庶几可以知善恶得失之归鉴治乱兴亡之迹其于  圣学不无小补  旨俞其言

○国子监祭酒黄凤翔等言先是较刻十三经注疏已经陆续恭进顷  皇上罢去贞观政要进讲礼经臣等将礼记注疏再加繙阅则见有切于今要务者如曾子论孝则曰敬父母遗体见  圣躬之当珍护焉学记篇有云学然后知不足见  圣学之当缉熙为月令篇当以四时敷政法天行健见  圣政之当勤饬焉教世子篇有保傅之设齿学之仪见  皇储之当蚤建预教焉因将所刻装满以进报闻

○以蓟镇三屯车前营游击张守愚等各就近升调从督抚张国彦议也

○己巳狭西西宁地震○庚午吏部左侍郎赵焕以疾乞归许之

○直隶巡抚王之栋以病请告许之

○新选南京刑部主事蔡献臣请开张  圣德慎寝兴省药饵远声色薄滋味明诏视朝之期亲近耆硕屏去内诱而后建诸日讲次第举行不报

○升广西右参议杨佩训训为本省按察司副使

○改礼部员外郎董基为光禄寺寺丞

○辛未吏科左给事中彭国光请重南都诸臣之选吏部覆九卿缺南北互推科道果有风裁推升京缺报

○壬申山西道御史钟化民以  圣诞将临臣工毕集请及时朝讲不报○甲戌吏科都给事中陈与郊因薛敷教事上疏丑诋建言诸臣谓其击鼎司排宪职侵言路专为钓名躐住地旨是其言

○两广总督兵部右侍郎刘继文言雷廉东洋海面有乌料双桅广船联<舟宗>一百余只每犯杨梅断望一带禁池偷盗珠螺各寨哨官兵生擒贼犯一千一百二十一名斩级六十六颗请优叙效劳官员蒙赏赉有差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司马迁
  卷五十二·志第五·天文五·脱脱
  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张廷玉
  卷八·贾谊
  卷二·庞元英
  第九卷·况周颐
  九三五 军机大臣奏历次进呈文溯阁全书指出讹错处卽行挖补或换篇片·佚名
  绎史卷四十四之三·马骕
  顾恺之传·房玄龄
  松滋侯刘子房传·沈约
  掌禹锡传·脱脱
  ●皇朝通典卷八十七·佚名
  卷十六·雍正
  卷十三·佚名
  兪庆恩·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续编·卷一·沈瘦东

    作诗话有数难:夫古今文人,篇什鳞萃,然玄珠在握,动嗟赤水之遗;碧树周阿,或漏海人之网,此一难也。甄录人物,互有主张,是以韦縠选才,不钞老杜;房祺编集,独阙遗山。于是目论致疑,耳食见责,又一难也。"︳谟定命",辞固温雅;吉甫作颂,语亦清新。

  • 今传是楼诗话 一·王揖唐

    一、闽县何梅生(振岱),有《姑留稿》。听水、石遗、海藏诸老,称其能诗,清言见骨,戛戛独造,而又不失之艰涩,亦云难矣。《孤山独坐雪意甚足》云:“山孤有客兴徘徊,悄向幽亭藉绿苔。钟定声依无际水,诗成意在欲开梅。暮寒潜自湖

  • 赠克木·戴望舒

    我不懂别人为什么给那些星辰取一些它们不需要的名称,它们闲游在太空,无牵无挂,不了解我们,也不求闻达。记着天狼,海王,大熊……这一大堆,还有它们的成分,它们的方位,

  • 三集卷五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二古今体九十七首【乙酉十】八月朔日作秋仲每於此朔朝兹复临一天霁景朗万壑晓岚沈荷朶红将褪树隂翠尚森山田观銍艾勒马畅予心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伊犂河北旧有庙曰固尔扎都纲三层缭垣

  • 提要·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明诗综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明诗综一百卷国朝朱彞尊编彞尊有经义考已着録明之诗派始终三变洪武开国之初人心浑朴一洗元季之绮靡作者各抒所长无门户异同之见永乐以迄化

  • 第五十一回 失潼关哥舒翰丧师 驻马嵬杨贵妃陨命·蔡东藩

      却说玄宗因贵妃哀请,竟为所动,遂将亲征命令,停止不行。适监军宦官边令诚,自潼关回来,奏称封常清虚张贼势,摇动军心,高仙芝弃陕地数百里,且偷减军士粮赐,顿时恼动玄宗,即命令诚赍敕驰往,就军中立斩封高二人。看官阅过前回,应

  • 卷六十·佚名

    五月十六日(丁丑),福康安、鄂辉、魁伦、徐嗣曾同奏言:台湾戍兵向由内地各营分拨换班;但郡属厅、县地势广阔,生聚日繁,照额酌留一半即于本处募补,既免往来调换远涉海洋,而遇有戍兵缺出,随时即可补额,不致日久旷悬;闾里壮丁又得以食

  • 卷六上·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词林典故卷六上仪式仪以昭其文式以一其度官府是以有章也昔之志翰林者曰秩清曰地禁品流率贵於诸司则内而璅闼追趋外若班寮酬对有常制焉匪云被服声华良以修明礼法然或年载殊远节目罕得而详若其厘自圣朝悬为

  • 秦孝王杨俊传·魏徵

    秦孝王杨俊,字阿祗,高祖第三子。 开皇元年(581)立为秦王。 开皇二年春,授上柱国、河南道行台尚书令、洛州刺史,时年十二岁。 加授右武卫大将军,统领关东部队。 开皇三年,升任秦州总管,陇右的各州郡,都归他管。 杨俊仁恕慈爱,崇

  • 庞籍传·脱脱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为黄州司理参军,知州夏竦认为庞籍有宰相的才能,调任开封府兵曹参军,知府薛奎推荐庞籍为法曹。升任大理寺丞、知襄邑县。朝廷准备编修《天圣编敕》,庞籍任刑部详覆官。升为群牧判官,于是上言

  • 卷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六羣庙考太子庙 外戚庙 诸侯宗庙 大夫士庶家庙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九月临奠宣孝太子於熙春园建庙殿皇太子允恭諡宣孝既葬帝欲加以帝号问羣臣翰林修撰赵可对曰唐高宗追諡太子弘为孝

  • 卷六·俞皋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傳釋義大成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卷六  元 俞臯 撰文公【名興僖公子毋聲姜在位十八年子赤立公子遂殺赤及視而立其庶子倭是爲宣公諡法慈惠愛民忠信接禮曰文】【乙未】元年春王正月公即

  • 重刊圜悟禅师碧岩集疏·圆悟克勤

      雪窦颂古百则圜悟重下注脚。单示丛林。永垂宗旨经也。学人机锋捷出。大慧密室勘辨。知无实诣。毁梓不传权也。此书诸佛正眼列祖大机。两经钳锤。一无瑕颣。兹欲与大慧长书并驾。同圜悟心要兼行。揭杲日于迷途。指

  • 社 会 观·太虚

    此所谓社会,乃为最广义之社会,犹社会科学之所云社会。在人世、即人群之别名,非与政治、或经济、或国家等对称之名词,盖包括一切人类组织之全称也。始于个人而极于世界──全地球人类──,中间更约分有家族、党团──狭义之

  • 狩猎10小时·凡尔纳

    凡尔纳的短篇小说《狩猎10小时》发表于1882年。一个“新手”讲述自己的一次狩猎冒险经过。充满幽默和讽刺,令人啼笑皆非。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节惊险,充满奇特的偶合,再衬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种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 真与假·松本清张

    睡梦初醒,肢肌中只听得雨声滴答。睁开眼睛,屋子里有些阴暗。从二楼的窗子里望出去,那棵柿子树只看得见一个顶梢,茂盛的枝叶承着雨水,闪闪发光。

  • 黑蚂蚁·还珠楼主

    云南腾越西南,滇缅交界,重山峻岭绵亘杂沓,溪流泉瀑纵横交错。其中都是亘古无人的荒山野地,森林甚多,往往回环数百里不见天日。除却林中藏伏的各种毒蛇猛兽之外,更有许多奇奇怪怪的虫蚁,俱都凶毒已极,沼泽间的瘴气又重,休说孤身

  • 榕村语录·李光地

    三十卷。清李光地撰。是书为李之门人徐用锡及其孙清植所辑,为光地学术言论汇编。其中有光地所自记者,有子弟门人所记者,而以光地自记及清植记者为多,各注于诸条之后。书中经书总论与论 《四书》者八卷,论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