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野史无文卷十三

前朝鲁王以海监国于闽浙命延平王郑成功兵部尚书张煌言自闽海率师攻江宁府城纪略

百吉按:此文已见于本丛刊第一四二种张苍水诗文集,故删,惟录奈村农夫跋文于左:

康熙八年己酉,兵部张煌言来普陀后山买粮。有标下兵卒之降清朝者报之有司,发兵于僧舍执之,械之杭州城。督抚诸官劝之薙发,煌言但瞑目端坐,大骂浙闽总督赵廷臣等官。于九月初七日遇害,而面不变色,端坐受刑,口吟绝句二十首,浙人多传诵之。杭之士庶收其尸葬于西湖之上。奈村农夫浪游西湖,于戊辰年九月十三日登先生之墓拜焉。后于癸巳年五月十一日,奈村农夫至常熟县粮宪署中,会幕友张景龙者,名镳,钱塘人,乃玄箸先生之宗侄,得先生所著兵余零艹一帙,载诗文四百余章,假而录之以归,亦生平之大幸也。

答三省总督郎廷佐书

放歌

被执过故里

百吉按:上列文一篇、诗二首亦已见于张苍水诗文集,故皆删,录其为诗文集所遗者于左:

绝命词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属腥膻!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忠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青史传。

国亡家破复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尽鸱夷。

归隐

何事孤臣竟息机,鲁戈不复挽斜晖。到来晚节■〈斩上心下〉松柏,此去清风笑蕨薇。双鬓难容五岳往,一帆仍向十洲归。迭山迟死文山早,青史他年任是非。

临刑绝命词口占

成仁取义毕,今日九月七。

书斋联

虚怀揖当世英雄,但愿揭竿并起;

努力谢中原父老,还期卷土重来。  

猜你喜欢
  本纪第五 睿宗 玄宗·欧阳修
  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九·赵尔巽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四·杨仲良
  卷之一千三百三·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八十四·佚名
  第三一二红禀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八日一二一○四--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纪昀
  闲谈笔记·徐一士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司马迁
  张美传·脱脱
  刘台传·张廷玉
  杨文忠三録巻四·杨廷和
  卷十四户婚律·窦仪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刚中诗集附录·陈孚

    元史列传梁曾字贡父燕人祖守正父徳皆以曾贵赠安定郡公曾少好学日记书数千言中统四年以翰林学士承旨王鹗荐辟中书左三部令史三转为中书省掾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佩银符久之升员外郎十五年转同知广南西

  • 卷二百六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五顾况乌啼曲二首玉房掣锁声翻叶银箭添泉遶霜【一作霜遶】堞毕逋拨刺月【一作日】衔城八九雏飞其母惊此是天上老鵶鸣人间【一作我闻】老鵶无此声揺风杂佩耿

  • 第三十四回 序侯封优待萧丞相 定朝仪功出叔孙通·蔡东藩

      却说高祖诱执韩信,还至洛阳,乃大赦天下,颁发诏书。大夫田肯进贺道:“陛下得了韩信,又治秦中,秦地带河阻山,地势雄踞,东临诸侯,譬如高屋建瓴,由上向下,沛然莫御,所以秦得百二,二万人可当诸侯百万人。还有齐地,濒居海滨,东有瑯琊

  • 卷第一百四十六·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二〔起旃蒙作噩(乙酉),尽强圉大渊献(丁亥),凡

  • 卷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二十八 【起辛酉汉平帝元始元年○止甲申汉淮阳王更始二年】凡二十四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王莽以外戚簒汉一十四年依例降格附载淮阳王未成君故亦虚其天位至莽始建国之初所封王舜

  • 三六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查访《永乐大典》佚本·佚名

    三六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查访《永乐大典》佚本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大学士管两江总督高<晋>、浙江巡抚三<宝>,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奉上谕:【真按:刘统勋、高晋、三宝也。<>者凡例有,乃便读而

  • 提要·钱时

    【臣】等谨案两汉笔记十二卷宋钱时撰时有融堂书解已着録此书皆评论汉史嘉熈二年尝经奏进前有尚书省劄称十二卷与此本合叶盛水东日记以为不完之本非也其例以两汉书旧文为纲而各附论断于其下前一二卷颇染胡寅读史管见之

  • 卷五十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史记五十三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椽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

  •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佚名

    【提要】 苏秦一路宣扬他的合纵之道,对自己的政治主张充满了热情,有了这种巨大的热情和投入,他的说辞就有气势有力量,铺陈华丽、汪洋恣肆。他滔滔不绝的言论成为千年来中国人掌握、锤炼口才的典范。 【原文】 苏秦从燕之

  • 养吉斋丛录卷之一·吴振棫

    赐进士出身云贵总督翰林院编修臣吴振棫纂太宗以下支派称宗室,用黄带;其疏者,称觉罗,用红带。有获罪挑带、销除旗檔者,即古之削属籍也。有非宗族而赐姓者,如扈尔汉,姓佟佳氏,从其父扈喇虎率属来归,赐姓觉罗是也。又伊尔根觉罗、

  • 卷四·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四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君道四上徽宗论人君之要道三  李 朴臣闻天下有事不足忧无事深可畏人之情劳则思逸则肆故方其有事之时则忧懃恐惧之心能以危乱而至於治安及其无事之後则骄盈怠惰之气

  • 卷六·傅逊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属事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六   明 傅逊 撰伯楚灵王之乱昭公元年春楚公子围聘于郑 遂会于虢 令尹享赵孟赋大明之首章赵孟赋小宛之二章事毕赵孟谓叔向曰令尹自以为王矣何如对曰

  • 悼玉慧观居士并勉正信会员·太虚

    应勤勇精进佛教之新事业,以继续慧观居士之愿行,证法身无量寿,当处净土。

  • 答罗普悟问(五则)·太虚

    问一:自归依后即研究教理,尤与唯识之教契应。每日晨起静坐,调身、调息、调心者约三数年,近益勇于修证,于念佛、修密、参禅似均不大相应,于观照唯识及于四寻思、四如实智之观照确甚契应。惟友人多以念佛修密为可靠而相劝勉,余

  • 中国的僧教育应怎样·太虚

    ──二十七年春在汉藏教理院讲──  一  今天讲此题目,一、因前次考试院长戴季陶氏来山主荐班禅大师,曾恳切地对我谈过,他深信住持佛教必要有真正的出家僧众,因为佛法是要实行实证到的,不光是学理的研究。他很希望我能

  • 药师三昧行法序·天溪受登

    三昧。菩萨道之正行也。而复以忏法名者。岂律文忏净。为三昧之方便。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其名有以取之欤。余曰。忏法。非外方便也。明三昧之助也。夫三昧正行。通达实相。达实相者。是第一忏。众罪霜露。慧日消

  • 京口耆旧传·刘宰

    《京口耆旧传》9卷,南宋刘宰撰。刘宰,字平国,镇江金坛人,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他博学多识,熟知乡土前贤,宁宗嘉定七年(1214),镇江府教授卢宪奉知府史弥坚之命,准备重修郡志,卢宪本为台州人,对镇江先贤知之不多,他便请刘宰

  •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不可思议

    凡二卷。唐代不可思议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略称供养次第法疏、不思议疏。随文解释大日经疏卷七供养念诵三昧耶法门一卷五品。初揭七言四句之归敬颂,其次分为:述大意、说来由、释题目、随文解释等四门。撰者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