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禅 兵

禅与兵缀为一辞,其言吊诡,故未有也,然不足骇异。太虚曰:吾昔读庄子说剑篇而奇焉。程伊川睹临济、德山师道影,矍然曰:若非这个,定然作个渠魁!呜呼!此必有说也。作禅兵。

昔荀卿子议兵,本之儒术。吾宗明教师尝答问兵,其词甚美,曰:“发乎仁而止乎义,故相正而不相乱”,意犹荀卿也。而唐、宋宗乘师,则往往引兵说禅,廓落微淖,可神会不可思拟。然孙武子十三篇,真天下言兵之至精者。曰:“守如处女,出如脱兔”。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能此者兵之圣也。盖赴机先,人人虽有长技将失其用。然必养乎己者,至其量充塞与物为一而其效乃著。史称候景持剑逼梁武帝,自然心志枯竭,此其验者也。然凝矣未至乎化也。尽其妙者,非禅宗老古锥莫属。昔某王公诵普门品毕,问一禅师曰:“如何是漂堕罗刹鬼国”?禅师呵曰:“这奴才”!某怒形于面,禅师遽指云:“此之谓漂堕罗刹鬼国”。因其堕而堕之,可谓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也。故五通仙问佛,我五通,汝六通,如何那一通?佛呼仙人,仙人曰诺。佛曰:“汝问我那一通”。此皆先机以赴,得攻其不备之上乘者。一喝三日耳聋,岂欺人语哉?昔越女论剑曰:“妾非有所习,而忽然得之”。太虚曰:乌知此忽然得之者,乃至不忽然乎!禅宗喻之箭锋相值,非人巧所预。东坡曰:“钝根犹落箭锋机”,此机也。梵志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佛默然。梵志雀跃而去曰:“世尊大慈,开我迷云”。阿难问佛:“梵志得何道理”?佛曰:“如世良马见鞭影而疾驰”,后有鸟巢乃吹布毛以悟侍者。故疾视、作色、瞬目、扬眉,无往非杀机所寓,千载之下有闻之而丧身失命者,此也!“护生须是杀,杀尽方安居”。宗家活用在善用杀,浅尝而误施者,则有姚广孝、清世宗,而旁见于王介甫、王守仁。密宗亦密符禅机,楞严曰:“心持印咒,顾盼雄毅”。云门气宇如王、盖麻三斤、干屎橛、花药栏等句,即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也。是以发思巴佐成吉思汗,而兵力震欧亚。夫禅密之为功同,同乎一诚。中庸曰:“不诚无物”,此语足贞金石矣。饥而食,渴而饮,百姓由之而不觉,虽有微言妙语,不能使之忘食废饮。斯其故无他,亦诚乎饥渴而已矣。诚乎涅槃妙心者亦然,诚则凝,凝则一,一则化,臻乎化者,白云出谷,听物卷舒,古镜当台,随形好丑,是谓诚而明。惟其诚且明,故异饥渴饮食不觉也。而禅宗得之,称曰大机大用。其距斥罢软由心而相应乎身,乃有达磨之易筋经。龚定盦不知也,曰“授村童牧竖以禅语,俾讽诵谐熟无脱节,三日禅师满街矣”。斯语也,可以评六步禅、穿珠禅耳。设以拟古禅德,犹曰以胡孙冠尧舜之冠,服尧舜之服,即是为尧舜也。夫赵括非能读父书,马谡非不熟诵孙武子,然临之兵则何如乎?故曰:微言妙语,不能使人饥不食渴不饮。而禅宗喻之神庙泥马,叶公画龙。觉范见讥于灵源,汉月被诋于圆明,未尝尽枉也。或曰:姚广孝、雍正帝其至乎?曰:是亦不然,麒麟不伤虫蚁而好杀狮子,则以狮子为敌也。若夫勇之至者,天下无敌,俯视万物,犹麒麟于虫蚁也。然为我敌者,乃转在淫湎忧苦我者,于是反而自克也。自克而胜,则失其相待而万物与我为一,故释迦以大雄大力始,大慈大悲终。如若姚少师之忍鸷,清世宗之残刻,禅宗喻之镆耶斫土,明珠弹雀,腾笑于大方也久矣!其大机而现大用者,临济、德山而外,前有马祖、黄檗、赵洲,后有云门、大慧、紫柏。紫柏于己则得也,而以临济玄要比天台时教:谓魏无忌椎杀壬龁,能代领其十万之众者在乎兵符,而禅宗之纲宗则犹兵符也,其语不尽然。夫魏无忌能帅王龁之众者,尤在平日之威信;其能用之以救赵者,亦以其能兵。而兵符者,特临机一瞬之功耳。曰其效乃尽于此,则三峰派之末流,从此开已。禅书载有屠一日正游刃间,忽舍刀大笑,投僧伽蓝作沙门。嗣有款以日用事,即作持刀屠豕势,太虚曰:此其机括,与越女忽然得剑者无异。可以禅而兵,可以兵而禅,世有孙武子,其迎下风而拜曰俞。(见海刊一卷七期)


猜你喜欢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二十卷·佚名
  妙法蓮華經卷第五·欧阳竟无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佚名
  随喜功德品第六·佚名
  卷之九·佚名
  爾瞻禪師語錄敘·尔瞻达尊
  王法正理论·佚名
  摄大乘论本卷上·无著
  卷第二·佚名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十三·隐元
  第五卷·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唐慧琳
  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佚名
  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卷中·佚名
  卷第八(弥沙塞)·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五回 污吏害人心贪镪 烈女岂甘堕落尘·萧晶玉

    且说厨中馀火引着乱柴,刚及半夜,被风一吹,烘然着起。一丝风火勾天火,先着了门楣与窗棂。木架栋梁朝下坠,墙倒屋塌砖瓦崩。山摇地动乒乓响,惊醒了琼花与书童。主仆各自开门去,抬头一看把魂惊。进喜大叫众邻舍,快来

  • 第一回 坐北京正德临朝 夸大同江彬献谄·蒲松龄

    话说只为这件奇事,编了一部耍孩儿,虽则传流已久,各人唱的不同。待在下唱来,尊客休嫌污耳。 [耍孩儿]世事儿若循环,如今人不似前,新曲一年一遭换。银纽丝儿才丢下,后来兴起打枣杆,锁南枝半插罗江怨,又兴起正德嫖院,耍孩儿异样的

  • 卷三·贡奎

    ●钦定四库全书云林集卷三(元)贡奎 撰汉劒歌【为吴闲闲作】古劒粼粼一泓水高堂脱鞘神光起何年失势竟飞来风雨灵雌泣渊底自从掌握归仙人勾连铁鎻羁烟尘山石裂开鸣碧玉土华蚀尽浮苍鳞天官下勑百灵守呼吸云雷任駈走或云其

  • 列传第四十 萧察·令狐德棻

    萧察字理孙,兰陵人也,梁武帝之孙,昭明太子统之第三子。幼而好学,善属文,尤长佛义。特为梁武帝所嘉赏。梁普通六年,封曲江县公。中大通三年,进封岳阳郡王。历官宣惠将军,知石头戍事,琅邪、彭城二郡太守,东扬州刺史。初,昭明卒,梁武

  • 第九十九回 迫起兵李氏入关中 嘱献书矮奴死阙下·蔡东藩

      却说李密传檄四方,余盗响应,总道是唾手中原,可以应谶,偏偏天命所归,不属李密,却付诸太原留守李渊。渊奉炀帝敕旨,调兵击破甄翟儿,遂在太原镇守。会晋阳令刘文静,与李密素有婚谊,坐罪除名,囚系狱中。渊子世民,已随父至太原,与

  •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二·徐乾学

    宋纪四十二【起旃防大渊献正月尽柔兆困教六月凡一年有竒】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景祐二年春正月壬寅徙江东转运司蒋堂为淮南转运司兼发运司事堂在淮南嵗荐部吏二百员曰十得二三亦足报国矣 以度支

  • 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五百二十四·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十二月庚戌。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己卯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东事日急请先整军节饷以备防守摺片两件。着袁世凯妥筹办理。又

  • 前言·缪荃孙

    六朝以来,江苏向为我国经济富庶、文化昌明之地,人文荟萃,典籍浩繁。全省地方志乘在我国现存的8000余种地方志籍中,约占十分之一,有800多种,亦不乏名家名志。但从清乾隆元年(1736)综括江苏、安徽两省地方历史的《江南通志》之

  • 张孝杰传·脱脱

    张孝杰,建州永霸县人。家境贫穷,好学。重熙二十四年(1055),擢拔进士第一。清宁年间,累迁为枢密直学士。咸雍初,因误奏事情获罪,出贬为惠州刺史。不久召回恢复原职,兼知户部司事。三年(1057),任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加工部侍郎

  • 卷十一·彭百川

    <史部,杂史类,太平治迹统类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十一宋 彭百川 撰嘉佑建储之议皇佑三年十一月乙亥朔戊寅保庆皇后崩始上起居饮食后必与之俱所以拥卫扶持恩意勤备性慈仁谦冲寡过帝尝召其妷永节永德见禁中欲受

  • 提要·吕柟

    【臣】等谨案周子抄释二卷明吕柟撰柟有泾野经说别着録宋五子惟周子著书最少而诸儒辨论则惟周子之书最多无极太极之说朱陆两家龂龂相规至今五六百年不能归一太极图说与通书表里之说元何虚中至特着一书辨此一语论者亦

  • 卷八·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录卷八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公冶长子谓公冶长章总防 张彦陵曰按此章只重表两贤之素行择配意只带言 徐自溟曰谓长只云可妻也缧絏之事特为他作一解终未实言其可取之实谓容只谅其不废及免罪亦

  • 仪礼商原序·万斯太

    今之世有经济之学有禅之学有诗赋之学有四六之学有刑名之学有举业之学而性命之学则未之见也独孜孜于经学者吾见充宗万子万子于礼经专志殚精者数十年矣有所着尺许为囘禄所忌失去而万子益自喜不衰其所爬罗剔抉颇能见先

  • 佛说宝雨经卷第七·佚名

    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而得空性。何等为十。一者能知力空性。二者能知无畏空性。三者能知不共法空性。四者能知戒蕴空性。五者能知三摩地空性。六者能知般若空性。七者能知解脱蕴空性。八者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卷第三·佚名

        三宝尊菩萨造    大域龙菩萨造本论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所言四种清净者。一自性清净。二离垢清净。三所缘清净。四平等清净。初自性清净者。即是无

  •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卷第一·佚名

        宋契丹国师中天竺摩竭陀国三藏法师慈贤译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于华林园中饮食讫跏趺而坐。时有弥勒菩萨等。白佛言世尊我等虽闻三乘甚深妙法。我有少疑欲当启问世尊。此法门外更有法不。世尊告曰善哉善哉。

  • 洪范统一·赵善湘

    一卷。宋赵善湘(生卒年不详)撰。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五世孙。南宋经学家。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封文水郡公,赠少师。绍定中,李全进犯淮东,善湘以江淮制置使讨之,屡建战功,《宋史》有传。所着除《洪范统一》之外,尚有《周易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