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28.刘裕摆却月阵

晋安帝复位后,刘裕掌握了东晋大权。刘裕本来是个出身贫苦的小军官,在士族中没有什么地位。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决定发动北伐。

公元409年,刘裕从建康出发,先出兵包围了南燕(十六国之一)的国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南燕的国主慕容超着急了,向后秦讨救兵。

当时,后秦在北方是个比较大的国家。后秦国主姚兴派使者到晋军大营去见刘裕,说:“燕国和我们秦国是友好邻国。我们已派出十万大军驻扎在洛阳。你们一定要逼燕国,我们不会坐视不救。”

刘裕听了使者这番威胁的话,冷笑一声说:“你回去告诉姚兴。我本来打算灭掉燕国之后,休整三年再来消灭你们。现在既然你们愿意送上门来,那就来吧!”

使者走了以后,有人对刘裕说:“您这样回答他,只怕激怒了姚兴。如果秦兵真的来攻,我们怎么对付?”

刘裕泰然说:“你就不懂得这个理儿。俗话说:‘兵贵神速’,他们如果真的要出兵,就会偷偷出兵,何必先派人来通知呢?这完全是姚兴虚张声势,吓唬我们。我看自己也顾不过来,哪有什么能力救人呢。”

不出刘裕所料,那时候后秦正跟另一个小国夏国互相攻打,还打了败仗,更谈不上出兵救南燕。没有多久,刘裕就把南燕消灭了。

过了几年,刘裕平定了南方的割据力量,再一次北伐,进攻后秦。他派大将王镇恶、檀道济带领步兵,从淮河一带出兵向洛阳方向进攻,自己亲自率领水军沿着黄河进军。

那时候,北方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开始强大起来,它的势力已经发展到黄河北岸。北魏在北岸集结了十万大军,威胁晋军。刘裕的水军沿着黄河前进,有时风猛水急,晋军的船只被水冲到北岸,就受到魏兵的攻击。

刘裕派水军上北岸去打魏军,魏兵就逃,等晋军回到船上,他们又在北岸骚扰,弄得晋军来回奔跑,没法顺利进兵。

刘裕派了一个将军带了七百兵士、一百辆兵车登上北岸,沿岸摆开一个半圆形的阵势,两翼紧紧靠着河岸,中间鼓出,当中的一辆兵车上竖了一根白羽毛。因为这种布阵形状像个月钩,所以名叫“却月阵”。

魏兵远远观察着晋军的布阵,不懂是什么意思,也没有敢动。

一会儿,只见晋军中间车上有人举起白羽毛,两侧就涌出了二千名兵士,带着一百张大弓,奔向兵车。

魏兵看看这个阵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就集中三万骑兵向河岸猛攻晋阵。晋阵上一百辆兵车上的弓箭齐发,仍旧挡不住魏兵。

没料到晋军在却月阵后面,另外布置好一千多支长矛,装在大弓上。这种长矛约有三四尺长,矛头特别锋利。魏兵正向晋军猛攻的时候,晋军兵士们就用大铁锤敲动大弓,那长矛往魏军飞去,每支长矛就能射杀魏兵三四个,三万名魏兵一下子就被射死了好几千。其他魏兵不知道晋军阵后还有多少这种武器,吓得抱头乱窜,全线崩溃。晋军又乘胜追击,杀死了大批魏兵。

刘裕打退魏军,打通了沿黄河西进的道路,顺利西进。那时候,王镇恶和檀道济带领的步兵,已经攻下洛阳,在潼关和刘裕水军会师。接着刘裕派王镇恶攻下长安,灭了后秦。

刘裕灭了后秦,把他一个十二岁的儿子和王镇恶留在长安,自己带兵回南方。

过了几年,晋安帝死去,刘裕认为时机成熟,就派人劝说刚刚即位的晋恭帝让位。公元420年,刘裕即位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这就是宋武帝。东晋王朝在南方统治了一百零四年,到这时候灭亡了。

猜你喜欢
  贡赋第三十三·吴兢
  卷十七 后赵录七·崔鸿
  卷第二·一然
  资政要览·顺治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六十一·徐乾学
  卷六·汉·蒋一葵
  卷二·陈继儒
  卷之三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九·佚名
  提要·刘时举
  第四卷 运河下·缪荃孙
  列传卷第三十八 高丽史一百二十五·郑麟趾
  三十二、父亲逝世之年·包天笑
  马得臣传·脱脱
  晋纪十二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年(丁丑、317)·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益·唐圭璋

      宋人名吴益者甚多,不知此吴益为何人。   玉楼春   寿尊长   玉楼春信梅传早。三八芳辰阳复后。称觞喜对一椿高,莱庭双桂森兰茂。   惭无好语为公寿。富贵荣华公自有,请歌诗雅祝遐龄,永如松柏如山阜。

  • 卷八·杨慎

      ○蚌盘  “金翠丝簧略不舒,蚌盘清宴意何如。岂知三阁繁华主,解为君王妙破除。”孙元晏有咏史百首,胡曾汪遵之比也,惟此一首,差强人意。  ○桃花诗  唐自贞观至景龙,诗人之作,尽是应制。命题既同,体制复一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佚名

    卷五   康熙十三年四月丙申,谕诸将帅防御机宜。时奉使云南侍郎哲勒肯等还至武昌携有吴三桂奏章,将军尼雅翰疏闻。上谕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将军尼雅翰、瓦尔喀、赫业、副都统根特巴图鲁、席布及平南王尚可喜、总督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中兴小纪卷二十四·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八年【嵗在戊午】春正月言者请今后从官作守不许冲见任人壬辰宰执奏事赵鼎曰祖宗以来侍从官如此上曰若遇从官无异庶官遇宰执无异从官则非朝廷之体陈与义曰人臣何有重轻但堂陛之势不得不存秦桧曰严堂陛

  • 第十节会·佚名

    第一诉状及批具结状,本城内民人张连才,为受罄空,情惨莫何事。切才父、子老实愚蠢,耕农为活,缘因母卢氏在日,权理家务,并做生理之时,才母前于壬午间,曾招集一会,共二十人,每份银四元,得银七十六元。续因会友已得去者侥吞抗交,故无可

  • 一一五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将四库全书底本汇交翰林院收贮折·佚名

    一一五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将四库全书底本汇交翰林院收贮折乾隆五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臣永瑢等谨奏,为酌定存贮四库全书底本事。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九日钦奉谕旨:前经降旨,各省藏书家所呈书籍,于办毕后卽行发还。至督

  • 谢瑜传·张廷玉

    谢瑜,字如卿,上虞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由南京御史改任北方的京师御史。十九年正月,礼部尚书严嵩多次被弹劾请求离去,皇帝安慰他并留用他。谢瑜说“:严嵩矫饰浮词,欺君罔上,钳制言官。而且引证明堂大礼、南巡盛事为解,说

  • 职官二·徐松

    门下省【宋会要】门下省侍中、侍郎、给事中领本省事,阙则谏、舍权判。掌供御宝、大朝会位版、赞拜、拜表、宣黄、外官及流外较考、诸司附奏挟名、年满斋郎转补、选人过门押定、覆(奉)[奏]文武官(毋)[母]妻叙封、覆麻、

  • 第四十七卦:《困卦》·佚名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白话】《困卦》象征困顿:亨通;占卜结果表明,神通广大的大人物可以获得吉祥,没有灾祸;此时许下的诺言很难令人相信。《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白话】《象辞》说:《困

  • 卷二·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二邳州知州王植撰参两篇第二大全此篇论天地阴阳常变之道愚按此篇凡二十二节首七节皆论天地之道日质本阴以下七节皆言日月之行阳之德四节皆言阴阳之理火日外光四节言五行与水火之质性篇中推论天

  • 兵令下第二十四·尉缭

    本篇论述战场纪律。它主张用严法重刑、连保连坐以及株连家族等手段,来防止士卒逃亡,迫使他们服从命令,驱使他们奋勇作战。95、诸去大军,为前御之备者,边县列侯,各相去三五里。闻大军,为前御之备。战则皆禁行,所以安内也。[译

  •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义品亲闻记·太虚

      ──十一年秋在武昌佛学院讲──   悬论    一 释题目    二 明殊胜    三 辨传译   解文    甲一 略标释     乙一 略标真实      丙一 标二真实      丙二 标四

  • 卷第十一(译经齐梁周)·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十一(译经齐梁周)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齐梁及周帝代录者。此相因修交禅主也。萧道成。临沂人。受宋禅称齐。仍都建康。建元中安成有野火洞泽焚烬。唯数丈地草独不然。往视其中得一金像。灵瑞既

  • 卷之五·佚名

    径石滴乳集卷之五清嗣祖沙门江州真在编嗣法门人齐安机云续径山下第十五世普明用禅师法嗣建宁府紫云峰衡石悟钧禅师。钱塘潘氏子。幼而颕悟。慧性不凡。总角时。矢志出尘。二十受具。即徧历诸方。虽有所契。终不自诺。

  • 浮沚集·周行己

    南宋哲学家周行己著。陈振孙收编时有集十六卷,后集三卷,共十九卷。集久失传,从《永乐大典》所载,搜罗排比,共得九卷。诗二卷,文七卷。行己之学源于程颐,故集中在理气关系上有所反映。认为万物皆有太极,皆有两仪。太极

  • 双溪集·苏籀

    诗文别集。宋苏籀撰。十六卷。籀字仲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辙之孙,迟之子,南渡后居婺州,官至监丞。是集为淳熙十六年(1189),其孙诩所辑编,卷一至五为诸体诗三百二十首,卷六为赋八首,卷七为表二十六篇,卷八为书十一

  • 入法界体性经·佚名

    一卷,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佛,住于宝积三昧,说法界之义。佛在耆阇崛山。文殊师利立佛门外,佛命之入。问佛住何三昧?佛言,宝积三昧。乃至种种问答,明法界义。舍利弗复与文殊问答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