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汉

【世祖秀】  〔字文叔。生时,有嘉禾一茎九穗之瑞,故名。王莽改货曰货泉,人以其字为“白水真人,”帝竟从南阳白水乡起。〕

王莽末,汉兵起舂陵,戴侯曾孙玄在平林兵中,号更始将军,以世祖行大司马事,后更始委政于赵萌,所授官爵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长安中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由是关中离心,四海怨叛。时成纪隗嚣起兵应汉,更始征至长安,逃归天水。嚣少病蹇,天水童谣曰:“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后嚣意稍广,欲为天子,遂被灭。(吴门,冀郭门名也。缇群,山名。)

更始时,南阳有童谣曰:“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是时更始在长安,世祖为大司马,平定河北。更始大臣并僭专权,故谣妖作也。后更始遂为赤眉所杀,世祖自河北兴。

世祖建武六年,蜀中童谣曰:“黄牛白腹,五铢当复。”是时,公孙述僭号于蜀,时人窃言,王莽称黄,述欲继之,故称白。五铢,汉家货,明当复也。述遂诛灭。

【郭况】  〔郭皇后弟也。世祖数幸其第,赏赐金帛,丰盛莫比,京师号况家为金穴。〕

郭况累金数亿,错杂宝以饰台榭,悬明珠于四垂,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日。里语曰:“洛阳多钱郭氏室,夜日昼星富无匹。”

【阴长生】  〔阴皇后亲属。从马明生学度世之道,后于丰都山中白日升天。长生尝裂黄表写《丹经》,一通封以文石之函,著嵩高山;一通封以黄金之函,著华山;一通封以白银之函,著蜀绥山。今丰都山仙都观西壁有天成四年人书长生古诗三章。〕

阴真人《炼丹歌》曰:“有物有物,可大可久。采乎蚕食之前,用乎火化之后,成汤自上而临下,夸父处中而见受。气应朝光,功参夜漏。白英聚而雪惭,黄酥凝而金丑。转制不已,神趣鬼骤。金欤玉欤?天年上寿。无著于文,诀文在口。”

【马援】  〔字文渊,初字客卿。援幼而岐嶷,兄甚奇之,以为将相器,故以客卿字焉。明德皇后,援女也。建武中,选入太子宫,时年十三,为贵人,明帝即位,立为后。〕

建武间,马援拜伏波将军,征交趾,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十八年军至,始平之,封新息侯。后武陵蛮寇临沅,援请行。援门生袁寄生善吹笛,援作《武溪深行》以和之,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能临。嗟哉武溪兮多毒淫。”军至壶头,不利,卒军中。

明德皇后美于色,厚于德,帝用嘉之。尝从观画,过舜庙,见娥皇,女英,帝指之戏后曰:“恨不得如此者为妃。”又前见陶唐像,后指尧曰:“嗟乎!群臣百僚,恨不得如此者为君。”帝顾而笑。

马后履行节俭,事从简约。马廖虑以美业难终,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曰:“《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戏,有切事实。”后深纳之。

【张堪】  〔字君游。少时志美行励,号曰“圣童”。为光禄大夫,数谏。堪乘白马,光武每有异政,辄曰:“白马生且复谏矣。”在渔阳八年,妻子寒素如一日,与同里朱晖善,以妻子托。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自往候视,厚赈给之。〕

建武中,张堪为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性歌之曰:“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建武中,朱晖再迁临淮太守,好节概,有所拔用,皆厉行士。诸报怨以义犯,率皆为求其理,多得生济;其不义之囚,即时僵仆。吏人畏爱,为之歌曰:“疆直自遂,南阳朱季。吏畏其威,民怀其惠。”

【樊晔】。〕

建武中,樊晔为天水太守,政严猛,好申、韩法,善恶立断,人有犯其禁者,率不生出狱,吏人及羌胡畏之,道不拾遗,商旅委钱物于道旁,曰:“以付樊父。”后还其物如故。凉州为之语曰:“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大笑期必死,忿怒或见置。嗟我樊府君,安可再遭值?”(叶)

【戴凭】。〕

建武中,戴凭征博士,诏公卿大会,群臣皆就席,凭独立,世祖问其意,对曰:“博士说经皆不如臣,而坐居臣上,是以不得就席。”帝令与诸儒难说,帝善之。后正旦朝贺,令群臣说经,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京师语曰:“说不穷,载侍中。”

【明帝庄】  〔初名阳,封东海王。〕

永平中,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帝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始通博南山,度兰仓水,行者苦之,作歌曰:“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度兰仓,为它人。”

帝既通博南,益州刺史朱黼宣示汉德,威怀远夷,白狼王唐{艹取}等慕化归义,作诗三章。有犍为郡掾田恭译其辞语,黼令从事李陵与恭护送诣阙。《远夷乐德诗》曰:“提官隗构(大汉是治),魏冒逾糟(与天合意)。罔译刘脾(吏译平端),旁莫支留(不从我来)。征衣随旅(闻风向化),知唐桑艾(所见奇异)。邪毗纟甚纟甫(多赐缯布),推潭仆远(甘美酒食)。拓拒苏使(昌乐肉飞),局后仍离(屈申悉备)。偻让龙洞(蛮夷贫薄),莫支度由(无所报嗣)。阳雒僧鳞(愿主长寿),莫稚角存(子孙昌炽)。”《远夷慕德诗》曰:“偻让皮尼,(蛮夷所处)且交陵悟。(日入之部)绳动随旅(慕义向化),路旦东雒(归日出主)。圣德渡诺(圣德深恩),魏菌度洗(与人富厚)。综邪流藩(冬多霜雪),作邪寻螺(夏多和雨)。藐浔泸漓(寒温时适),菌补邪推(部人多有)。辟危归险(涉危历险),莫受万柳(不远万里)。术叠附德(去俗归德),仍路孳摸(心归慈母)。”《远夷怀德诗》曰:“荒服之仪(荒服之外),犁籍怜怜(士地尧角)。阻苏邪犁(食肉衣皮),莫砀粗沭(不见盐谷)。罔译传微(吏译传风),是汉夜拒(大汉安乐)。从优路仁(携负归仁),雷折险龙(触冒险狭)。伦狼藏幢(高山岐峻),扶路侧禄(绿崖石)。息洛服淫(木薄发家),理沥髭雒(百宿到洛)。捕茝菌毗(父子同赐),怀藁匹漏(怀抱匹帛)。传室呼敕(传告种人),陵阳臣仆(长愿臣仆)。”帝嘉之,事下史官,录其诗焉。

【周泽】  〔字稚都,安丘人。少习《公羊严氏春秋》。隐居教授,学徒数百人。〕

周泽,永平中为太常,恒斋,其妻怜其年老疲病,窥内问之,泽大怒,以为干斋,掾吏叩头争之,不听,遂收送诏狱,并自劾。论者非其激,发谚曰:“居世不谐,叶奚为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叶)。一日不斋醉如泥。既作事,复低迷。”

【廉范】  〔字叔度。〕

建初中,廉范为蜀郡太守。成都民物阜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前令,但严使储水,百姓以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昔无襦,今五挎。”

【黄香】  〔字文强,江夏人。肃宗诏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

黄香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叶),江夏黄童。”

黄香有奴,号髯奴。常有辞责其须曰:“我观人须,长而复黑,冉弱而调。离离若绿坡之竹,郁郁若春田之苗。因风披靡,随风飘摇。尔乃附以丰颐,表以娥眉,发以素颜,呈以妍姿。约之以绁线,润之以芳脂。莘莘翼翼,靡靡纟委纟委。振之发,<黑勿>若玄圭之垂。于是摇须奋髭,则论说唐、虞;鼓动鬣,则研核否臧。内肓瑰形,外阐宫商。相如以之闲都,颛孙以之堂堂,岂若子髯,既乱且赭!枯搞秃瘁,劬劳辛苦。污垢流离,污秽泥土。伧嗫穰需,与尘为侣。无素颜可依,无丰顺可怙。动则困于灭,静则窘于囚虏。薄命为髭,正著子颐。为此不能庇其四体,为智不能饰其形骸。癞须瘦面,常如死灰。曾不如犬羊之毛尾,狐狸之毫牦。为子须者,不亦难乎!”

【梁鸿】  〔字伯鸾,后易姓运期,名曜,字侯光。鸿少孤,尚节,尝独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斧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然之。同郡孟氏,其女名光,状貌丑而黑,力能举石臼,择而不嫁,至年三十。鸿闻,聘之。光每具食,举案齐眉。〕

梁鸿与妻子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自娱。慕前世高士,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歌》曰:“陟彼北邙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肃宗闻而悲之,求鸿不得。

梁鸿久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将行,作诗曰:“逝旧邦兮遐征,将遥集兮东南。心忄怛兮伤悴,志菲菲兮升降。欲乘策兮纵迈,疾吾俗兮作谗。竞举枉兮措直,咸先佞兮延延。固靡惭兮独建,冀异州兮尚贤。聊逍遥兮遨嬉,缵仲尼兮周流。倘云睹兮我悦,遂舍车兮即浮。过季礼兮延陵,求鲁连兮海隅。虽不察兮光貌,幸神灵兮与休。惟季春兮华阜,麦含英兮方秀。哀茂时兮逾迈,愍芳香兮日臭。悼我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口嚣嚣兮余讪,嗟忄匡忄匡兮谁留?”及抵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潜匿著书十余篇。卒,伯通为求葬地于要离冢傍,曰:“要离节士,伯鸾清高,可令之相近。”

初,鸿友人京兆高恢少好老子,隐于华阴山中,及鸿东游,思恢,作诗曰:“鸟嘤嘤兮友之期,念高子兮仆怀思,相念恢兮爰集兹。”二人遂不复相见。恢亦高抗,终身不仕。(鸿在吴依奉伯通。《高士传》高恢,字伯通。恐是皋、高同音,而伯通同字也。)

【桓ら】  〔字元龙,沛郡龙亢人。荣曾孙。〕

桓ら年十二,在伯父桓焉坐,焉告客曰:“此吾弟子,有异材,殊能作诗赋。”客乃作诗示ら曰:“甘罗十二,杨乌九龄。昔有二子,今则桓生。”ら即应声答曰:“邈矣甘罗,超等绝伦。伊彼杨乌,命世称贤。嗟予蠢弱,殊才伟年。仰惭二子,俯愧过言。”

【班固】  〔字孟坚。和帝时,以窦宪宾客收捕,死狱中。所著《汉书》未就,诏固女弟昭踵成之。昭适曹氏,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班孟坚《白雉诗》曰:“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发皓羽兮奋翘英,容洁朗兮于纯精。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

曹大家《针缕赋》曰:“熔秋金之刚精,形微纱而直端。性通远而渐进,博庶物而一贯。惟针缕之列迹,信广博而无原。退逶迤以补过,似素丝之羔羊。何斗筲之足,咸勒石而升堂。”

【张霸】  〔字伯饶,数岁知孝让,号张曾子。〕

永元中,张霸为会稽太守。时贼未解,郡界不宁,乃移书开购,明用信赏,贼遂束手归附,不烦士卒之力。童谣歌曰:“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

【吴资】  〔字元约,太山人。〕

永建中,吴资为巴郡太守,屡获丰年,人歌之曰《吴资》,其辞曰:“习习晨风动,澍雨润禾苗。我后恤时务,我人以优饶。”及资迁去,人思资,又歌曰《吴资》,其辞曰:“望远忽不见,惆怅当徘徊。恩泽实难忘,悠悠心永怀。”

【张衡】  〔字平子,南阳人。作《二京赋》,十年乃成。衡死日,蔡邕母始怀孕,二人才貌甚相类,人云邕是衡后身。〕

阳嘉中,张平子迁侍中,宦官惧其毁己,共谗之,出为河间王相。时天下渐弊,郁郁不得志,乃为《四愁诗》。一思曰:“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二思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三思曰:“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衤詹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四思曰:“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氛氛,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张衡《定情歌》曰:“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秋为期兮时已征,思美人兮愁屏营。”

张衡《同声歌》曰:“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思为莞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猜你喜欢
  第十四回 六国人并楚汉起义争衡·黄士衡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佚名
  卷之九百三十·佚名
  卷之六百五十·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五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佚名
  ◎政治刷新旧绅士谤言四起·宣南吏隐
  六三 江苏巡抚萨载奏呈苏州书局续购遗书目录并仍令委员随处谘访佚书折·佚名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録卷八·佚名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司马迁
  薛瞮传·李延寿
  洪天锡传·脱脱
  卷九十五·佚名
  初版自序·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李渔

    笠翁之著述愈出而愈奇,笠翁之心思愈变而愈巧。读至《巧团圆》一剧,而事之奇观止矣,文章之巧亦观止矣!笔笔性灵,言言精髓。吐人不能吐之句,用人不敢用之字;摹人欲摹而摹不出之情,绘人争绘而绘不工之态。然此非自笠翁始也。古来

  • 卷一·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白香山诗集卷一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一【讽谕古调诗五言凡六十四首】贺雨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遂下罪已诏殷勤制【一作告】万邦帝曰予一人继天承祖宗忧

  • 卷四百七十三·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七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七 王廷相 折杨柳 陇头二三月杨柳黄绿丝郎行杨树下骢马金络羁马瘦不忍鞭柳弱不堪折出谷复入谷落日独行客水流陇山下

  •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吐蕃·刘昫

    吐蕃,在长安之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地也。其种落莫知所出也,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也。利鹿孤有子曰樊尼,及利鹿孤卒 ,樊尼尚幼,弟傉檀嗣位,以樊尼为安西将军。后魏神瑞元年,傉檀为西秦乞佛炽盘所灭,樊尼招集余众,以投沮渠蒙逊,

  • 列传第五十六·刘昫

    ○李林甫 杨国忠 张暐 王琚 王毛仲 陈玄礼附 李林甫,高祖从父弟长平王叔良之曾孙。叔良生孝斌,官至原州长史。孝斌生思诲,官至扬府参军,思诲即林甫之父也。林甫善音律,初为千牛直长,其舅楚国公姜皎深爱之。开元初,迁太

  • 任贤第三·吴兢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也。初仕隋,为隰城尉。坐事,除名徙上郡。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遂罄竭心力。是时,贼寇每平,众人竞求金宝,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

  • 世家卷第九 高丽史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文宗三。○(壬子)二十六年春二月辛亥朔诏礼部复位礼服制度。丁巳幸兴王寺。丙寅以兵部侍郞文正为西北面兵马副使; 户部侍郞闵昌寿为东北

  • 卷四十九 蜀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陈寿

    (刘繇传、刘基传、太史慈传、士燮传)刘繇传(附刘基传)刘繇,字正礼,东莱郡牟平人。齐孝王的小儿子被封为牟平侯,他的子孙由此在那里繁衍居住。刘繇的伯父刘宠,是汉朝的太尉。刘繇的哥哥刘岱,字公山,历任侍中、兖州刺史。刘繇十

  • 御题大金徳运图説【有序】·佚名

    大金发祥于爱新水爱新者国语金也故建国即以金为号乃因金色白遂欲从而尚之妄矣且五徳之运説本无稽纵如所言亦取其或生或克议者以宋为火徳辽为水徳大金当为金徳夫宋虽南迁正统自宜归之宋至元而宋始亡辽金固未可当正统也

  • 十六年·佚名

    (庚午)十六年清康熙二十九年春正月1月3日○乙未,引見大臣備局諸宰。上語諸臣曰:「斗杓回春,品物維新。人事亦當體此,去舊從新。而人主一心,萬化之原,在上之人,所宜建極于上,表率群下,此則予當惕念,而上下交修之道,亦有望於臣隣。頃

  • 卷五·马骕

    <经部,春秋类,左传事纬钦定四库全书左传事纬卷五     灵璧知县马骕撰晋楚鄢陵之战【成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

  • 论语正义卷十二·刘宝楠

    乡党第十(中)君子不以绀緅饰,【〔注〕孔曰:「一入曰緅,饰者不以为领袖缘也。绀者齐服,盛色以为饰衣,似衣齐服。緅者,三年练,以緅饰衣,为其似衣丧服,故皆不以为饰衣。」】 红紫不以为亵服。【〔注〕王曰:「亵服,私居服,非公会之服,皆

  • 卷三·佚名

    △不退转品第四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头面著地礼佛双足。面白佛言大圣世尊,已说菩萨五种发心。修行大乘得不退转。然大悲心云何发起云何修行。唯愿如来哀愍有情广为宣说。利益安乐诸众生故。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

  • 中国人用中国法之自救·太虚

    中国人向来自成为一天地,中国之外则胥为蛮夷戎狄;虽由佛教尝认印度为大国,然除佛教外既鲜他种之政治、经济等关系,亦夷之狄之而置于不见不闻耳。虽明季以来,干、嘉以前,曾有传教、经商之欧人来往,其等蛮戎犹昔也。故中国与今

  • 心 理 革 命·太虚

    ──二十年十月在西安新城大楼讲──今日承杨主席设筵招待,王参谋长与来秘书长等各位相叙,曷胜欣谢!佛法之精意,顷康先生已说其大略。余于中虽有二十余年之研究,然亦仅能知其梗概。兹就研究所心得,约言以贡献于各位。中国古

  • 宗镜录卷第五十三·延寿

    第三能变者。唯识论颂云。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此三能变。是了别境识。自证分是了别性。见分是了别相。有覆有记。识。以了境为自性。即复用彼为行相故。则了境者。是识自性。亦是行相。

  • 俱舍论记 第二十四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二十四卷沙门释光述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三已辨住果至一来向果者。此下第二明一来向.果。就此文中。一结前。二总生下。三别起颂颂曰至断六一来果者。颂答。就中。上三句明向。下一句明果就向中。上两句

  • 锦江禅灯目录·丈雪通醉

    续藏经 锦江禅灯目录清 通醉辑锦江禅灯目录卷一  卷首 序 辩讹 凡例  后跋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 二祖慧可大祖禅师  三祖僧灿鉴智禅师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  五祖弘忍禅师 六祖大鉴慧能禅师 四祖下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