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贡赋第三十三

贞观二年,太宗谓朝集使曰:“任土作贡,布在前典,当州所产,则充庭实。比闻都督、刺史邀射声名,厥土所赋,或嫌其不善,逾意外求,更相仿效,遂以成俗。极为劳扰,宜改此弊,不得更然。”

贞观中,林邑国贡白鹦鹉,性辩慧,尤善应答,屡有苦寒之言。太宗愍之,付其使,令还出于林薮。

贞观十二年,疏勒、朱俱波、甘棠遣使贡方物,太宗谓群臣曰:“向使中国不安,日南、西域朝贡使亦何缘而至?朕何德以堪之?睹此翻怀危惧。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朕提三尺剑以定四海,远夷率服,亿兆刈安,自谓不减二主也。然二主末途,皆不能自保,由是每自惧危亡,必不敢懈怠。惟藉公等直言正谏,以相匡弼。若惟扬美隐恶,共进谀言,则国之危亡,可立而待也。”

贞观十八年,太宗将伐高丽,其莫离支遣使贡白金。黄门侍郎褚遂良谏曰:“莫离支虐杀其主,九夷所不容,陛下以之兴兵,将事吊伐,为辽东之人报主辱之耻。古者讨弑君之贼,不受其赂。昔宋督遗鲁君以郜鼎,桓公受之于大庙,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百官象之,又何诛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置诸大庙,其若之何?’夫《春秋》之书,百王取则,若受不臣之筐篚,纳弑逆之朝贡,不以为愆,将何致伐?臣谓莫离支所献,自不合受。”太宗从之。

贞观十九年,高丽王高藏及莫离支盖苏文遣使献二美女,太宗谓其使曰:“朕悯此女离其父母兄弟于本国,若爱其色而伤其心,我不取也。”并却还之本国。

猜你喜欢
  魏本纪第三·李延寿
  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三·宗室一·脱脱
  东都事略卷三·王称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四十一·乾隆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八·王祎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二百五十一 江宁织造曹(兆页)进物单·佚名
  第二十六章 在常德(二)·冯玉祥
  第17章 把救国会七君子下狱·冯玉祥
  毛修之传·李延寿
  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三年(己巳、309)·司马光
  魏纪八 邵陵厉公下嘉平五年(癸酉、253)·司马光
  卷七十三·佚名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幻中之邂逅·闻一多

    太阳落了,责任闭了眼睛, 屋里朦胧的黑暗凄酸的寂静, 钩动了一种若有若无的感情,——快乐和悲哀之间底黄昏。 仿佛一簇白云,蒙蒙漠漠, 拥着一只紫氅朱冠的仙鹤—— 在方才淌进的月光里浸着, 那娉婷的模样就是他么?我们都还没吐

  • 卷十九·本纪第十九·柯劭忞

      ○泰定帝   泰定皇帝,讳也孙扶木儿,裕宗之孙,显宗甘麻剌长子也。母曰宣懿淑圣皇后宏吉刺氏。世祖封显宗为晋王,出镇北边。统领太祖四大斡耳朵。至元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生帝于北边。   成宗大德六年,显宗卒,帝袭封

  • 卷之三十一·佚名

    洪武元年三月辛未朔命翰林儒臣修女戒 上谓学士朱升等曰治天下者修身为本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使预政事至于嫔嫱之属不过备执事侍巾栉若宠之太过则骄恣犯分上下失序观历代宫阃政由内出鲜有

  • ◎七十六号的刽子手夏仲明·佚名

    上海人都知道“七十六号”里的狠手,除了李士群之外,要算吴世保、张国震、夏仲明了,尤其夏仲明,作恶时间最久。他是“七十六号”开山祖,一直到曰本人投降,伪==倒台,他还在无法无天的和地下工作同志们作对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万历二年八月壬寅朔除原任云南佥事石盘于广东升湖广副使边惟垣为浙江参政○两淮巡盐御史王琢玉题称两淮运司所属吕四等三十场大旱之后加以恶风暴雨江海骤涨人畜渰没廪盐漂没庐舍倾圯流离饥馑请乞赈恤灶丁户部覆议将

  •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十六·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二月。癸亥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安。至壬辰皆如之。  ○甲子。遣官祭先医之神。  ○谕内阁、瑞联奏酌保剿除围场窜匪出力员弁一摺。刑部员外郎高

  • 附录一 改革起源·梁启超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彼奴隶者,苟抗颜而干预主人之家事,主人必艴然而怒,非摈斥则谴责耳。故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

  • 卷四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六选举考考课宋宁宗嘉定二年五月诏两淮荆襄守令以户口多寡为殿最六年六月复监司臧否守令法闰八月诏御史台置考课监司簿九年七月诏边县择才不拘

  • 宇文融·苏辙

    开元之初,天下始脱中、睿之乱。玄宗厉精政事,姚崇、宋璟弥缝其阙,而损其过,庶几贞观之治矣。在《易》:“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开元之初,无妄之世也。无妄之为言,无一不正之谓也。君子之处此也,亦全其大正,而略其小不正而已。盖

  • 卷三十六 论语十八·黎靖德

      ◎子罕篇上   △子罕言利章   行夫问"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曰:"罕言者,不是不言,又不可多言,特罕言之耳。罕言利者,盖凡做事只循这道理做去,利自在其中矣。如'利涉大川','利用行师',圣人岂不言利。但所以罕言者,正恐人

  • 学以致用·孔子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①,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为?” 【注释】 ①授之以政: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事父、事君,所以与政事有关。②专对:独立应对。春秋时代的外交谈判多背诵诗篇来代替

  • 卷六十九·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六十九     婺源江永撰五宗    通禮二十一補别子為祖【諸侯之世子别為後世為始祖也謂之别子者公子不得禰先君 大傳註云别子謂公子若始來在此國者後世以為祖也】繼别為宗【别子之世長

  • 霸言第二十三·管仲

    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等列诸侯,宾属四海,时匡天下;大国小之,曲国正之,强国弱之,重国轻之;乱国并之,暴工残之:僇其罪,卑其列,维其民,然后王之。夫丰国之谓霸,兼正之国之谓王。夫王者有所独明。德共者不

  • 卷十六·刘瑾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十六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大雅三説见小雅【大雅非圣贤不能为平易明白正大光明熊去非曰按小雅集传云正大雅防朝之乐受厘陈戒之辞文王大明绵三篇国语皆以为两君相见之乐朱子谓特举其一端而言其

  • 本经训·刘安

    【原文】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移而无故,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行快而便于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侻而顺情,其心愉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是以不择时日,不占卦兆,不谋所始,不议所终;安则止

  • 达摩宝传叙·悟真子

    达摩宝传释氏遗文。通达之谓广大之称。括尽要道至德。不外三教正理。锄完异端邪术以及四果旁门。乃修性了命之至道。至在有情下种。为返本还源之真经。道在顺死逆生。实无愧。西天廿八菩提尊遵奉天命。兹以为东林第一

  • 沙门不敬王者论·慧远

    全一卷。略称不敬王者论。东晋慧远(334~416)撰。论述沙门不须礼敬王侯之理由。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五。东晋时,鉴于太尉桓玄之压迫佛教,佛教教团乃发表宣言,认为佛教教团应处于国家权力之外,然同时代之车骑将军庾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