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五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将四库全书底本汇交翰林院收贮折

一一五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将四库全书底本汇交翰林院收贮折

乾隆五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臣永瑢等谨奏,为酌定存贮四库全书底本事。

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九日钦奉谕旨:前经降旨,各省藏书家所呈书籍,于办毕后卽行发还。至督抚等自购呈进之本,俱经奏请留供石渠之藏,其在京大臣官员等所进之书,亦俱请备储中秘。昨岁大学士等议定文渊阁藏书章程云:真按: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所遗漏的档案 俟全书告竣后,各藏其副于翰林院署,立架分贮等语。朕命纂辑四库全书,原以嘉惠天下万世,公诸同好。今外省藏书家进到之书,既经陆续还给,所有在京大臣等呈进书籍,亦应一体付还本家,俾其世守。若为翰林院藏副计,则各处所进书函长短宽狭不等,分签插架,不能整齐。莫若俟四库全书抄录四分完竣,令照式再抄一分,贮之翰苑,既可备躭书之人入署就阅,而传布词林亦为玉堂增一佳话。其各督抚购进诸书,将来仍可汇交武英殿,另行陈设收藏。将此谕令四库馆总裁等遵照办理。钦此。仰见我皇上崇文公好、嘉惠无疆之至意。

伏查各省藏书家送到各书,内奉有御题者,业经臣馆随时录副,将原本敬谨发还本人,祗领珍藏;其余选入抄录项下者,俱即将送到之书充作底本,次第发写。其中有列入《荟要》者,已经缮校各九次,卽专入全书者,亦已缮校各七次,磨擦污损之处,势所难免,似未便再行给还。现在馆事将竣,若须另立副本,再抄一分,或雇觅书手,则多糜帑项,或招募誊录,则又滋侥幸。且传写易讹,虽篇幅可得整齐,而点画未免淆混,亦不如存贮原本,足资检勘。查各书首册俱载有原藏人姓名,若以私家所有得为秘府之储,在伊等尤属非常荣幸。况现奉恩旨续缮全书三分,于江浙两省分贮,嘉惠艺林,则读书好古之士皆得同资抄录,共乐编摩,似亦无须发还原本始能传播。

臣等再四酌度,应请俟续办江浙三分书全竣之后,卽将发写底本收拾整齐,汇交翰林院造册存贮,作为副本。其各督抚购进诸书,谨遵旨令翰林院查点,交与武英殿另行藏贮。真按:清皇室的藏书

理合奏明,为此谨奏,请旨。

乾隆五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皇六子多罗质郡王臣永瑢

皇八子多罗仪郡王臣永璇

大学士 公臣阿桂

大学士臣嵇璜

大学士臣和珅

大学士臣梁国治

尚书臣曹文埴

尚书臣彭元瑞

尚书臣金简

侍郎臣董诰

乾隆五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奉旨:依议。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三 隐逸·沈约
  列传第五十五 陈宗室诸王 永修侯拟 遂兴侯详 宜黄侯慧纪 衡阳献 王昌南康湣 王昙朗 文帝诸子 宣帝诸子 后主诸子·李延寿
  卷九十四·志第七十·刑法二·张廷玉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二·叶隆礼
  东林列传卷二·陈鼎
  千百年眼序·张燧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三·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皇王大纪卷六十九·胡宏
  卷十五·萧常
  通志卷一百五十八·郑樵
  张宪传·薛居正
  汉纪五十三 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194)·司马光
  提要·董史
  卷二百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郑征士玉(师山集)·顾嗣立

    玉字子美,徽州歙县人。敏悟嗜学,门人受业者,所居至不能容,构师山书院以处焉。为文章不事雕刻,亟称于虞、揭、欧阳诸公。至正十四年,除翰林待制,遣使者赐以上尊名币,浮海征之,辞疾不起。十七年,明太祖下徽州,守将要之使出,玉曰:吾岂

  • 帝纪第七 成帝 康帝·房玄龄

    成皇帝讳衍,字世根,明帝长子也。太宁三年三月戊辰,立为皇太子。闰月戊子,明帝崩。己丑,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增文武位二等,赐鳏寡孤老帛,人二匹,尊皇后庾氏为皇太后。秋九月癸卯,皇太后临朝称制。司徒王导录尚书事,与中书令庾亮参辅

  • 卷一百七·表第八·功臣世表三·张廷玉

        ◎功臣世表三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佚名

    正统七年八月戊子朔广西左州遣舍人黄英等贡马赐钞彩币表里有差○命驸马都尉焦敬新宁伯谭璟往南北二太仆寺印记马骡驹计五万九千一百五十匹○给闲住官李英月俸五石英初以军功封会宁伯食禄千一百石后坐法削爵闲住至是以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辛亥营建 大行皇帝陵寝于天寿山荐名 茂陵命内官监太监黄顺御马监太监李良太傅兼太子太师保国公朱永工部左侍郎陈政提督军夫人匠营造赐之敕曰尔等须同心协力区画有方抚恤得宜作急用工俾人劳逸均而事易

  • 安重荣传·欧阳修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他的祖父叫安从义,任利州刺史。他的父亲叫安全,任胜州刺史、振武马步军都指挥使。重荣有力气,善于骑马射箭,任振武巡边指挥使。晋高祖在太原起兵时,让张颍偷偷地招唤重荣,重荣的母亲和哥哥都认为不适

  • 三年·佚名

    (癸卯)三年清雍正元年春正月1月3日○癸未,召對經筵官。上曰:「宦官不過黃衣廩食,守門灑掃而已。內官崔泓,排軋君父,極爲無狀。拿問嚴斷。」同副承旨李眞儒曰:「前後以內官事嚴敎,拿治不止一再,而畢竟勘罪,每歸無實,恐非懲勵之道。

  • 卷第十二·董仲舒

    阴阳终始第四十八天之道,终而复始,故北方者,天之所终始也,阴阳之所合别也。冬至之后,阴俛而西入,阳仰而东出,出入之处,常相反也,多少调和之适,常相顺也,有多而无溢,有少而无绝,春夏、阳多而阴少,秋冬、阳少而阴多,多少无常,未尝不分而

  • 四、大自然的享受——乐园失掉了吗·林语堂

    在这行星上的无数生物中,所有的植物对于大自然完全不能表示什么态度,一切动物对于大自然,也差不多没有所谓"态度"。然而世界居然有一种叫做人类的动物,对于自己及四周的环境,均有相当的意识,因而能够表示对于周遭事物的态度

  • 春秋说卷十九·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成公二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天子之丧创巨痛深越绋而行僣礼上帝之所不享也宣二年十月匡王崩三年春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公之五年十有一月定王崩葬不之会乃讲郊礼

  • 卷二十三·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三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检讨【臣】吴泰孔頴达曰天地气和而生万物大乐之体顺阴阳律吕生养万物是天地同和也天地之形有高下大小之限大礼别尊卑贵

  • 篇目·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御纂诗义折中篇目     诗第一卷国风周南【关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桃夭 兎 芣苢 汉广 汝坟麟之趾】第二卷召南【鹊巢 采蘩 草虫 采苹 甘棠行露 羔羊 殷其靁   

  • 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复次善现,我清净即内空清净。内空清净即我清净。何以故?是我清净与内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我清净即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七·道宣

      感通篇中(本传三十九人 附见四人)   齐赵州头陀沙门释僧安传一。   周益州青城山飞赴寺香阇梨传二。   益州多宝寺猷禅师传三。   益州沙门释僧度传四。   益州野安寺卫元嵩传五。   前梁益州沙门释

  • 卷第一百二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表无表纳息第四之三问颇有唯受三归成近事不。为有律仪缺减成近事不。若言有者。契经所说文句差别岂非无义。如说我某甲归佛法僧。愿

  • 南游杂忆·胡适

    胡适著。1935年10月国民出版社初版。收《南游杂忆》一组5篇游记.

  • 近峰纪略·皇甫录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皇甫录撰。一卷。有古今名贤汇语本、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皆误题为皇甫庸撰。另有《近峰闻略》一卷,焦竑《国史经籍志》、《千顷堂书目》、《钦定续通考》、《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近峰闻略》八

  • 长爪梵志请问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有一长爪梵志来问佛三十二相之业因,佛一一答之。彼信乐而受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