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61.周勃夺军

汉惠帝没有儿子,吕太后从外面找了一个婴儿冒充是惠帝生的,立为太子。公元前188年,惠帝一死,由这个婴儿接替皇位,吕太后就名正言顺地临朝执政。

吕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要立吕家的人为王,问问大臣们可不可以。

右丞相王陵是直筒子,说:“高皇帝宰白马立下盟约,不是姓刘的不应该封王。”

吕太后听了挺不高兴,又问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

陈平、周勃说:“高祖平定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这当然是对的;现在太后临朝,封自己的子弟为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吕太后才高兴地点点头。

散朝以后,王陵批评陈平和周勃说:“当初在先帝跟前宣誓的时候,你们不是都在场吗?现在你们违背了誓言,怎么对得起先帝?”

陈平和周勃说:“您别着急。当面在朝廷上和太后争论,我们比不上您;将来保全刘家天下,您可比不上我们了。”

打这以后,吕太后就陆续把她的内侄、侄孙,像吕台、吕产、吕禄、吕嘉、吕通等一个个都封了王,还让他们掌握了军权。整个朝廷大权几乎全落在吕家的手里了。

吕后一家夺了刘家的权,大臣中不服气的人不少,只是大多数人敢怒而不敢说罢了。

汉高祖有个孙儿刘章,封号叫朱虚侯,他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有一次,吕太后举行宴会,指定刘章进行监督。刘章对太后说:“我是将门的后代,请允许我按军法来监督酒宴。”吕太后答应了。

刘章瞧见大伙儿喝酒喝得热闹。他提出要给吕太后唱个《耕田歌》助助兴,吕太后说:“你就唱吧!”

刘章放开嗓子唱了起来:

深耕穊(jì)种,立苗欲疏;

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这首歌的意思是:田要耕得深,苗要栽得疏;不是好种子,就把它锄掉。)

吕太后听了,很不痛快。

不一会,有个吕家子弟喝醉了酒,不告而别。刘章追了上去,借口他违犯宴会规矩,把他杀了。刘章回来向太后报告的时候,左右大臣吓得什么似的。吕太后因为已经允许他按军法办事,也拿他没有办法。

吕太后临朝的第八年,得了重病。临死前封赵王吕产为相国,统领北军;吕禄为上将军,率领南军,并且叮嘱他们说:“现在吕氏掌权,大臣们都不服。我死了以后,你们一定要带领军队保卫宫廷,不要出去送殡,免得被人暗算。”

吕太后死后,兵权都在吕产、吕禄手里。他们想发动叛乱,但是一时不敢动手。

刘章从妻子那里知道了吕家的阴谋,就派人去告诉他哥哥齐王刘襄,约他从外面发兵打进长安来。

齐王刘襄向西进兵,吕产得到这个消息,立刻派将军灌婴带领兵马去对付。灌婴一到荥阳,就跟部将们商量说:“吕氏统率大军,想夺取刘家天下。如果我们向齐王进攻,岂不是帮助吕氏叛乱吗?”

大家商量下来,决定按兵不动,还暗地里通知齐王,要他联络诸侯,等待时机成熟,一起起兵讨伐吕氏。齐王接到通知,也就暂时按兵不动。

周勃、陈平知道吕氏要发动叛乱,他们想先发制人,但是兵权在吕氏手里,怎么办呢?

他们想到大臣郦商的儿子郦寄和吕禄是好朋友,就派人要郦寄去劝说吕禄:“太后死了,皇帝年纪又小,您身为赵王,却留在长安带兵,大臣诸侯都怀疑您,对您不利。如果您能把兵权交给太尉,回到自己封地,齐国的兵就会撤退,大臣们也心安了。”

吕禄相信了郦寄的话,把北军交给太尉周勃掌管。

周勃拿了将军的大印,迅速跑到北军军营中去。向将士下了一道命令:“现在吕氏想夺刘氏的权,你们看怎么办?谁帮助吕家的袒露右臂,帮助刘家的袒露左臂。”

北军中的将士本来都是向着刘家的。命令一传下去,一下子全脱下左衣袖,露出左臂来(文言叫“左袒”)。周勃顺利地接管了北军,把吕禄的兵权夺了过来。

吕产还不知道吕禄的北军已落在周勃手里,他跑到未央宫想要发动叛乱。周勃派朱虚侯刘章带了一千多个兵士赶来,把吕产杀了。接着,周勃带领北军,把吕氏的势力消灭了。

到这时候,大臣们胆子就大了。他们说:“从前吕太后所立皇上不是惠帝的孩子。现在我们灭了吕氏,让这种冒充的太子当皇帝,长大了不是吕氏一党吗?我们不如再在刘氏诸王中推一个最贤明的立为皇帝。”

大臣们商议的结果,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的几个儿子中,年龄最大,品格又好,就派人到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把刘恒迎到长安,立为皇帝,这就是汉文帝。

猜你喜欢
  卷九 本纪九·赵尔巽
  提要·舒赫德
  卷之一·佚名
  卷之一千十九·佚名
  卷之三十二·佚名
  ◎徐世昌操纵时局·刘以芬
  三○○ 谕内阁《明纪辑略》不必禁毁并着撮叙唐桂二王及死事诸臣本末事迹刊附《通鉴辑览》之末·佚名
  卷十三·高士奇
  提要·吴任臣
  夏侯详传·姚思廉
  卷一百十三·雍正
  卷三十六·乾隆
  卷二十四·纪昀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一·高晋
  卷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九十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德祥【二十五首】德祥字麟洲号止庵钱塘人洪武中住持径山有桐屿诗集【静志居诗话止庵诗原出东野意主崛奇而能敛才就格足与楚石季潭巾缾麈拂鼎立桑门蒲庵以下要非其敌姚恭靖

  • 卷二十六·王夫之

    ◎叛臣列传刘承胤,字定一,应天人。以膂力闻,能举一铁楮,号“刘铁棍”,为相扑师。应募为材官,从楚抚唐晖、余应桂援剿,守显陵。承胤多心计,善结纳,遂得实授参将,镇守黎、靖。崇祯十六年,武冈民袁有志作乱,攻陷武冈,岷王遇害。巡抚

  • ●海东逸史卷一·佚名

    监国纪(上)王讳以海,太祖第十子荒王檀九世孙也。父肃王寿镛,以崇祯九年袭封;十二年薨,子以派嗣。十五年,北兵破兖州,自缢死。十七年二月,诏以王绍封。三月,京师陷,王避兵南下。五月,福王立于南京,命徙封江广,暂驻台州。乙酉五月,南京

  • 卷之三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三十八·叶盛

    ●水东日记卷三十八太宗时任事十臣黄东发社仓记海角亭记全文○太宗时任事十臣太宗皇帝以任事十臣者问解缙大绅,各以实对。十人者,黄福最优,次蹇义、夏原吉、郑赐、陈洽,最下者则方宾、李至刚、刘儁。

  • 九○三 谕内阁王杰着仍充四库馆副总裁·佚名

    九○三 谕内阁王杰着仍充四库馆副总裁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四日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四日内阁奉上谕:王杰着仍充四库馆副总裁。钦此。【真按:前乃总裁,此为副总裁?】(军机处上谕档)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佚名

    庄公郑伯克段于鄢【东坡】子产【颍滨 昌黎 东坡】通论国之兴亡【颍滨】懿公许穆夫人赋载驰【郑獬】灵公祝鮀之佞【东坡】出公世子蒯聩【孙明复 颍滨】季路【颍滨】郑伯克段于鄢东坡曰春秋之所深讥圣人之所哀伤而不

  • 钦定元史语解卷七·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七地理巴噶罕  【微小也卷一百十八作不海韩】莽赉音苏密【尔  第一须弥山也卷一百十八作莽来由失木鲁】伯【尔】克图 【险处也卷一

  • 卷十·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十宋 徐天麟 撰礼四【吉礼】郊议成帝初即位丞相衡御史大夫谭奏言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於郊祀故圣王尽心极虑以建其制祭天於南郊就阳之义也瘗地於北郊即隂之象也天之於天子也因

  • 143.李世民取东都·林汉达

    李渊占领长安的同时,各地起义军也不断发展壮大。除了瓦岗军之外,主要的还有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和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不断在各地打击隋军。残暴荒淫的隋炀帝自己知道末日来到,索性躲到江都,每天和皇后、妃子喝酒作

  •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林语堂

    古之善为道 (3 )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凌释,敦 (4 )兮其若朴 (5 ),旷兮其若谷,浑 (6 )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 (7

  • 卷六十·佚名

    △摩尼娄陀品下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彼时贼人在於辟支佛塔之前。益灯明者,其人是谁。莫作异见。摩尼娄陀比丘是也。摩尼娄陀。往昔作於大居士子。名曰大财。於後复作行贼盗人。为辟支佛舍利塔中。添益灯油。以清净

  • 弟子死复生经·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万二千人。神足弟子五百人俱。尔时有贤者优婆塞。本奉外九十六种道。厌苦祷祠委舍入法。奉戒不犯精进一心。勤于诵经好喜布施。笮意忍辱常有

  • 大般泥洹经卷第五·佚名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四谛品第十一  尔时佛告迦叶。善男子。若使是苦名苦谛者。地狱畜生皆有苦谛。名苦谛者。谓知如来常住法身非秽食身。众生不得如来尊智知苦故以非法为法。久远痴爱烦恼结缚。弥劫生死苦轮常转

  •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卷下·佚名

      金华后湖比丘 惟勉 编次一 上堂普说小参(巡堂茶见此)凡朔望。五参上堂。侍者当隔宿。诣方丈咨禀。开静前。侍者。令行者。覆诸寮舍。并挂牌。粥后。更不鸣下堂。放早参钟。鸣鼓已前。首座与诸头首。领众坐堂。

  • 筮仕金鉴·邵嗣宗

    周公仪休相鲁嗜鱼一国争市鱼献之休不受其弟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惟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 周董安于治晋阳问政于蹇老蹇老曰曰忠曰信曰敢安于曰安忠乎曰忠于上安信乎曰信于令安敢乎

  • 西铭·张载

    北宋张载著。原名《订顽》,曾书於张载书室西墉,程颐改称今名。其写成在《模渠易说》之后,《正蒙》之前,后来也编入《正蒙》中,即《乾称篇》首段。全篇根据张载的气一元论宇宙观和人之本性即天地之性的人性论,宣扬一种

  • 帝学·范祖禹

    八卷。宋范祖禹 (1011—1098)撰。范祖禹字梦得,一字淳父,成都华阳 (今四川双流)人。嘉祐进士,官至祐谏议大夫,礼部侍郎。雍熙三年(1070)参修《唐鉴》,费时十五年成书。史志有著录。是书元祐初年祖禹为帝讲经时所进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