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弟子死复生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万二千人。神足弟子五百人俱。尔时有贤者优婆塞。本奉外九十六种道。厌苦祷祠委舍入法。奉戒不犯精进一心。勤于诵经好喜布施。笮意忍辱常有慈心。暴得疾病遂便命过。临当死时。嘱其亲属及其父母言。我病若不讳之日。莫殡敛七日。若念我者不违我言。遂奄忽如死。父母亲属诸家如其所言。停尸七日。到八日亲属诸家言。死人已八日。眠眠无所复知。当急殡敛。父母言。虽已日久亦不膀胀。亦不臭处。小复留之。以到十日。语言未竟。死人便即开眼。诸家父母大小踊跃欢喜。未能动摇诸家共守之。至十日便能起坐善能语言。众人问所从来。尽见何等。言有吏兵来将我去。往到一大城中有大狱狱。正黑。四面悉以铁作城。城门悉烧铁正赤。狱中系人身皆在大火中坐。上下火烧。炙之青烟出。或有人以刀割其肉啖食之。狱中有王问我言。若何等人犯坐。何等乃来到是中。是中治五逆。不孝父母。不忠信事其君。治诸恶人处。若罪何重乃尔。答言。我少小为人以来为恶人所惑。奉事外道。少为世间愚痴。杀生祠祀天地饮酒。又于市里采取财利。升斗尺寸欲以自饶。会后与善师相得相教作善。牵我入佛道中。得见沙门道人。授我五戒奉行十善。自尔以来至于今日不复犯恶。恩由明王哀我不及。我便叩头。

王即起叉手谓我言。止止。清信之人不应当尔。便与我座便坐。王便呼吏问之。此乃无上正真弟子。汝曹等辈。皆当从是人得度。以其人寿命自尽时乃当死耳。魂神自追随行往受。若生天上。天神自当来迎之。若生人中。人中自当来迎之。何得将此尊人来入是五逆之处。吏答王言。世间多有是人。不畏王法不畏四时五行不拘。鬼神天地无所取录。不可一二不问耶。是人横行天下无所拘制。有法师名之为沙门。髡剔头发被服疏陋。以法自大多将弟子。东西南北无所取录。移徙葬埋嫁女取妇。不畏四时毁败改易。不拘王相。是曹辈人应当治之。王言。止止。卿为了不解是法耶。法服之人无所贵敬。他所畏难。诸释梵日月中王。下及帝王臣民皆所尊奉。尊奉是人得福无量。使人得道。不得轻慢是人。轻慢是人者自求罪苦。急案名录寿命应尽未。吏白王言。以命录理之未应死耶。尚有余算二十。以其先小时所犯罪恶。后乃欲作善是以取之。使其党辈小复自下。王言。人居世间少作恶至于百岁。是辈人罪当复云何。吏言。是人但可以生不可以死。死便更连延当受罪苦痛。千劫万劫无得解脱。时王曰。其佛弟子有戒精进不懈怠。为天神所贵敬。所以尔者。佛以大慈大悲护心投心。以是四等心忧念十方。天下一切人民万物蜎飞蠕动之类。佛皆哀伤之。功德流演十方天下。是故佛子天神地祇鬼龙皆敬贵之。岂当拘王相四时五行耶。佛恩如四海不可得限量。百亿恒水边流沙。尚可升量尽知其升数。佛恩不可得量耶。吏白王言。大王。为奉佛净戒耶。王曰。坐我不奉佛故。追罪来作此狱王。卿见此狱中。今现有数寿终不受。亦不敢当前。皆当叉手起往奉迎之。使案其所行善福。福神自来迎取之。未应死者自有护速得除愈。若有人已入正法。后悔乃复还为外道。杀生祠祀。邪道恶鬼法见之得便。此则自无护。虽有千岁寿命。当逢九横无病自死。所以尔者。救护神不祐之。如是者终不得解脱。若持戒比丘及诸弟子。当勤行六事。何等为六。一者檀波罗蜜。当好布施无得悭惜。二者尸罗波罗蜜。当护诫慎莫犯。三者羼提波罗蜜。当忍辱笮意心口莫嗔恚。四者毗梨耶波罗蜜。当勤力精进莫懈怠。五者禅波罗蜜。当一心定意莫放逸。六者般若波罗蜜。当勤作经上口讽诵。当晓沤和拘舍罗。是为六事菩萨求道之本。复有六事。一者眼。二者耳。三者鼻。四者口。五者身。六者意。人欲求道蒙福。当护是六事。护眼莫著色。护耳莫著声。护鼻莫著香。护口莫著味。护身莫著细滑。护意莫著爱欲。是为护六事。当复灭三事。何等为三。一者淫泆。二者嗔恚。三者愚痴。是为三毒。当复灭五事。何等为五。一者痛痒。二者思想。三者生死。四者识。五者爱欲。是为五阴复有六衰。何等为六衰。一者眼为色衰。二者耳为声衰。三者鼻为香衰。四者口为味衰。五者身为细滑衰。六者意为法衰。是为六衰。五阴六情三毒合为身中二十事。常在人身中。道人行道常当断绝是二十事。不能禁绝是二十事。当堕人著罪中。六情不绝当堕十八泥梨中。五阴不绝当展转五道中。三毒不绝当入三恶道中。若善男子善女人。禁制持戒身中二十事。如镜之去垢清净无秽内外照明者。天下千百亿万人。有一人是佛弟子不。吏言。实自无有。王曰。以是观之。知佛功德大巍巍渊泓堂堂乎。如巨海不可当耶。吏白王言。诚如大王所言。小吏罪之所致不别真伪。请得遣之还。王曰善。吏便辞谢人使自还去。人便如从高堕下。霍然而稣便得生活。父母便以车载诣祇洹以白佛。佛便呼人问之。其以所见所言答。佛便笑五色光从顶上出。绕身三匝还从脐入。阿难便整衣服以膝著地。叉手白佛言。佛不妄笑。笑当有意。愿佛广说其义。佛言。阿难。谛听受。众会阿难受教而听。佛言。是间阎浮利天下为五逆恶世。子不孝父。臣不忠君。夫妻相欺。欺上罔下人民佷戾。少有义理轻慢无节。以强陵弱富富相从。贫困守穷贪利悭惜。无有慈心但欲胜人。四王相守鬼恶神司。取其便犯者则死。魂神展转随行往受。当作饿鬼畜生地狱。楚毒痛掠笞斫汤镬烧煮。若有余微之福得上生天。当在第六魔天。薄福短寿不受法教。虽得作人当作下贱奴婢。或作牛马畜生骡驴骆驼象虎师子鸟兽虫蛾。困苦巨言。百劫千劫万劫无得解脱。时适生便病。或时即死。若得为人六情不具。癃残聋盲喑痾如是困苦无极。今是世上有一人知世间有佛。闻经法得见比丘僧。有善心好意恭敬慈心。捐九十六种道来入正法。自惟自克奉受五戒。修行十善以灭十恶。尔时有一人皆是维卫佛时得道人功德同是人。其有百劫千劫万劫之罪。皆悉灭尽。其人寿终已后。不复更见三恶道中。假有所犯。当追罪轻重诣地狱。王见之衣毛当竖敬仰其人。帝王人民一切莫不尊奉。虽未得道功德隆赫。天人龙鬼莫不称叹。

佛语阿难。我般泥洹后世人多不敬法。喜自贡高自大轻蔑于人。薄贱正法毁诸比丘。不与分卫。骂詈瓦石击之无所拘畏。是曹辈人。皆从魔界中来生为人故。复恶如是。其信乐佛法。则是上古先世时。佛上足弟子。能知真伪随奉正法。受持经戒。复灭二十事。皆悉诸菩萨摩诃萨非凡人耶。人生当有死。无有不死者。持戒善人不惜身命。但念大慈大悲拯济一切。为众人作唱导。菩萨不惧生死之变。入生死度生死。入地狱说经戒。止恶为善。入饿鬼为说布施。入畜生为说淫泆。亡人身上天生为教诸天。人中为作法恶为善。人作地狱行则有地狱想。人作畜生行则有畜生想。人作天行则有天想。人作饿鬼行则有饿鬼想。人作人行则有人想。一切万物皆无所有。但依所作名便有思想。今是贤者。眼所见其证分明。于世生已得为人有福德奉正法。何不努力可自致得佛尊贵。何为作勤苦之业。身当自往受之。悔有何益。

佛语阿难。法之欲兴世生善人。法之欲衰恶人众多。善相告语。各勤加精进经戒。为忧一切无常。无常力大佛不常住。于世努力勤之。既以自度复能救度一切人非人。诸比丘。汝曹当及我在世当努力。莫言佛常在。今不努力后悔何益。今以死人者名见谛。见谛闻佛说经。父母诸家皆得阿罗汉道谛。即得阿惟越致。坚住不复动转。诸比丘及诸菩萨大弟子。天龙鬼神。闻经莫不欢喜。皆前为佛作礼而去。

    弟子死复生经

猜你喜欢
  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赞文·遵式
  卷五百三十四·佚名
  补陀洛迦山传全文·盛熙明
  卷之一·德清
  菩萨本缘经卷下·佚名
  一〇 须婆经·佚名
  答赵伯福问(八则)·太虚
  造像量度经引·佚名
  大乘义章 第一卷·慧远
  佛说六字神咒王经·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二十七卷·蕴闻
  第五品 六处品·佚名
  指月录卷之十八·瞿汝稷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一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王昶

    魏允柟一首 钱继振一首 孟称舜一首 张逸一首 张杞一首王化龙一首 李元组一首 于玉班一首 蒋尔□一首 李明岳一首沈懋德一首 周珽二首 胡偕行一首 查维宏一首 邵梅芳十二首程馞三首 胡介一首 邵嶙一首 

  • 二薇亭集补钞·吴之振

    徐玑吾庐蓬户闭还开,深居称不才。移荷怜故土,买石带新苔。药信仙方服,衣从古样裁。本无官可弃,何用赋归来。送翁巴陵曾识巴陵县,重携印绶过。地遍无会计,俗厚有弦歌。官况湘流碧,诗情楚岫多。梅花送征棹,万里接阳和。夏日怀赵

  • 志第八 音乐上·魏徵

    夫音,本乎太始而生于人心,随物感动,播于形气。形气既着, 协于律吕,宫商克谐 ,名之为乐。乐者,乐也。圣人因百姓乐己之德,正之以六律,文之以五声,咏之以九歌,舞之以八佾。实升平之冠带,王化之源本。《记》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卷九十七·国朝·蒋一葵

    【文璧】 〔字徵明,以字行,温州刺史林次子也。原籍衡山人,故父子皆写衡山。父自号交木。徵明生少后于祝允明,而与徐祯卿、唐寅齐名友善。已又与蔡羽、王宠同倾一时,诸人皆先卒,惟徵明在,名益起。〕 文

  • 北游纪·张瀚

    浙之属郡,北去止欈李。欈李以北,遂为姑苏之吴江,而虎丘一山,亦三吴之胜地也。自姑苏涉毗陵,经锡山,由云阳,而达京口,皆江南大郡。渡扬子江,登金山寺,绕佛阁七层,高者临绝顶。顶有二亭,为大学士张萝山、霍兀崖诗碑。下汲中泠,泉水清

  • 绥冦纪畧卷六·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谷房变熊文灿黔之泸州人五溪好役属獠丁峒户故自诩知兵既贵侨楚之蕲水其督两广也以闽海招抚功即其术用之粤冦刘香而恵州三道员受绐被执防不効矣无何香死得褒赏益重岭表称富实而

  • 第九卷 杂税·缪荃孙

    元 江 苏 税 务 提 领真州税务提领 从六品,万定之上。平江税务提领 正七品,五千定之上。扬州税务提领 正七品,五千定之上。建康税务提领 从七品,三千定之上。淮安税务提领 从七品,三千定之上。镇江税务提领 从七品,三千定之

  • 跋·马光

    两粤梦游一编,吾六世祖涑庵公宦游两粤事迹,亲记手泽也。公自粤游归,隐迹尧峰,幽栖岩阿。傍筑纯阳阁,又近姑苏台旧址,往来于灵岩香泾穹窿山谷赤松子采芝处。又有渔蓑樵笠、云袖霞裳,皆深沈奇士,日以琴歌诗酒相与啸傲其间。公临

  • 汉纪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六年(庚寅、30)·司马光

    汉纪三十四 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庚寅,公元30年) [1]春,正月,丙辰,以舂陵乡为章陵县,世世复摇役,比丰、沛。 [1]春季,正月丙辰(十六日),东汉把舂陵乡改为章陵县,按照刘邦祖籍丰县和沛县的作法,世世代代免除赋税徭役。 [2]吴汉等拔朐,斩

  • 卷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大金集礼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五皇太后皇后天防十三年尊奉两宫太皇太后天德二年尊奉永夀永宁宫皇统元年册皇后  天德二年册徒单氏杂録天防十三年尊奉两宫太皇太后天防十三年九月八日勅内外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九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乙卯朔,上御奉天殿,策试举人。制策曰:“事神之道,志人之心,莫不同焉,虽然始古至今,凡所祀事必因所以而乃祀焉,然圣贤之制礼有等杀,自天子至于臣民,祭礼之名,分限之定,其来远矣

  • 十八年·佚名

    (癸亥)十八年大明嘉靖四十二年春正月1月2日○辛巳,義禁府啓曰:「金石連、權輻,〈罪見壬戌年十二月。〉不爲直招,故以加刑啓請,而若殞命於杖下,則關重大罪,無從憑問。姑爲停刑,以待濟州罪人拿來後,一時究竟。申守眞所犯,援引石連等

  • 第九章 4·辜鸿铭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辜讲有四件事情孔子是根本不做的;绝不自私自利、绝不先入为主、绝不固执己见、绝不损人利己。

  • 卷四十·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四十  明 冯复京 撰小雅谷风之什一谷风篇頺尔雅云焚轮谓之頺李巡曰焚轮暴风从上来降谓之頺頺下也孙炎曰回风从上下曰頺蓼莪篇蔚尔雅云蔚牡菣某氏曰江河间曰菣邢氏曰蔚即蒿之雄无子者○

  • 卷十四·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十四    明 胡广等 撰桑扈之什二之七交交桑扈【侯古反】有莺其羽君子乐【音洛】胥【叶思吕反】受天之祜【侯古反】兴也交交飞往来之貌桑扈窃脂也莺莺然有文章也君子指诸矦胥语词祜福也○

  • 卷二十二·佚名

    △问阿罗逻品下尔时尊者阿罗逻仙人善知菩萨心有至德。更述已论决定悉檀而说偈言:瞿昙沙门善谛听,我论中说总悉檀。如今虽在烦恼中,如後自然还解脱。尔时阿罗逻。说是偈已,作如是言:凡众生者,此有二义。一者本性。二者变化。

  • 佛乘宗要论·太虚

    绪 论 第一章 佛法的系统观 第一节 厌离世间的 超出世间的 一 世间之名义

  • 拙轩词话·张侃

    一名《棟词》。词话。南宋张侃撰。一卷。侃有《张氏拙轩集》已著录。书中所录前人词作,已佚,今存其议论二十一则。很少涉词林掌故,多为评论之语,或指词旨。间有真知之见。有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词话丛编》本。书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