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八

●水东日记卷三十八

太宗时任事十臣

黄东发社仓记

海角亭记全文

○太宗时任事十臣

太宗皇帝以任事十臣者问解缙大绅,各以实对。十人者,黄福最优,次蹇义、夏原吉、郑赐、陈洽,最下者则方宾、李至刚、刘儁。然至刚寿终,儁以节死交址,得赠谥。古亦有之,王伦尝为胡忠简公所骂,后亦尽节云。

○黄东发社仓记

宣府军民预备仓之举,予往来于怀者两年矣。去年七月,御史张海亦尝言之。顾以数年来颇有多事之名, 【 天顺四年议事回,姚大章侍郎语予云云之详。】 亦鉴耶律文正王省事之说,又尝见黄东发抚州金溪县李氏社仓记文,以是欲为复止,至今犹豫焉。近得本院咨知商学士弘载言八事,其一曰广储积,户部覆请,乃以其所言鳏寡废疾无依者作养济院,数取息一斗,则依拟行之。不知有司里胥之弊有在,而所谓养济院何尝得尽鳏寡废疾无依之人。若取息之说既不合抵斗还官旧制,亦为不才官司添一骗局名目矣。民之重困如此哉,然则东发之言亦可念矣。

咸淳七年,余承乏抚州,适岁大饥,赖抚之贤士大夫相与讲求赈贷,因多有以社仓事来谂。临川县李君德杰首以书来曰:「乡有李令君捐粟六百石为倡,将成社仓,幸因以风厉其余。」余报曰:「甚矣!社仓之法之良之可慕也。亦甚矣!社仓之弊之苦之可虑也。余前岁负丞广德,见社仓元息二分,而仓官至取倍称之息,州县展转侵渔,而社仓或无甔石之储。其法以十户为率,一户逃亡,九户赔备。逃者愈众,赔者愈苦。久则防其逃也,或坐仓展息,而竟不贷本,或临秋贷钱,而白取其息,民不堪命,或至自经。佥谓此文公法也,无敢议变。余谓非变其法也,救其弊耳。乃为之请于朝曰:『法出于黄帝、尧、舜,尚当变通。法立于三代盛王,尚须损益。安有法本先儒,而不可为之救弊。使法本于儒先,坐视其弊而不救,岂儒先所望于后之人哉!』朝廷可之。既又念临以官司之烦,不若听从民间之便也。又为之请于朝曰:『朱文公社仓法主于减息以济民,王荆公青苗法亦主于减息以济民,而利害相反者,青苗行之以官司,社仓主之以乡曲耳。故我孝宗皇帝颁文公法于天下,令民间愿从者听,官司不得与。广德社仓创于官,故其弊不一。请照本法一切归之民。』朝廷又可之。余遂得穷年余之力,经理更革,以其收息买田六百亩,永代人户认息,且使常年不贷,惟荒年则贷之,而不复收息,凡费皆取办于六百亩官田之租。甫集而余去官,未知近何如,至今犹念念不能忘此。余亲历于广德者如此。若凡他州各县之有社仓者,闻其弊往往而然,殆不胜述。及来抚州,社仓幸皆乡曲之自置,有如文公初立之本法。然亦间有名虽文公而人不文公,其初虽文公而其后不文公,倚美名以侔厚利者,亦已不少。余方为之悚然以惧,何敢更以官司预社仓之事哉!大抵小民假贷,皆起于贫。贷时则易,还时则难。贷时虽以为恩,索时或以为怨。傥稍从而变通之,鸠钱买田,丰年聚租,荒年赈散,不惟不取其息,并亦不取其本,庶乎有利而无害。」凡皆余答李君之说如此,而未敢以为信也。未几,金溪李君沂复以社仓法来俾余为记,阅其始末,盖一家自为之计,而依法惟取二分之息,不借势于官,不鸠粟于众,故能至今无弊,利民为博。今岁之歉,一邑赖之。置仓如此,信能以文公之济人者济人矣。然有治人无治法,良法易泯,流弊难防。君能如文公,更望君之子孙世世如君也。因录所报李君之说以遗之。先是,郡之新丰饶君景渊亦尝以社仓求余为说,其法取息视文公尤轻,贷而负者去其籍,而不责其偿,事益省而民益安,并书以遗之。咸淳七年冬至日承议郎权发遣抚州军州事节制军马黄震记。

○海角亭记全文

钦、廉、雷在百粤,距中国万里而远,郡南皆岸大洋,而廉又居其折,故曰海角。有亭在城西南隅,昔人以是名之。岁远代易,废亦久矣。延佑三年秋,余使过郡访其地,得于荒芜乱水之间,欲复之未能也。属之郡吏,曰诺。明年来告成,请记之。夫土木之靡,工人之用,虽未获谂。至于云霞之暎带,坞陼之出没,梦寐所历,犹见其处,亦殊方之胜槩也。然廉为侯邦, 【 「侯」字明弘治本作「郡」。】 亭有地胜,居是者虽拥高爵厚禄,亦往往有悲愤无聊之感者何哉?盖尝因是而亿之,地僻远,加瘴疠,自古以来,非谪徙流离之士鲜至焉。故吾无为而得之,宜其人之戚戚尔也。抑尝推昔朝廷之于士大夫,苟非甚过极恶,未尝不欲曲受而优容之。万不得已,则又非深放远屏无以启其摧痛自反之忠。古之人臣思尧君而心魏阙者,每惓惓于畎亩之间,江海之上,彼萧墙之内,固有负不扶不持之忧者多矣。然则甚疏之者,乃所以甚亲之也。于此见圣王忠厚之至也。而居者从未思也,思而或未之求也。登斯亭者,有能驱去流俗之悲,涵养孤忠之气,把酒赋诗,凭高瞰远,反而求之,何往而不得所适哉!又岂独夸结构之华,从临眺之乐而已。于是记之,俾刻亭上。后之览者,其不参有所感发矣乎!前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今授将仕佐郎、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管勾承发架阁库兼照磨高平范?文,承直郎佥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事燕山大都题额。

此吾家所藏范德机先生海角亭记石本,书出汉八分隶,先生笔也。惟草庐先生之次虞、范、揭、杨、欧阳圭斋、危太朴,皆元之季世文章大家,当时刊刻誊写文集甚多,今予所见者,草庐支言集一百卷,虞道园学古录五十卷,遗稿六卷,范诗书坊本七卷,揭诗书坊本三卷,揭曼硕集五十卷,内阙十三卷,杨诗书坊本八卷,危有手笔诗文十余册在危山处,予从潮州人家追还,其借去二册,止存一册,未分卷。他如草庐诸经著述,范燕然等诸稿,危云林等集,皆未尝见。圭斋虽宋学士所序,七年寓燕之作,亦皆不复可见,仅有其家近年收录三册耳。固予寡陋而然,要之其所存亦鲜矣。噫!诸公人品高下,固自有定论,而其文章论议,皆一代奇伟,后学所不可不知者。今仅踰百年,而皆不可得见,惜哉!吾家虞文有补遗,揭文有续录,欧阳有第三册,自余有得则姑附漫录中,吾家子弟尚有以知予意也。

猜你喜欢
  马融列传第五十·范晔
  卷七十七·列传第十五·脱脱
  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五十三·柯劭忞
  卷五十五 后秦録三·崔鸿
  卷第五十七·胡三省
  弁言·杨英
  卷之五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四 循吏传五·纪昀
  一一四二 直隶总督刘峩奏委员运送补空书籍已交奉天热河折·佚名
  卷三十一·张守节
  卷八 邻交志下二·黄遵宪
  孔奂传·姚思廉
  燕北录·王易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百零三·彭定求

        卷903_1 【海阳泉】无名氏   人谁无耽爱,各亦有所偏。于吾喜尚中,不厌千万泉。   诚知湟水曲,远在南海壖。自从得海阳,便欲终老焉。   怪石状五岳,旋回枕深渊。激繁似涌云,静同冰镜悬。   吾欲以海阳,跨

  • 毛滂·唐圭璋

      滂字泽民,衢州人。为杭州法曹,元符二年(1099)知武康县。崇宁初,除删定官。五年(1106)送吏部与监当。政和中,守嘉禾。有东堂词。  水调歌头  元会曲  九金增宋重,八玉变秦馀。千年清浸,洗净河洛出图书。一段升平光景,不

  • 楔子·史樟

    (生上醒科,云)怎生我在这里?两日茶饭不得,如何是好?(末扮道士闭眼上,云)贫道在这山修行多年,今日无事,闲游一回。(唱) 【仙吕】【赏花时】剩水残云四五塌,野杏夭桃无数花。淡隐隐卧残霞,疏林自下,掩映着茅舍两三家。 (生向前,云)

  • 声调谱卷一·赵执信

    右赞善赵执信撰五言古诗秦越人洞中咏【于鹄】扁鹊得【拗字】仙处传是西南【三平声字】年年山下人【下句是律上句第五字必平○第三字平亦拗以别律】长见骑白龙【上注言凡下句是律之调如此非谓此句而此句亦非律也】洞

  • 词集·秋瑾

    深院月中秋初月皎洁,喜成前调。俄为云掩,戏填此解。凭伫月,坐披风,沉香初焚小语喁。底事嫦娥羞掩态,倩云深闭广寒宫?南浦月前题喜得蟾光,长天今夜清如水。许多心事,欲诉珠帘底。才见窥窗,何事匆匆避?聊缘因是:怕看周影,勾起离人思

  • 卷九十三·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九十三目録禽类宣和珍禽图【元王恽】秋塘瑞鸟图应制【明林瀚】题阴厓舞凤图【明何乔新】题周都尉凤鸣朝阳图【明丘濬】画凤【明吴寛】凤皇图【明陈

  • 大人赋原文·司马相如

    相如拜为孝文园令,见上好仙,乃遂奏《大人赋》,其辞曰: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宅弥万里兮,曾不足以少留。悲世俗之迫隘兮,朅轻举而远游。乘绛幡之素霓兮,载云气而上浮。建格泽之脩竿兮,总光耀之采旄。垂旬始以为幓兮,曳彗星而为髾

  • 卷之三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十六·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八月。庚辰。谕内阁。本年九月十八日。穆宗毅皇帝孝哲毅皇后梓宫奉移山陵。前曾谕令沿途地方。毋庸另备御道。第梓宫经由之路。一切应办事宜。该地方官自应循例敬谨豫备。而小民仰荷穆宗毅皇帝厚泽

  • 第二七六移同治十年十一月初五日一一七○二--五·佚名

    台湾知府蒋,移知淡水分府周:台湾镇按临巡阅,理番厅备造屯番名册送查,至期听候点验同治十年十一月十三日到 私记移文 印 福建台湾府印署台湾府正堂蒋为转移事。本年十月二十一日,蒙本道宪定札开:「本年

  • 金佗续编卷三十·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三十宋 岳珂 撰百氏昭忠録卷十四南劒州布衣上皇帝书    范澄之臣尝谓天下之人无愚与智皆能指之而为高者天也无远与近皆能指之而为明者日也夫天与日无愚智远近皆知其为高且明者以其临照之

  • 钦定辽史语解卷八·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辽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辽史语解卷八人名图格 【冬也卷十三作徒骨】阿穆【尔 蒙古语安也卷十三作阿没里】乌哲图 【蒙古语看视之谓卷十三作乌昭度】锡哷 【蒙古语床也

  • 卷三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三十八劾魏忠贤疏【天启四年】     魏大中臣谨奏从古君侧之奸非遂能祸人国也有忠臣不惜其身以告之君而其君不悟乃至于不可救今忠贤擅威福结党与首杀王安以树威于内继逐刘一燝周嘉谟王

  • ●竹窗二笔目录·袾宏

    、般若咒、儒童菩萨、临济、雁荡山、悔不为僧、佛法作人情、黄梅衣钵、耳根圆通、极乐世界、一转语、法华要解(一)、法华要解(二)、朱学谕、本身卢舍那、衣帛食肉、执着、好古(一)、好古(二)、立义难、不作佛事、鲍勔、门庭高

  • 圣谕广训序·康熙

    书曰毎嵗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记曰司徒脩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此皆以敦本崇实之道为牖民觉世之模法莫良焉意莫厚焉我圣祖仁皇帝久道化成德洋恩普仁育万物义正万民六十年来宵衣旰食祗期薄海内外兴仁讲让革薄从忠

  • 卷十·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十皇极经世书四观物内篇之七昔者孔子语尧舜则曰垂衣裳而天下治语汤武则曰顺乎天而应乎人斯言可以该古今帝王受命之理也尧禅舜以德舜禅禹以功以德帝也以功亦帝也然而

  • 礼记要义卷第三十二·魏了翁

    郷饮酒凡四事正义曰案郑目録云名曰郷饮酒义者以其记郷大夫饮賔于庠序之礼尊贤养老之义此于别録属吉事仪礼有其事此记释其义也但此篇前后凡有四事一则三年賔贤能二则郷大夫饮国中贤者三则州长习射饮酒也四则党正蜡祭饮

  • 唐诗鼓吹·元好问

    诗总集。题金元好问编,元郝天挺注。十卷。录唐九十六家七律五百九十六首(序称五百八十余首),为专选唐人七律之滥觞。书前有元赵孟頫、姚燧诸序,说明鼓吹原系军乐,以“鼓吹”名之,盖取其音声“宏壮震厉”。所选中晚唐